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格拉底为维护法律的尊严而死

窃负而逃,乐忘天下西方:重法律

法律至上中国:重教化

礼在法上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订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教化:指政教风化,对社会和个人的约束力时相对软性的,强调到的感召与自律,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对法治的有效补充。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法系与儒家礼教英美、大陆法系与宗教伦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防范与惩处教育与引导硬软【课程标准】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目录一、礼法之争——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二、礼法融合——封建王朝的法律与教化(汉)三、礼法完善——封建王朝的基层教化(宋)一、礼法之争——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1.夏商西周时期夏朝商朝西周《禹刑》《汤刑》《九刑》左传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人殉(敬天)西周统治者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材料一:夏商周时期颁行的刑书上只有刑名、刑种的规定,而无确切的罪名,人民对罪与非罪的区别只能依据传统的观念及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去加以甄别。——武树臣:《中国成文法的起源》习惯法一方面要“敬天”,秉承上天的旨意行事;另一方面又要“保民”,即施行德政,以争取民心。德治思想的渊源法治思想的渊源是统治者的自我约束,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推动儒家德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春秋战国时期◎子产作刑书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法治叔向叔向反对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德治一、礼法之争——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思考:双方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子产“铸刑书”引发了辩论,这是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公田不治,(井田制)破坏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礼崩乐坏,战争不断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士阶层壮大,学术下移,百家争鸣诸侯国君寻找治国新思想代表人物1人性2治国3德治与法治之争儒家与法家之争儒家法家2.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1人性2治国3孔子

孟子商鞅、韩非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为政以德、节用爱人实行仁政、轻徭薄赋实行法治、赏罚分明以法为师、以吏为师VS一、礼法之争——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在思想界

体现为历史镜头一:相同的时代不同的道路一、礼法之争——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结合所学,思考:谁的主张会被接纳?为什么?一、礼法之争——春秋战国成文法运动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儒家法家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看来,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法家思想更适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VS历史镜头一:相同的时代不同的道路结合所学,思考:谁的主张会被接纳?为什么?有积极意义

符合时代需要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秦朝时期◎把工作带进坟墓的秦简主人喜◎《云梦睡虎地秦简》局部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一、礼法之争——春秋战国成文法运动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1.汉◎《云梦睡虎地秦简》局部汉朝沿袭秦律,制《九章律》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思考:汉律承袭秦律,汉律的基本精神与秦律是否一贯?二、礼法融合——封建王朝的法律与教化历史镜头二:再现案件窥探细节材料一(案情回放)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误伤乙,甲当何论?

或曰“殴父也,当枭首。”

——(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第六卷材料二:董仲舒《决狱》曰:“臣愚以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怅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春秋》之义,许止父病,进药于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第六卷思考: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判案的依据。这表明汉代法律实践有何特点?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称“引经决狱”。法律儒家化的开始二、礼法融合——封建王朝的法律与教化“原心定罪”2.魏晋时期材料:《晋律》首先确立“准五服以制罪”的定罪量刑原则,把“五服”制度与法律相结合,凡亲属之间犯罪,在刑法方面的适用原则是:亲属相犯(如杀、伤等),以卑犯尊者,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若以尊犯卑,则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在民事方面,如财产转让时违反法律,则关系越亲,处罚越轻。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1)概括: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二、礼法融合——封建王朝的法律与教化思考:“准五服以制罪”的量刑原则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魏晋法律实践有何特点?以经注律(2)特点: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之一,目的是维护儒家的三纲五常。3.唐朝(1)法律:编纂《唐律疏议》①过程:②影响: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贞观律》《永徽律》《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二、礼法融合——封建王朝的法律与教化中华法系

中华法系是指以中国古代伦理法为基础,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中国法律和仿照这种法律而制定的东亚、东南亚等封建国家法律的总称。

中华法系是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并列的五大法系之一

--《选择性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以《唐律疏议》为例,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诸詈(骂和诬告)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刑罚不可弛于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民法和刑法不分,刑为主重视儒家伦理中的“孝”徳主刑辅成体系谋反谋危社稷大不敬对君主的不敬行为谋大逆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不孝忤逆与直系尊长谋叛谋背国从伪不睦谋杀、贩卖远亲及殴打远系尊亲属恶逆谋杀或殴打尊长不义杀长官、师长及妻匿夫丧作乐改嫁不道杀一家非死罪三人等内乱乱伦议亲皇亲国戚议功有大功勋议故皇帝故旧议贵高级官员议贤有大德行议勤有大勤劳议能有大才艺议宾先朝后裔为国宾者十恶:北齐:“重罪十条”,唐律承之。

八议:始于西周,唐律承之。“诸八议者,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其犯十恶不赦者,不用此律。——《唐律疏议》卷2法自君出,法律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法律重视身份的差别(2)提倡礼治①标志性法典:732年,颁布《大唐开元礼》②内容:分吉、宾、军、嘉、凶五礼(3)社会层面: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材料一:唐朝的礼乐制度主要体现在开元礼中,……其中吉礼的内容主要是祭祀,宾礼的主要内容是接待周边国家的君主和使节,军礼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活动中的仪式,嘉礼主要包括成人、婚嫁、朝议、养老等嘉庆仪式,凶礼主要内容则是有关丧、葬及凶年赈抚、劳问疾苦等。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新唐书·柳公绰传》◎(南北朝)颜之推3.唐朝二、礼法融合——封建王朝的法律与教化思考:唐朝教训的广泛流行,说明了什么?法律教化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的法律:《_______》《天圣令》,多以______为蓝本⑴__________逐步控制教育与科举;⑵宋朝以后,_________投身__________,以______教化乡里元朝放弃唐宋法律,实践援引唐律明朝⑴以唐律为蓝本制定《_______》⑵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____”,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__________的体例乡约改为宣讲________________的“六谕”。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_________;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制定了《________》⑴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________“圣谕十六条”和_______《圣谕广训》⑵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_____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_____合流宋刑统唐律大明律律例合编例大清律令思考:宋朝以后的法律有什么特点?多以《唐律》为蓝本。开创了律例合编的新体例。程朱理学儒学士人基层教化乡约明太祖朱元璋强制力康熙帝雍正帝法律政府思考:那些力量推动儒学向基层渗透?政府和儒学士人的良性互动三、礼法完善——封建王朝的基层教化历史镜头三:浅显乡约深层内涵

学思之窗

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悲难相恤。——《吕氏乡约》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明太祖“六谕”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做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康熙帝“圣谕十六条”思考: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所讲内容有何变化?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呢?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君主专制强化,皇权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三、礼法完善——封建王朝的基层教化春秋战国秦朝清朝汉朝魏晋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最早成文法“铸刑书”秦律

《九章律》《二年律令》

《唐律疏议》

制定法律以唐律为蓝本司法援引唐律以唐律为蓝本

沿袭明律德治与法治之争律令儒家化趋势不断加强知识小结教化德治与法治之争重视家训推广家训,加强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三纲五常乡约法律化趋势不断加强法治礼法融合鉴古话今

畅所欲言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那是否还需要“德治”呢?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贾谊(西汉)【对点精练】2、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的律文逐条逐句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