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第1课沁园春长沙eq\a\vs4\al\co1(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沁(qìn)园春分泌(mì)舸(ɡě)舰南柯(gē)一梦B.碣(jié)石遏(è)制峥(zhēnɡ)嵘铁骨铮(zhēnɡ)铮C.寂寥(liáo)纰缪(miù)劲(jìn)敌遒劲(jìnɡ)有力D.惆怅(chànɡ)绸(chóu)缪候(hóu)鸟侯(hóu)门似海2.下面加点的词说明都正确的一项是()A.挥斥(奔放)方遒怅(失意)寥廓漫(满)江碧透B.浪遏(阻挡)飞舟谁主(主宰)沉浮鹰击(搏击)长空C.到中流(中游)击水峥嵘(不平凡)岁月激扬(激浊扬清)文字D.风华(青春年华)正茂怅寥廓(宇宙的广袤)百舸(泛指船只)争流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轻歌慢舞火势扩散漫无边际B.苛政如虎百舸争流道路坎坷沉疴痼疾C.苍茫大地苍海桑田天下苍生满目疮痍D.鱼翔浅底安祥自由材料翔实祥瑞如意4.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万户侯”是比方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B.“指引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写激浊扬清的文章。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和拟人。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都为对偶。5.“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几句词的正常语序应当是()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头。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D.寒秋,橘子洲头独立,湘江北去。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视远处的落日归鸟,指引江山,心潮澎湃。B.辩论会上,小李旁征博引,滔滔不绝,时而用语奇妙,时而义正辞严,巧言令色,令现场观众叹服。C.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呈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D.占地15000多平方米的西藏军区军史馆本月6号在拉萨盛装开馆,重现60年来人民军队在雪域高原上的峥嵘岁月。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深刻阐述并提出了红船精神。B.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多数状况下他们情愿用隐私换取便利、平安或者效率。C.目前我国中小学养分餐奢侈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是源于中小学养分餐与学生的期望落差太大造成的。D.针对海岸种树不易成活、年年造林不见林,林业部门主动探究,勇于创新,推出了很多造林的新模式。关键实力综合练进阶训练其次层:思维发展与提升eq\a\vs4\al\co1(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念奴娇·昆仑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泽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注】,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注】毛主席自注:“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飘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横空出世”,横在空中,高出人世;“莽”,苍莽无际;“阅尽”,看尽了,经验了。开头三句从空间角度,表现昆仑山的宏伟、阔大。B.“飞起玉龙三百万”,形容披雪的群山连绵起伏,像千万条玉白色的巨龙在飘舞。“三百万”为数词虚指用法,形容很多。C.“安得倚天抽宝剑”,“安得”,怎么能得到;“倚天抽宝剑”,即抽出倚天的宝剑;“倚天”,形容剑极长,靠在天上。D.“把汝裁为三截”,形象地写出了改造自然的巨人形象。“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写昆仑山经过全人类的改造,化害为益,全世界人民共享“凉热”。(2)这首词的上阕在意象描绘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虞美人·枕上【注】一九二一年毛泽东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孤独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注】此词是毛泽东写给新婚不久的夫人杨开慧的。(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江海翻波浪”以比方、夸张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突出、显明地写出“愁”状。B.一个“晓”字,点出是彻夜未眠;一个“影”字,写出若即若离的别样之苦。C.下阕末两句,作者触景生情,见月怀人,含蓄地写出了别离之苦。D.这首词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从侧面反映了革命者也有自己的离愁别绪。(2)这首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相比,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看,有何不同?请结合详细内容简要分析。答:eq\a\vs4\al\co1(名句名篇默写)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2)“,”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3)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句是:,,。(4)《沁园春·长沙》中“,”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5)《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气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6)《沁园春·长沙》中“,”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值强劲有力之时。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审美鉴赏与创建+文化传承与理解eq\a\vs4\al\co1(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很少人知道构树。在南方,它是并不起眼的树木:青褐色的枝干,浓密的树叶,蓬生的树体,论形体,不足以观瞻;论气味,无香无臭;论身姿,散倚无态。而且常常生在偏僻处,无花无蝶,恰如乡里人家,无酒无肉,便冷清寂寥。但我却时常走到树边。我宠爱端详那一片片汉服——自然是指它的叶子,一律地往前生长,叶片肥大,自中间主茎向两边各开两个岔口。美感便在这岔口上呈现出来。你再细致端详,那就是汉服啊——青色的汉服,凝聚了很多时间。我甚至觉得,那叶片背后,还正行走着一个个身影。雨季来临,夹竹桃在一夜之间,将颓废之美写到了极致。而构树这小小的满枝头的绿叶,照旧青翠。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很多时候,草木只是草木,相视只是相视。时间带走了一切,只有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们才可能发觉它所给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这边的事我早晚是要走的——太太说不定今日就要辞掉我。B.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慈爱,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到朱丽叶的身旁吧!C.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D.——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某些歌剧中缺乏革命浪漫主义的详细表现。2.比方具有相像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方进行简要分析。答: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假如改为“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它所给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被我们发觉”好不好?为什么?答:4.下面的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精确流畅。①科学家不仅要担当科研任务,更重要的是应当担负起科普的责任。②当前,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迅猛发展,③科学家应当充分运用这些现代传播工具,④做好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大众。⑤应当借鉴国外科普工作的阅历,⑥设立国家科普基金,⑦科普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完善,⑧激励科学家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普工作中,⑨开创我国科普工作的新局面。答: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上海已累计建设5G基站近500个;2019年3月30日上午,首个5G手机通话在沪拨通,上海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到2024年,上海将实现5G网络在全市的深度覆盖,在工业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健康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应用解决方案,把上海打造成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答:eq\a\vs4\al\co1(拓展阅读)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渔歌子·荻花秋[五代]李珣①荻花②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③初罢。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注】①李珣:五代词人。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而“志在烟霞慕隐沦”,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生活了一段时间。这首《渔歌子》便是作于此时期。②荻花:似芦苇,秋天常开紫花。③垂纶:垂钓。(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同样是描写湘江秋景图,本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在描写的景物内容上有所不同,本词写的是秋日湘江夜晚之景,毛词写的是秋日湘江白天之景。B.江边荻花、江上碧烟、天空明月、水面小艇,本词选取的景物精致秀雅,词作意境清朗明丽,与《沁园春·长沙》绚烂大气、寥廓苍茫的意境不同。C.词作上片写景。“橘洲佳景如屏画”总写橘洲秋夜之美;“碧烟中”三句,将镜头渐次拉近,云烟缥缈,月光皎洁,镜头最终定格在船上的垂钓者身上。D.词作下片重在争论、抒情。“鱼羹稻饭常餐也”一句,表达了对长期以水为乡、以船为家的渔人清苦生活的深切怜悯。(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做分析。答: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外家①南寺元好问②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庭风露觉秋偏。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白头来往人间遍,照旧僧窗借榻眠。【注】①外家:诗人自幼过继给叔父,“外家”当指叔母张氏的娘家。②元好问:金末元初诗人,金亡不仕。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春,诗人因汴京守将叛变而沦为亡国奴,被蒙古羁管。直到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家乡。此诗作于回乡不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的前两联寓情于景,情景相生。诗人选取“秋梧”“风露”“残阳”“乱蝉”等萧瑟、肃杀的意象,精确而有力地渲染了悲秋的氛围。B.诗歌的后四句侧重叙事,一方面于沉痛中有甜蜜的回忆作为调剂,另一方面与寻梨觅栗的儿时快乐相比照,抚今忆昔,无限感伤。C.“高岸移深谷”写虚景,既比方世事发生了巨大改变,暗指国破家亡,又与眼前的实景相衬托,虚实结合,更增沉郁之情。D.“去国”即故国,指已覆灭的金朝。诗人饱经丧乱,回到家乡,因眼前景物勾起儿时回忆,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详细诗句做简要分析。答: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古塞下曲李颀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朝走马”强调时间紧迫,“直指”表现目标明确,写出行人奔赴边关的急迫。B.三、四句既交代蓟城地处边陲,直通漠北,又以“万里”突出离别的苦痛,情调悲凉。C.五、六句干脆描写边地的现实景象,以夸张的手法渲染军情紧急、战火不断的氛围。D.七、八句将同一季节不同空间的画面叠映,上承战事,下启春光,节奏由惊慌转向舒缓。(2)“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两句有何精妙之处?请简析。答:(3)这首诗与课文《沁园春·长沙》在情感格调上有什么不同?答:第一部分课时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必备学问基础练1.解析:A项应为“南柯一梦(kē)”;C项应为“劲敌(jìnɡ)”;D项应为“候鸟(hòu)”。答案:B2.解析:A项,怅,词中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扬慷慨的心绪。C项,中流,江河水流中心水深流急的地方。D项,风华,风采才华。答案:B3.解析:A项“慢”应为“曼”;C项“苍海”应为“沧海”;D项“安祥”应为“安详”。答案:B4.解析:判定比方的标准之一是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类事物,A项“万户侯”与“大军阀”是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方;C项不是反问句是疑问,也不是拟人;D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不是对偶。答案:B5.解析:“寒秋”“橘子洲头”都是后置状语。这几句词所描绘的画面是:寒秋时,在橘子洲头上,我独自站着,望着那湘江水向北流去。答案:D6.解析:A项,指引江山:评论国家大事。望文生义。B项,巧言令色:用巧语花言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感情色调错误。C项,风华正茂: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勉有为的精神面貌。不能用来修饰“学习和生活故事”。答案:D7.解析:A.语序不当,应先“提出”后“深刻阐述”,可把“深刻阐述”和“提出”调换位置。C.“源于……造成的”句式杂糅,可将“源于”删掉。D.成分残缺,“针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年年造林不见林”后加“的状况”。答案:B关键实力综合练1.解析:(1)开头三句不仅从空间角度写昆仑山之高大宏伟,也从时间角度写其历史悠久、历经沧桑,“阅尽人间春色”可证。且“人间春色”不仅指大地春光,而且指人世盛衰。(2)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鉴赏实力。分析时,首先须要整体把握这首词的情感基调,然后结合其中昆仑横出、玉龙飞起、江河横溢等意象描写进行分析,引出诗人的豪迈情怀。答案:(1)A(2)①诗人在此以昆仑象征祖国,并站在高处评说祖国几千年历史的功过是非,气概流畅,有一泻千里之感。②“飞起玉龙三百万”化用前人诗句,状莽莽群山飞升九天作群龙舞,想象奇妙。③“人或为鱼鳖”一句中意象突兀,如超现实主义诗歌中的奇异比方,指夏日从昆仑横流下来的江河水已泛滥成灾,加害于人,同时又暗指旧中国的黑暗之云。(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解析:(1)“含蓄”错误,“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是干脆抒情。(2)解答此题,可分别从景和情的角度来比较。从景的角度,本词写天色难明、寒星、一钩残月,景物特点是清冷;《沁园春·长沙》描绘的是层林、漫江、百舸、雄鹰、游鱼,景色绚丽多姿,充溢朝气。从情的角度,本词抒写的是作者的离愁别绪,《沁园春·长沙》抒写的是作者投身革命的壮志豪情。答案:(1)C(2)本词选取的景物具有凄清、冷寂的特点,其抒发的是作者的思念之苦;而《沁园春·长沙》选取的景物则充溢朝气、色调绚丽,其抒发的是作者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3.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实力。平常背诵名篇名句时,要留意理解文意,结合详细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留意生僻字、难写字以及语句依次等。答案:(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3)指引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4)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6)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学科素养升级练1.解析:C与例句的破折号都表示说明说明。AB表示另起话题,D表示总结上文。答案:C2.答案:这个比方句的本体是叶子,喻体是汉服,二者的外形非常相像。汉服的特征是宽衣长带、宽大伸展,与肥大的叶片相像,叶片上的两个岔口像汉服两个宽大的袖子。这个比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叶子具有的独特美感。3.解析:原文用“只有……才”的关联词语,表示的是这两句之间是条件关系,表示“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而改句去掉“只有……才”关联词语后,就变成一般叙述句,从语言运用的严密性、精确性来看,不如原句的表达。此外,联系上文内容看,上文说的是“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相视只是相视”,此处应用主动句,应强调“我们”主动“发觉”,而不应是改句强调的“草木”被动“发觉”。所以,综上分析,从关联词语的运用和句式的运用两个方面分析改句不好。答案:不好。①依据上文“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相视只是相视”的内容,这里应当强调“我们”主动“发觉”,改句强调的是“草木”被动“发觉”。②原文有“只有……才”构成条件关系,强化了“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去掉关联词语,就成为一般的叙述句,缺少了原句的严密精确性。4.解析:语句①中“更重要的是”表述不精确,因为科学家首要的任务是科研,其次才是科普。依据前面的“不仅”,可以将其修改为“也”或“还”。语句②中“随着”多余,故删除。语句⑤缺少主语,依据后面的“设立国家科普基金”,可以在“应当”前加“国家”。为使叙述主体保持一样,语句⑦应当改为“逐步完善科普评价激励机制”。答案:(1)语句①;修改:“更重要的是”改为“也”或“还”。(2)语句②;修改:删除“随着”。(3)语句⑤;修改:“应当借鉴国外科普工作的阅历”前加“国家”。(4)语句⑦;修改:“科普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完善”改为“逐步完善科普评价激励机制”。5.解析:解答此类试题,一要明确新闻报道的特点,抓住时间、地点、事务等新闻要素;二要以句为单位,抓住句中关键信息,并概括整合。本题材料共四句话。前两句为第一层,“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目的,“将依据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是标准,相对于“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次要信息,提取出后者。第三句为其次层,“上海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为主要信息,提取出来。第四句为第三层,“上海将实现……方案”是措施,“把上海……创新策源地”为目标,目标是重要信息,提取出来。最终再将提取的信息加以整合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答案:①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②目前已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③到2024年将被打造成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6.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实力。D项,“重在争论、抒情”错,从词的下片来看,应是“重在记叙、描写”。下片写人事,生动地描写了作者的隐逸生活及其乐趣:隐在民间,云水就是家乡,篷舍就是居处,常常吃的是家常的鱼羹稻米饭;杯中斟满美酒,架上摆满书籍,开怀满意,其乐陶陶,决不把名利挂在心上。另外,“对长期以水为乡、以船为家的渔人清苦生活的深切怜悯”错,应是“对自己能过与渔人一样以水为乡、以船为家的生活而感到满意与愉悦”。(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实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做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考生要结合标题、注释、诗中的意象以及人物的活动等进行分析。本词的上片写景,描写了地处潇湘的橘子洲的秋夜,荻花临风,美景如画。作者乘一叶扁舟,月下徜徉于如梦如幻的江景之中,安闲恬适,表达了对潇湘自然风物和恬淡生活的宠爱之情。词的下片写隐逸之乐。生活江中,舟中吟诗饮酒,生活简朴恬淡,不将名利挂在心上,开怀满意,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怡情山水的隐逸情怀。答案:(1)D(2)词作上片精致地描画了潇湘秋夜荻花蒙蒙、云烟缥缈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潇湘自然风物的宠爱赞美之情;词作下片记叙自己在水乡的简朴恬淡生活,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满意与满意。整首词作借美景与乐事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怡情山水的旷达隐逸情怀。7.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实力。D项,“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错。“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两句正面抒写了诗人抚今追昔的感慨。“去国衣冠有今日”意谓出身金国“世代衣冠”之族的自己,今日已成遗民,“有今日”三字中饱含着诗人的无限酸楚;“外家梨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