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长沙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学生能够了解词的一般常识,包括词牌“沁园春”的起源、格式、特点等,以及词的韵律、节奏等基本知识。掌握重点字词: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词中的重点字词,包括其含义、用法及在词中的表达效果。学习写作特点:通过学习《沁园春·长沙》,学生能够领会到以生动精炼的语言表达感情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与感悟: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够感受到词的韵律美和节奏感,进而深入理解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分析与鉴赏: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如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合作与探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词中的难点和疑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诗人情怀:通过学习《沁园春·长沙》,学生能够感悟到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体会到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阔大胸怀和救国救民、砥砺自我的火热激情。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欣赏词中的“崇高美”“雄奇美”“雄浑美”“阳刚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激发爱国情感:通过了解词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笔下景与情的关系,以及二者交融形成的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理解诗人为何能在寒秋景物中表现出昂扬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讨论交流法:围绕关键问题展开讨论,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教师讲解法:结合历史背景和诗人经历,讲解词中意象和情感。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师:2021年《觉醒年代》热播剧。近几年还有“零零后整顿职场”等热门词条。2024的巴黎奥运会上,包括“阿条姐”黄玉婷、“干饭哥”盛李豪在内的“小孩哥”“小孩姐”站上舞台中央,成为主角。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青年在中国形象、中国建设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拿到接力棒与话语权,展现青年人的蓬勃朝气。那伟人毛泽东对于青年有怎样的认知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寻找答案。(二)以题解词师:解迷先读题,通过《沁园春·长沙》同学们得到了什么信息?生:沁园春词牌名,长沙是题目,同时长沙也交代了写词的地点。师:同学们预习解读的相当到位,老师再补充关于词牌名的知识点。“沁园春”因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沁水公主在封地沁河(今河南济源境内)
兴建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外戚窦宪依仗其妹章德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夺取沁园,公主害怕,不敢计较。后来汉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窦宪罪,窦宪退出沁园,从此不得重用。后世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而得名“沁园春”。
(PPT展示园林图片)师:同学们在标题的基础上,得到了长沙这个写词地点,但是长沙那么大,词人毛泽东究竟什么时候在长沙的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词呢?不妨走进词文内容找找。生:“寒秋”“橘子洲头”(PPT展示“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词句附带图片)(三)背景探究师:同学们反应的非常迅速,可见已经做好充分的预习,既如此,老师想考考大家,为何毛泽东会在寒秋到橘子洲头来?难不成是游玩?亦或其他原因?生:《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躲避军阀赵恒惕的追捕,秘密到长沙。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PPT展示写作背景)(四)词文基调探究师:刘禹锡在《秋词》有言“自古逢秋悲寂寥”,初中学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更是让我们感受到秋之下的断肠离家之痛(PPT展示诗词原文与插图)。那么毛泽东寒秋离家外出奔走,在长沙橘子洲头是否和马致远深秋流离异地有相同之感?我们通过音频初步感知一下,在感知过程中注意把握轻重音以及个别字词读音。(播放《沁园春·长沙》朗诵音频,过程中随着朗诵音频及时出现个别字词读音)生:豪迈,壮阔。上阕词文探究师:为什么大家感受到豪迈壮阔这样积极昂扬向上的情感?试着将与《天净沙·秋思》(PPT展示诗词原文)描写的景物与事物拿出来比较一下,圈画出词人笔下的景物,比较之后再找出影响景物事物为何有差别的原因(下一个动画“形容词+动词”,且标红相应文字)。生:毛泽东词中透着生机,马致远词中透着悲伤寂寥。“击”非常有杀气和生机,以状群鸟回旋而飞的“翔”来写鱼游舒畅自在的样子。两句都写出了万物各得其所的味道,给了画面更多动感、生机和杀气,对应着“竞自由”。(PPT展示下方表格)题目《沁园春·长沙》《天净沙·秋思》景物山、林、江、舸、鹰、鱼藤、树、鸦、桥、水、古道、风、马、夕阳形容词+动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师:从以上我们的分析可知,词人可能处于类似的境遇,但诗词的情感不可混为一谈,在具体诗文分析中,我们必须要注意相对应的诗词描写的区别,尤其是形容词和动词,这类景物在诗词中我们称为意象,即诗词景物被赋予词人情感(PPT展示意象名称:自然景物+作者情感),而不同的意象可以组成不同的画面,即意境(PPT展示)。上阕中有哪些画面?生: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师:上阕以“看”统领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下阙词文探究师:上阕由湘江秋景转而怅问,这个就是由景即情。在辽阔激昂的图景之下,毛泽东提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世界,这国家的命运,究竟谁来掌握?下阙是否有具体回答?生:“恰同学少年”。师:他们具体是怎样的同学少年?请找出具体诗文,并用自己的话语进行概括。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师:最后三句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生:1.一代革命青年壮志凌云,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2.含蓄地回答了上阙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师:下片总结:一大批志存高远、一心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年轻人,上下求索,他们更多思考的是国家的命运、是民族的未来、是他人的需求;那个年代的那群优秀的年轻人,他们胸怀鸿鹄之志,饱含忧患情怀,他们的身上铸写着中华民族的魂,他们是那个时代最时尚的人。拓展延伸:词的上、下阕之间有何联系?上阕为写景,下阕为抒情,借景抒情,景情合一。上阕,诗人面对充满蓬勃生气之景发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通过革命豪情的抒发,艺术地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词文总结中心思想: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以天下为己任、敢于对抗反动统治、改造旧社会的豪情壮志。师:上片——写景:(何时、何地、何景)寒秋,湘江,橘子洲头山,林,江,舸,鹰,鱼,万类霜天下片——叙事、抒情(何人、何事、何情)百侣曾游,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诗词,感受到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壮志豪情,他们的英气勃发,他们的博大的胸怀和敢为天下先的美好品格,希望大家学完这一课后后能有所启示,如何绽放自己的青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何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让自己的生命蓬勃而信念依存。延申赏析与旧知回顾(一)本词特色1.写景、叙事、抒情完美结合上阕写景抒情,以“独立”开篇,以江、洲为背景,构成以词人为主体的画面,流动着词人激荡的思潮,为下文“怅”“问”“忆”蓄势。接着用一“看”字承首句“立”,领以下七句,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奠定了全词壮怀激越的感情基调。下阕叙事,是上阕感情的发展与延续,用“百侣”呼应“独立”,再用“忆”字直贯以下几句,追叙当年词人就学期间的战斗生活,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表现出革命者的豪情壮志。末三句更进一层,展现革命者不畏惊涛骇浪、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艺术地回答了上阕的发问:只有我们革命者,才是主宰天下的主人。至此,词情得到了酣畅的表达。2.意象壮美,意境高远上阕使用的意象有多种,相应的句子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等,词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由远及近,自上而下,动静结合。特别是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从眼前的山、树、水、船、鹰、鱼,一下子扩展到了世间万物,并对寒秋严霜下万物的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括,意境高远,引人深思。3.用词精当,写景传神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词人除了表现山红水碧的静景的优美外,还着意描写事物动态的壮美,“百舸争流”中的“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翔”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在万里长空中鹰飞之矫健雄姿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之欢愉自在。一“击”一“翔”,充盈着剧变之动、拼搏之力,炫目的秋色也化静为动,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4.对比手法,增强效果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是暗含的对比。(二)词人——毛泽东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代表作:《沁园春·雪》《七律·长征》《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词(1)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兴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2)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的流派有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 第2课时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3学会自我保护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创新永无止境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1
- UTF-8‘’Brand KPIs for ready-made-food Aunt Bess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微量泵使用与护理
- 案例分析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52
- 收藏品质押借款合同
- 仓库租赁买卖合同样本
- 软件开发合同技术创新目标
- 《探求知识的互联互通》课件
- 2024年韶关市始兴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司
- 单位体检协议书模板合同
- 委托律师签署协议书
- 图文工厂转让协议书
- 货物贸易的居间合同
- 2025-2030中国疗养院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国企山东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MOOC】大学体育(二)-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