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航实务 皮丹丹 教材精讲班教案 43-第2章-2.2.1-桩基施工(二)_第1页
港航实务 皮丹丹 教材精讲班教案 43-第2章-2.2.1-桩基施工(二)_第2页
港航实务 皮丹丹 教材精讲班教案 43-第2章-2.2.1-桩基施工(二)_第3页
港航实务 皮丹丹 教材精讲班教案 43-第2章-2.2.1-桩基施工(二)_第4页
港航实务 皮丹丹 教材精讲班教案 43-第2章-2.2.1-桩基施工(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1桩基施工(2)沉桩高程控制桩尖应落在设计规定的标高上,以保证基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桩尖标高是通过桩顶的标高测量实现的,桩尖标高=桩顶标高—桩长沉桩时,在岸上用水准仪高程测量法对桩顶标高进行控制。沉桩时,在岸上用水准仪高程测量法对桩顶标高进行控制。5)沉桩控制沉桩控制包括偏位控制、承载力控制和桩的裂损控制。打入桩宜选择中密或密实砂层、硬黏性土层、碎石类土、风化岩层等良好土层作为桩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宜满足下列要求:*(1)黏性土或粉土,不小于2倍桩径或边长;(2)中等密实砂士,不小于1.5倍相径或边长;(3)密实砂土或碎石类土,不小于1倍桩径或边长;(4)风化岩,根据其力学性能确定,强风化岩,不小于1.5倍桩径或边长。桩端以下4倍桩径或边长范围内存在软弱土层,应考虑冲剪破坏的可能性。在确定打入相进入硬土层深度时,应根据类似工程经验考虑桩的可沉性,必要时应进行试桩,确定合理的沉桩参数。确定捶击沉桩贯入度时,应考虑桩的承载力、持力层变化情况、锤的性能和桩身结构强度等因素。试沉不宜少于2根,且附近应有钻孔资料。锤击记录应分阵次,阵次宜以桩身每下沉1m为一个单位。当桩端穿越硬夹层或进入硬土层时,宜取0.1~0.5m为一阵次。当桩端接近控制高时应取0.1m为一阵次。打入硬土层的桩,最后贯入度可按最后0.1m或最后10击的平均每击下沉量为一次阵次。(1)偏位控制:偏位控制危害:偏位过大,给上部结构预制构件的安装带来困难,也会使结构受到有害的偏心力。偏位控制措施:①安排工程进度时,避开强风盛行季节,风、浪、流超过作业规定时停止打桩作业。②要防止因施工活动造成定位基线走动,采用有足够定位的定位方法,要及时开动平衡装置和松紧锚缆,以维持打桩架坡度、防止打桩船走动。③掌握斜坡上打桩和打斜桩的规律,拟定合理的打桩顺序,采取恰当的偏离桩位下沉,以保证沉桩完毕后的最终位置符合设计规定,并采取削坡和分区跳打桩的方法,防止岸坡滑动。斜坡上打桩(2)桩的极限承载力控制:如何双控?根据土质双控桩沉完以后,应保证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一般是控制桩尖标高和打桩最后贯入度(即最后连续10击的平均贯入度),即“双控”。在黏性土中沉桩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可作为校核,桩尖在砂性土层或风化岩层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标高作校核。异常处理:当出现桩尖已达到并低于设计标高贯入度仍偏大,或沉桩已达到并小于规定贯入度而桩尖标高仍高出设计标高较多时,宜采用高应变检验(动测)桩的极限承载力并同设计研究解决。(3)桩的裂损控制沉桩要求:锤击沉桩时,预应力混凝土桩不得出裂缝。桩出现裂缝的原因:制造、起吊运输、打桩应力超过了桩的允许应力。裂损控制措施:控制打桩应力,消除产生超允许拉应力的条件。沉桩以前:要检查所用的桩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沉桩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桩锤、合适的冲程、合适的桩垫材料;确保锤、替打、桩三者在同一轴线上,贯入度无有异常变化。桩下沉结束后:要检查桩身完好情况。控制打桩应力包括拉应力和压应力2.夹桩(1)沉桩结束后应及时夹桩,加强基桩之间的连接,以减少桩身位移,改善施工期受力状态,夹桩时严禁拉桩。(2)应根据受力情况进行夹桩设计,必要时应做现场加载试验。(3)当有台风、大浪和洪峰等预报时,必须检查夹桩设施是否牢固可靠,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4)当施工荷载较大,可采用吊挂式夹桩,桩距较大且桩顶标高距施工水位较小时,可采用钢梁或上承式桁架结构。并应根据施工荷载,对钢梁、桁架、吊筋螺栓及其部件进行设计。3.基桩检测基桩检测方法主要有高应变法、低应变法、单桩轴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轴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等高应变法: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具体检测方法应根据检测目的、检测方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