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琵琶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8-3《琵琶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8-3《琵琶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8-3《琵琶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戚戚弦声,心心相印——《琵琶行》(并序)片段教学设计(课时时间:15分钟)文本内容分析《琵琶行》(并序)被收录在中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唐诗”单元中。作为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本诗具有丰蕴的思想内容和独特艺术旨趣,以乐声为纽带联结了诗人与琵琶女的心理体验。探究乐声背后的情感共振,对于感知古人审美情趣、领悟诗人深层情感起着重要作用。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学生在同一单元本课之前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对长篇诗已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但在通过领略古人独特审美情趣感受其情感世界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在把握整体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教师要适当引导,加强学生对古人情感来由的认知与审美情趣的体悟。教学目标基于本文基本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基本学情,运用点拨引导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探究文本中的“哭”,把握白居易与琵琶女所“悲”的共通之处。2.了解乐声的情感负载对于欣赏者的主体感受与演奏者的心理渲泄的作用,深化对文章体悟。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总结白居易与琵琶女所“悲”的共通之处难点:感知乐声的情感负载对于欣赏者的主体感受与演奏者的心理渲泄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礼记·乐记》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又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想必同学们都有自己喜爱的音乐,乐能通情连心,对于古人也是如此,让我们借由乐声穿越时空,感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情感世界。设计意图:从古人对于音乐的审美态度入手,开门见山,联系生活实际,指明教学目标。(二)播放一段琵琶乐音,结合诗文交流感受师:结合课前预习,请大家谈谈在阅读《琵琶行》(并序)后的感受预设:学生能够把握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之悲。设计意图:配乐有利于营造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受。(三)以“哭”为切入点,感知乐声的情感负载功能

1.分析诗歌中的“哭”师:我们表达“悲”往往会通过一种方式——哭。古人也是如此,那么请大家找找诗歌中写了几次“哭”?分别是如何表现的?预设:学生讨论,可能找到琵琶女的“哭”、白居易的“哭”以及在场听者的哭,分别对应“梦啼妆泪红阑干”“江州司马青衫湿”“满座重闻皆掩泣”。师:然而在诗歌中,还有一种“哭”,大家能够找到其表现吗?预设:……师: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正文第二自然段,再感受一下。提示:随着对乐声的描写朗读,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设计意图】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师:请大家结合刚刚的阅读感受,思考一下文中是否还表现了一种“哭”?预设:琵琶声似乎本身就是一种“哭”,如“幽咽泉流冰下难”以比喻的修辞表现出乐声又如低声啜泣的状态。2.带着问题深入探究“哭”的原因(1)琵琶女之悲师:请大家结合文本谈谈琵琶女为何“哭”。从琵琶女的自述中概括琵琶女身世际遇?

预设:“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女“夜深忽梦少年事”想到曾经红极一时、生活无忧,而今委身商人饱受漂泊之苦。曾艺压京城、艳盖群芳,而今年老色衰沦落他方。

(2)诗人之悲师:那么再请大家结合文本谈谈“江州司马”白居易为何“哭”。从诗人自叹遭遇的内容,诗人的境遇是怎样的?预设:“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师:诗人的过去,虽然诗歌没有明文交代,但通过背景知识,我们可以知道他曾经怎样?(背景):贞元十六年白居易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元和二年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预设:才高位显,春风得意师:可见诗人之悲与他由才高位显、名动京师到谪居卧病、飘零天涯的遭际密切相关。设计意图:从诗文内容与历史背景出发,“知人论世”更能深刻的把握诗人与琵琶女的心理体验。琵琶声之悲师:基于之前的讨论,请大家谈谈为何琵琶声也给人“哭”的感受呢?预设:因为琵琶女的心境是悲凉的。因为诗人的因自己的遭际而悲哀。师:“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和客人在聆听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回想起自己的不幸遭际,以致涕泪交流,难以自已。琵琶的观赏者经受了痛苦的煎熬,而琵琶的演奏者更是无限凄楚:“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女是通过弹奏乐曲诉说自身的不幸遭遇,慨叹命运的坎坷,抒发内心的幽怨。正是由于奏者与听者的心境都是“悲”的,因此琵琶声也显得哀戚。可见,在诗歌中,乐声载负了奏者与听者双方的悲情。3.把握“悲”之相通,深化主旨理解师:《易》中有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是说性质相同的事物之间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容易产生同感和共鸣,它们相互沟通,彼此呼应,且是出于自然,发自天性。在刚刚的分析中,我们探讨的其实是同声相应,即琵琶女弹奏琵琶曲以及诗人欣赏琵琶曲过程中与乐声产生的共鸣。而在同气相求层面,则涉及白居易和琵琶女二人情感的共鸣。请大家思考诗人为何会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个是底层歌女,一位是显贵诗人,身份地位悬殊的二人究竟有何相通之“悲”?预设:学生会从不同角度思考比较二人遭际的相似,大致会涉及以下几点。1.他们都经历由繁华的京城到僻远的江州的过程,有相同的漂泊感。2.他们都遭遇人生中的不幸,有相同的沧桑感。他们都无力主宰个人命运,有相同的失落感。琵琶女经历了人生变故,琴技越来越成熟,感情越来越深沉,却再也没有人欣赏她的琴声;白居易在贬谪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社会现实,考虑问题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却不能施展才华。师:是的,我们会发现白居易和琵琶女实则同病相怜。本不相干的二人通过琵琶声产生了交际,戚戚弦声实则是琵琶女与白居易在人生命运方面的相互感应。由此,音乐世界与人生际遇相互叠加、融汇,构成声气相通的艺术境界,从而穿越时空,带给了我们独特的审美感受与心理体验。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音乐世界与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