![中医诊断学(共97张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C/01/wKhkGWcnRPSAGWEMAAEOwKt-Mkk795.jpg)
![中医诊断学(共97张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C/01/wKhkGWcnRPSAGWEMAAEOwKt-Mkk7952.jpg)
![中医诊断学(共97张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C/01/wKhkGWcnRPSAGWEMAAEOwKt-Mkk7953.jpg)
![中医诊断学(共97张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C/01/wKhkGWcnRPSAGWEMAAEOwKt-Mkk7954.jpg)
![中医诊断学(共97张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C/01/wKhkGWcnRPSAGWEMAAEOwKt-Mkk79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诊断学四诊概念
诊察和收集疾病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类似现代的望、触、叩、听等。
望诊: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情况。闻诊:听病人的声音、嗅气味的变化。问诊:询问病情以及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切病人脉搏、触肌肤。人是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皮肉、筋
骨等的有机整体。关键:经络联系内外四诊基本原理(一)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外在表现象来推测内脏的变化,认识疾病的本质。
“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黑箱类似黑箱外推测内部人症状体征病理本质四诊基本原理(二)见微知著通过局部或微小的变化认识整体。(某些局部含有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面部分候独取寸口耳诊舌诊目诊四诊基本原理(三)揆[kuí]度奇恒:通过熟知正常生理,发现异常病理,即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以了解疾病的本质及变化情况。正常舌象(淡红舌,薄黄苔)——红舌,黑苔健康面色——面色苍白、红赤四诊基本原理病变
正常四诊基本原则(一)整体审查
整体观念、相互联系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疾病的整体观——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注意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四诊基本原则(二)四诊合参
即把望、闻、问、切有机地结合,才能全面系统了解病情,作出正确诊断治疗。“四诊并重,诸法参用,全面客观,去伪存真”
四诊基本原则(三)病证结合
病
——全过程本质
证——现阶段主要矛盾
病的演变规律决定证的变化,相同的证在不同病中症状主次有差别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视觉对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及排泄物的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望诊
概念人是一个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的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外部表现可反映内在脏腑、气血、经络病变观察人的外部异常表现可诊察内在的病变。望诊
原理望诊注意事项一是注意光线二是注意诊室温度三是注意受检部位充分暴露四是注意整体判断五是注意动态观察六是注意望诊与其它诊法有机结合顺序:全身——局部望诊望神
概念1.
望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望神医生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外在表现以判断整体病情的方法。精气及其所化生的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神与精气的关系密切,精充气足则体健神旺,抗病力强;精亏气虚则体弱神衰,抗病力弱。意义: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内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望诊
望神
原理望诊望神有神临床表现目光:灵活明亮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意识:神识清楚言语:言语清晰体态:动作自如反应灵敏
望诊望神少神临床表现
目光晦滞暗淡少华精神不振动作迟缓思维迟钝
声低少语微有腥臭,多属虚证、寒证各种原因引起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微有腥臭,多属虚证、寒证独取寸口问诊问睡眠阳气充足,气血上荣,所以面色红润,故气血不荣则出现白色。撮空理线应注意二便的性质,颜色、气味、排便时间、量的多少、排便次数,排便时的感觉及伴随症状。大肉未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游走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如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虚证面赤→午后颧红+盗汗,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假神:临床上有一种表现虚假现象的神态,往往见于久病、重病、精神极度衰竭病人。午后热盛,身热不扬→湿温病问诊问经带《内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望诊望神失神多见于神志昏迷表现:烦燥狂乱精神萎糜目光呆滞晦暗无光卒然仆倒目闭口开手撒遗尿循衣摸床望诊望神失神临床表现目光:目无光彩瞳仁呆滞面色:晦暗暴露表情:淡漠呆板望诊望神失神临床表现
意识:
朦胧昏迷望诊望神失神临床表现
体态:反应迟钝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言语:语声断续语无伦次望诊望神失神临床意义:正气大伤
精气衰竭病情深重预后不良望诊望神假神假神:临床上有一种表现虚假现象的神态,往往见于久病、重病、精神极度衰竭病人。原不欲言语,语言低微→突然语言不休,语声清亮原神志模糊→神志清,但烦躁不安原面色晦暗→两颧色红如妆原不思饮食→思食望诊望神假神实质:是垂危病人的出
现精神上暂时好转
的一种假象。表现:多种多样机理:阴阳即将离绝区别:假神与病情好转的区别。
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目光灵活明亮目光晦滞目光无彩瞳孔呆滞目似有光,但眼球呆滞,不灵活面色荣润含蓄暗淡少华晦暗暴露原是晦暗苍白,忽然泛红如妆表情神情自然精神不振精神萎糜表情呆板原是精神衰颓,突然一时精神振作体态大肉未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肢体倦怠,动作迟缓大肉已脱体态异常反应迟钝久病卧床,不能自转侧,忽思起床活动意识神志清楚思维迟钝意识朦胧原是神昏,突然烦躁不安言语言语清晰声低少语语声断续语无伦次原是声微断续,不欲语突然声高多语不休意义精气充足脏腑未伤病情较轻预后良正气亏虚,脏腑功能不足,多见于虚证正气大伤脏腑功能虚衰,病情严重,预后较差病情恶化,精气将绝,预后不良望色概念
通过观察皮肤(面部)色泽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常色:正常情况下的面色和肤色,主要表现出明润含蓄。病色:患病时的异常色泽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病情轻,预后好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病情重,预后差望色概念望色原理面部分候脏腑的理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故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面部皮肤薄嫩,其位最高,其色泽变化易于外露,易于观察。望色意义可诊察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望色五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心------赤------火肝------青------木脾------黄------土肺------白------金肾------黑------水《灵枢五色篇》望色赤色
主热证
是血液充盈于皮肤脉络所致。实证面赤→满面通红外感温热→面赤发热里热证:高热、口渴、便秘、面赤虚证面赤→午后颧红+盗汗,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望色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阳气充足,气血上荣,所以面色红润,故气血不荣则出现白色。阳气虚衰,气血运行无力寒凝经脉,气血不畅皮肤白色失血耗气,气血不充盈血脉面色淡而消瘦→营血亏虚面色无华而略带黄色→气血俱虚望色白色面色晄白而浮肿→阳虚暴病面色苍白→阳气暴脱里寒症、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望色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证及惊风青为气血不畅,经脉阻滞所致寒则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气滞则血瘀小孩鼻柱、眉间、口唇四周青紫→惊风望色黄色
主虚证、湿症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常见黄色,所以黄色主湿,主虚(脾虚)。面色痿黄,无光泽→脾胃亏虚,气血不能上荣之故面黄而浮肿→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泛肌肤所致望色黄色黄疸:身目俱黄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为寒湿内阻阳黄:黄色鲜艳如橘皮→为湿热蕴蒸望色黑色主肾亏,瘀血和水饮黑色为阳气虚衰,阴寒水盛,气血凝滞的重症阳虚则寒:阳虚则水湿不化→水饮久病及肾,故主肾虚。望形态
概念指观察患者的形体强弱胖瘦及活动状态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等表现,可以了解内在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和有关的病变。望形态
原理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外合五体构成躯体。五脏与五体密切联系:肺合皮毛,脾合肌肉,心合血脉,肝合筋,肾合骨。形体与脏腑密切相应,形体依赖脏腑精气充养,脏腑精气盛衰和功能强弱可通过形体反映于外。
不同的体质形态其阴阳盛衰不同,对疾病的易感性和发展转归也不同。望形态意义可诊察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抗病能力的强弱,以及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预后。望形态整体1.形体:一般来说,外形与五脏相应,五脏强壮的,外形也强壮,五脏衰弱,外形也衰弱。体胖—痰湿之体;干瘦—虚火之体。2.形态:病人的动静姿态和体位与疾病密切相关,总的来说“阳主动,阴主静”。喜动者属阳,热,实证,喜静者属阴,寒,虚证。抽搐伴高热烦渴→热盛动风老年人手指震颤蠕动者→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偏瘫→中风望形态望头颅、五官、躯体
望头面:头过大过小→先天不足囟门陷下迟闭→先天不足,津伤口眼歪斜→中风望头颅、五官、躯体
望眼目赤红肿→风热、肝火白睛发黄→黄疸眼睑泛白→气血不足、血虚两目上视,直视→肝风内动眼睑浮肿,如卧蚕状→水肿眼窝下陷→阴伤(脱水)
望头颅、五官、躯体
望鼻鼻翼煽动→肺热清涕→风寒浊涕→风热望头颅、五官、躯体
望口唇主要反映脾胃情况唇色淡白→血虚青紫→寒凝、瘀血深红而干→实热证口开不闭→虚证牙关紧闭→实证口唇糜烂→脾胃有热望头颅、五官、躯体
望皮肤主要是皮肤虚浮肿胀,按压有痕→水肿→水湿泛滥皮肤面目呈黄色→黄疸其次望斑疹,斑疹多见于外感热病,热郁肺胃,内迫营血所致。点大如片,平摊于肌肤上→斑形如粟米,高出皮肤→疹望排出物
概念指排泄物及分泌物,包括痰涎,呕吐物,大小便、涕泪等,观察排出物的色、形、质变化,有助于了解脏腑的病变。排出物清稀——多为寒证、虚证排出物黄稠——多为热证、实证望排出物
望痰涎白而清稀→寒痰黄而粘稠→热痰痰少难咯出→燥痰多而易咯出→湿痰痰中带血→热伤肺络痰中脓血→热毒壅肺望排出物
望呕吐物稠浊酸臭→胃热清稀无臭→胃寒呕吐酸腐→食滞呕吐黄绿苦水→肝胆湿热呕血→胃络损伤望排出物
望大便稀薄如水,完谷不化→寒大便燥结→热深黄而粘,恶臭→肠胃湿热大便如冻→痢疾先便后血,其色褐黑→远血先血后便,其色鲜红→近血望排出物
望小便清长→寒赤涩短少→热色黄→湿热便中血色,涩痛→血淋混浊如米泔→膏淋闻诊
概念
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人体的声音和气味均在脏腑生理、病理活动中产生——反应脏腑的变化。闻诊
听声音声音与脏腑之间的关系肺——主气司呼吸-----动力肾------主纳气-----气之根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主运化----气血之源心------主神志----主宰语言喉为发声的主要器官会厌、舌、唇齿鼻起辅助作用闻诊
听声音正常声音发声自然,声调和谐,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应答自如,言与意符。是宗气充沛、气机调畅的表现病变反应于声音语音、呼吸、咳嗽、语言、呕吐等闻诊
听声音听病变声音原则升高有力声音连续 →阳、热、实起病急聚声低而弱声音断续→阴、寒、虚起病缓慢闻诊
听声音
语声:
包括强弱和错乱,一般来说 声高有力而粗→实证、热证 声低细弱无力→虚证、寒证 语声重浊→外感肺气不宣(肺开窍于鼻)闻诊
听声音2.语言:
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热扰心神
郑声:神志不清,精神衰疲,语言重复而无力→虚证 狂证:言语粗暴,狂躁乱动,哭笑无常→痰火扰心
郁证:自言自语,见人则止--心气不足 言謇:舌强语謇,言语不清→中风闻诊
听声音3.呼吸:与肺肾有关 呼吸气粗→属热、实证,常见于外感病证 呼吸气微→主虚证,常见于内伤久病 呼吸困难,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喘 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音→哮 呼多吸少,气不能以续→肾不纳气闻诊
听声音4.咳嗽:主肺病
重浊有力→实 低微无力→虚 白清稀→寒痰 黄稠→热
5呕吐:
病因—胃气上逆有声有物—呕吐有声无物—干呕有物无声—为吐急,声高有力—实证缓,声低无力—虚证闻诊
听声音6.呃逆:气逆于上,自咽喉出,其声呃呃,不能自主,俗称“打呃”,主中焦脾胃,肝胃病变。久病呃逆不绝,声低→胃气衰败;新病呃逆,声响有力→邪客于胃。闻诊
闻气味嗅辨与疾病有关的气味,包括病体(排出物)气味。总原则:酸腐臭秽,多属实证、热证;微有腥臭,多属虚证、寒证问诊
概念
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人进行有目的询问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问诊内容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主诉:病人的主要痛苦,反应疾病的概况现病史:围绕主诉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发病情况、病变过程、诊治经过、现在症状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问诊
概念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注意:内容言简意赅,可作参考,但在实际问诊中,
须根据患者的具
体病情灵活而重点地询问,不能千篇一律地机械套问。问诊
意义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为诊疗患者提供依据可了解患者心态,以便及时进行开导,也有利于诊疗问诊
问寒热1.恶寒发热:
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多为外感病的初期,表证的特征。外邪袭表→卫阳被郁,肌腠失于温煦→恶寒外邪袭表→郁而化热→发热外邪袭表→正气奋起抗邪→发热
问诊
问寒热恶寒重发热轻→外感风寒发热重恶寒轻→外感风热发热轻而恶风→外感风邪问诊
问寒热2.但寒不热:只有畏寒,无发热现象
新病畏寒→寒邪直中,起病急,实证,病程短
表现:突然恶寒,四肢不温,腹部冷痛,喜温拒按,泄泻,咳喘痰鸣,痰液稀白,关节拒急疼痛,喜温,为阳气被遏
问诊
问寒热久病畏寒→阳气虚衰虚证,病程长,起病缓。表现:经常畏寒肢冷,得温可缓,神疲乏力舌淡,脉沉迟无力等,为阳气亏虚,温煦无能。问诊
问寒热3.但热不寒:仅有发热而无畏寒,属热症壮热→里热炽盛日晡潮热→阳明腑实午后潮热→阴虚(肺TB)面颧红午后热盛,身热不扬→湿温病身热夜甚→热入营血问诊
问寒热壮热:发热特点:高热(T39℃以上)持续不退,恶热。证候特点:面赤、汗多、烦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洪大问诊
问寒热潮热: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按时发热,或按
时热更甚(1)日晡潮热(阳明潮热):申时(下午3-5时)发热明显,或热度更甚,口渴饮冷,腹满硬痛,便秘——胃肠燥热内结问诊
问寒热(2)午后及夜间潮热①湿温潮热:午后发热明显,身热不扬,身重团倦——湿遏热伏、湿郁热蒸②阴虚潮热:夜间潮热,五心烦热,骨蒸盗汗——阴虚内热,营阴被灼
③热入营血→,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问诊
问寒热阴虚潮热:午后及夜间低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气虚发热:长期低热,烦劳则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白,舌淡脉虚。气郁发热:情志抑郁易怒,微热。是血液充盈于皮肤脉络所致。四诊基本原理望诊注意事项大便夹不消化食物→完谷不化,脾肾阳虚。大汗伴脉微肢冷,神疲气弱→阳气虚脱之重症,称绝汗。声高有力而粗→实证、热证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音→哮问诊问经带明润含蓄。小便不畅,点滴而出,甚或不通→癃闭→实、虚症、前列腺炎肥大望诊望神假神望形态整体新病呃逆,声响有力→邪客于胃。问诊问疼痛望诊望神少神问诊
问寒热4.寒热往来:
恶寒发热交替而发,为正邪相交于半表半里→少阳病、疟疾。问诊
问汗汗液是阳气蒸化阴液出于腠理所致询问时应注意有汗无汗,出汗时间、部位、多少以及伴随症状。可了解邪正盛衰、腠理疏密、气血亏虚。问诊
问汗1.有汗无汗
新病无汗→表实新病有汗→表虚大热汗出→里热症大汗伴脉微肢冷,神疲气弱→阳气虚脱之重症,称绝汗。寒战后大汗—战汗问诊
问汗2.汗出时间:白天常出汗,动则更甚→自汗(气虚)入睡后出汗,醒则汗止→盗汗(阴虚)3.汗出部位:但头汗出,齐颈而还→头面出汗,主虚证,实证。半身出汗→中风先兆、风痰、瘀痰、风湿,阻闭半身经络。手足心出汗→脾胃湿热,阴经郁热问诊
问疼痛注意疼痛部位、性质各种原因引起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气血不足,阴精亏损,经络脏腑失养→不荣则痛。问诊
问疼痛部位:头部:头为诸阳之会,所以脏腑病变及外感之邪均可引起头痛,常见感冒,高血压。胸:为上位心肺所居之处,反映心肺疾病。胁:肝脏之经循胁肋而行,反映肝胆疾病,如肝炎、胆石症,肝气郁结。问诊
问疼痛部位:脘腹胀满疼痛→胃腹痛:少腹主肝经→肝气郁结 小腹→主肾膀胱病变,痛经腰痛:腰为肾之府四肢:主要是关节、经络、肌肉病变→风寒湿邪问诊
问疼痛2.性质胀痛→疼痛伴有胀感,是气滞疼痛,有时发时止特点,如不完全性肠梗阻,排气后缓解。刺痛→痛如针刺感,是瘀血作痛,特点是痛处固定不移而拒按,如跌打损伤。隐痛→疼痛并不剧烈,可以忍耐,却绵绵不休,多为气血不足或阴寒内生→主虚证,多为慢性病。如老年骨质疏松的疼痛。游走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如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冷痛→痛有冷感而喜暖—寒阻经络热痛→痛有烧灼感而喜冷—火邪阻络问诊
问饮食口味
问有无口渴,饮水多少,喜冷喜热,食欲情况,食量多少,食物的喜恶偏嗜,口中有无异味等,以了解胃气有无及脏腑虚实寒热。问诊
问饮食口味口渴与饮水了解体内津液的盛衰口不渴,不欲饮→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湿症。口渴多饮→津液大伤,见于热证,燥症或汗吐下利太过。渴不多饮→湿热、痰饮、瘀血症。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消渴(糖尿病)问诊
问饮食口味2.食欲行食量:了解脾胃功能食少纳呆→脾胃气虚,内伤食滞,湿邪困脾消谷善饥易肌饿→胃火积盛(如甲亢)饥不欲食→胃阴不足,胃病,胃液少。久病重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思饮食,多食→多为脾胃之气将绝→回光返照。问诊
问饮食口味3.口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媒体短视频对电商销售的影响研究
- 白水泥企业如何通过自动化技术提升客户体验
- 股份转让协议书合同股份转让协议
- 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合同书
- 商品房以租代售出租合同范本
- 供应链合作合同模板
- 建筑设计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 知识产权的国际化保护与运营策略研究
- 有效沟通原理-非有声语言的运用
- 石墨产业人才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 《推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STP营销战略概述》课件
- 2024年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试卷及解答参考
-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 10kV配电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 2025年中国洗衣凝珠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态势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 企业资产管理培训
- DB41T 2466-2023 浸水电梯使用管理规范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培训
- 自然辩证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4月27日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