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单元知识点总结(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_第1页
部编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单元知识点总结(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_第2页
部编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单元知识点总结(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_第3页
部编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单元知识点总结(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_第4页
部编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单元知识点总结(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

教学设计

目录

1.《白鹭》教学设计及反思

2.《落花生》教学设计及反思

3.《桂花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4.《珍珠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口语交际:指定班级公约》教学设计及反思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1.《白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白鹭》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著名学者郭沫若。课文以诗

一般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白鹭的外形美、和谐美、神态美和动感美、

揭示了白鹭平凡、朴素而高洁的美感,表达了作者热爱白鹭、赞美白

鹭的思想情感。本课是本年级的第一课,紧扣单元主题:借具体事物

表达自己的情感。本课优美的句子和表现手法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和表达能力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

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

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

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

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猜到了吗?对,

就是白鹭。(出示图片)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

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此文。

你熟悉郭沫若吗?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

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

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

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

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

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

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

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

沫若全集》留世。

二、初读课文

1、请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02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检查:

O1生字词:

鹤蓑喙嵌框嗜

02指名分节读课文。

03提问: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指导分段:

一(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二(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三(6-9)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

享受。

四(10)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三、赏析课文

(一)第一段、第四段

1、指名读第一、第四段。齐读。

2、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

穷的诗。)

3、在你的脑海中,诗留下什么印象?

(语言精练形象,节奏感强,充满意境)

4、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这样比喻表

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过渡

1、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请朗读第二段,分

别找出与白鹭是“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的语句。

2、学生交流。(2、5小节与白鹭是“精巧的诗”相对应;6、7、

8小节与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

(三)第二段

1、再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

来写的?(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段是概括

描写,哪小节对应这一节进行了具体描写?(第五自然段)

2、出示第五小节。

“颜色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

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读后有何感觉?

“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

的长喙,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你有什么体

会?

(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确精巧如诗。)白鹤、

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3、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语言优美如诗。

(三)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段作者为了表现“白鹭是

韵味无穷的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及

白鹭不会唱歌)

2、其实这几方面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让我们来品

味品味。指名分节读6、7、8、9小节。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白

鹭钓鱼图06;白鹭瞭望图07;白鹭晚飞图08)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小节,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你的体会。

四人小组交流。

4、汇报:

白鹭钓鱼图:

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以比

喻的方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

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指导朗读。

白鹭瞭望图:

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

然、一种嗜好。引导学生感受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

特的美。

指导朗读。

白鹭飞行图:

指名读。你是怎么体会“偶尔”这个词的?(说明白鹭低飞并不

常见)

“悠然地观看这情景,可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你体会到

什么?(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带来无穷乐趣。)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体会悠然的心境,读出享受的情趣。

5、尽管白鹭的无声会让人觉得美中不足,但“无声胜有声”,白

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齐读第九小节。

你有什么体会?(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它

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

自由练读。

6、这几幅优美的图画令人沉醉,让我们把它们记在脑海中,指

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四)第四段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韵味无穷的诗了吗?(白鹭外形

精巧,给人类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

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比的快乐。)指导

朗读。

这段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与第一段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四、总结全文

1、练读全文,将你读得最有意境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

2、生活中有没有哪些情景也充满韵味?(竹涛声声;白鸽群飞;

日升日落……)

3、白鹭是一首诗,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作者的语言也精

美如诗如画,大家要反复咀嚼。

板书:

16、白鹭

颜色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精巧的诗觅食白鹭钓鱼图韵味无穷的诗

栖息白鹭瞭望图

飞行白鹭低飞图

首f呼应一尾

教学反思:

《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

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

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

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绵远的意韵,恰如清风拂

过读者的心田,又似纯净的溪水荡涤内心的焦躁与烦闷。

在教学本课时,我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边阅读边理解,边内化边尝试着表达。

例如:在学习课文的一至五自然段时一,我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画出文中描写白鹭的外形的语句,然后让学生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一

下白鹭的样子,然后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通过阅读课文想象

出的白鹭是什么样子,接下来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

和自己的语言比较一下课文语言好在哪里,最后让学生尝试着用课文

描写白鹭的外形的语言的模式描写一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这

种做法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

二、以问题为引领,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我在学习课文第6至9自然段之前,先提出问题:读课文第6至

9自然段说一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哪几幅优美的画面?然后引导学生

边观察插图,边阅读课文。这样图文结合很快孩子们就归纳出了“钓

鱼图”“瞭望图”和“低飞图”。然后引导孩子们品析课文内容。

三、抓住关键词品析课文内容。

例如,在教学“钓鱼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抓住“钓”字去品

味。边读课文内容,边联系插图想象画面之外的内容:一位老渔翁悠

闲地在垂钓,这位悠闲的老渔翁慢慢地变成了学生们在插图中看到的

白鹭的形象,这时候白鹭那种悠然自得之美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孩

子们因此而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同时学会了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之一

——品味语言时要抓住关键字词体会。

四、对文本的研读有助于我们在正确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走出

文本,然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感悟文本的美,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与自信心。这是语文课程所承载的任务之一。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

虽然我课前自认为完美的教学环节,但是到了课堂上出现了突发性的

事件,而这些突发性事件脱离了我的教案,我就有些慌乱了,迫不及

待地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我的教案上。这说明我还没有真正放手,课

前预设得不够。在教学机智上我觉得我是很欠缺的。

如果我再教学本课,我会充分地把自己的预设设计好,在课堂教

学中,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课堂上突发事件所引领,以

至于让自己的备课心血白白浪费。

2.《落花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人教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课,这是一篇精读

课文,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落花生》是许地

山的散文名篇,以其淳厚朴实的风格著称。因原文的行文不易于小学

生读懂和理解,所以在选入课文时做了“翻译式”的改动。这篇散文

的文字本就不见功夫,所谓“无技巧”,修改后更是显得简单平易,

学生对课文字面意思的理解不会有什么困难。另外,文章的抒情性不

强,主要部分是以“实录”的对话形式出现,主要通过父亲对花生的

谈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做出贡献”

的人,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的人”的道理。如何在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

挖掘这篇课文的人文内涵,是这课教学首先应考虑的。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轻声词、多音字,理解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

3.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从而体会其含义及表

达效果。

4.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

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5.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准备

1.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查资料了

解花生果实形成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猜我的姓名。知道名字寄托着希望。

2.猜谜语(花生)。介绍花生,了解为什么叫“落花生”。

3.这还是许地山的笔名。介绍许地山。对这笔名有疑问么?

4.引出许地山的散文名篇一一《落花生》。板书课题。进入课

文学习。

(二)检查预习。

1.回顾预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

2.读两组词语:1、多音字;2、轻声词(本课出现较多)。正

音。

3.读一个句子:“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

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考察“后园”、“茅亭”的读音、含义;

检验是否掌握轻声的读法(吩咐),是否能读通本文中较长的句子。

(三)初读,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1.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多音字、轻声词,读通句子,同时思考:

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

2.指名回答。

(四)再读,品词析句,领会道理。

1.默读课文,就一个标点、一个词、一句话质疑,做标记,把

想法简单写在空白处。

2.自由质疑。简单的随机解决,较难、有探究价值的,整理归

纳于黑板上。

预设:

(1)收获后为何用“居然”?

(2)父亲来为什么说“实在很难得”?

(3)为什么父亲说花生埋在地里“最可贵”?

引导学生就父亲谈论花生的话发现问题,并作为重点问题留待解

决。

4.合作解疑。提示: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其他资

料;大胆猜想。问题较多时,重点问题必答,其他问题可选择讨论。

5.全班交流。

预设:

(1)居然?空地、荒着,年幼的我们,种出花生实属意外惊喜,

同时也显出花生的生命力强。指导朗读。

(2)很难得?父亲忙于公务。指导朗读。来不是为吃花生。为

下文埋下伏笔。

(3)最可贵?——是说什么可贵?为什么“最可贵”?最,有

比较。和之前我们兄妹说的比:有诸多好处,却深埋土里;和桃子等

比,平凡、不起眼,默默孕育果实,供人挖掘收获。点出“借物喻人”。

明白父亲前来的良苦用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

此外,结合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简略处不简单,朴

实处却深刻。

这一环节放得开,实际形散神不散,重点仍在理解父亲的话,同

时又使学生学得活、学得真。

(五)存疑,结课。

父亲说“你们要像花生”,可不可以像“桃子、石榴、苹果”那

样?“我”到底有没有理解父亲的话?又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下

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的含义,懂得不能只讲体面,而要对他人、对社会有用。

2.了解“落花生”笔名的含义,对许地山用生命践行理想感到

钦佩。

3.能将自己从身边事物受到的启示用一两段话写下来。

4.能规范、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二、教学过程

(一)理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可否像桃子等?可让学生讨论,说真话,讲理由。

教师可做类似小结:如果只是外表好看,不做正事,什么用也没

有,可取么?

——不可取。过渡:我们来看看少年许地山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这

句话的。

(二)理解“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

人没有好处的人”。

“体面”什么意思?讲体面有错么?只讲体面呢?不能,要有用。

怎样就是有用?举例。

(三)了解父亲的话对许地山的影响

结合课文结尾及许地山生平,明白许地山为何以“落花生”为笔

名以及这笔名对他做人的影响。产生敬佩之情。并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全文。

(四)写字。

观察“吩、咐”及“榨、榴”,指导书写。学生自己观察仿写其

它字。

(五)课后小练笔。

附件一:课文

教学反思:

《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富于哲理性的一篇课文,其特点是:

由物及人、借物说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和重点突出等。全文围绕

“种花生一一收花生-吃花生一一议花生”来写,重点突出了“议

花生”这部分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互相质疑,提出问题:如:“桃子、石

榴、苹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呢?”还有“我是女

生做像苹果一样漂亮的人不好吗?”等等,对这样具有典型、代表性

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各抒已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敢

于直言,个性得到发展。

在引导学生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体面的人。”体会

这句话的内涵时,我紧紧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什么样的

人是有用的人,”“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

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由落花生的特点进而阐明做人的道理。

3.《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

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

怀念。

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

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

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

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学情分析:

《桂花雨》这篇课文写了“我”的童年时代,表达了对家乡亲

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因此,我认为,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一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二是多揣摩,从

作者的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在这

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

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

的情景。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

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体

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桂

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让学生自由说童年趣事。

2、有位作家叫琦君,她也有难以忘怀的童年,让我们一起分享

好吗?

3、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4、师:桂花你们见过吗?说说你了解的桂花有什么特点?

5、读着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让我们深深地吮吸一中桂

子诱人的香味,美美地读一读课题一一(学生齐读课题《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提示:

⑴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⑶想一想“桂花雨”指什么?

2、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老师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名学生说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

受作者对桂花的喜欢。

(三)精读课文,想象情景,体会感情

1、了解桂花树的样子:琦君笔下的桂花树到底是怎样的呢?让

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2、梳理课文脉络: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琦君为什么还要写桂

花呢?通过读书让学生发现是从“桂花的香”和“摇花的乐”两方面

写的。

3、体会桂花的香:桂花到底有多香,让我们通过读书去感受吧!

⑴找出写桂花香的句子:

重点指导的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

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学生理解“全年”的意思。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

⑵让学生读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⑶品尝桂花的香和甜,桂花的香和甜通过读表达出来。

4、感受摇花的乐:桂花的确很香,作者很喜欢它。其实最让作

者高兴的事是——帮妈妈摇桂花。

⑴找出写作者想摇花的句子: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总

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

⑵读句子感受作者急切的心理。

⑶演摇桂花的情景,说出此刻的心情。

5、感受母亲的思乡之情:

⑴出示母亲说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

的桂花。”

⑵品读句子,感受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母亲眼里,月是

故乡的明,人是故乡的亲,花也是故乡的香。

6、体会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由母亲对故乡的思念,引起

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勾起了“我”“深深的思乡之情”。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琦君八十多岁为寻根,再次来到故乡。她吃着桂花饼,品着

桂花茶,泪水盈盈。琦君虽身在台湾,可故乡一直没离开过她,因为

故乡一直在她的心里。

2、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肯定引起了我们对童年

的回忆,让我们把童年的趣事像作者一样写下来吧。

教学板书:

3.桂花雨

爱桂花一一香点点桂花雨

摇桂花一一乐片片思乡情

思桂花——情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设计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

能动性,打开了学生与文本的绿色对话空间,由童年引入,引起了学

生的共鸣,孩子们会比较爱学,也使学生有的说爱说,整个流程体现

了自读课文的教学特点。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然后从课文

插图入手,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内容,再从文中找出描写图画内容的

相关段落,让学生朗读后划出重点语句,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

对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的快乐,我引导学生

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角色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

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教学不是教

师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学要从重视教

师“教”的构思,转向重视学生“学”的引导,让教真正为学服务,

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4.《珍珠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叙述了人与人、人

与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例,体现了诚实守信,相互信赖的重要

性。让学生感受诚信为人之本。引导学生感悟不仅人与人之间需要互

相信任,人与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应该有信赖,这样才能创造出

美好的境界。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

的变化过程。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像一潭清泉,与文章的意境融为一体,应

引导学生好好朗读,细细品味。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

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

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的:

1.学会有感情地诵读,品味文章描写细腻、诗意浓郁、哲理深

刻的风格。

2.体验“人与动物共存”的美好情愫,领悟“信赖,往往创造

出美好境界”的人生哲理。

3.激发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

教学重点、难点:

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

(配以多媒体画面)

清脆的鸟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贵礼物,曾几何时,我

们已听不见小鸟悦耳的歌声。当你目睹小珍珠鸟伏眠于“我”的肩

头时一,怎能不羡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冯骥才走进那人鸟相

亲的美好境界吧!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听配乐朗诵,思考:(5分)

文章写了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信赖的关系变化

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8+2分)

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划出文中你喜欢的句

子,美美的读一读。并用“我喜欢……是因为……”的句式来说

一句话。

首先,老师举一个例子。

我喜欢文章的第14节,是因为作者在这节文字中写到:“这小

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

道在做梦?”这句中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鸟对

人的信赖,人鸟信赖达到了毫不设防的境界,是多么让人羡慕。

(1)我喜欢第8节,是因为作者在这节文字中写到:"起先……

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这段用了“飞”、“落”、“站”、“啄”、

“撞”、“跳”这些动词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活

泼、调皮的特点。

(2)我喜欢第7节,是因为作者在这节文字中写到:“红嘴红

脚、灰蓝色的毛。”“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运

用了外形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珍珠鸟外形的漂亮、可爱。

(3)我喜欢第11节,是因为作者在这节文字中写到:“它先

是离我较远,……发出'嚓嚓'响。”运用了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小珍珠鸟和“我”关系融洽。

(4)我喜欢第4节,是因为作者在这节文字中写到:”却见它

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运用外形和动作描写,形

象生动地写出珍珠鸟的美丽和可爱。

(5)我喜欢第6节,是因为作者在这节文字中写到:“忽然有

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动作描写,这句中的“探”字用

得生动。

小结:

作者正是从小珍珠鸟的外形、动作、神态来展示它的可爱的,字

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现在我们一起怀着着喜爱之情把这几

节读一遍。(学生齐读714节)

四.理清思路,把握主旨(4+4+3+2分)

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可见,大家同作者一样,对珍珠鸟

充满了喜爱之情。

思考:

1.从哪里可以看出人对鸟喜爱之情?请从文中找寻有关语句。

(1)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真好!”开门见山充分表达了“我”对朋友送来的珍珠鸟的满

意之感,喜爱之情。

(2)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

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在这种喜爱之情的驱动之下,“我”为珍珠鸟精心营造舒适而温

暖的巢。

(3)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

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

全。

“我”又在鸟巢之上加了一盆吊兰,垂挂的藤蔓覆盖着鸟巢,这

简直成了珍珠鸟幽静而安全的绿色的家!因为对珍珠鸟的喜爱,所以

对珍珠鸟悉心照料。

(4)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

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

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

正是这小家伙!

“我”由听到小鸟“又尖细又娇嫩的鸣叫”开始,就几乎与小

鸟结下了不解之缘:小鸟出生了,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

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而当“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

出来”时,我满心欢喜,发出了“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的惊

叹!

(5)“我不管它”,“我不去伤害它,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

写东西”,小鸟“俯下头来喝茶”“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

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我

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嗒嗒'啄我

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

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通过这些描写,表明小鸟渐渐长大了,会飞了,与“我”一天天

接近了,“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也与日俱增:让它喝“我”的茶、

啄“我”的笔尖,甚至任由它啄“我”的手指、落在“我”的肩上,

“我”不去惊动它,更不驱赶它,甚至抚摸它的绒毛、为它停下工

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对小鸟的呵护之意、喜爱之情。

2.从哪里写出了鸟对人信赖的进程?请从文中找寻有关语句。

(珍珠鸟是一种很怕人的鸟类,小鸟对人的信赖也有一个进程。)

“我”对小鸟充满了喜爱之情,这就为小鸟亲近“我”、信赖

“我”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1)”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

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

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

去了」

(2)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3)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

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4)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

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5)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

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6)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呆一会儿,

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飞一一落一一撞一一蹦一一瞧一一啄一

一趴一一睡……细致入微地把小鸟对“我”由远及近、由担心到放心、

由亲近到信赖的进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鸟对人的信赖是

历经考验、日渐形成的,多么令人动心与珍惜。

3.从哪里可以领悟到人鸟相处的美好境界?

一天,我伏案写作时一,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

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

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这段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鸟和谐统一的氛围一一小鸟居然毫

无顾忌地落在“我”的肩上,进而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大概

把“我”的肩膀当成了自己的家,有如熟睡在舒适而安全的巢中,熟

睡在关爱自己、呵护自己的父母的身旁;而“我”则不知不觉间停下

了正在写作的笔,生怕惊跑了它。

看,小鸟睡得好熟,大概在做梦,梦见了什么呢?它也许梦见了

喝茶,梦见了啄笔尖,梦见了啄“我”的手指,梦见了“我”的抚摩

或者父母的疼爱……正是因为“我”对小鸟充满喜爱之情,小鸟才

对“我”充满信赖之感!

4.你从作者与鸟儿相处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用文中的语句

来回答。

明确: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探究研讨,课堂延伸(2分)

(补充一则相关的材料,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

反思,激发

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

1、下面,请大家看下面一段文字,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悟?

辽宁省宽甸县军民村有一位叫黄丽杰的妇女,五年前(1999年)

她用准备买蔬菜种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块钱救下了一只差点成为人

口中食的受伤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伤,大雁不愿离开他

们,就呆在了他们家里。他们给它取了个名一一雁宝(自己的儿子叫

忠宝),还买来大白鹅和它做伴。从此雁宝成了他们家庭的正式成员,

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鹅日久生情,生下了许多小雁。黄丽杰一家成了远

近闻名的养雁专业户。

明确:他们是富有爱心的人,能和小动物和谐相处的人。

2、再来看看下面一则材料,你发现了什么?

在江西省洞庭湖地区,生活着一群麋鹿,它们世代繁衍,过着和

平而安定的生活。然而,近年来,人们为了自己的私欲,大量的捕杀

麋鹿,1998年的春天,仅剩下最后的11只麋鹿了,他们在当地村民

的围剿下,纷纷逃到了洞庭湖的岸边,有7只麋鹿为了躲避村民的追

杀,跳入了湖里,其中有一只快要做妈妈的麋鹿,或许是为了腹中的

胎儿吧?朝追赶而来的村民苦苦的哀鸣着,但是,麋鹿的哀鸣声并没

有唤醒当地人们的良知,他们还是把这只麋鹿给宰杀了,当这只麋鹿

被剖腹的时候,它腹中的胎儿还在痛苦的挣扎……

明确:人类的残暴,人为的迫害加速了动物的灭亡。

3、作为新世纪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呢?请大家写下一句

标语,来表达你的心声吧!(学生进行写作)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同类。

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是先有鸟还是先有蛋,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鸟知道;是鸟先消失,还

是蛋先消失,你知道,我知道,只有鸟不知道。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机动研讨:

“信赖,能在人与动物之间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其实,“信赖”的意义又

何止只限于人与动物之间呢?关于“信赖”的意义,你还会有哪些联想?

六.全文小结:(2分)

冯骥才的《珍珠鸟》是一篇灵秀之作,它通过对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

郁的诗意,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哲理,唱出了人与自然之

间爱的颂歌。

确实,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动物,只有彼此信赖,彼此关爱,就能创造出美

好的境界,才能让世界的每个角落充满了欢声笑语。

七.作业布置: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2)可爱的小红嘴(3)人鸟相依图

附:板书设计

在屋里飞

珍珠鸟小鸟q爱喝茶水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啄笔尖

肩头睡

教学反思:

《珍珠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鸟一一

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在的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

从而说明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的生动活泼,妙

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农村

的学生而言,在理解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根据本文特点,结合

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

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

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对话过程中获

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其思维在互动中交流,情感在感悟中升华。

(一)以情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在感受中学习。

教学一开始首先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初

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创设质疑情境,诱发学生大胆质疑,生成问

题。然后再围绕学生生成的重点问题,探索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的

线索。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和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

(二)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要十分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师

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一是引导

学生充分地读文;二是让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

碰撞与交流。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学生对“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有了更深的感悟。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游戏和故事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了解在学习

上、生活中应该遵守哪些方面的纪律;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守纪律的好

习惯。

2、善于发现一日活动中不守规则的现象,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表

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好习惯,积

极参与制定班级公约。

4、通过活动,拓宽学生对守纪的认识,并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活动准备:

1、选好一名主持人

2、小组排练小品、哑剧,准备故事

3、集体学唱歌曲:《真心英雄》

4、黑板布置,书写“纪律伴我成长”等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是我们温暖的家,生活在这

个大家庭中真快乐,我们都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的目标靠我们共同

来完成,集体的荣誉靠我们大家来维护。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公

约吧。

二、审题

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三、组织活动,讨论发言

1、全班齐唱歌曲:《真心英雄》。

2、学生演小品《早读课风波》。

语文早读课老师没来之前,学生有讨论昨晚电视剧的、有睡觉的、

有抄作业的,教室内一片喧哗声,课代表在不停地喊“安静、安静”;

有人在班门口望风,一声“嘘”声,大家迅速各回各位、拿起课本装

模作样。

3、学生自由发言:自己在早读课方面做得如何?

4、生演哑剧:《课堂内外》

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可还有三人不在,一

会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编造迟到理由;下课后老师进行批评教育、

不停点头;放学后不及时回家,在校门口买零食、玩耍。

5、小组讨论:找找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在集体生活中,我

们应该共同遵守哪些规则?

6、教师相机点拨,讲邱少云烈火烧身的故事、大雁严守纪律的

故事,增强学生守纪律的自觉性。

四、制定班级公约

1、针对班级建设的目标,每位同学在纸条上写出两三条自己认

为比较重要的公约内容,再分别讨论,去除不合理的、重复的部分,

形成小组意见。公约内容要具体,便于落实。

2.要求各小组形成共识,最后各自总结成公约内容,汇报讨论结

果,全班表决。

五、齐读班级公约

1、准时到校,佩带红领巾,衣着整洁,整理好课桌,主动与同

学老师问好。

2、学好各门功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自觉遵守

课堂纪律,学会管好自己。

3、铃声一响即安静,专心听讲勤思考;课间午休不追逐、不打

闹,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

4、出操集队快静齐,动作规范做好操;每天眼操做两次,持之

以恒视力保。

5、学校是我家,公物爱护靠大家。勤俭节约爱公物,遵循公德

要重要。

6、爱惜粮食,节约水电,勤练体魄,积极劳动。

7、同学之间勤勉励,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8、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学会自理。

六、总结

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体同学共同的努力。希望我们班

的每一位学生都能自律自强,做最出色的自己,做自觉遵守班级公约

的榜样。

七、作业

每人把班级公约写下来,可以用硬笔书写,也可以用毛笔书写,

然后挑选书写优秀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督促同学共同遵守。

教学反思:

在班会课中,有一些同学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大部

分同学能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好习惯,积极参

与制定班级公约。但有一些同学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及促进学生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班级公

约本身需要根据班级实际动态调整,需要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任课

教师持续互动和努力。这对班主任的民主意识、沟通能力、需求识别

能力、管理能力等都是一种挑战。

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

作。

2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引导学

生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

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

心爱之物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

是生日时爸爸送的玩具熊,还是妈妈送的小白兔?是爷爷奖励你的旱

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的冬夜为你赶织的毛衣?……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心爱之物”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

写一写“我的心爱之物”吧。

二、审题指导

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心爱之物)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心爱之物的外形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我和心爱之物之间

发生的事)

三、组织材料。

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

感情。按要求准备。

要求:

(1)说一说它是什么。

(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

样动人的故事。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

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

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四、突破难点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的章重点是写清心爱之物的

样子、得到的过程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故事。怎样把这些写下来,

形成一篇文章呢?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描写心爱之物样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的外形特

点进行描写;

简要介绍得到它的过程;详细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设计: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

生的事(详写))

五、动笔练习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六、小结: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爱之物”这样的文章,我们

在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

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心爱之物的外形

我的心爱之物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

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

教学反思:

我觉得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我学

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目标与内容》的内容。说实话,之前关

于课标中对习作教学的具体要求,不是十分清楚,只大概的知道些。

通过学习,我对小学不同年段的习作教学要求更清楚了。

每学期的习作教学,每一篇习作都是根据单元的主题制定的。每

篇习作的指导我都会在回顾单元课文后,再明确习作要求,确定自己

的主题后,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选材。即使这样,总是有那么一部分学

生写起作文来,吃力得很。在他们的头脑中找不到写作的素材,无话

可说、无事可写。而这样的学生都是语文基础弱、平时又不喜欢读书

的。因此,我常要求学生每天睡前读书半小时,开学到现在能坚持住

的学生并不多。凡是坚持住的学生写作都很轻松。可见,坚持读书是

促进学生的写作最有效的办法。我们发现,低年段孩子年龄小,经历

的事有限,有些孩子又不记事,所以,到写作时选材成了最困难的事。

即使有可写的事,又出现了不知怎样表达、描写。所以,在平时的教

学中,每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学习前,我都会提前告诉学生本单元

的习作要求。在课文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有目的

的学习此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在进行单元习作时更清楚自己

如何做了。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回顾本组课文,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具体

的事物来表情达意的。

2.引导学生进行片段朗读,积累语言,灵活运用字、词、句、

段。

3.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学习通过直接抒情、叙事抒情、对比抒情等方法来融情入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发思路

生活中,是否会有某一件事或某一样东西在不经意间打开我们的

心扉,进驻我们的心田,给我们滋养,让我们透悟呢?郭沫若有过,

许地山有过,琦君有过,冯骥才也有过。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一,一

起来回顾一下吧!

二、交流平台

1.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

己的体会和收获。

(1)每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你对本单元的哪篇课文感受最深?为什么?

2.小组交流。

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片段或细节进行交流,谈谈自己从文章中得到

的启发和收获。

3.集体交流。

三、词句段运用

1.出示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谈感受。

(2)小组交流,说说三个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

之处。

(3)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三个句子都是通过对比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笔下事物的喜爱

与赞美。)

师:对比描写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表明作者的偏好、观点、立

场等,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这样运用。

2.出示句子。

(1)指名朗读句子,借助工具书查查“开辟”和“姿态”的解

释。

开辟:①打开,打通,开创(场地、道路、局面等)。②开发。

姿态:①姿势;样儿。②态度;气度。

(2)学生交流讨论。(结合语言环境和句子意思进行比较)

(3)教师评议并总结。

(第一组句子中第一句写的是荒地,故而选择释义②,有开发、

开垦、垦种的意思;第二句写的是人工智能出现的局面,所以选择释

义①,有开创、建设的意思。第二组句子中第一句写的是梅树,所以

指的是姿势、样子;第二句写的是人们的状态,所以选释义②,指精

神面貌。)

(4)师:关于一词多义的辨析,首先要明确其含义,在此基础

上再结合语言环境和句子的本意进行比较,才能用得对,用得准确。

(5)补充练习:根据下列词语不同的意思,用每个词语写两句

话。

骄傲新鲜自然大方

四、日积月累

1.介绍作者。

2.出示《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停顿。

4.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理解诗意。

饮:饮用,喝。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

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声。籍:jie,

凭借。

诗意: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绵的声

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

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师:这首诗有什么含义?(诗人以“蝉”喻指清高尊贵的人,比

喻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指导背诵,并默写。

教学反思:

本次课我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交流的机会,让他们积

极地回顾、探求,加深了对课文写作技法的理解,明确了对比手法在

表达中的突出作用。在词句段的运用中,学生通过朗读交流,揣摩重

点词语的用法。在古诗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感悟诗意,

似乎又翻出了新意,值得提倡。

部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⑴可读的学

嫌(xidn)喙(hui)嗜(shi)澄(chdng)

榨(zhd)矮(di)蔓(mdn)睑(jidn)眸(m6u)

⑵奉写的字

鹤:不要写得太宽,左边部分不要少横。

嫌:注意左右穿插,右部是“兼”。

浇:右边是“尧”,右上角没有点。

慕:下面不是“水”,不要忘记最后一点。

缠:右部较紧凑,起笔是点。

茶:下部中“屋',是竖钩,不是竖。

清澄)“依mg(空地)

(澄清)限671g(夜空)

⑺治山便宜)44第适几(新鲜)-向(挨近)

便〈鲜〈挨,

也4几(方便)鲜见)bi(挨打)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

忘却流线型结构青色清晨安稳

悠然黄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诗播种

浇水收获食品吩咐天色好处榨油

爱慕成熟体面

⑷近义可

精巧~精致适宜~适合生硬~僵硬

寻常~平常忘却~忘记设计~策划

安稳〜安详嗜好~爱好望哨~放哨

可惜〜惋惜开辟~开拓居然~竟然

吩咐~嘱咐便宜[氐廉爱慕~喜爱

盛开~怒放姿态~姿势寻找~寻觅

担心~担忧完整〜完好尤其~特别

温暖~暖和茂盛〜繁茂熟悉~熟识

索性~干脆淘气〜调皮信赖~信任

⑷反义何

精巧一粗笨生硬f自然寻常一特殊

安稳f危急或许f一定便宜f昂贵

爱慕一厌恶希望f失望喜欢一讨厌

盛开一凋谢提前一推迟完整f残缺

成熟f稚嫩仔细f马虎舒适f难受

温暖一寒冷自在一拘束淘气f乖巧

熟悉一陌生伤害一爱护

⑷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指指点点

类似的词语:拖拖拉拉吞吞吐吐哭哭啼啼

②ABAC式词语:飞来飞去蹦来蹦去

类似的词语:谢天谢地亦步亦趋又哭又闹

③表示神情的成语:神气十足

类似的词语:神采奕奕炯炯有神大惊失色

④量词:一只白鹭一幅画面一首散文诗一种鸟

一盆吊兰一团绿蔓

⑤动词:站着钓鱼埋在地里挂在枝头上伸出脑袋

盖在鸟笼上躲进丛林趴在肩头

⑥修饰词:精巧的诗粉红的朱鹭鲜红嫩绿的果实

桂花的香气舒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