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试卷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1414页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02(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八年级上册第1-14课。5.难度系数:0.75。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流行于浙江省的一张关于英国水兵的漫画,它反映了()漫画配文:此物出在浙江处州府青田县,数十成群人御之化为血水,官兵持炮击之刀剑不能伤。现有示谕,军民人等,有能剿除者,从重奖赏。此怪近因官兵逐急,旋即落水,逢人便食,真奇怪哉!A.中国军民踊跃参与抗英斗争 B.封建愚昧观念禁锢民众认知 C.英军水兵战斗力强无法战胜 D.清政府积极抵抗英军的侵略【答案】B【分析】本题以图片为背景依托,考查鸦片战争。【解答】A.材料反映不出中国军民踊跃参与抗英斗争,排除A。B.根据材料“数十成群人御之化为血水,官兵持炮击之刀剑不能伤。现有示谕,军民人等,有能剿除者,从重奖赏。此怪近因官兵逐急,旋即落水,逢人便食”可知,当时人民受封建愚昧思想毒害,封建愚昧观念禁锢民众认知,影响了民众的抗争力,B符合题意。C.英军水兵战斗力强无法战胜,说法错误,排除C。D.材料不是侧重说明清政府积极抵抗英军的侵略,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熟记鸦片战争相关知识。2.如图为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图,该图所示现象()A.表明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 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较缓慢 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背景特征来分析。【解答】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数额变化,并没有像列强预想的那样不断上升,反而是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不断下降,这样西方侵略者就认为是他们在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太少,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所以后来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特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3.如表是由英国人创办的《北华捷报》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报道,其意图是()爆发前夕对“亚罗号事件”进行了重点聚焦和舆论塑造英军攻占广州之后对清军的战败、清朝官员的被捕,塑造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负面形象战争进入尾声时期大量发表有关中国国民性的报道文章和评论,公开呼吁对华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A.跟踪报道还原事件真相 B.揭露清政府腐败无能 C.渲染对华战争的合理性 D.大搞噱头以吸引读者【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解答】A.从材料报道的内容明显可以看出不符合事实真相,有过分夸大的意思。B.材料中过分夸大并不是要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为了对英法联军的侵略提供合理的理由。C.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英国人创办的报纸报道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大量污蔑清政府认为英法联军发动战争是合理的。D.材料中报道的目的不是为了吸引读者,而是为了渲染对中国战争的合理性。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特征。还要搞清楚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特点。4.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示意图。该事件是()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天京事变 D.安庆陷落【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内容,天京事变的历史信息。【解答】A.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金田村农民起义,揭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不符合题意,排除A。B.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相继建立各项制度。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永安建制,初步确立了天国的各项体制,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不符合题意,排除B。C.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发生了天京事变的历史信息,天京事变是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故C正确。D.1861年安庆陷落,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步伐,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内容,识记天京事变的历史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5.“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材料中的“学习”指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指的是戊戌变法,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由此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1842年英国在《南京条约》中提出了“协定关税”;1895年在《马关条约》中,日本提出了“在华设厂”。这说明了()A.中国贸易主权已经完全丧失 B.列强经济侵略具有阶段性特征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A.“中国贸易主权已经完全丧失”表述错误,排除A。B.根据材料“协定关税”“在华设厂”及所学可知,反映了近代以来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的过程,说明列强的经济侵略与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故B正确。C.材料未涉及中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相关内容,排除C。D.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败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干不符,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近代列强侵华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7.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社会没有广泛支持【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识记戊戌变法相关知识。【解答】A.材料强调的是戊戌变法的各项条款是漂浮在空中的,没有实施的基础,并不是强调其实施的方式,如日本明治维新也是自上而下的进行改革,但却取得了成功,因此材料不是强调戊戌变法方式的缺陷,排除A项。B.材料并没有批评戊戌变法具体内容的弊端,恰恰相反,材料“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强调了戊戌变法内容上还是不错的,只是缺乏实施的基础而已,排除B项。C.材料强调的是戊戌变法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至于没有得到支持的原因,材料并没有说明,也可能是不适应当时的经济基础,不一定就是没有充分的思想动员,排除C项。D.材料重点是“但”字后面的句子即“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强调戊戌变法的各种措施缺乏社会基础,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D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分析理解能力。8.下表所示为部分近现代学者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据此可知,这些学者均认为义和团运动()学者看法荣孟源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均粮、抗税,这就是反封建,一般说农民反封建也就如此丁名楠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义和团主要是反帝,同时也附带反封建戚其章义和团的“均根济贫”与历代农民起义一样带有反封建剥削的性质A.运动规模相对较大 B.以打击侵略势力为主 C.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D.与传统农民起义无异【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义和团,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A.运动规模相对较大主要表现是人数多、活动范围广,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B.以打击侵略势力为主,只符合丁名楠的观点,排除B项;C.根据题干信息“这就是反封建”“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与历代农民起义一样带有反封建剥削的性质”可知,三个学者都一致认为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C项正确;D.太平天国运动以前的农民起义并未承担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因此这里无异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以义和团运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9.《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辛丑条约》内容的理解。近代中国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考查的重点,应识记这些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解答】材料:“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据所学知,《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即“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影响。10.如图为某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板书片段。其讲述的历史人物是()(一)新人之成长少年初心远大志向(二)道路之抉择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A.林则徐 B.洪秀全 C.康有为 D.孙中山【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相关史实。【解答】A.据所学可知,湖广总督林则徐虎门销烟,排除A。B.据所学可知,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排除B。C.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宣传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积极活动,排除C。D.据材料“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可知反映的是孙中山的人生经历,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事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1.辛亥革命使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民国,参与政治的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人、军人和士绅外,妇女也有参政的意愿,女子参政团相继出现。这表明辛亥革命()A.实现了男女权力的平等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促进各阶层思想的趋同 D.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辛亥革命使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在民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人、军人和士绅外,妇女也有参政的意愿,女子参政团相继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使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妇女也有参政的意愿,说明辛亥革命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D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了男女权力的平等,排除A项;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各阶层思想的趋同在材料内容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影响。12.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辛亥革命》纪念浮雕,下列句子中,与之最为搭配的是()A.联名上书归何处,轰动全国维新闹 B.黄花乱岗葬忠骨,浩气长存照日月 C.曾公洋务夸海口,师夷长技夷犹强 D.扫除帝制建丰功,进步潮流思想涌【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以及历史意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依据“联名上书归何处,轰动全国维新闹”分析可知,指的是公车上书,与辛亥革命无关,排除A项;依据“黄花乱岗葬忠骨”分析可知,指的是黄花岗起义,排除B项;依据“曾公洋务夸海口”分析可知,指的是洋务运动,排除C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D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以及历史意义。13.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这是为了庆祝()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成功 C.中华民国建立 D.新文化运动开始【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华民国成立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华民国成立的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4.1913年12月,《新闻报》刊登了如图漫画,袁世凯操控着象征“政治会议”的汽车“一意进行”,将前面的障碍,如“县会”“省会”“国会”“内阁”等全部碾除。对漫画主旨解释正确的是()A.北洋政府支持工业发展 B.民主共和遭到公然破坏 C.军阀混战造成民不聊生 D.制度重建铲除封建残余【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分析漫画可知,体现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袁世凯不断破坏民主共和,妄图复辟帝制,B是正确的选项;ACD漫画没有体现。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15.有人把中国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温药慢治”的意义是()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在近代中国掀起思想解放的风暴【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理解戊戌变法的影响。【解答】“温药慢治”指的是戊戌变法;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被称为“戊戌变法”,因这次变法仅历时103天又称它为“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它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需理解和掌握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16.20世纪初,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头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基于这一认识()A.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B.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C.孙中山组建兴中会 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题干“20世纪初,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和所学知识可知,先进知识分子为彻底解放民众的思想,发动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D项正确;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非思想变革,排除A项;康有为“公车上书”的目的是变法维新,改革政治,而非思想,排除B项;孙中山组建兴中会的目的是进行政治革命,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新民主主义论》中提道:“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起彼伏……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下列选项对“更新的时代烙印”理解正确的是()A.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C.反对清朝统治的革命性 D.发起武装斗争的正义性【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属理解层面的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符合题意。B.追求民主共和的是辛亥革命,与题意不符,排除。C.五四运动时,清王朝已被推翻,与题意不符,排除。D.五四运动没有采取武装斗争,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点评】记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18.《吴玉章回忆录》提到:“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他认为()A.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C.革命主力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可知,吴玉章认为人民群众在五四运动中所表现出的力量比上层的社会力量要大得多,说明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革命对象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肯定人民群众的力量,没有体现革命主力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排除C项;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完成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有人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如下阶段,并赋予各阶段不同的时代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阶段④的时代主题是()阶段①阶段②阶段③阶段④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洋务运动《马关条约》公车上书武昌起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成立A.巨痛与自强 B.剧变与转折 C.启蒙与觉醒 D.维新与革命【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时代特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为此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的作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因此阶段④的时代主题为启蒙与觉醒,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时代特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0.中共一大制定革命纲领时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俄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中共二大则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策略方针。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A.积极开展土地改革 B.受国共合作方针的影响 C.意图放弃暴力革命 D.对国情的认识逐渐深入【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中共二大在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制定出了当时符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逐渐深入,故D正确;土地革命此时还没有开展,排除A;国共合作于1924年实现,中共二大于1922年召开,排除B;中国共产党没有放弃暴力革命,排除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逐渐深入。第ⅠⅠ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14分)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出兵中国的深层原因就是为了开辟新的殖民地,进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资源。——罗兹•墨菲(美)著,黄磷译《亚洲史》材料二1860年10月,两个强盗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材料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场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1851年至1864年)之后失败了。这场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4分)(2)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指哪两个国家的军队?材料二所描述的事件发生于哪一场侵华战争中?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战争对中国的重要影响。(6分)(3)材料三中的“农民战争”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并简述这场农民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其重要历史意义。(4分)【答案】(1)目的:开辟新的殖民地,进入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或掠夺资源。条约:南京条约。(4分)(2)国家:英国和法国或英法。战争名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重要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6分你)(3)事件:太平天国运动。地位: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4分)【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知识点,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目的:根据材料“原因就是为了开辟新的殖民地,进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资源。”可知,其目的为开辟新的殖民地,进入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或掠夺资源。条约: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于南京(时称江宁)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称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或称《南京条约》。(2)国家:结合所学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了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制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因此,这两个国家指的是英国和法国或英法。战争名称:结合所学可知,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对中国的重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事件:根据材料“这场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位: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失败原因:根据材料“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场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1851年至1864年)之后失败了。”可知,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这场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可以归纳为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故答案为:(1)目的:开辟新的殖民地,进入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或掠夺资源。条约:南京条约。(2)国家:英国和法国或英法。战争名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重要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事件:太平天国运动。地位: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点评】记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之洞提出:“不可变者伦纪也……圣道也,非器械也。”梁启超认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原”,“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摘编自《中国近代史》材料二维新派主要活动(部分)时间主要活动1896年汪康年、黄遵宪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1897年严复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1897年严复所译的《天演论》在《国闻报》上连载1898年康有为所著《俄彼得变政记》和《日本变政考》呈递给光绪帝1898年康有为所著《孔子改制考》正式刊行,该书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张之洞与梁启超的主张。(2分)(2)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进行变法宣传的特点。(4分)(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个人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4分)【答案】(1)主张:中体西用;实行民主政治。(2分)(2)特点:通过报刊宣传变法思想;介绍它国的变法为我国提供借鉴。(4分)(3)关系: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互依存。国家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有大量优秀的个人来支撑,而个人的成就和幸福也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个人的选择和努力对国家的发展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国家的政策和环境也对个人的成就和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4分)【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根据材料一“不可变者伦纪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可知,张之洞认为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不变,但可采用西方的工艺,所以这应该是洋务派的观点,即中体西用的主张。根据材料一“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可知,梁启超主张实行民主政治。(2)根据材料二“汪康年、黄遵宪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严复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等可知,维新派通过报刊宣传变法思想;根据材料二“康有为所著《俄彼得变政记》和《日本变政考》呈递给光绪帝”可知,维新派介绍它国的变法为我国提供借鉴。(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互依存。国家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有大量优秀的个人来支撑,而个人的成就和幸福也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个人的选择和努力对国家的发展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国家的政策和环境也对个人的成就和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故答案为:(1)主张:中体西用;实行民主政治。(2)特点:通过报刊宣传变法思想;介绍它国的变法为我国提供借鉴。(3)关系: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互依存。国家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有大量优秀的个人来支撑,而个人的成就和幸福也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个人的选择和努力对国家的发展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国家的政策和环境也对个人的成就和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相关史实。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内容节选: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内容节选: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材料二社会面貌出现新气象:“君主之命命已终,世局统统归共和。”——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据材料一图1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的精神品质。(4分)(2)据材料一图2内容,分析清帝退位的原因。(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当时社会面貌出现的“新气象”。(4分)【答案】(1)精神品质:热爱祖国,献身祖国;天下为公,心系民众;不慕权势,不恋权位;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坚韧不拔、百折不挠。(4分)(2)原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各省相应;袁世凯的逼迫;人民心理倾向共和;清朝大势已去,顺应时代潮流。(任意两点)(4分)(3)评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了社会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有名无实),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没有完成。(4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和精神品质,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解答】(1)精神品质:根据材料“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联系所学可知,从大总统誓词中,我们可以得出孙中山热爱祖国,献身祖国;天下为公,心系民众;不慕权势,不恋权位;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2)原因:根据材料“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可知,清帝退位的原因主要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各省相应;袁世凯的逼迫;人民心理倾向共和;清朝大势已去,顺应时代潮流等。(3)评价:根据材料“社会面貌出现新气象:‘君主之命命已终,世局统统归共和’”联系所学可知,当时社会面貌出现的“新气象”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了社会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有名无实),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没有完成。故答案为:(1)精神品质:热爱祖国,献身祖国;天下为公,心系民众;不慕权势,不恋权位;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坚韧不拔、百折不挠。(2)原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各省相应;袁世凯的逼迫;人民心理倾向共和;清朝大势已去,顺应时代潮流。(任意三点)(3)评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了社会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有名无实),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没有完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和精神品质,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4.(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时间大事5月5日~6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5月7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5月20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材料二材料三中共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时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来源:2017年10月31日新华社)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完成了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红船是中国共产党起航的地方,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开端,是开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起点。(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五四运动的作用。(4分)(3)材料三中红船精神所表达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简要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4分)(4)根据材料一、二、三,提炼一个主题。(4分)【答案】(1)特点:青年学生成为运动先锋;运动发展迅速;运动地域范围广;参与的社会阶层广泛。(4分)(2)作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4分)(3)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4分)(4)主题: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提供(或准备)条件;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4分)【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根据材料一“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可得出五四运动由青年学生发起,青年学生成为运动先锋;运动发展迅速,运动地域范围广,从北京开始,迅速席卷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广泛,有学生、工人、商人等。(2)根据材料二图片信息“上海日商纱厂工人罢工宣传画(1919年6月)”“五四运动前后在杭州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部分进步报刊书籍”“中共一大会址外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3)根据材料三“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完成了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红船是中国共产党起航的地方,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开端,是开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的起点”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4)根据材料一、二、三可知,五四运动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故可确定主题为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提供(或准备)条件(或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故答案为:(1)特点:青年学生成为运动先锋;运动发展迅速;运动地域范围广;参与的社会阶层广泛。(2)作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属和合成材料制眼镜框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铅字打字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2025届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一中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新疆昌吉市第九中学高考冲刺英语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洞口县第九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装饰镜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标准房屋买卖合同书格式
- 无固定期限工作合同汇编
- 医疗投资合同
- 期中测试卷(1-4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试题人教版
- 电子发票管理系统开发与维护合同
- 现代服务业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成人术中非计划低体温预防与护理学习与预实践
- 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系列国家强制性标准解读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
- 《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Python语言描述) 课件 第5章回溯法1
-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音乐剧 《雪绒花》教案
- 2024年中国交流低噪声风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海洋工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安全校车市场发展分析及市场趋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