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C/39/wKhkGWclXWaAN9_PAABaRTSnoRk280.jpg)
![2023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C/39/wKhkGWclXWaAN9_PAABaRTSnoRk2802.jpg)
![2023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C/39/wKhkGWclXWaAN9_PAABaRTSnoRk2803.jpg)
![2023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C/39/wKhkGWclXWaAN9_PAABaRTSnoRk2804.jpg)
![2023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C/39/wKhkGWclXWaAN9_PAABaRTSnoRk28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_____小学
音乐教案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到郊外去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2、观赏管弦乐合奏《动身》、河北民歌《放风筝》。
3、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相识小节、小节线。
4、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2、观赏《动身》《放风筝》。
3、倾听音乐《动身》、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
4、相识小节线和小节。
5、参加“回音”游戏和多声部节奏组合《春天交响曲》活动。
教材分析:
1、《山谷回音真好听》歌曲简洁、朴实,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画了孩童的
新奇心理,生动仿照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
2、《动身》1949年10月,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了一套儿童交响组曲《冬
天的篝火》,这套乐曲共分八段,以苏联诗人马尔夏克的诗句作为标题,在乐曲间通过朗诵来叙
述少先队员假日郊外旅行的生活故事,包括《动身》《窗外的雪花》《冰上圆舞曲》《篝火》《行
军》《归来》等。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继《儿童音乐》和《彼得和狼》之后,为儿童和青年创作的
又一优秀作品。音乐描绘更加详细,更能为儿童所宠爱。
民歌有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放风筝》属小调,也称小曲。这首《放风筝》运用了江
南优秀曲牌“码头调”的曲调,来歌颂当地民俗生活,既有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有北方的爽朗,
内柔外刚、南北交融,与南皮的另一首民歌《茉莉花》一样,是“南歌北唱”的胜利范例。歌
曲节拍为2/4,在节奏和速度处理上特别多样,抒情美丽,相宜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中速演唱。
3、《放牛放到小河边》这是一首流传在江西萍乡一带的民歌,属于民歌体裁形式中的山歌。
歌曲表现了在种田之余儿童在河边置地上放牛的情形。歌曲中蓝天、青草、小河、耕牛,与小牧
童融为一体。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2、随音乐《动身》或《郊游》
教学难点:
1、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指导学生不要过分夸张。
2、学唱《放牛放到小河边》歌曲唱名,做到唱名与音高一样。
3、倾听音乐《动身》或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时,要做好组织工作。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依据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主动创编回音游戏。
教学过程:
一、倾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师生问好,沟通寒假见闻。引入春天的话题。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
谷回音真好听》。
2、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仿照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思索歌曲运用什么方法
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
3、老师即兴呼喊,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仿照老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
4、老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仿照。
例如:1=C4/4
123—|123—|5_43_25_43_2|1------II
师:呜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隆。
生:呜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隆。
二、老师引导学生仿照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仿照,引入整首歌曲的仿照。
1、老师演唱歌曲中的其次句:
学生跟唱:
1234|5—|1234|5—|
啊啊
2、老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留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3、全体跟琴演唱歌曲。
4、学生有表情地演唱,留意其次句演唱力度的变更。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
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仿照回音。
三、引导学生做回音游戏。
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仿照,比一比
哪组仿照得像。
1、呼喊。如:喂一,我来了一,大山你好一,等等。
2、节奏。如:XXX,XX.XXXXX,等等。
3、唱名音高。如:mi—sol—mi等等。
4、旋律片段。
5、歌曲片段。
四、老师带领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结束本课。
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能按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管弦乐合奏《动身》、河北民歌《放风筝》。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动身》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心情,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
3、听辨和感受《动身》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心情方面的差异。
4、参加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动身》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老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匀称行驶节奏的仿照,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仿照。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动身》的心情。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动身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动身到郊外去的心情。
4、老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动身》,随音乐律动。
1、老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殊提
示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更。
2、提示学生留意律动时队形的变更,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更,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
音色的变更而有所变更。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倾听河北民歌《放风筝》。
1、倾听中国风格的音乐。
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动身》有什么不同?
激励学生从音乐心情、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三月一姐妹穿着一放风筝一风筝翱翔一回家
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
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
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1、引导学生绽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出的
声音仿照出来。
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仿照和表演。
3、老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行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全体
学生依次表演。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思索哪些声音应当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当用弱的
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当渐强,哪些则应当渐弱。
(1)春雷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2)春风呜一呜
(3)春雨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4)山泉叮咚叮咚叮咚叮咚……
(5)布谷鸟布谷0布谷0布谷0布谷0
(6)
4、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当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三个
声部,直至全部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响曲》。
5、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索,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以用
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
五、老师总结本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相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能有表情地演唱。
2、学唱歌曲的歌谱。
3、相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活动《春天交响曲》。
二、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
1、老师描绘春天的景象,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分歌词与衬词,留意衬词应轻读。
2、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学生跟琴独立演唱。
3、完整地演唱歌曲。
4、老师范唱唱名,学生跟唱唱名。请个别同学唱、小组唱,同学相互评价并订正。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
1、老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
2、请学生说说《放牛放到小河边》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
节中须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人小节须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的强弱力度变更,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郊游》。
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学唱歌曲《郊游》。
1、听录音。
2、老师教唱,学生跟唱。
3、跟琴演唱。
4、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懂得部分。
三、听音乐,创编郊游的动作。
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动身、去春游、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很多有益的活动。
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还
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用动作表演出来。
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相同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动作。
五、结束全课。
其次单元进行曲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唱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
2、观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
3、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
4、少先队鼓号队演奏。
5、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标:
1、学会《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第一段歌词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
2、听赏《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能随音乐列队行进或百出节奏。
3、在《出旗》这一音乐活动中进行综合性音乐表演。
4、能区分XX、XX.、X—、XXX、XXXXXXXX等节奏。
教材分析:
1、《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首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原为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
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
2、《出旗》这是少先队鼓号队演奏曲中的一首。用于少先队员们集合仪式中出队旗的场合,
由于队号只能奏出“5135”这四个音,故全曲仅用这四个音构成,由于上句落在“5”,下句落
在“1”,使两乐句具有动静对比,且有可循环性。
3、《小号手之歌》这是动画片《小号手》的主题歌,黎汝清作词,金复载作曲。金复载是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专职作曲家,曾为五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号手》《三个
和尚》《哪吒闹海》《济公》等。
4、《土耳其进行曲》这是贝多芬为德国剧作家科策布的剧本《雅典的废墟》所作配乐的片
断,后被改编成钢琴曲,成为家喻户晓和学琴者必弹的世界名曲(与此齐名的还有莫扎特的《土
耳其进行曲》),全曲结构为A+B+A+B+A+尾声。
5、《进行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1892年,52岁的柴可夫斯基为两幕舞剧《胡
桃夹子》谱写了美丽的音乐,演出获得了巨大的胜利,后来作者将其中的音乐改编成管弦乐组曲,
取名为《胡桃夹子组曲》,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由八首乐曲组成。
6、《米老鼠进行曲》这是1955年出品的美国动画片《米老鼠俱乐部》的主题歌,由此奠定
了米老鼠在美国动画片中的特殊地位。
教学重点:
1、在唱歌和听赏音乐时要引导学生留意和理解进行曲的特点。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留意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接着留意培育学生的创建力。
教学难点:
1、随录音学唱《队歌》有肯定困难,因为《队歌》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演唱,低年级学生
唱起来有肯定的难度。
2、随《土耳其进行曲》作队列行进时,要求按课本上的图示作队列变更会有肯定困难,且
场地难以保证。可由老师依据实际状况进行。
3、由于《进行曲》兼有舞曲特点,中段音乐形象有所变更,音乐语言也不为学生所熟识,
故听赏时会有肯定困难。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观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少先队鼓号队演奏。
教学目的:
1、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
2、学会演唱《出旗》音乐的乐谱。
3、大致了解少先队队歌的历史变革。
教学过程:
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杰。
7、观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
8、随老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示学生留意乐谱中只用了“513”四个音。
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仿照吹对号的动作,也可仿照演奏队
鼓及镇的动作。
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室。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小号手之歌》。
2、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
教学目的:
1、学唱《小号手之歌》的歌词,并能初步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来。
2、在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表演中做到节拍统一、协作亲密,并具有肯定创建性。
教学过程:
1、听赏《小号手之歌》,提示这是一首雄壮有力的进行曲。
2、简介革命老区人民当年艰苦斗争的情景和儿童团员们机灵英勇斗敌人的小故事,使学生
对当年的儿童团员产生亲近感。歌词中提到的“白匪”是指当时的地方反动武装。
3、随录音轻声学唱《小号手之歌》。
4、引导学生留意歌谱中的休止符,并用对比的方法讲解并描述休止符在这首歌曲中的重要
作用,要求学生在学唱时留意将这些休止符“唱”出来。
5、随《小号手之歌》的录音分组列队前进,并一边即兴表演各种动作。
6、复习少先队《出旗》的音乐。
7、加入大小队鼓几镣的演奏,可分步骤按课本中出示的节奏进行教学。
少先队的出旗号声可用先期的录音代替。
8、分组进行列队表演,边唱《出旗》旋律,边演奏各种打击乐器。在热情的气氛中结束本
课的学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小号手之歌》。
2、观赏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
3、节奏听辨练习。
教学目的:
1、能背唱《小号手之歌》。
2、初步熟识《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能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并随音乐行进。
3、在听辨节奏练习中进一步熟识节奏谱,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建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小号手之歌》,要求吐字清晰、节奏正确,唱H进行曲的特点,最终背唱歌
曲。
2、按课本的插图为小号手的五个动作配上象声词,这一过程曰学生完成,老师可适当作些
提示,留意每个动作都可有几个象声词,不要搞标准答案。
3、老师可依据五个动作的节奏创作五段短小的音乐。
吹号:1=G2/455533|5552|5556|2225|
走步:1=G2/415|15|15|5—|31|31|25|1—|
打枪:1=G2/455553333|55552222|33336633|11111111|
挥刀:1=G2/455.|66.|77.|ii.|
剌杀:1=G2/45一|6一|3一|5一|2一|5一|3一|1一|
4、让学生熟识这五段音乐,再强化对这五种不同节奏的相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行
设计动作,将这五段音乐描绘的情景表现出来。
5、老师随意弹奏五段音乐中的一段,要求学生听辨边表演。
6、简介《土耳其进行曲》,同样曲名的《土耳其进行曲》有两首最为出名,一首是德国作
曲家贝多芬写的,另一首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写的。
7、简介土耳其在我们亚洲的最西边,与欧洲相连,是一个风景美丽、气候宜人的国家。他
们的国旗是在红旗上画一弯月亮和一颗星星。
8、听赏《土耳其进行曲》,听其次遍时可请学生随节拍拍手或原地踏步,还可选用各种不
同的打击乐器伴奏。
9、老师在钢琴上弹奏两个主题让学生听辨记忆。
10、随音乐进行列队行进的练习,先是方队进行,再是菱形队进行,最终是旋转十字形的进
行,从而引起学生爱好并培育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观赏《进行曲》。
2、唱歌《米老鼠进行曲》。
3、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的:
1、能随《进行曲》的音乐绽开丰富的想象,初步理解这首进行曲中所具有的童趣特点。
2、初步学会《米老鼠进行曲》,唱好连续符点节奏的旋律进行。
3、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相识。
教学过程:
1、从《土耳其进行曲》过渡到《进行曲》,同样是进行曲,前者是雄壮坚决的,后者是灵
活敏捷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节奏显明,使人能随其节拍行进。
2、《进行曲》是俄国闻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段音乐,
描写一群孩子们在圣诞树前的游戏情景,他们有时一个一个走过来领取圣诞礼物,有时牵着手围
着圣诞树跳舞,所以这段音乐是灵活活泼的。
3、听赏两遍《进行曲》后要求学生随音乐奏出XXXXXX|XXX0|和
X.XX.XX.XX.X的节奏。
4、老师可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以加深学生对这段音乐的相识。
5、简介芭蕾舞剧。
6、学唱《米老鼠进行曲》时可由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引出。
7、让学生随《米老鼠进行曲》的音乐走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进行曲的相识。
8、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声乐和器乐曲中都有进行曲,进行曲大多是雄
壮有力的,也有的活泼矫捷,只有少数是速度较慢、心情哀痛的。
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唱:《劳动最光荣》、《理发师》、《风车依呀呀》。
2、观赏:《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猴子蒸糕》。
3、依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
4、合作创编、表演《猴子蒸糕》
教学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较正确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风车依呀呀》《理发师》。
2、理解《劳动最光荣》的词意,熟识歌曲旋律,能初步模唱歌曲。
3、观赏乐曲《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感受音乐活泼、乐观的心情和乐曲塑造的
音乐形象,主动绽开想象。
教材分析:
1、《劳动最光荣》这是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1954年“全国文艺创作评奖”
中获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显明,赞美了“劳动最光荣”。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带变更的两段
体。
2、《风车依呀呀》这是一首农村儿童生活题材的歌曲。它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反映了农村
孩子从小爱劳动、关爱父母的好品质和主动乐观的生活看法。曲调欢快、活泼,富于儿童情趣。
歌曲为不规则的一段体,由五个乐句构成。其中,第五乐句和反复后的结束句为扩充乐句,用衬
词“依呀呀”的多次重复进一步呈现了儿童天真、纯朴的形象和酷爱劳动的美妙心灵。
3、《狩猎波尔卡》这是闻名作曲家一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1875年的管弦乐作品。该作
品于同年10月5日首次演出。乐曲为复三部曲式。
4、《森林中的铁匠》这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有人曾将此曲与艾伦
贝格的《森林水车》和奥尔特的《钟表店》并列为三首闻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
5、《理发师》这是一首热忱、欢快的澳大利亚民歌,生动地表现了理发师细致踏实的工作
看法,把理发师为他人服务时的开心心情表现得活敏捷现。歌曲为大调式、单乐段,由四个乐句
构成。
6、《猴子蒸糕》这是一首依据壮族民歌音调编曲而成的叙事性表演唱歌曲。歌曲叙述了猴
子想磨米、蒸糕,去请小狗帮助时,未能得到小狗的帮助,便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当猴子蒸好
糕时,小狗想吃糕,受到小猴的阻拦和“讪笑”。
教学重点:
1、主动创设、营造教材主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参加艺术实践,逐步领梧、形成“劳动最光
荣”的价值观,培育“酷爱劳动”、“敬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情感、看法。
2、接着培育学生的歌颂实力,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表达感情。
3、在创设的情境中观赏器乐作品,主动绽开想象,感受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歌曲《风车依呀呀》第11-16小节音区偏高,简洁出现喊唱的毛病,应从情感表达和美感的
角度加以引导。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劳动最光荣》。
2、歌曲《理发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熟识歌曲音调,初步模唱歌曲。
2、能较精确而有表情地演唱《理发师》,并随伴奏进行表演。
3、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劳动最光荣”之道理,树立“爱劳动”,“敬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的意识;培育大胆表现的自信念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爱好,导入《劳动最光荣》。
2、播放范唱录音。
3、按歌曲节奏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引导学生了解词意。
4、播放范唱录音,引导学生再次完整倾听后,组织学生随范唱录音轻声跟唱。
5、学生随伴奏录音轻声演唱,老师在必要时加入提示性的演唱。
6、小结、谈话导入《理发师》。
7、创设情景,观看表演:以小品形式作《理发师》范唱表演。
8、组织探讨,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情境。
9、老师朗读歌词一遍后,分句带领学生朗读。
10、用稍慢速度伴奏,学生轻声唱词两遍。
11、跟随伴奏带演唱。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风车依呀呀》。
2、用自选的乐器或效果声仿照风车声插入演唱作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唱《风车依呀呀》,并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
2培育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看法,并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促进“劳动光荣”、“关爱父母
的情感看法。
教学过程:
1、随伴奏复习《劳动最光荣》《理发师》演唱。
2、联系上两首歌曲表现的内容,设计话题导入《风车依呀呀》。
3、播放歌曲范唱录音。
4、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体会音乐心情,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和情感。
5、再次播放录音范唱。
6、组织探讨,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找答案、谈感受。
7、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两遍。
8、随伴奏琴声,分句模唱歌词二至三遍。
9、随伴奏轻声、完整地演唱歌曲。
10、结合歌曲心情,指导唱好结束句。
11、启发思索,让学生在演唱中适当地加入“仿照的风车声”。
12、小组商议,设计表演唱的方案后,以小组形式表演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观赏《狩猎波尔卡》。
2、观赏《森林中的铁匠》。
3、依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爱好,进一步培育倾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2、感受本课两首作品的心情和不同乐器的音色。
3、随音乐绽开想象,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更。
教学过程:
1、激发爱好,导入《狩猎波尔卡》的观赏。
结合乐曲标题,赐予必要的提示。
2、组织探讨、引导思索。
让学生将自己听赏中的感受和想象在小组内沟通后,请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老师
赐予激励,并作引导性小结。
3、引导倾听,再次听赏。
由于本曲中仿照猎枪的射击声很显明,学生在探讨中往往简洁抓住此特点,老师可引导学生
由射击声拓开想象,进而引发学生对乐曲力度变更产生的效果进行体验,在此基础上,完整地作
其次遍听赏。
4、随音乐作即兴律动。可提倡学生用肢体语言作适当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进行将自己的感
受与想象表现出来。
5、引导听赏,导入《森林中的铁匠》第一遍观赏。
6、依据乐曲表现的意境和描绘的形象,简介下面将观赏的另一首乐曲:作曲家用管弦乐队
塑造了森林里的情境。
提示:这首乐曲有五个段落,请大家听完后,分别给五个段落命名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标题。
7、组织探讨,学生介绍自己为五个段落所设想的标题。
8、作其次遍完整听赏。
9、引导学生着重对音乐的感受、想象作表述,并可出示主题旋律,带领学生唱唱。
10、启发学生依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即兴编几个简洁的动作随音乐作表演。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观赏《猴子蒸糕》。
2、合作创编、表演《猴子蒸糕》o
教学目标:
了解歌曲内容,熟识这首壮族民歌的曲调,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能大胆创编,主动参加合作表演。
教学过程:
1、观看动作、激发爱好。
由于本课歌曲的内容详细明确,学生极易理解。而依据歌曲内容让学生创编,并合作表演是
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老师可对此作必要的铺垫。
2、提出问题,引导听赏。通过简短谈话,导入本课观赏,并引导学生看着课本上的歌词、
听录音演唱。
3、组织探讨后,让每组派一名同学归纳歌词的大意。
4、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趣,作其次遍完整听赏。
设计提问,激发学生思索,促进学生对唱曲塑造的角色形象、性格、看法的体验,并商议创
编表演动作。
问题方向:
歌曲中有几个角色,分别是谁?
猴子自己去磨米时,心情怎样?
猴子自己去蒸糕时,应当是什么表情?
小狗见糕蒸好、想猴子讨吃时,可能是啥模样?
猴子对小狗的讨吃是什么样的看法?
5、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表演动作向大家逐个展示,并引导大家作评论。
6、完整听赏歌曲,组织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构思自己的表演设计。
7、随音乐演唱,分组上台表演。
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螃蟹歌》
2、观赏乐曲《云雀》、《四小天鹅舞曲》和《杜鹃圆舞曲》
3、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4、活动《动物联欢会》
教学目标:
1、激励学生体验、参加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歌声表现不同心情的歌曲。相识换气记
号,并能在歌曲中正确运用。
2、初步相识小提琴并熟识它的音色;观赏芭蕾舞;了解世界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
3、学习运用地方方言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了解中国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
教材分析:
1、《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这是一首一段体结构的西班牙儿歌,2/4拍,sE大调式。歌
曲的音域不宽,仅有六度(do-la),旋律多是同音的连续重复和级进下行,由于二度移位模进
的手法贯穿全曲,使曲调新奇,别有特色。
2、《云雀》这是一首流传于罗马尼亚的民间乐曲。乐曲欢愉快泼,由小提琴演奏。通过听
赏乐曲,感受罗马尼亚音乐风格,感受乐曲欢快的心情;相识小提琴并了解它华丽美丽极富表现
力的音色。
3、《四小天鹅舞曲》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在1876年写成的。《四
小天鹅舞曲》就是芭蕾舞剧《天鹅湖》其次幕中的一段舞曲。全曲篇幅不长,#f小调,4/4拍,
快板。起先由大管奏出由连续的八分音符组成的、活泼跳动的伴奏音型。
4、《螃蟹歌》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
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视察到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5、《杜鹃圆舞曲》这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所作的一首管弦乐曲,该曲在曲调和节奏上都具
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
6、《动物联欢会》大型综合性活动《动物联欢会》是这个单元的一个综合练习,从教科书
的呈现方式上看,出现了以往学习过的一些歌曲和乐曲的图片,老师可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上的插
图,回忆曲名并复习演唱。
教学重点:复习全部学习演唱和倾听过的歌曲和乐曲。
教学难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酷爱,培育学
生英勇自信地表演、歌颂。
教学时间: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2、为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伴奏。
教学目标: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利用分段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
记忆歌词,引导学生创编简洁的动作表现歌曲,学生选择课堂常用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1、老师在课前将黑板布置成一个漂亮的村庄。
2、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中出现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小狗、大马、小鸭、小猪、小鸡、小牛、小驴、小羊)
(2)再听歌曲前两段并提问:小动物是怎么叫的?谁能仿照它们的叫声?
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老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C
小狗叫:wangwang大马叫:hui----
小鸭叫:gaga小猪叫:heng
(3)再播放歌曲前两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仿照这种动
物的叫声。
(4)再播放歌曲前两段:你能仿照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
(分别找四个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仿照动物的叫声)
(5)跟录音演唱歌曲前半部分:由四个同学分别仿照四种动物的叫声。
(6)再听歌曲后两段并提问:歌曲中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谁能仿照它们的
叫声?
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老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
小鸡叫:jiji小牛叫:mou---
小驴叫:aa小羊叫:mie----
(7)再播放歌曲后两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仿照这种动
物的叫声。
(8)再播放歌曲后两段:你能仿照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
(分别找四个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仿照动物的叫声)
(9)跟录音演唱歌曲后半部分:由四个同学分别仿照四种动物的叫声。
(10)完整演唱歌曲:分别由八个同学仿照八种动物的叫声。
(11)相识唤气记号:
3、歌表演:
(1)这首歌曲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分组探讨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歌曲?
(3)分组汇报并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的表演打分,评比出最佳小组。
4、选用课堂常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分组探讨选用什么乐器?在乐曲的什么部分伴奏?
(2)小组汇报。
5、总结下课。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1、观赏乐曲《云雀》。
2、观赏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观赏《云雀》,体验乐曲带给人们欢快的心情,相识小提琴,了解它的音色。
2、通过观赏《四小天鹅舞曲》,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并了解一种艺术形式——芭蕾舞。
教学过程:
1、观赏乐曲《云雀》。
(1)初听乐曲:你听到了什么?(鸟叫)
(2)介绍曲名:罗马尼亚乐曲《云雀》。
(3)再听乐曲:乐曲的心情是怎样的?
(4)再听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介绍小提琴:出示小提琴的图片及演奏方式图,倾听小提琴美丽华丽的音色。
(6)完整倾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的心情。
2、观赏《四小天鹅舞曲》:
(1)观赏动画片《天鹅湖》的片段,简洁介绍故事情节,引H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2)初听乐曲:乐曲的心情是怎样的?
(3)记忆主题:老师在钢琴上弹奏,学生哼唱记忆。
(4)再听乐曲:乐曲主题反复出现几次?
(5)观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段:四小天鹅舞。
(6)老师钢琴演奏《四小天鹅舞曲》。
3、活动:听乐曲填序号。
(1)将听赏过的乐曲的图标贴在黑板上。
(2)老师播放乐曲的片段(主题),全体学生选择乐曲图标,并说出曲名。
依次:《口哨与小狗》、《云雀》、《大象》、《荫中鸟》、《四小天鹅舞曲》、《快乐
的小熊猫》、《狮王进行曲》。
(3)老师播放乐曲的主题,学生在书上填写序号。
依次:①《大象》②《口哨与小狗》③《荫中鸟》④《四小天鹅舞曲》
⑤《狮王进行曲》⑥《云雀》
(4)老师将此次练习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记录在音乐网页中。
4、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螃蟹歌》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解蟹歌》,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心情,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
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将歌曲内容扩展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动物?它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螃蟹,它有一对大夹子)
2、初听歌曲:歌曲的心情怎样?和我们以往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3、介绍歌曲: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
4、听唱法学唱歌曲第一段:哥:guox只:zi、脚:jiuo、个:guo、壳:kuo、河:huoe
5、学唱歌曲其次、三段歌词。
6、分组探讨如何用动作表现歌曲。
7、汇报创编结果。
8、总结
随笔:学习本歌曲,体会乐曲诙谐活泼的心情,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通过对音乐的观赏,记忆乐曲的第一主题,并能区分出乐曲的其他段落,理解
乐曲的心情,能够随着音乐律动,驾驭三拍子的舞步;选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第一主题伴奏。
教学过程:
1、初听乐曲: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2、听赏乐曲的第一主题;
(1)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学生用拍手、拍腿等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3)随音乐哼唱、记忆主题旋律。
(4)为第一主题起名:快乐的舞蹈、舞蹈的小鸟、自由的森林等等。
(5)介绍曲名:《杜鹃圆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乐曲的
第一部分。
(6)出示谱例:小组探讨,选择哪种乐器演奏哪行伴奏谱?为什么?
(7)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的第一主题伴奏。
3、观赏乐曲的其次部分:
(1)初听其次部分:这一段旋律和第一段比较有什么不同?
(2)为其次主题起名:唱歌的杜鹃、舞蹈的小鸟、快乐的小鸟等。
4、观赏乐曲第三部分:
(1)初听乐曲的第三部分: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为第三主题起名:舞蹈的大树、快乐的大象、奔腾的大河等等。
5、观赏乐曲的第四部分:它和前面的哪一段相同?
6、完整观赏全曲。
7、介绍圆舞曲:一种流行于欧洲的三拍子的民间舞曲。
8、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三步舞的基本舞步:左右左,右左右。
9、在《杜鹃圆舞曲》第一主题的伴奏下,跳个圆舞曲。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动物联欢会》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复习四册书中有关描写动物的音乐作品,学生在唱歌、表
演、舞蹈、倾听中复习所学习过的内容,这也是本课活动设计的目的。
教学过程:
1、今日,老师带大家到动物新村去看一看,大家情愿吗?
播放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有谁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大家一起唱一唱。
2、动物新村里住着很多的动物,今日,我们用擂台赛形式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演唱或
说出曲名,为小队争得一面红旗。
3、学生复习有关动物的歌曲:
(1)复习歌曲《咏鹅》:说出歌名。
(2)复习歌曲《两只小象》:说出歌名,并作歌表演。
(3)复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说出歌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复习歌曲《爱护小羊》:说出歌名,并作歌表演。
(5)复习歌曲《数蛤蟆》:说出歌名。
(6)复习歌曲《小蚂蚁》:说出歌名,并作歌表演。
(7)复习歌曲《大鹿》:说出歌名,并作歌表演。
(8)复习歌曲《小动物唱歌》:说出曲名。
4、冠军赛:倾听音乐主题,猜曲名。
要求;将学生分成四个小队进行竞赛,老师播放乐曲,说起先后,举手说曲名。答对的小队
获得一面红旗,最终累计最多的小队获得冠军。
(1)《荫中鸟》
(2)《大象》
(3)《快乐的小熊猫》
(4)《鸭子拌嘴》
(5)《四小天鹅舞曲》
(6)《云雀》
(7)《口哨与小狗》
(8)《狮王进行曲》
5、总结:评比出冠军小队。全体学生在《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的伴奏下跳舞。
随笔:学生运用歌颂、表演、舞蹈、倾听等复习所学过的内容。
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
教材内容:
1、学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我的家乡日喀则》。
2、观赏童声对唱《小放牛》和童声合唱《猜调》。
3、观赏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4、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我的家乡日喀则》,并了解有关苗族、哈尼
族、藏族的简洁常识。
2、能参加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的创编和表演,初步感受藏族踢踏舞的特点,学会用
形体动作表现欢快的心情。
3、通过观赏《猜调》、学唱歌曲《小放羊》,了解对唱的演唱形式,知道赵州桥、鲁班及
八仙等传闻。
教材分析:
1、《苗家儿童庆丰收》是一首依据苗族芦笙调填词的儿童歌曲。表现了苗家儿童吹起芦笙、
敲起铜鼓,庆祝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2、《送我一支玫瑰花》是依据新疆民歌改编的一首弹拨乐合奏曲,弹拨乐合奏是由扬琴、
琵琶、柳琴、阮等弹拨乐器组成的合奏形式,具有显明的民族特点。
3、《猜调》是依据云南民歌改编的一首童声合唱歌曲,充溢了童趣。《猜调》流行于云南
彝族地区,用问答的对唱形式反映了生活学问的内容。对唱是民歌的一种演唱形式,全国各地、
各民族都有这种对唱的演唱形式。
4、《其多列》是哈尼族民歌,通过“拣树叶”、“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纹多漂亮”等
词语,表现了哈尼族儿童酷爱生活,酷爱劳动的活泼性格。
5、《小放牛》是一首河北民歌,也是对唱的形式,通过一问一答,使人了解赵州桥、鲁班,
以及八仙、柴王爷等神话传闻。
6、《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藏淡民歌,唱出了对家乡的酷爱。日喀则在西藏的东南地区,
日喀则在藏语中是“如意的庄园”的意思。歌曲的曲调属于藏族踢踏舞曲。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种
民间舞蹈,热情奔放。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小放羊》,了解有关苗族、哈尼族、藏族的
简洁常识。
2、学会苗族舞蹈和藏族踢踏舞的简洁动作。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
2、观赏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教学目标:
1、知道《苗家儿童庆丰收》是苗族民歌并会演唱,能跟着老师做几个苗族舞蹈动作。
2、观赏弹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感受乐曲欢快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
1、请学生观看一段苗族生活、舞蹈的录像,介绍有关苗族的简洁常识。
2、老师范唱歌曲。
3、学生学唱歌曲。
4、为了表现苗族儿童庆丰收的喜悦心情,在歌曲演唱中加进鼓的节奏伴奏。先可以按教材
中的节奏,然后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创编节奏伴奏。
5、跟老师学做几个苗族舞蹈动作。
二、观赏《送我一支玫瑰花》
1、表现欢快的心情还可以用器乐的形式,下面我们来观赏弹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这是依据新里哈萨克族民歌改编的,是一首欢快的乐曲。
2、同学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吗?
3、学生探讨,老师总结。弹拨乐合奏是由琵琶、扬琴、柳琴、阮等乐器组成的。
补充动手活动:制作“纸芦笙”
首先用硬纸板卷成一个圆筒并粘好,作为芦笙的“斗”,在中间挖一个圆孔以备插吹嘴用。
然后再用纸拈成长短不同的几根纸管,作芦笙的音管。用胶条粘在硬纸板卷成的圆筒上。再拈一
根较粗的短纸管做芦笙的吹嘴,插在“斗”下端的圆孔里。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其多列》。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其多列》。
2、知道歌曲《其多列》是哈尼族的民歌。
教学过程:
1、跟着《其多列》的音乐律动进教室,激励学生自由创编,提倡两人一组协作动作。劳动
是特别有意义的,也是开心的,启发学生说一说都做过什么样的劳动。如:洗手绢、擦地等。然
后,让学生随《其多列》的音乐做劳动的动作。一方面熟识歌曲的旋律,另一方面培育学生的节
奏感。
2、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哈尼族儿童劳动的歌曲《其多列》。老师范唱。
3、学生学唱歌曲。
4、活动:我们学过很多歌曲,有欢快的,有美丽的。你们能辨别吗?先来唱一唱教材上的
歌,把美丽的歌曲“放”在长花瓶中,欢快的歌曲“放”在圆花瓶中。然后再唱一组歌曲(《彝
家娃娃真华蜜》《小小的船》《阿西里西》《布娃娃弹琴》)并辨别。
5、学生自由演唱不同心情的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观赏童声对唱《小放牛》。
2、观赏童声合唱《猜调》。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对唱的演唱形式。
2、知道有关赵州桥、鲁班、八仙的神话传闻。
教学过程:
1、比方歌曲《小放牛》的录音,要求学生细致听歌中唱了什么?
2、你们知道赵州桥、鲁班和八仙的神话传闻吗?
3、老师出示赵州桥的录象,并介绍。然后再介绍八仙的神话传闻。
4、其次遍观赏《小放牛》,巩固记忆歌词的内容。
5、这首歌曲的旋律特别流畅,我们跟着录音唱一唱。
6、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对唱歌曲就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有的是一句间,一句答;有的是
一段问,一段答。这首歌曲属于哪一种呢?(一段问,一段答)
7、河北还有一首民歌《小放牛》,也是对唱的演唱形式。内容是说一个小姑娘去买酒,走
道三岔路口,不知往哪里走。望见路边有一个牧童,于是上前去问路。但是牧童却没有干脆回答
她,俏皮地要小姑娘回答他的问题不肯告知她。你们听听,牧童问了什么问题,小姑娘答上来了
吗?
8、有很多歌曲都是对唱的形式,下面我们再观赏一首云南的民歌《猜调》,这也是一段问,
一段答的演唱形式。这首歌曲特别独特,除了起先和结尾的几个音稍长外,中间的大部分节奏都
很紧凑,歌词很密,像绕口令一样,要细致听。
9、其次遍观赏《猜调》,说一说,歌中都唱了什么?
10、表演《小放牛》。
11、启发学生依据各地的风土人情改编歌词演唱。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目标:
1、学会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2、知道《我的家乡日喀则》是藏族民歌。
教学过程:
1、播放有关西藏的风土人情、舞蹈的录象,介绍有关藏族的简洁常识。
2、观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音乐的欢快心情。
3、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4、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5、补充动手活动:在纸上画上彩条制成藏族的围裙表演。
第六单元童谣
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挖掘已有的课程资源,学习传统的、流传在民间的歌谣、童谣,使学
生了解相酷爱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体验蕴涵在童谣里的朴实、和善、纯真的情感。通过演唱、
表演童谣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享受到美的愉悦。
(二)详细要求
1、了解什么是童谣。介绍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具特色的童谣,感受童谣与方言和音乐的紧密
结合。
2、通过童谣说唱、做音乐游戏等活动,体验童谣申蕴涵的乐趣,用打击乐器为童谣说唱伴
奏。
3、按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说、唱童谣,用形体动作即兴表演。
4、组织学生边做游戏边唱童谣,并激励学生自编童谣。
教学打算:
1、蜗牛的图片或幻灯片、头饰(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成、沙和尚等)、小髡子皮
筋儿、小花篮。
2、打击乐器:碰铃、三角铁、双响筒、木鱼、响板、小堂鼓和铃鼓等。自制的打击乐器:能
敲响的木板、玻璃瓶、碗、碟、筷子、小棍儿等。
3、音带、录音机,写有童谣歌词的大歌片。
4、节奏卡片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由歌曲《水牛儿》,观赏《蜻蜒你来吧》《编花篮》活动课《小老鼠上灯台》《打花
巴掌》组成。主要内容是围围着童谣进行编写。
童谣指有韵的诗歌形式的儿童故事,在儿童中间流行的歌谣,形式比较简短。童谣与儿歌都
是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小调范畴。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与儿歌合称为儿童歌谣,大多表
现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和感情,形式活泼、用辞简练、韵律洪亮,有儿童自编的也有成年
人的拟作。
(二)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用自然、亲切的歌声演唱童谣,可以加入游戏或简洁的集体舞如《编花篮》。让学生
感受、了解演唱童谣的快乐。在自制打击乐器的活动课中可以让学生去找一找、敲一敲,开发想
象力,多渠道地创作自制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水牛儿》。
2、音乐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水牛儿》,使学生初步了解童谣的来历。
2、观赏《蜻蜒你来吧》,学习巩固后十六分节奏。并进一步体会童谣中所蕴涵的表现孩童
们的天真与快乐心情。
3、留意引导学生驾驭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及弱起小节的唱法。
教学过程
一、唱歌《水牛儿》
1、让学生们说一说平常宠爱的游戏,做游戏的时候嘴里念的是什么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吗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电商模式探索与展望
-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伦理与责任
- 生产管理策略与工艺优化技术
- 灾害预防教育学校防灾减灾的必由之路
- 环保节能建筑的设计与实施案例分享
- 2024年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11
- 现代物流与科技融合的商业模式
- 国庆节房地产促销方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Part A 第三课时说课稿 人教PEP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雷雨(节选)(1)说课稿 部编版必修下册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 教体局校车安全管理培训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导播理论知识培训班课件
- 空气能安装合同
-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GB 10665-1997碳化钙(电石)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重点内容学习PPT课件(带内容)
- 板带生产工艺5(热连轧带钢生产)课件
- 2022年同等学力英语考试真题及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