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抚州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抚州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抚州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抚州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抚州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右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过程中都有信息分子释放B.神经系统可以控制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而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基本无影响C.内环境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成分组成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量仅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的过程。在生物的一生中,细胞分裂旺盛的时期是胚胎期和生长发育期B.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发生持久、不可逆转、稳定性变化、形成特定组织细胞的过程。胚胎时期细胞分化达到最大限度C.在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既有细胞的分裂又有细胞的分化D.高度分化后的细胞结构无改变,因而具有全能性3.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在细胞结构、活性物质和功能活动模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下列不属于这些共同点的是()A.某些物质既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又可以作为激素B.某些类型的神经细胞同时又能够分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C.神经细胞、免疫细胞和内分泌细胞产生物质都只能作用于临近细胞D.神经递质、激素和淋巴因子的作用方式都是与受体直接接触引起相应反应4.下列有关条件反射的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B.与条件反射相比,非条件反射使动物对外界环境更具有适应能力C.建立一个条件反射需要将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反复结合D.条件反射的建立一般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5.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是(

)①感受器

②效应器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传入神经A.①⑤③④② B.①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③① D.①④③⑤②6.在过去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渔业资源付出沉重的代价,很多人采取“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方式竭泽而渔。农业部官网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相关内容错误的是()A.“绝户网”使幼小的个体难以逃脱,得不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禁渔十年,利于长江鱼类各个种群繁衍生息,得以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禁渔十年,能维持鱼群良好的年龄组成,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禁渔十年,一定会导致鱼类大幅度涨价7.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8.(10分)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二、非选择题9.(10分)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干咳、肌肉酸痛、腹泻等。正常人感染病原体引起的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病人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为调节体温处于恒定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1)据图分析病人的体温上升过程中激素a的作用是__________,图中①②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调节。(2)体温上升期,机体会感觉到发冷,机体产生冷觉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此时除皮肤苍白外,骨骼肌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上升到__________。发热时人体的血流速度加快,可让白细胞在体内快速集结到病患处,一定程度的发热是人体抵抗力增强的表现。当病人处于体温下降期时,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来增加散热。(3)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__________细胞的分裂和分化。(4)临床实践中采用新冠康复病人的血浆治疗新冠重症患者,效果较好。其原理主要是新冠康复病人的血浆含__________。(5)研发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出灭活病毒疫苗,这种疫苗保留新冠病毒的__________,能激活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相邻两次接种之间要间隔一段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10.(14分)某二倍体植物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在高杆自交系中发现一株矮化的突变体,通过自交保种实验发现,后代均表现为矮秆,说明此矮秆突变体为________。(2)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性状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数量133181832①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②针对上述实验结果研究者提出了假说: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减数分裂时部分性原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发生了________,最终导致了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上述假说,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11.(14分)甲、乙两种化学物质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依据实验结果完成下列实验报告。(1)实验步骤①制备细胞悬液:用________处理小白鼠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②进行细胞培养a.取A、B、C三个洁净的锥形瓶,分别加入____________。b.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化学物质甲、乙,并将培养瓶摇匀;C瓶加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c.把3个培养瓶放在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③制作临时装片。④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进行对比,以确认发生变异的细胞。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果培养瓶ABC变异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1.3%12.5%0.1%(3)请写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丘脑某区中存在饥饿敏感神经元P,能量缺乏时神经元P被激活,从而引起进食行为。科研人员敲除了野生型小鼠神经元P中的A基因,对其功能进行研究。(1)敲除野生型小鼠的A基因,使其不能__________出A蛋白,无法执行相应的功能,从而制备出实验小鼠。(2)将野生型小鼠及实验小鼠饲养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得到图1所示结果。由于实验小鼠的体重__________野生型,推测A蛋白能够__________。(3)饥饿时,神经元P的突触前神经元能合成一种神经递质——谷氨酸,该物质以__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使神经元P产生__________。研究发现,饥饿处理后实验小鼠下丘脑中的谷氨酸含量与野生型小鼠无显著差异,但进食量减少,推测A蛋白很可能是谷氨酸的__________。(4)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依据__________,可初步判断上述推测成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A、神经系统神经细胞间的传递信息的是神经递质,免疫调节是中抗体和淋巴因子是信息分子,内分泌系统的激素分子是信息分子,A正确;B、神经系统可以控制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而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有反馈调节,B错误;C、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C错误;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受促甲状腺激素控制,还受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A。2、D【解析】A、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的过程。在生物的一生中,细胞分裂旺盛的时期是胚胎期和生长发育期,需要细胞不断的增殖分化,才能使个体生长发育,A正确;B、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从而形成特定组织细胞,其特点有持久、不可逆转、普遍性等,其在胚胎时期细胞分化达到了最大限度,B正确;C、在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要有细胞的分裂作为基础,再有细胞向不同方向的分化,进行发育,C正确;D、高度分化后的细胞有着特定的结构,但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具有该生物个体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故而具有细胞全能性,D错误。故选D。3、C【解析】1、激素是信息分子,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靶细胞代谢活动的变化;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被分解、灭活,因此激素药源源不断地产生。2、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的通透性改变,膜电位变化,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突触后膜神经元是兴奋还是抑制,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树突膜或胞体膜可以作为突触后膜。【详解】A、某些物质既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又可以作为激素,如肾上腺素,A正确;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如下丘脑的一些神经细胞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生命活动,B正确;C、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并不是相邻的细胞,C错误;D、神经递质、激素和淋巴因子都属于信号分子,作用方式都是与受体直接接触引起相应反应,D正确。故选C。4、B【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条件反射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A正确;B、非条件反射是生物生存的基础,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了条件反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加强,B错误。C、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因此,条件反射必须不断的强化,否则就会消退,C正确;D、条件反射是有意识的活动,因此,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故选B。5、A【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发生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发生由①感受器、⑤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②效应器组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只能由感受器,经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再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只能单向传递。故选A。6、D【解析】人类对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渔业资源,应该规定禁捕期、禁渔区以及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等。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只能对捕捞的鱼的大小进行选择,而不能对鱼的性别进行选择,不会改变其性别比例。【详解】A、海洋渔业生产中,“绝户网”使幼小的个体难以逃脱,得不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会使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使得种群的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A正确;B、禁渔十年,利于长江鱼类各个种群繁衍生息,得以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利于长江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保持,B正确;C、禁渔十年,种群的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则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C正确;D、禁渔十年,可以通过食用人工养殖鱼类等作为补充,不会使鱼类大幅度涨价,D错误。故选D。7、D【解析】基因的表达即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只有合成了相应的蛋白质才能证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此题的重点就看是否产生相应的蛋白质。【详解】A、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并未产生蛋白质,A错误;B、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并未产生蛋白质,错误;C、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并未产生蛋白质,C错误;D、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D。8、C【解析】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A正确;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第三、第四、第五3个不同的营养级,B正确;C.若B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比例适中,属于稳定型种群,则该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H种群可以通过其他食物链获得食物,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②.分级(2)①.大脑皮层②.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③.汗腺分泌增加④.皮肤毛细血管舒张(3)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4)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5)①.抗原性②.防止第二次接种的疫苗会与第一次免疫后产生的抗体结合而被清除【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体温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激素a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图中增加产热量的方式有骨骼肌战栗和甲状腺激素调节,减少散热的方式是皮肤血管收缩。【小问1详解】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是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素通过体液运送到甲状腺,体现了激素分级调节的特点。【小问2详解】冷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上升期,出现“寒战行为,人体骨骼肌收缩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汗腺分泌增加,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等。【小问3详解】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小问4详解】血浆疗法是用康复病人的血液制备成血浆进行治疗的方法,原理是康复病人的血液制备成的血浆含有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进入患者体内,抗体可以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使之失去感染能力。【小问5详解】灭活病毒疫苗保留有新冠病毒的抗原性,能激活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第一次接种产生免疫后,间隔一段时间进行第二次接种。若提前进行第二次接种,则会减弱免疫的效果其原因是第二次接种的疫苗会与第一次免疫产生的抗体结合而被清除。【点睛】本题以2019新冠病毒引发的新冠肺炎为素材,主要考查的是体温调节、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0、(1).纯合体(子)(2).遵循(3).F2的抗病:易感病=3:1(4).交叉互换(5).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解析】分析每一对性状,在F2代都符合3:1,因此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但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关系,即不符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最可能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四分体的交叉互换造成的。【详解】(1)纯种个体能稳定遗传,矮秆突变体通过自交保种,后代均表现为矮秆,说明此矮秆突变体为纯合体。(2)①F2中高杆:矮杆=(133+18):(18+32)=3:1,抗病:易感病=(133+18):(18+32)=3: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②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133:18:1832,不符合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进行了基因重组。由于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实验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题中已假设了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如果假设成立,那么通过测交的方式后代也应该会出现这一结果。因此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假设正确,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4:1:1:4,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连锁交换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孟德尔定律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数据的分析抽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11、①.胰蛋白酶②.等量的细胞悬浮液③.该期变异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④.甲、乙两种化学物质均有一定毒性,且乙的毒性比甲的毒性大【解析】(1)制备细胞悬液:①用胰蛋白酶处理小白鼠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②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本实验要设计三组实验,单一变量是有毒物质有无和有毒物质的种类.a取A、B、C三个洁净的培养瓶,消毒灭菌,分别加入等量的细胞悬浮液;b.向A培养瓶中加入化学物质甲,向B培养瓶中加入化学物质乙,并将培养瓶摇匀;C瓶不作处理,作为对照。c.把3个培养瓶放在37℃或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③制作临时装片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因此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寻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并与C组对比以确认发生变异的细胞,同时统计该期变异的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