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晋时代的啸试题内容及答案10篇篇1:魏晋时代的啸试题内容及答案魏晋时代的啸试题内容及答案试题内容: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魏晋时代的“啸”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荦卓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1.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B.“啸”先秦时代即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C.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D.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B.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C.魏晋时的“吟啸”并不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3分)C.“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2.(3分)B.强加因果。3.(3分)A.
B,“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属无中生有;C,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只是证明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D,“可有可无”并不准确,原文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篇2:《啸》阅读试题及答案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荦卓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6.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B.“啸”先秦时代即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C.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D.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B.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C.魏晋时的“吟啸”并不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篇3:《啸》阅读试题及答案6.C(“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错,文中刘根用“啸”来召鬼,这只是“啸”在行施巫术时的一个用途,并不能说明术士用“啸”主要是用来召鬼。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7.B(由第二段第一句“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可知,B项无因果联系)8.A(B项,“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属无中生有;C项,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只是证明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D项,“可有可无”并不准确,原文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篇4:社日试题内容及答案社日试题内容及答案试题内容: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社日在充满自然信仰的上古时代,从土地中讨生活的先民,很容易对土地生发万物的功用产生神秘的理解,将土地神化,所以在商周时代出现“社”这一土地之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社,所以神地之道也”。既然土地有灵,就需礼敬献祭,所以人们“封土以为社”,“封土”为社神原始的象征。社稷在周代即被奉为国家主神,列入祀典,并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国家有太杜,王室有王社,诸侯国有国社,诸侯有侯社,大夫以下与百姓一起按地域立社。周朝因俗制礼,将祭祀活动作了系统的整饬与安排,因此大致有了祭社的日期,时间确定在仲春之月。这是根据土神自然属性的选择。仲春之月,阳气发动,万物萌生,自然是祭祝的好时机,“元日”为二月的甲日,即选用二月中吉利的甲日作为百姓祭祀社神的日子,这也就是最初的社日。秦汉时期,社日有了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春祈秋报的需要,形成了春社与秋社两个社日。汉代以后,社日时间虽出现过几次变化,但一般确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秋分前后)。这一时期,由于统一的封建政权的建立,形成了官社与民社的区别。上层社会的社祀活动庄严、隆重,祭品丰厚,享以太牢之礼,民间社祀简朴,随意。尽管民间社日活动在生时为上层人士所讥讽,但因其更接近人情、人性的本原,因而具有更生动的色彩,更能体验到社日的欢乐。魏晋南北朝时期,传承了汉代社会风习,但稍有变化,这一时期的基层社会组织——“里”已开始过渡为地域性的“村”,村虽然大小不一,但“百家为村”的形态较为常见。因此,村社活动表现为“结综会社”的形式,春社日,村邻纠集,准备社猪、社酒,在社树下搭起供台,祭祀社神,然后分享祭肉,百家共度社日,社日活动的规模较前代为大。秋社一如春社,并有卜问年成的内容。此时亦由于佛、道信仰渗入,村社生活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与佛、道有关的社会活动。唐宋时期,社日达到全盛状态,社日的欢愉成为唐宋社会富庶大平的标识。社日在传承汉魏以来神人共娱传统的同时,不断她吸收民众的愿望与思想。社日是妇女儿童的节日,在社日,勤劳的'妇女有了难得的闲暇,“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张籍《吴楚歌词》)。儿童亦兴高采烈,“大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陆游《春社》)。成年男子更是社日活动的主角,他们共祭社神,分享社酒、社肉,笑语欢歌不绝;“春谬酒共饮,野老暮相夸”。社日是乡村的集体公共节日,家家参与,人人踊跃,“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咏社佳句给我们传递了社日宴乐的盛况(王驾《社日》)。在礼教束缚较少的唐宋社会,社日给人们提供了狂欢的机会,民众在社日中的尽情娱乐,又为社日增添了喜气与热闹。社日在盛极唐宋之后,元明顿衰,虽然在一些地方(主要是偏远地区)仍有保留,有的还比较热烈,犹有古风,但社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乃至社会生活申的地位大大下降。秦汉以前,社腊并称,为一年中数一数二的重要节目,及至唐宋,社日依然盖过中秋、重阳诸节,成为民众生活的兴奋点。但元明之后,社日连保持一般节日地位都不可能。社日衰落的原因,有人说是元蒙主政,蹂躏汉俗的结果。恐怕不仅仅如此,衰落的根本原因,当从社会结构内部变动与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去寻找。8.下列关于“社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日”时中的“社”为土神,出现在商周时代,人们“封土以为社”,对社神礼敬献祭。B.“社日”这一盛大的古代节日,可以说是发端于中国古代的先民对土地崇敬与膜拜之情。C.“社日”的内容随着社会结构内部变动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但组织形式直到唐宋都没有发生变化。D.“社日”起源于商周,初兴于秦汉,传承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衰微于元明。9.下列对“社日”发展演变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以后,由于统一的封建政权的建立,又形成了官社与民社的区别,同时村社生活中出现了与佛、道有关的活动。B.魏晋南北朝时期,百家共度社日,活动的规模较前代为大;秋社较春社增加了卜问年成的内容。C.唐宋时期,社日在传承前代传统的同时,不断地吸收民众的愿望与思想,成为了人们尽情娱乐的狂欢节日,增添了喜气与热闹。D.在元明时期,社日衰落,虽然在一些地方仍有保留,古风犹存,但社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乃至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大大下降。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朝把自发性质的祭祀活动作了整饬与安排,大致确定了祭社的日期,选用二月的甲日作为祭祀社神的日子,这也就是最初的社日。B.秦汉时期的民间社祀活动简朴、随意,但因其更接近人情、人性的本原,因而具有更生动的色彩,更能让人体验到社日的欢乐。C.从众多唐宋文人对民间社日的生动咏唱中,我们在千年之后仍能强烈地感受到当时社日气氛的浓烈。D.关于社日衰落的原因,众说纷纭,外族文化入侵仅仅是根本原因,更多原因还应该从社会和文化层面加以探寻。试题答案:8.C(“组织形式直到唐宋都没有发生变化”错误。)9.A(“出现了与佛、道有关的活动”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10.D(作者说根本原因“当从社会内部结构变动与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寻找”。)篇5:奥校试题及答案参考内容奥校精选试题及答案参考内容【二年级】课内知识:植树节到了,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种树,要求大家把6棵树种成3条直线,每条直线上都有3棵树,你知道怎么种才能是老师的要求吗?课外趣题:有2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第一次从左到右1至3循环报数,第二次从左到右1至4循环报数,请问既报过1又报过4的小朋友都多少人?【三年级】课内知识:如果把1到999这些自然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排,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多位数:12345678910111213…996997998999。那么在这个多位数里,从左到右的第个数字是多少?课外趣题:标有A,B,C,D,E,F,G记号的7盏灯顺次排成一行,每盏灯各安装着一个开关。现在A,C,D,G这4盏灯亮着,其余3盏灯是灭的。小方先拉一下A开关,然后拉B,C,…,直到G的开关各一次,接下去再按从A到G顺序拉动开关,并依此循环下去。他这样拉动了1990次后,亮着的'灯是哪几盏?【四年级】课内知识:甲、乙、丙三只盘子里分别盛着6个苹果。小明按下面的方法搬动5次:第1次,把1个苹果从一只盘子里搬到另一只盘子里去;第2次,把2个苹果从一只盘子里搬到另一只盘子里去;第3次,甲盘不动,把3个苹果从一只盘子里搬到另一只盘子里去;第4次,乙盘不动,把4个苹果从一只盘子里搬到另一只盘子里去;第5次,丙盘不动,把5个苹果从一只盘子里搬到另一只盘子里去。最后发现,甲、乙、丙三只盘子里依次盛有4,6,8个苹果。你知道小明是怎样搬动的吗?课外趣题:小明共有贰分和伍分硬币208枚。小明从中取出两枚硬币放在手中作为标准,剩余硬币两枚一组分成103组,每组得到一个币值和。他发现有67组的币值和比他手中币值和大,有12组的币值和比他手中币值和小,有24组的币值和与他手中币值和相等,那么208枚硬币的币值总和是多少分?【五年级】课内知识:从1、2、3、4、…、19、20这20个自然数中,至少任选几个数,就可以保证其中一定包括两个数,它们的差是12?课外趣题:123456789101112……484950是一个多位数,从中划去80个数字,使剩下的数字(先后顺序不变)组成最大的多位数,这个最大的多位数是多少?【二年级】课内知识:植树节到了,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种树,要求大家把6棵树种成3条直线,每条直线上都有3棵树,你知道怎么种才能是老师的要求吗?解答:如图。课外趣题:有2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第一次从左到右1至3循环报数,第二次从左到右1至4循环报数,请问既报过1又报过4的小朋友都多少人?解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篇6:政治时代呼唤创新人才试题及答案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9—13题。(14分)①时代呼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新型人才。②当前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科研、军事、文化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他们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怀疑性批评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而又有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他们充满探索欲、求知欲、进取欲,具有永不停息的求新求变的勇气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回溯科学史,没有对托勒密宇宙体系的背叛,哪来伟大的哥白尼变革?没有对亚里士多德物理理论的`怀疑,哪来伽利略在运动学上的重大变革?没有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超越,又怎么会有爱国斯坦的相对论?③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及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日益增强,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也应当是多功能的。他们不仅一专一能,而且多专多能,具有多才多艺的特点。仅以当前迅猛兴起的信息网络而言,它就熔铸了计算机、微电子、光电传输、卫星技术、自动化、半导体、多媒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人才。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就提出“四合一”人才计划,要求培养有“科技内涵、艺术气质、经贸才干、外语本领”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类社会活动全球化的需要。④经济全球化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待协调与合作,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善于协作的。他们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团队拼搏的精神,他们善于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思想与实践、精神与效益、个人与社会等等关系之间,不断地进行协调,化解矛盾,防止内耗,同心协力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机遇,竭尽潜力,不断创新,不断前进。9.根据全文内容,在第①段的横线处补入准确的文字,使第①段成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时代呼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新型人才。(3分)10.这篇文章是________式结构,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4分)11.汉语中许多成语都表达了创新的意思,如“革故鼎新”“别具匠心”等,请你再写出两个表达创新意思的成语。(2分)答:(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12.古今中外历史上有许多创新成功的事例,试举一例。(2分)13、请以给定的图形(两个圆形或椭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请你用心构思具有独特意义的图形,并写上贴切、诙谐的标题。(3分)篇7:政治时代呼唤创新人才试题及答案参考答案:9、最具有创意和活力的、多功能的、善于协作(3分)。10、总分(或:总论—分论)。(2分)举例论证(或:摆事实)。(2分)11、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独出心裁、自出心裁)、独树一帜(别树一帜)、别开生面、不落窠臼、独辟蹊径。等等。(2分)12、示例1: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有机结合,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示例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为中国的统一和平作出伟大的贡献。13、(略,3分)篇8:《假如是你的话》阅读试题内容及答案《假如是你的话》阅读试题内容及答案试题内容: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假如是你的话【日本】都筑道夫“这个戒指真的白给我?大概是人造钻石吧,但人造钻石这么大也妙极了。”“是真的钻石。不嫌弃的话,请戴上试试。”推销员交出了戒指盒。女的双颊一红,捏起了戒指。推销员按住这只手,说道:“请等一下,太太。不行。我不能说谎。”“还是有什么条件吧?这么贵重的东西,不可能白给嘛。”“说实在的,这不是平常的戒指。是一个遥控开关。我不是这个地球的人。是从一个遥远的星球来的。我们那个星球,由于人口过剩,眼看要爆发危机,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结果,决定杀死五百万无用之人。可是谁也不肯按执行死刑的开关。因此派我到这里来。一戴上这只戒指,立刻要死五百万人。这颗钻石可以说是执行死刑的报酬。对不起,太太。”“尽开玩笑。到底是给还是不给?”“肯戴的`就奉送。不过,要等我回去以后再戴。”推销员把戒指留在女的手中,跳出门外。女的手拿戒指端详了片刻。然后——假如是你的话,怎么办呢?(1)
请简要概括文中女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4分)(2)
这篇小说带给你怎样的思考?(8分)试题答案:20、(1)【答案】兴奋—怀疑—犹疑不定(2)【答案】示例:这篇小说带给我们关于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思考。小说用荒诞的笔法给了我们一个学生的选择。一边是唾手可得的物质利益,一边是可能存在的他人的生命丧失,孰轻孰重,考量人心。面对这样的选择,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置他人于不顾,不能做有可能损人利己的事情。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存在,关注他人也就是关注自己。自私不仅关乎道德,也同样关乎自身的命运。物质利益的取得不应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获得不会带给人幸福。因此,如果面临这样类似的选择,我们要决然说不,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篇9:小升初奥数试题及答案的内容有关小升初奥数试题及答案的内容二年级1.下图左边是由9个小人排列的方阵,但有一个小人没有到位,请你画出第9个小人2.将无法区分的7个苹果放在三个同样的盘子里,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三年级1.下图表示”宝塔”,它们的层数不同,但都是由一样大的小三角形摆成的。仔细观察后,请回答:五层“宝塔”的最下层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整个五层“宝塔”共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2.数一数:下图中长方形分别有多少个?四年级1.将1-10分别填入图中,使得每个小三角形3个顶点上的数字之和为图中所表示的数字。2.观察图形发现规律,在?处填入正确的数。五年级1.从1,3,5,7,9中取出三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字,在这些三位数中两两相减(大减小),其差为198的两个三位数称为“一对”,那么共有多少对?2.在方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得竖式成立。六年级1.某个自然数被247除余63,被248除也余63,那么这个自然数被26除的.余数是多少?2.一次知识竞赛共3道题,每题满分7分,给分时只能给出自然数1,2,……,7分,已知参加竞赛后每人3道题得分的乘积都是36,而且任意两人各题得分不完全相同,那么参加竞赛最多有多少人?二年级1.下图左边是由9个小人排列的方阵,但有一个小人没有到位,请你画出第9个小人解答:2.将无法区分的7个苹果放在三个同样的盘子里,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解答:7=7+0+0=6+1+0=5+2+0=5+1+1=4+3+0=4+2+1=3+3+1=3+2+2,共8种。三年级1.下图表示”宝塔”,它们的层数不同,但都是由一样大的小三角形摆成的。仔细观察后,请回答:五层“宝塔”的最下层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整个五层“宝塔”共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解答:最下层的小三角形个数依次为1、3、5、7,所以五层“宝塔”最下层应该有9个。整个五层“宝塔”共有1+3+5+7+9=25个小三角形。2.数一数:下图中长方形分别有多少个?解答:4+3+2+1=10(个)四年级1.将1-10分别填入图中,使得每个小三角形3个顶点上的数字之和为图中所表示的数字。解答:五个三角形的总和为10+13+12+16+20=71,中心五个被重复计算两次的小圆圈之和为71-(1+2+3+……+10)=16,16只能是1+2+3+4+6,所以中心五个圆圈里填1、2、3、4、6。根据和为20的三角形可以判断出,20只能是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转让及二手车市场运营及售后服务协议
- 泡沫铝桥梁防撞块安装技术专题
- 2型糖尿病护理教学查房
- 阿勒泰辅警考试题库
- 形式法律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 体育培训方案
- 银行单位开户操作规范
- J酒店礼仪培训
- 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
- 物料请购流程管理规范
- 2025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社会招聘16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2025年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5章
- 卫生监督协管试题库
- 钢灰库钢制灰库技术协议
- 变速箱厂总平面布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 材料送检计划表(共7页)
- 信息安全评估表(共23页)
- 治安案件询问笔录(适用口头传唤)
- 共青团委员会选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