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莆田市名校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福建省莆田市名校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福建省莆田市名校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福建省莆田市名校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福建省莆田市名校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福建省莆田市名校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神经元在前一次动作电位发生后极短时间内,不管给予多大的刺激均无法再形成另一次动作电位,称为绝对不应期,这与某离子通道全部开放或完全失活有关,该离子通道是()A.钠离子通道 B.钾离子通道 C.氯离子通道 D.镁离子通道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如下图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在乙处下丘脑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B.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D.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4.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卵细胞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5.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彼此竞争靶细胞(如肌肉细胞)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链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凋亡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细胞程序性死亡B.凋亡后的神经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神经元与靶细胞间通过化学信号进行单向的信息传递D.脊椎动物细胞的凋亡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6.如图是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示意图,b、c处膜外装有两个电极,并将两个电极连接在电流表上(如图1),在a点给与适宜刺激(如图2),图3~6为接受刺激后膜电位的顺序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a点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由图2到图3,b点的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C.图4中b点正在处于Na+内流阶段D.图示操作方法不能测得该段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7.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内走到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发生的反应是()A.下丘脑产生了冷觉B.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加C.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D.皮肤血管收缩,比温暖环境中的散热量减少8.(10分)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人体细胞外液,其中Ⅰ、Ⅱ、Ⅲ分别表示生活在甲、乙、丙中的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的渗透压主要来自蛋白质含量,无机盐的浓度对其影响不大B.若乙中有神经递质,则Ⅱ可表示神经元,淋巴细胞都生活在丙中C.若Ⅱ表示肝细胞,则乙中的葡萄糖浓度不一定高于甲中的D.正常情况下,甲与乙中物质都能通过①②相互渗透二、非选择题9.(10分)褪黑素是氨基酸的衍生物,是由人体脑中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增强。研究发现,褪黑素也能够增加体内吞噬细胞的数量。下图表示光周期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光周期信号→视网膜→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松果体细胞→褪黑素(1)据图可知,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_________调节,这一调节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其中感受器位于_________。(2)许多人进入老年期后睡眠时间会出现缩短,这与褪黑素分泌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有关。一般来说,白天睡觉的睡眠质量较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3)褪黑素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其原因是褪黑素可以_________,从而增强人体的____________(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4)褪黑素能够延缓哺乳动物的衰老。有人以19个月大的高龄老鼠(相当于人类65岁)进行了实验,以验证褪黑素能够延缓衰老,实验过程如下:①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实验老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且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②甲组老鼠夜间饮水中______________,乙组老鼠夜间饮水中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组老鼠的生活条件和食物完全相同。③一段时间后发现__________组老鼠的衰老症状明显减缓。10.(14分)某水产动物幼体均为雌性,存在性反转现象。下图表示该种动物在自然状态下性反转相关的生理机制,下表为有关研究结果。请回答:组别褪黑激素幼体数中间型数雄性数对照组(正常饲喂)174.3/(mg·L-1)18144实验组(饥饿处理)253.6/(mg·L-1)18711(1)图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为____________,该激素通过____________运输到垂体。该动物的性别表现直接取决于体内___________(两种激素)相对含量的变化。(2)脊髓胸段含有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__,反射弧内信息传导和传递的形式为___________。该种动物性反转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3)表中数据表明,饥饿处理使该种动物雄性反转率提高了__________。雄性个体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结合图表分析水产养殖提高该种动物产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11.(14分)图甲为人体的小肠上皮细胞的部分结构模式图,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分析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骨架是_____。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_____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功能。(2)该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O2进入线粒体膜的方式为_____,该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乙或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3)膜蛋白A是一种同向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进入细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进细胞中,据此,推测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_____,该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乙或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但这个过程中没有ATP提供能量,请结合题中信息及所学知识推测能量的来源可能原因_____。12.某科研小组对某林场内的一种森林害鼠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害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2)在所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害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型,其数学模型为______。(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鼠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进而影响其出生率并降低该种群的密度。(4)该林场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_____。林场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原因是群落中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和______。(5)近5万年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木丛取代。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木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演替的方向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在兴奋发生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不论施加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这段时间称为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约相当于锋电位发生的时间,所以锋电位不会发生叠加,而且产生锋电位的最高频率也受到绝对不应期的限制。绝对不应期决定着两次相继兴奋之间的最小间隔时期。【详解】动作电位的产生与钠离子内流有关,绝对不应期时,由于神经元钠离子通道全部开放或者完全失活,不能产生钠离子内流,神经元在前一次动作电位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不管给予多大的刺激均无法再形成另一次动作电位。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B【解析】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衍射图谱;查哥夫提出碱基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C的量总是等于G的量;沃森和克里克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详解】①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与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无关,①错误;②沃森和克里克根据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②正确;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沃森和克里克据此推出碱基的配对方式,③正确;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是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后提出的,④错误。故选B。3、A【解析】1、下丘脑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2、题图分析,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到达垂体。【详解】A、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兴奋后,通过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且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A错误;B、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是高浓度血糖刺激血糖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到达胰岛B细胞,属于神经调节,B正确;C、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是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到达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强新陈代谢,使体温升高,在该过程中存在激素分级调节,C正确;D、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垂体,所以②过程主要通过激素调节实现,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重要内容,D正确。故选A。4、D【解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与多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一般而言,母本三倍体无子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因此不能形成种子,但偶尔也能形成部分正常的卵细胞,导致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A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子代中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_B_与亲本的表现型相同,因此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C正确;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虽然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由于是异源的,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所以不可育,D错误。5、C【解析】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由环境因素导致的细胞死亡称为细胞坏死。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详解】A、神经元的凋亡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细胞程序性死亡,A正确;B、凋亡后的神经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正确;C、神经元与靶细胞间可通过化学信号(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递质)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C错误;D、脊椎动物细胞凋亡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D正确。故选C。6、C【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解】A、刺激a点后,钠离子内流,受刺激部位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膜外相反,A正确;B、据图可知,图2中b点表现为外正内负,图3表现为外负内正,故由图2到图3,b点的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B正确;C、图4中b点膜外电位为正电位,此时处于钾离子外流的阶段,C错误;D、图示方法两个电极均放置于细胞膜外,而静息电位是内外两侧测得的电位,故图示操作方法不能测得该段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D正确。故选C。7、B【解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冷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A错误;B、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中机体为了维持体温相对恒定,需要增加产热,降低散热,则骨骼肌战栗和立毛肌收缩,进而增加产热,B正确;C、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C错误;D、从温暖的教室内走到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散热,为维持体温稳定,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大于温暖环境,D错误。故选B。8、C【解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为: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还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甲表示血浆,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详解】A、甲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无机盐和蛋白质,A错误;B、神经递质可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因此若乙中有神经递质,则Ⅱ可表示神经元,血浆和淋巴中都有淋巴细胞,B错误;C、进餐后不久,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髙,葡萄糖通过组织液进入肝细胞转变成肝糖原;饥饿时,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降低,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补充血糖,因此若Ⅱ表示肝细胞,则乙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不一定高于甲血浆中的,C正确;D、正常情况下,甲血浆中的蛋白质不能渗透到乙组织液中,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神经②.反射弧③.视网膜(2)①.减少②.白天光照较强,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3)①.增加体内吞噬细胞的数量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4)①.添加褪黑素②.不添加褪黑素③.甲【解析】分析题图: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该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或SCN)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故属于神经调节;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位于视网膜上。【小问2详解】褪黑素可以促进睡眠,许多人进入老年期后睡眠时间会出现缩短,这与褪黑素分泌减少有关;一般来说,白天睡觉的睡眠质量较差,其原因是白天光照较强,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小问3详解】吞噬细胞在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根据题意“研究发现,褪黑素也能够增加体内吞噬细胞的数量”可知,褪黑素可以增加体内吞噬细胞的数量,故褪黑素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小问4详解】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验证褪黑素能够延缓衰老”,则实验的自变量是褪黑素的有无,因变量是衰老的状况,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①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实验老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且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②褪黑素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可口服或注射。甲组老鼠夜间饮水中添加褪黑素,乙组老鼠夜间饮水中不添加褪黑素。甲乙两组老鼠的生活条件和食物完全相同。③由于褪黑素能够延缓衰老,故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老鼠的衰老症状明显减缓。【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需要考生理解图中褪黑素的分泌过程,结合题干信息作答。10、(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体液(3).促黄体素和卵泡刺激素(4).神经中枢(5).电信号和化学信号(6).神经一体液调节(7).38.9%(8).幼体时适当减少营养(幼体饥饿处理使其性反转成雄性个体),成体时增加营养【解析】(1)分析图形可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能通过作用于垂体最终影响生殖腺的发育,所以激素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图中显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既能促进精巢发育也能促进卵巢发育,幼体性反转直接取决于体内促黄体素和卵泡刺激素相对含量的变化。(2)脊髓是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反射活动中兴奋既要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要通过突触传递,所以反射弧内信息传导和传递的形式为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图中显示该动物性反转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饥饿处理使该种动物雄性反转率提高了11/18-4/18=38.9%;雄性个体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结合图表分析可知,水产养殖时幼体适当减少营养(即幼体饥饿处理使其性反转成雄性个体),成体时增加营养可提高该种动物产量。11、(1)①.磷脂双分子层②.载体蛋白③.催化(2)①.自由扩散②.乙(3)①.主动运输②.丙③.Na+顺浓度进入细胞的势能(Na+的浓度差或Na+浓度梯度)【解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题图分析,图甲为小肠上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图乙可表示自由扩散的速率随着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图丙表示主动运输转运物质的相关曲线。【小问1详解】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微绒毛增加了细胞膜的面积,即微绒毛依然是细胞膜的结构,其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从而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细胞膜表面的膜蛋白D能促进双糖的水解,该现象说明膜蛋白还具有催化功能。【小问2详解】气体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因此,该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O2进入线粒体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该运输方式符合图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即表现为随着物质浓度的上升,物质运输的速率逐渐上升。【小问3详解】膜蛋白A是一种同向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进入细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进细胞中。据此推测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为钠离子的梯度势能,即钠离子顺浓度进入细胞的势能为葡萄糖逆浓度运输提供了动力,该运输方式可用图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表示。【点睛】熟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种类及其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及其结构和功能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2、(1).标志重捕法(2).J(3).(4).性别比例(5).垂直结构(6).栖息空间(7).变快(8).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