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渠县中学高2021级高二下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地理111题,政治:1223题;历史:2435题。每题4分,140分)1.某同学在收集整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史料笔记时制作了下表,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选项谚语解读A“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反映了土地所有权变动开始合法化B“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深其耕而熟覆(平整土地)之,其禾繁以滋体现了精耕细作的耕作理念D“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体现了中国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A.A B.B C.C D.D2.据记载,考古学家早年在安阳殷墟清理出商代马车均是直衡车(古车前端架于马项之上的横木是直的)。后来发现甲骨文中的“车"字有多种写法,既有直衡车,还有曲衡车。受此启发,考古学家按图索骥,果然清理出曲衡车。由此可见,商代甲骨文()A.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文字 B.再现了商代马车演变C.实现了艺术与现实结合 D.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3.《诗经》中描绘的贵族和平民女子,多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端庄、娴雅淑女形象。“楚辞”中描绘的女子多含有“美人迟暮”“香草美人”的理想化政治意象。据此可知,《诗经》和“楚辞”的共同之处在于()A.植根于礼制传统 B.蕴含着人文精神C.体现了平等意识 D.彰显出士人风骨4.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诗经·大雅》(西周)《墨子·兼爱》(战国初期)《孟子·滕文公》(战国中期)A.大禹治水的传说不断丰富 B.华夏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C.国家统一的趋势已经出现 D.儒墨两家的思想趋于融合5.据《周礼》记载,周代设有“典妇功”,掌管“典丝”“典臬(掌管麻草及制作麻布的材料)”“内司服”“缝人”“染人”五个部门,且明文规定编制,如“缝人”部门中相当于工头的“奄”为2名,“女御”8名,有技术的“女工”80名,干粗活的“奚”30名。这一记载反映了周代()A.妇女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B.纺织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大C.重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D.手工业已出现新的经营方式6.先秦诸子思想各有“奇谋”,如道家“谋道”,儒家“谋(圣)心”,墨家“谋利”,法家“谋势”“谋霸”,兵家“谋胜"。先秦诸子的“奇谋”旨在()A.达到复古的政治目标 B.推动社会政治变革C.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D.努力完善个人品质7.西周的名籍制度主要登记的是宫廷卫兵和军队士卒的个人身份资料。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以家庭为基本登记单位、包括“广土众民”的户籍制度。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A.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 B.激化了社会矛盾C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瓦解 D.加重了民众负担8.据考古发现,相隔1500多公里的三星堆、吴城两地,先秦古人在炼铸青铜器时竞采用同一地的金属原料,铸造技术也十分相似;而江西瑞昌铜山铜岭铜矿,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商代采铜遗址,既可能曾向四川三星堆输送过炼铜矿石,也可能是商王室的御用铜矿。这表明先秦时期()A.形成了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B.政府全面干预社会生产C.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 D.存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9.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以前农民家庭需要定期“换土易居”,即“别田之善恶(好坏),分为三品……肥饶不得独乐,饶境(瘠薄)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春秋战国及以后“换土易居”的现象逐渐消失。此变化主要是由于()A.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B.土地私有权逐步确立C.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D.国家加强了土地控制10.在孔子和他弟子推动下,“士”这个原来低级贵族的专用称谓,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士志于道,质直而好义,杀身以成仁,不耽于舒适的生活等。这表明A.孔子意识到周礼难复 B.儒学具有入世精神C.西周分封制得到调适 D.官僚主要来自士人11.孔子曾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孔子在《春秋》中进行的“华夷之辨”,把文化(礼乐)放在了区分标准的第一位,大诗人韩愈在《原道》中曾评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至中国则中国之。”可见孔子重文化的主张利于()A.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遏制诸侯割据势力的发展C.推动各族人民的互动认同 D.推动礼乐制度形成与发展12.《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鲋、绩,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这一主张()A.践行了儒家仁政治国的理念 B.反映了儒道思想的融汇贯通C.体现出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D.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二、非选择题(地理3638题,政治:3942题;历史:4345题。共160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土分民”,促进土地私分。其他各诸侯国的变法也类似。商鞅还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荀子则从理论上论证了私分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他还提倡“分田而耕”。——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材料二独秦(国)不然,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宋·洪迈)春秋以来尤唯贵戚世臣是赖,虽以罪诛,皆不绝世……列国独秦无世臣,而迭天下。(清·钟文桑)材料三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战国·墨子)“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战国·韩非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劳作形成的历史条件。(2)概括材料二中对秦国用人的不同见解,并指出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3)指出材料三用人观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并说明秦国变法相关举措与这一变化的联系。1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甲“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乙“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伏尔泰丙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毛泽东综合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研究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解释(对原材料的阐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管仲(前723~前645年),中国古代政治家、改革家,被誉为“法家先驱”。由于齐国经济较其他诸侯国繁荣,贵族的奢侈腐化动摇了齐国地位,他提出重视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强调以君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认为“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事断于法”,主张“顺民心为本”,坚持正义的王道思想。同时将治国目标定位在经济建设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辅佐齐桓公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