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与激励方案制定教程_第1页
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与激励方案制定教程_第2页
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与激励方案制定教程_第3页
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与激励方案制定教程_第4页
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与激励方案制定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与激励方案制定教程TOC\o"1-2"\h\u29967第1章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3127621.1员工绩效管理的定义与价值 3301691.2绩效管理的主要流程与环节 3264101.3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45626第2章激励方案的设计理念 444002.1激励理论的类型与特点 463482.1.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596482.1.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596112.1.3斯金纳强化理论 5157032.1.4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 5202322.2激励方案设计的原则 5289632.2.1公平性原则 576722.2.2目标一致性原则 5214992.2.3差异性原则 5231952.2.4可持续性原则 5292282.3员工激励的有效方法 6309382.3.1薪酬激励 6198732.3.2奖金激励 6250952.3.3晋升激励 6176852.3.4培训与发展 6291522.3.5工作环境优化 614192.3.6精神激励 6267722.3.7员工参与 624784第3章绩效目标设定 6250293.1绩效目标的类型与要素 6309393.2SMART原则在绩效目标中的应用 784263.3绩效目标分解与落实 728475第4章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8177914.1关键绩效指标(KPI)的选择 82514.1.1确定企业战略目标 8199344.1.2分析业务流程 8313944.1.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8178504.1.4KPI的筛选与优化 833874.2平衡计分卡(BSC)的应用 896134.2.1平衡计分卡概述 852534.2.2财务维度的指标设计 9211244.2.3客户维度的指标设计 981244.2.4内部流程维度的指标设计 9273034.2.5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指标设计 9229404.3量化考核指标的设计 9100584.3.1量化指标的定义 944944.3.2量化指标的类型 9123024.3.3量化指标的设计方法 9304894.3.4量化指标的应用与调整 919203第5章绩效考核方法 10251095.1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 10313925.1.1目标管理法(MBO) 1054215.1.2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10247475.1.3平衡计分卡法(BSC) 1055535.1.4行为锚定评价法(BARS) 10136485.2360度绩效考核 10191495.2.1制定评价标准 10235395.2.2选择评价者 10265255.2.3评价过程管理 10111325.2.4反馈与改进 10324385.3线上绩效考核工具的使用 11282155.3.1选择合适的工具 11212725.3.2设定考核指标 11321235.3.3数据收集与分析 11229595.3.4持续优化 1116304第6章绩效反馈与沟通 11142756.1绩效反馈的重要性 11172696.2绩效反馈的技巧与方法 11117906.2.1及时性 11186676.2.2具体性 1174996.2.3建设性 12211116.2.4对等性 12308456.2.5双向沟通 12246976.3绩效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2231116.3.1确定改进目标 12224706.3.2分析原因 12240626.3.3制定改进措施 12207136.3.4落实责任 1288046.3.5进度跟踪 12159886.3.6调整优化 1219245第7章激励机制的构建 1228037.1物质激励手段的选择与应用 12163197.1.1奖金制度 1349147.1.2薪酬激励 1363417.1.3福利制度 13184227.1.4员工晋升与发展 13316347.2精神激励手段的实践 13231417.2.1表扬与认可 13228867.2.2职业培训与发展 13124537.2.3企业文化建设 13312517.2.4员工参与 1331967.3激励机制的持续优化 13134627.3.1定期评估 14235487.3.2优化调整 1434817.3.3建立反馈机制 14113927.3.4人才培养与储备 1429445第8章团队激励策略 14149708.1团队激励的重要性 14176658.2团队激励的有效方法 14115008.3团队激励的注意事项 158213第9章员工职业发展管理 15167789.1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15146729.2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1658249.3员工培训与发展策略 1625753第10章绩效管理与激励方案的持续优化 162745810.1绩效管理效果的评估 172421710.1.1评估目的与意义 17993710.1.2评估方法与工具 173247710.1.3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72414310.1.4评估流程与实施 172358610.2激励方案的效果分析 172185910.2.1激励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173172010.2.2激励方案存在的问题 172104010.2.3激励方案改进方向 171222610.3绩效管理与激励方案的调整与优化 173173710.3.1调整与优化原则 17562910.3.2调整与优化策略 1793110.3.3调整与优化实施 18833310.3.4持续跟踪与反馈 18第1章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1.1员工绩效管理的定义与价值员工绩效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通过制定绩效目标、评估标准和方法,对员工的工作行为、成果和潜能进行持续激励、指导和改进的一系列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个人与组织的协同发展,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1.2绩效管理的主要流程与环节绩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绩效计划:明确绩效目标、指标和评估标准,形成绩效协议。(2)绩效辅导:对员工进行日常指导和激励,帮助其实现绩效目标。(3)绩效评估:定期对员工的工作成果和表现进行评估。(4)绩效反馈: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员工,共同分析优势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5)绩效结果应用:根据评估结果,对员工进行激励、培训、晋升等管理决策。1.3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1)原则:战略导向:绩效管理体系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连,保证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公平公正:保证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公平、公正,避免主观偏见和歧视。透明公开: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实施和结果应对员工公开透明,提高员工的信任度。系统性:绩效管理体系应涵盖员工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完整的评估和激励体系。(2)方法:制定合理的绩效指标:结合企业战略和部门职责,设定可衡量、具有挑战性的绩效指标。设计科学的评估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加强绩效沟通: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注重与员工的沟通,保证双方对绩效目标、评估标准和结果达成共识。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绩效管理,发觉员工潜能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和激励措施,促进员工持续成长。第2章激励方案的设计理念2.1激励理论的类型与特点在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中,激励方案的设计需基于科学合理的激励理论。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激励理论及其特点:2.1.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在激励方案设计中,应根据员工所处的需求层次,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2.1.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将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分为激励因素和卫生因素。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相关,如成就感、晋升机会等;卫生因素与工作环境相关,如薪酬、工作条件等。激励方案设计应注重这两类因素的有效结合。2.1.3斯金纳强化理论斯金纳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素的影响,强化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除。在激励方案中,可运用强化理论对员工行为进行引导和调整。2.1.4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指出,成就动机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关键因素。在激励方案中,应关注员工的成就需求,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提供成长机会等措施,激发员工的成就动机。2.2激励方案设计的原则在设计激励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2.2.1公平性原则激励方案应保证公平,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公正对待。公平性原则包括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内部公平是指企业内部不同岗位、不同员工的激励措施相对公平;外部公平是指企业激励水平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当。2.2.2目标一致性原则激励方案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保证激励措施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2.2.3差异性原则激励方案应针对不同员工的需求和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激励措施,以提高激励效果。2.2.4可持续性原则激励方案应具有持续性,既能激发员工当前的工作积极性,又能保持员工长期的工作动力。2.3员工激励的有效方法以下是一些员工激励的有效方法:2.3.1薪酬激励合理设计薪酬体系,保证薪酬与员工的工作绩效、岗位价值和企业效益挂钩,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3.2奖金激励设立各种奖金,如年终奖、项目奖金等,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提高其工作满意度。2.3.3晋升激励为员工提供晋升通道,使员工看到职业发展的前景,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动力。2.3.4培训与发展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其提升技能、拓展视野,增强其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2.3.5工作环境优化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硬件设施、人际关系、企业文化等,提高员工的工作舒适度和满意度。2.3.6精神激励关注员工的精神需求,通过表彰、荣誉等方式,提升员工的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2.3.7员工参与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创新,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第3章绩效目标设定3.1绩效目标的类型与要素绩效目标是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基础,它为企业提供了衡量员工工作成果的标准。绩效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结果性目标:关注员工完成工作的最终成果,如销售额、利润、客户满意度等。(2)过程性目标:关注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展现的能力和素质,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3)发展性目标:关注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如技能培训、晋升机会、职位调整等。绩效目标的要素包括:(1)目标主体:明确目标的责任主体,即谁负责实现目标。(2)目标内容:具体描述目标的内容,使其具有可衡量性。(3)目标期限:设定目标的完成时间,明确时间节点。(4)目标标准:明确目标的质量或数量要求,作为评价依据。3.2SMART原则在绩效目标中的应用SMART原则是一种有效的目标设定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绩效目标。SMART原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具体(Specific):绩效目标应具体明确,避免模糊不清。(2)可衡量(Measurable):绩效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以便于评估和监控。(3)可实现(Achievable):绩效目标应具有可行性,保证员工通过努力能够实现。(4)相关性(Relevant):绩效目标应与企业战略和部门职责相关联,保证目标的价值。(5)时限性(Timebound):绩效目标应设定明确的完成时间,以促进员工按计划推进工作。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和员工特点,运用SMART原则制定合理的绩效目标。3.3绩效目标分解与落实为了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企业需要对目标进行分解和落实。以下是具体步骤:(1)目标分解: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部门目标,再将部门目标分解为个人目标。(2)明确责任:明确各级目标的责任主体,保证目标有人负责。(3)制定行动计划:根据目标要求,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包括工作步骤、时间节点等。(4)资源保障: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人员、资金、技术等。(5)监控与调整:对绩效目标进行定期监控,发觉问题及时调整,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6)沟通与反馈: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反馈,提高目标管理的透明度,促进员工积极参与。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位,从而推动员工积极投身于工作,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第4章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4.1关键绩效指标(KPI)的选择4.1.1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在关键绩效指标(KPI)的选择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目标是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应保证所选KPI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4.1.2分析业务流程分析企业核心业务流程,找出对实现战略目标有重要影响的环节。这些环节往往是设定KPI的关键点,有助于提高绩效考核的针对性。4.1.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关键成功因素(CSF)是影响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在确定KPI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保证KPI的有效性。4.1.4KPI的筛选与优化在明确战略目标、业务流程和关键成功因素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KPI。同时对KPI进行优化,保证其符合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时限)。4.2平衡计分卡(BSC)的应用4.2.1平衡计分卡概述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全面的绩效考核方法,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估。应用BSC有助于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4.2.2财务维度的指标设计财务维度是衡量企业绩效的核心,应关注利润、收入、成本等关键指标。在设计财务维度指标时,要结合企业战略目标,保证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4.2.3客户维度的指标设计客户维度关注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主要包括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客户忠诚度等指标。设计客户维度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客户需求和期望,提升客户满意度。4.2.4内部流程维度的指标设计内部流程维度关注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效率,指标设计应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内部流程的优化程度。4.2.5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指标设计学习与成长维度关注企业员工培训、技能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该维度指标时,要关注员工成长和企业可持续发展。4.3量化考核指标的设计4.3.1量化指标的定义量化指标是将抽象的考核内容具体化为可量化的数据,提高考核的客观性和准确性。4.3.2量化指标的类型量化指标可分为结果类、行为类和过程类。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量化指标类型。4.3.3量化指标的设计方法(1)梳理业务流程,找出关键环节;(2)确定关键成功因素,提炼关键指标;(3)结合企业实际,选择合适的量化方法;(4)保证量化指标的可达性、相关性和时限性。4.3.4量化指标的应用与调整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量化指标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保证其始终符合企业战略目标。同时加强对量化指标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考核指标的认同度。第5章绩效考核方法5.1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在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中,选择合适的绩效考核方法是的。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5.1.1目标管理法(MBO)目标管理法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方法,强调员工与组织目标的协同。通过设定明确的、可衡量的目标,使员工在工作中有所依据,提高工作效率。5.1.2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关键绩效指标法强调从组织战略目标出发,提炼出关键绩效指标,作为衡量员工绩效的重要依据。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员工关注重点,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5.1.3平衡计分卡法(BSC)平衡计分卡法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员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员工绩效,促进企业长期发展。5.1.4行为锚定评价法(BARS)行为锚定评价法通过将员工行为划分为不同等级,对员工的具体行为进行评价。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评价准确性和信度,适用于对员工行为要求较高的岗位。5.2360度绩效考核360度绩效考核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上级、同事、下属、客户等多方评价。以下是360度绩效考核的实施要点:5.2.1制定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标准,保证评价内容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全面性。5.2.2选择评价者选择具有代表性、熟悉被评价者工作情况的人员作为评价者,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5.2.3评价过程管理保证评价过程的公正、公平,对评价结果进行严格保密,避免评价过程中的串通和舞弊现象。5.2.4反馈与改进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评价者,指导其制定改进计划,提高工作绩效。5.3线上绩效考核工具的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绩效考核工具逐渐成为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以下为线上绩效考核工具的使用要点:5.3.1选择合适的工具根据企业规模、业务需求和员工特点,选择具有良好用户体验、功能完善的线上绩效考核工具。5.3.2设定考核指标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部门职责,设定合理的考核指标,保证考核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5.3.3数据收集与分析利用线上工具收集员工绩效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发觉员工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决策提供依据。5.3.4持续优化根据线上绩效考核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考核指标、流程和工具,提高绩效管理水平。第6章绩效反馈与沟通6.1绩效反馈的重要性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对于提升员工工作绩效、促进员工个人发展以及优化企业整体运作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绩效反馈能够帮助员工明确自身在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其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积极性。绩效反馈还有助于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增进相互理解,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6.2绩效反馈的技巧与方法为了保证绩效反馈的有效性,管理者需要掌握以下技巧与方法:6.2.1及时性绩效反馈应当及时进行,避免时间间隔过长导致反馈效果减弱。在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后,应尽快给予反馈。6.2.2具体性绩效反馈应具体明确,指出员工在哪些方面表现良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避免使用模糊的表述。6.2.3建设性反馈内容应以帮助员工改进为目标,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避免批评指责。6.2.4对等性在绩效反馈过程中,管理者应保持与员工平等的态度,尊重员工,避免产生压迫感。6.2.5双向沟通绩效反馈不应该是单向的,管理者应鼓励员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实现双向沟通。6.3绩效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针对绩效反馈中识别出的问题,企业和员工应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具体步骤如下:6.3.1确定改进目标明确改进计划的目标,保证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可达成性、相关性和时限性。6.3.2分析原因深入分析导致绩效不佳的原因,找出根本问题。6.3.3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包括培训、调整工作方式等。6.3.4落实责任明确改进计划的责任人,保证各项改进措施得以实施。6.3.5进度跟踪定期跟踪绩效改进计划的实施进度,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6.3.6调整优化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改进计划,以保证绩效改进目标的实现。通过以上措施,企业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绩效,激发员工潜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第7章激励机制的构建7.1物质激励手段的选择与应用物质激励作为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在选择和应用物质激励手段时,应考虑以下方面:7.1.1奖金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奖金制度,将员工绩效与奖金挂钩,激发员工积极性。奖金制度应包括年终奖、项目奖金、优秀员工奖等。7.1.2薪酬激励合理设计薪酬体系,保证员工薪酬与市场水平相当,同时对绩效优秀者给予薪酬倾斜。还可以采用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方式,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7.1.3福利制度优化员工福利制度,包括五险一金、补充医疗保险、年假、员工体检等,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7.1.4员工晋升与发展为员工提供晋升通道和发展机会,使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晋升制度应公平、透明,让员工看到职业发展的希望。7.2精神激励手段的实践精神激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以下是一些精神激励手段的实践:7.2.1表扬与认可对员工的成绩和贡献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认可,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7.2.2职业培训与发展为员工提供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自身能力,实现职业成长。7.2.3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使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7.2.4员工参与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使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7.3激励机制的持续优化激励机制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企业发展、员工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持续优化。7.3.1定期评估对激励机制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其实施效果,发觉存在的问题。7.3.2优化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对激励机制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其与企业发展、员工需求相匹配。7.3.3建立反馈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反馈机制,收集员工意见和建议,提高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7.3.4人才培养与储备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为激励机制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构建,企业可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潜能,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第8章团队激励策略8.1团队激励的重要性团队激励在现代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关系到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和员工士气的提高。有效的团队激励可以促使员工充分发挥潜力,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协作效率,进而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以下是团队激励的重要性:(1)提高团队绩效:通过激励措施,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2)增强团队凝聚力:团队激励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使团队成员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面对挑战。(3)促进员工成长: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员工自我提升的动力,促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4)降低员工流失率:有效的团队激励能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员工流失率。8.2团队激励的有效方法为了实现团队激励的目标,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有效方法:(1)目标激励:设定明确的团队目标,使团队成员明确工作方向,激发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2)榜样激励:树立优秀团队和个人榜样,引导其他团队成员向榜样学习,提升团队整体水平。(3)奖金激励:设立合理的奖金制度,对团队和个人的优秀表现给予奖励,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4)培训激励:为团队成员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素质,增强团队竞争力。(5)情感激励:关注团队成员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6)竞争激励:合理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进取心,推动团队绩效的提升。8.3团队激励的注意事项在实施团队激励时,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公平公正:保证激励措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避免出现偏颇和不公现象,影响团队氛围。(2)系统性:团队激励应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管理策略。(3)个性化:针对不同团队成员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激励措施,提高激励效果。(4)持续性:团队激励应具有持续性,保证团队成员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5)适度激励:避免过度激励,以免造成团队成员的依赖心理,影响他们的自我激励能力。(6)及时反馈:对团队成员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使他们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以便调整工作方法。通过以上策略,企业可以有效提升团队绩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第9章员工职业发展管理9.1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职业发展规划对于员工和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员工可以通过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能力,实现职业成长和晋升;另,企业通过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从而提高整体绩效和竞争力。9.2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职业发展通道设计是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晋升途径。以下是一些建议:(1)纵向发展:设置明确的职级晋升体系,使员工明确各职级的要求和待遇,激发其追求更高职级的动力。(2)横向发展:鼓励员工跨部门、跨岗位流动,丰富其工作经验,提升综合素质。(3)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