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度北京市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
A.技术工具化
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
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
D.技术异化的显现
【答案】B2、以下()不属于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
A.依法依规处理
B.品德评价
C.批评教育
D.价值澄清
【答案】D3、对高校教师自制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心理具有很强的自制力
B.高校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道德控制能力,学会“情绪管理”
C.具有强自制力的高校教师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D.高校教师需要杜绝一切外界因素的影响
【答案】D4、教育劳动对象的双重性是指()。
A.学生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
B.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
C.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
D.学生的惰性和创新性
【答案】B5、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
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传授知识
D.爱国守法
【答案】A6、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这体现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
A.专业性
B.多重性
C.探索性
D.实践性
【答案】D7、尽管不同历史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所不同。但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着共同的教育伦理关系,表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
A.可变性
B.差异性
C.历史继承性
D.多元化
【答案】C8、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家是()。
A.梁启超
B.陈独秀
C.梅贻琦
D.罗家伦
【答案】C9、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
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
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
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
【答案】D10、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是()。
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
B.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C.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D.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
【答案】C11、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旨在()
A.求真崇善
B.开拓创新
C.独立自治
D.理性批判
【答案】A12、2004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被评价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
A.《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B.《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C.《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关于加强我国科研道德建设的意见》
【答案】A13、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庄子
【答案】C14、“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
A.普遍主义
B.公有主义
C.无偏见性
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答案】D15、创造性地发展了西方社会的大学学术研究功能的里程碑式人物是()。
A.英国教育家保罗·纽曼
B.美国教育家杜威
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D.德国教育家洪堡
【答案】D16、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
A.道德义务
B.道德权利
C.道德价值目标
D.道德良心
【答案】A17、道德是人们从()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A.“善”的规则
B.“善”和“恶”的标准
C.思想精神
D.实践一精神
【答案】D18、道德评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是()。
A.成败
B.善恶
C.动机一效果
D.社会影响
【答案】B19、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观点。杜威的观点反应了高校劳动具有的特征是()。
A.高校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B.高校教师角色身份多重性
C.高校教师劳动具有实践性
D.高校教师劳动具有探索性
【答案】C20、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蔡元培
D.杨昌济
【答案】B21、“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技术成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成了一种破坏力量。”以上观点属于()。
A.技术决定论者
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
C.技术乐观主义
D.技术悲观主义
【答案】D22、师德教育首先应从公民道德谈起,其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民道德符合当前师德的实际情况
B.公民道德契合一般教师的道德心理
C.公民道德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D.公民道德是教师道德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D23、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价值序列的轻重与优劣。
A.存在
B.不存在
C.时有时无
D.可能存在
【答案】B24、人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教师()的意义。
A.埋头苦干
B.为人师表
C.公平公正
D.开拓创新
【答案】B2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被用来生动比喻教师()的重要意义。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以人为本
D.德识统一
【答案】B26、大学精神主要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以及()。
A.教授治校
B.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C.追求卓越
D.简政放权
【答案】B27、汉代思想家()认为“师者,人之模范也”。
A.杨雄
B.董仲舒
C.司马相如
D.王充
【答案】A28、“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
A.普遍主义
B.公有主义
C.无偏见性
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答案】D29、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
A.实事求是原则
B.量的分析原则
C.知行合一原则
D.目的性原则
【答案】D30、美国学者博尔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的,一本是职业性,还有一本指的是()。
A.思想性的
B.学术性的
C.情感性的
D.道德性的
【答案】B31、以下()不属于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
A.依法依规处理
B.品德评价
C.批评教育
D.价值澄清
【答案】D32、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不包括()。
A.指导教师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教育秩序,保证教育事业顺利发展
B.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智能的发展
C.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和人类文明进步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D33、“‘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
A.关注每一位学生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答案】D34、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是()。
A.爱国守法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敬业爱生
【答案】D35、评价教师某道德行为时,应该()。
A.根据该行为的的效果
B.根据教师一贯的品质
C.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D.根据该行为的目的
【答案】C36、工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了人文价值的失落。这体现的是()。
A.技术工具化
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
C.技术社会自由丧失
D.技术异化的显现
【答案】C37、高等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是()。
A.校长办公会
B.校党政联席会
C.校纪律检查委员会
D.校学术委员会
【答案】D38、曾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是()。
A.蔡元培
B.胡适
C.严复
D.梅贻琦
【答案】D3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
B.责权利统一
C.集体主义
D.按劳分配
【答案】A4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的意义。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教育公正
D.教育人道精神
【答案】B41、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
A.实事求是原则
B.量的分析原则
C.知行合一原则
D.目的性原则
【答案】D42、教师道德原则在教育领域中体现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
A.教师职业和社会职业行为总体道德要求的关系
B.教师社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C.教师道德行为与社会对教师道德期望之间的关系
D.教师个人与他人和社会整体教育利益的关系
【答案】D4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是()。
A.主体性标准
B.善的标准
C.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D.学生的需求为标准
【答案】C44、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
A.他律性
B.自律性
C.层次性
D.实践性
【答案】A45、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化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
A.层次性
B.自律性
C.他律性
D.实践性
【答案】B46、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的教育目标。
A.培养社会主义人才
B.社会主义德育
C.立德树人
D.博雅教育
【答案】C47、雅斯贝尔斯认为:“技术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无善恶,一切取决于人从中造出什么,它为什么目的而服务于人,人将置于什么条件下。”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表明他属于()。
A.技术决定论者
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
C.技术乐观主义
D.技术悲观主义
【答案】B48、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
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传授知识
D.爱国守法
【答案】A4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责权利统一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按劳分配
【答案】C50、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是()。
A.爱国守法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敬业爱生
【答案】D51、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质的分析原则和()。
A.实事求是原则
B.量的分析原则
C.目的性原则
D.主客体结合原则
【答案】C52、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梅贻琦
C.竺可桢
D.蒋南翔
【答案】B53、教师服务社会本质上是一种()。
A.教学的延伸
B.乐于助人
C.专业服务
D.社会服务
【答案】C54、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A.生生关系
B.师师关系
C.师生关系
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C5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被用来生动比喻教师()的重要意义。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以人为本
D.德识统一
【答案】B5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师如果无视自己的教育义务,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必然严重造成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
B.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教师道德义务观是密不可分的
C.高校教师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需要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解决
D.经过教师教育活动的反复实践和认识,道德义务会内化为教师的“内心需要”
【答案】C57、以下关于教师道德活动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原则,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实践活动
B.不是所有的师德活动都是教师有意识的、自觉的言行
C.应当具体区分教师道德活动的不同类型和层次
D.师德活动是师德意识和师德规范的来源之一
【答案】B58、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是()。
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
B.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C.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D.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
【答案】C59、师德修养的核心问题是()
A.提高师德认识
B.陶冶师德情感
C.磨炼师德意志
D.坚定师德信念
【答案】D6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被用来生动比喻教师()的重要意义。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以人为本
D.德识统一
【答案】B61、提出“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徐特立
D.竺可桢
【答案】D62、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到学生心理的塑造,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这主要体现了教师道德的哪种特征()。
A.道德意识的高标准
B.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C.道德规范的严格性
D.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答案】D63、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
A.技术工具化
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
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
D.技术异化的显现
【答案】B64、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化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
A.层次性
B.自律性
C.他律性
D.实践性
【答案】B65、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这体现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
A.专业性
B.多重性
C.探索性
D.实践性
【答案】D6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师如果无视自己的教育义务,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必然严重造成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
B.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教师道德义务观是密不可分的
C.高校教师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需要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解决
D.经过教师教育活动的反复实践和认识,道德义务会内化为教师的“内心需要”
【答案】C67、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要的是()。
A.给学生权利
B.教给学生知识
C.尊重和信任学生
D.尊重学生家长
【答案】C68、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
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
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
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
【答案】D69、道德是从()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
A.精神
B.实践
C.信念
D.实践一精神
【答案】D70、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观点。杜威的观点反应了高校劳动具有的特征是()。
A.高校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B.高校教师角色身份多重性
C.高校教师劳动具有实践性
D.高校教师劳动具有探索性
【答案】C71、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的教育家是()。
A.梁启超
B.陈独秀
C.梅贻琦
D.罗家伦
【答案】C7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
A.质的分析原则
B.质量并重原则
C.主客体双重性原则
D.全面要求原则
【答案】A73、道德是从()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
A.精神
B.实践
C.信念
D.实践一精神
【答案】D74、倡导并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徐特立
D.竺可桢
【答案】A75、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梅贻琦
C.竺可桢
D.蒋南翔
【答案】B76、道德是以()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A.罪与非罪
B.理性
C.慎独
D.善恶
【答案】D77、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
A.教师道德行为可以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
B.教师道德行为的善恶可以反映教师不同的道德水平和境界
C.现实社会大力倡导教师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行为选择
D.道德自觉性高的教师,可以超越现实的社会环境作出行为选择
【答案】D78、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是()。
A.爱国守法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敬业爱生
【答案】D79、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
A.德谟克里特
B.昆体良
C.维多思若
D.蒙台涅
【答案】B8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真实的集体”理论的是()。
A.康德
B.黑格尔
C.马克思
D.恩格斯
【答案】C二多选题(共20题)1、处于自律机制中的教师,在与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关系上,具有的特点是()。
A.师德规范体系对于教师来说是他内在心灵和行为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
B.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出于按照自己的良心行事
C.教师在认知心理上更注意教师道德的实质内核和良心指向的真正实现
D.教师成为自主自为进行自我抉择和自我调控的积极主体
【答案】ABCD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外部条件包括()。
A.社会历史条件
B.教师的具体生活环境和条件
C.特定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
D.教师道德规范体系
【答案】ABCD3、处于自律机制中的教师,在与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关系上,具有的特点是()。
A.师德规范体系对于教师来说是他内在心灵和行为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
B.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出于按照自己的良心行事
C.教师在认知心理上更注意教师道德的实质内核和良心指向的真正实现
D.教师成为自主自为进行自我抉择和自我调控的积极主体
【答案】ABCD4、教师实现人生价值体现在()。
A.人生价值的实现体现在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
B.从人生价值实现上来讲,个人应注重对社会的创造与贡献
C.人生价值体现在个人同自身的关系中
D.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需更关注人生的自我价值
【答案】ABC5、动机和效果作为教师道德评价依据观点正确的是()。
A.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评价应坚持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
B.动机应成为教师道德评价的侧重点
C.进行教师道德评价时,应该更关注效果
D.当动机和效果不一致时,需要采取具体的方法来确定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标准
【答案】AD6、下列属于在教师与他遵守的原则和规范之间发挥支配作用的中介力量是()。
A.道德认同
B.内心信念
C.教学纪律、制度
D.同事、同学
【答案】CD7、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学科特征是()。
A.伦理学是一门规范科学
B.伦理学是一门价值科学
C.伦理学是一门实践科学
D.伦理学是一门心理科学
【答案】ABC8、有关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认识正确的是()。
A.善恶的划分是以动机和效果为依据
B.善行是有利于他人和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行为
C.恶行是不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行为
D.教师道德行为没有性质之分
【答案】ABC9、职业道德具有如下特点()。
A.内容上体现职业特征,表达特定职业的义务和责任
B.形式上具有具体性、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更具可操作性
C.价值取向上注重利益性
D.调适范围上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答案】ABD10、作为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正确的功利意识应该是()。
A.以义谋利
B.见利思义
C.义利兼顾
D.重利轻义
【答案】ABC11、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学科特征是()。
A.伦理学是一门规范科学
B.伦理学是一门价值科学
C.伦理学是一门实践科学
D.伦理学是一门心理科学
【答案】ABC1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包括的要素有()。
A.教师道德原则
B.教师道德评价
C.教师道德规范
D.教师道德范畴
【答案】ACD13、职业道德具有如下特点()。
A.内容上体现职业特征,表达特定职业的义务和责任
B.形式上具有具体性、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更具可操作性
C.价值取向上注重利益性
D.调适范围上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答案】ABD14、教师道德行为评价善恶标准的相对性种类有()。
A.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性
B.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左右着教师道德行为,成为构成教师道德行为标准的重要因素
C.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是影响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重要因素
D.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形成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相对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答案】ABCD15、社会思潮对高校教师价值观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开拓和丰富知识和眼界,加强思辨能力
B.有些内容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主流文化有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C.必然会有消极的影响与误导
D.造成教师价值观的混乱
【答案】ABC16、在现代伦理学概念体系中,道德是()。
A.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B.以社会习俗、舆论和人类良知为维系手段
C.以善恶为价值评价方式
D.是一种外在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强制手段
【答案】ABC17、有关师德教育和师德修养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师德修养是师德教育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二者都是践行教师道德规范,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两种紧密联系的道德活动形式
C.师德修养是师德教育的必要补充
D.二者都是致力于教师道德养成
【答案】BCD18、我国高校教师道德现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
A.价值观念模糊
B.育人意识退化
C.角色意识淡化
D.敬业精神弱化
【答案】ABCD19、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教师道德良心的特征有()。
A.感染性强
B.内控性强
C.示范性强
D.层次性高
【答案】CD20、学术规范包含的含义有()。
A.学术研究中的具体规则
B.学术研究的总原则
C.学术研究的流程
D.高层次的规范
【答案】AD三大题(共10题)1、在课上上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成为普遍现象,……,针对微友类似的留言,《辽宁日报》日报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实践,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发现了这种“眦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为此,该报刊发了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说中国》提出质疑。(2014年11月11日《辽宁日报》)面对舆论对“眦必中国”怪像的质疑,有人不以为然,甚至将其与“学术自由”和“发牢骚、讲怪话”混为一谈。请结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解疑释惑、教书育人,是包括高校老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师者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和品德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面对将中国视为负面典型案例库、动辄“呲必中国”的负面言论,常常将负面情绪传导给学生的高校教师,无法担当起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重任。(2)正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一样,社会主义中国不尽完善、不如人意的瑕疵之处仍不可避免。对那些批评祖国最厉害的人们不以恶意揣度,但前提却必须是胸怀一腔“爱恋”的希冀与善意。而不是不遗余力地一味谪贬、诋毁,甚至是一种仇视。(3)指出少数高校教师言行之不妥,并不说一定要为国家的缺憾刻意掩饰,而是要在披露与展示的鼓与呼的同时,尽力为其补足短板献计献策并付诸实践。每一个国人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都是致力于民族复兴的梦之队成员。“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应该是公民个体与国家命运密不可分的亲子血缘。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大学课堂,弥漫的是割断历史、是非混淆的信念动摇,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思维短视,是崇洋媚外、厚黑保身的情感失落,此等“误人子弟”的后果贻患无穷、害莫大焉。(4)发生在大学讲堂里的“呲必中国”,绝非一般老百姓“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街谈巷语,危及的是“爱我中华”的民族大义,是亟待较真儿和务必厘清的大是大非问题。“牢骚太盛防肠断”,摒弃“呲必中国”怪像,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占领大学课堂,才能不悖“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2、某高校一位教授高等数学的教师十分严格,学生作业有潦草马虎的他定会让其重做,作业不交的一定点名批评,学生旷课的他主动约时间给学生补课,结果许多学生都不喜欢他。但这些大学生毕业工作多年返校后都非常尊敬和爱戴这位教师,感谢他当时的严格。请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就“怎样做到爱生?”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爱生规范是“真心关爱大学生,严格要求大学生,公正对待大学生,做大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损害大学生的学校的合法权益。”可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生表现。(2)爱和严是相辅相成的。对大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一方面教师的严格必须以爱为基础,不能让它变成那种让大学生感到害怕、敬而远之的严厉;另一方面,又必须对爱有所限制,它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感情用事,不能对大学生溺爱和放纵。从本质上来说,严格要求本身就是一种对大学生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无比深成的爱,严格要求大学生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就是要做到以严导其行,以爱动其情;严在当严处,严在细微中。(3)严格要求大学生还体现在日常管理上,当发现学生犯错后,不是粗暴地进行指责,而是耐心地询问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心平气和的探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管理育人。3、在清华大礼堂内,有一块1926级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人文日新”牌匾,意指文明的传承和创新要日新月异,不断进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创新”是高频率关键词。北京理工大学一位同志表示,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资料来源:2011年4月25号《光明日报》)请根据“教育劳动特点”的有关原理谈谈教育创造性劳动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答案】(1)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①教师的劳动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造性人才。②教育内容具有创新性。③教育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意义: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生气、有活力,常教常新,体验到教育工作的乐趣;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创造性活动的能力。4、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89.1%的人感叹当今好老师不常有,66.7%的人感觉当下大学生不认真上课情况普遍”,《中国青年报》指出,当下“老师混课时,学生混学分”是很多大学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心照不宣一起走过场的尴尬现实”。某校新闻专业广告策划课的任课教师强调要加强课堂的互动性,把课程生动权交给学生,他的课被其学生总结为“老师侃大山+学生课堂报告+播放动画片”之三段。因为该课程期末不需考试,只要交一篇论文,且教师给分很“厚道”,学生虽然觉得学不到东西,但也不愿退课。许多二线高校明确规定各职级教师必须按一定频次开设选修课,可是有些教师因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开设选修课的能力及经验,开出的选修课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教务部门也缺乏必要的审核筛选,课程质量难以保证。两名教授虽然名气很大,水平很高,但其对待课程的态度与学术水平并不相称,往往很少备课,常常凭着自己的学术功底自由发挥,体系性不强,课程要求也并不严格。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无论是安排没有相关经验的老师上课,还是“名师”挂名却让助教上课,都体现出当今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功利化弊病。(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好高校教学工作。
【答案】(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理念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①教学对象的主体性;②教学目标的发展性;③教学要求的全面性。(2)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①教师要有扎实的科学专业知识;②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③教师要掌握教育的心理科学知识;④要学而不厌,锐意进取;⑤知识的更新规律、保持自身魅力的需要。(3)提高教育专业能力。①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②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③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4)注重全面教学改革。①确立主动性教学的价值追求;②建立整体性教学目标模式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中心的设计教学方法系统。(5)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使教学活动成为主体性强的活动——自觉能动性、科学能动性、科学创造性。当前教学评价的改革应有利于对学生综合本质的评价,有利于考核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有利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5、在清华大礼堂内,有一块1926级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人文日新”牌匾,意指文明的传承和创新要日新月异,不断进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创新”是高频率关键词。北京理工大学一位同志表示,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资料来源:2011年4月25号《光明日报》)请根据“教育劳动特点”的有关原理谈谈教育创造性劳动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答案】(1)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①教师的劳动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造性人才。②教育内容具有创新性。③教育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意义: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生气、有活力,常教常新,体验到教育工作的乐趣;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创造性活动的能力。6、在课上上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成为普遍现象,……,针对微友类似的留言,《辽宁日报》日报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实践,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发现了这种“眦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为此,该报刊发了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说中国》提出质疑。(2014年11月11日《辽宁日报》)面对舆论对“眦必中国”怪像的质疑,有人不以为然,甚至将其与“学术自由”和“发牢骚、讲怪话”混为一谈。请结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解疑释惑、教书育人,是包括高校老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师者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和品德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面对将中国视为负面典型案例库、动辄“呲必中国”的负面言论,常常将负面情绪传导给学生的高校教师,无法担当起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重任。(2)正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一样,社会主义中国不尽完善、不如人意的瑕疵之处仍不可避免。对那些批评祖国最厉害的人们不以恶意揣度,但前提却必须是胸怀一腔“爱恋”的希冀与善意。而不是不遗余力地一味谪贬、诋毁,甚至是一种仇视。(3)指出少数高校教师言行之不妥,并不说一定要为国家的缺憾刻意掩饰,而是要在披露与展示的鼓与呼的同时,尽力为其补足短板献计献策并付诸实践。每一个国人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都是致力于民族复兴的梦之队成员。“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应该是公民个体与国家命运密不可分的亲子血缘。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大学课堂,弥漫的是割断历史、是非混淆的信念动摇,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思维短视,是崇洋媚外、厚黑保身的情感失落,此等“误人子弟”的后果贻患无穷、害莫大焉。(4)发生在大学讲堂里的“呲必中国”,绝非一般老百姓“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街谈巷语,危及的是“爱我中华”的民族大义,是亟待较真儿和务必厘清的大是大非问题。“牢骚太盛防肠断”,摒弃“呲必中国”怪像,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占领大学课堂,才能不悖“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7、在清华大礼堂内,有一块1926级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人文日新”牌匾,意指文明的传承和创新要日新月异,不断进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创新”是高频率关键词。北京理工大学一位同志表示,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资料来源:2011年4月25号《光明日报》)请根据“教育劳动特点”的有关原理谈谈教育创造性劳动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答案】(1)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①教师的劳动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造性人才。②教育内容具有创新性。③教育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意义: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生气、有活力,常教常新,体验到教育工作的乐趣;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创造性活动的能力。8、2012年10月2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盐城师范学院已故教师王强教授的长篇通讯《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七O后”教授王强的人生追求》,在全国高等教育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感恩教育教案范文
- 课时1 七年级 Unit 1 2025年中考英语(仁爱版)一轮复习基础练(含答案)
- 课堂表扬的艺术教师经验分享
- 2024至2030年中国地轨行走式收放线装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叠氮化钠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医疗垃圾焚烧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六开双色双面印刷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
- 2024年中国立式管道式离心泵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油炸牛排模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房地产估价公司估价质量管理制度
- 焊接结构外观质量培训ppt课件
- 烟气焓计算复习课程
- 学生成绩单模版(中英文合板)
- 井下安全阀简介
- 细胞结构与功能
- 员工薪酬与激励制度设计(PP54)
- DR操作常规(精编版)
- 凯泉水泵使用说明书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天然气汽车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