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北京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基础知识综合(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中国fú【甲】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高原、湿地、草原等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其类型和数量之多在全球首屈一指。生物多样性不仅存在于远离人烟的高山、湖【乙】泊和草原,也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装点四季的植物、穿破城市喧嚣的虫鸣鸟叫、公园里躲躲藏藏的小松鼠,都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城市生态系统正成为人与自然连接的重要niǔ【丙】带。1.文段中,【甲】【乙】【丙】三处的字形、字音不能确定。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给出的解释,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幅】⑴布帛、呢绒等的宽度。⑵泛指宽度。⑶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辐】车轮中连接车毂(ɡǔ,指古代车轮中心的圆木)和轮辋(wǎnɡ,指车轮的外框)的一条条直棍儿。【泊】pō湖(多用于湖名)。bó船靠岸,停船;停留;停放(车辆);恬静。【钮】⑴同“纽”①②。⑵器物上起开关、调节等作用的部件。【纽】⑴某些器物上可供抓住而提起来的部分。⑵纽扣。⑶枢纽。⑷瓜果等刚结的果实。A.幅pō钮B.辐bó钮C.辐pō纽D.幅pō纽(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我们居住的城市北京,除了有①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也是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北京地处太行山、燕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分布有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以及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和大清河五大水系,有森林、灌丛、草丛、草甸、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北京在京津冀生态格局中具有②的地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此外,由于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区,北京成为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目前,北京有确切记录的鸟类占全国鸟类物种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在我国北方城市中独一无二。一个环境越来越清新的北京,将不断发挥城市生态岛的作用,成为更多物种赖以栖息的家园。2.根据文段内容,依次填入文中①②画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厚实举足轻重B.丰厚举足轻重C.厚实举重若轻D.丰厚举重若轻3.根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为第二部分标题横线处选择一种字体,最恰当的一项是()A.B.C.D.(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北京雨燕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被很多人视作“北京城的精灵”。北京雨燕即使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也是北京的一个“特殊生态符号”。这让北京雨燕成为了北京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每年春夏晨昏之际,成群结队的北京雨燕都会现身京城。它们在古老高大的城门楼上追逐竞飞,成为古都北京一道鲜活而经典的生态风景。七月中下旬,北京雨燕又飞往非洲南部。“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中的“玄鸟”,被古人奉为神圣。学者认为,“玄鸟”指的是北京雨燕。有学者说:“‘北京雨燕’应该就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图腾原型。北京城的起源在‘燕山’脚下的西周‘燕都’古城,可以说,一个小小的‘燕’字与古都北京有着不解之缘。‘玄鸟’有祥瑞与守护之意,而北京雨燕已不离不弃地守护古都600余年。”2021年在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北京展区采用沉浸式手法,让观众跟着雨燕,打开超大型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可以说,北京雨燕已成为北京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目前,社会各界正携手保护雨燕。相信未来,这些与古都相伴的鸟儿能更加自由地翱翔于北京上空。4.文段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帮助修改.5.文稿提到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入选教材的诗(写篇名)中诗句“”就描写了鸟鸣叫的情形。6.编审即将结束,你发现专栏还缺第四部分结语。请补写一句话,用上“了解”“学习”“探索”三个词语,以引起大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视。(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年级组织各班开展研学活动。你完成了一篇研学笔记,老师建议你修改补充,准备在班级展示。7.请用正楷字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笔记的标题。()“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2023年初,中国已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令人①属目的成果,持续为全球经济合作②提供新动能,开辟新空间。有关各方表示,③衷心希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各国能不断增进经贸投资合作,加深人文领域互鉴,推动科技成果④应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8.你在这部分画出四处文字,依据语境对其进行了重点检查。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第①处的意思是“注目”,“属”应写成“瞩”,读音为“zhǔ”。B.第②处的意思是“供给”,“供”字形无误,读音为"gōng”。C.第③处的意思是“出于内心的”,“衷”应写成“忠”,读音为“zhōng”。D.第④处的意思是“使用”,“应”字形无误,读音为“yìng”。(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丝绸之路凝结着中国古人的智慧。长期以来,沿线其他国家经由丝绸之路与中国开展了各种经贸活动。西汉时期,张骞开拓出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打通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中国的丝织品、茶叶、瓷器以及灌溉、制丝技术等,开始向中亚、西亚乃至世界各地传播。七百多年后,唐朝高僧玄奘沿着古丝绸之路远赴天竺,带回了许多佛像、经论和佛舍利,创造了中印文化交流的高峰。及至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将青花瓷、中国历法等商品技艺和华夏文明传遍亚非数十国,使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极盛时期。这些互利共赢的经贸往来和互学互鉴的文化交流,展现了开放包容的胸襟与和平合作的精神,成就了丝路佳话。如今,丝路故事仍在讲述。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旅游推介等活动,还开展了各种项目合作。这些举措使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助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9.你发现这部分画线处用来总括后面三句话,有些地方表达欠妥。请修改此句。()10.为确定“行稳致远”的含义以防误用,你查词典选出了“致”的几个义项,分别为:①情趣。②达到;实现。③精密;精细。④招致;引起。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对“行稳致远”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做事稳健,富有情趣,思虑深远。 B.走得稳健,能实现长远的目标。C.做事稳当,考虑细致,未来可期。 D.走得稳当,想招引远方的希望。11.你要补全一副对联来小结本部分内容。依次填入下面对联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拓丝路,经贸交流____①____结硕果下联:通____②____,文明互鉴求同存异越古今A.①助推传播②民心 B.①互利共赢②技艺C.①互利共赢②民心 D.①助推传播②技艺(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伴随着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数字丝路赋予“一带一路”崭新内涵,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日益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环节,关键性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相继落地【甲】在海缆建设方面,“亚非欧1号”洲际海底光缆标志性项目投入运营【乙】在陆缆建设方面,依托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各国构建起大量跨境光缆;在新基建方面,数据中心【丙】云计算中心等也有一些布局,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多语言数据共拿【丁】另外,依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丝路电商”打开了一条双向贸易通道,成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中国商品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商品也通过电商平台,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12.你斟酌了这部分文段中四处要填入的标点符号。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甲】处填句号,因为至“相继落地”该句语意是可以结束的。B.【乙】处填分号,因为“海缆建设”分句与“陆缆建设”分句形成并列关系。C.【丙】处填顿号,因为“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是句内词语并列。D.【丁】处填分号,因为“另外”表示下面一句与上面一句是并列关系。(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这是一条充满诗意的道路每颗沙粒都是一个佳句这是一条富含故事的航线每朵浪花都是点点繁星两千年,两条路正因有了它们我们才遇见了那些美妙的文字李白留下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杜甫带来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多少赏心悦目的诗篇在这里诞生有多少情不自禁的事迹在这里涌现“一带一路”还有许多说不尽的话题。它不但是一条经济繁荣之路,而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也是一条数字之路。未来,它还会是一条绿色和平之路,增进沿线国家人民福祉,为世界和谐发展做出贡献!13.在检查研学笔记结语部分时,你画出了其中的几处语句,对其错误进行了修改。下列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A.“每朵浪花都是点点繁星”中的“点点繁星”改为"幅幅画卷”。B.“杜甫带来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杜甫”改为“王维”。C.“有多少情不自禁的事迹在这里涌现”中的“情不自禁”改为“感人肺腑”。D.“而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中的“而”改为“而且”。(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春游的历史文化,学校举办了专题讲座。不少同学对古人如何踏青产生了浓厚兴趣。先秦·浪漫诗意先秦时就已经有了春游,那个时期的郊游以浪漫闻名。《诗经》中的爱情诗篇里常常可见有关春游的内容。孔子推崇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颇具浪漫色形。你听,泗水河边,夫子拨弦,弟子和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琴声歌声融进暖暖的春日里,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魏晋·【甲】魏晋时期的文人常借踏青之机交游,这是他们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流连于山水之间,他们一起品茶,饮酒,赋诗。东晋书法大家王義之可称得上“旅游大咖”。他和友人共聚会稽山,在水边交游,还玩起了漂流杯的游戏——曲水流觞。此次聚会收获了37首诗篇。酒酣耳热之际,王羲之还提笔挥毫,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因此,永和九年暮春时节的这场文人雅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春游。唐朝·【乙】到了唐代,春游已成了一项全民活动,主要在上巳、寒食、清明时节展开。这些节日可是唐代官吏的公休假日!每到这时,唐玄宗还会给百官发“旅游基金”呢!说起资深的“旅游博主”,_______(人名)绝对算一个。他徜徉于“绿杨阴里白沙堤”上,乐而忘fǎn。那生机勃勃的早春西湖,在他的笔下灵动而缤纷。那时,不仅官家喜爱乘兴出游,百姓也喜爱郊游宴饮。“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的诗句,让人仿佛看到这样的景象:盛开着雪白花朵的山间,郊游的人们正举杯畅饮;城外远郊的阡陌上,踏青赏春的人们络绎不jué,好不热闹!宋朝·健身休闲宋朝的春游,内容更加多元化。除了赏花、品茶、写诗,人们还会开展一些体育活动:蹴鞠,射柳,荡秋千,放风筝……宋朝人,无论文人武士还是大家闺秀,几乎都会玩蹴鞠。人们趁着春融日暧,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宋人的春游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有没有给你的春游带来一些启发呢?14.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和歌”在此处的意思是“和谐地跟着唱”,所以“和”字应读作“hé”。B.“河畔”中的“畔”是形声字,因其声旁是“半”,所以应读作“bàn”。C.“乐而忘fǎn”在此处的意思是“快乐得忘记返回”,因此应写成“乐而忘返”。D.“络绎不jué”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应写为“络绎不决”。15.上面记录中提到的唐代“旅游博主”是谁呢?请你根据文段的相关内容,写出他的名字。()答:_____________16.根据语境,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恰当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①交游赋诗 ②挥毫泼墨 ③假日公休 ④全民狂欢A.【甲】②【乙】③ B.【甲】①【乙】④C.【甲】①【乙】③ D.【甲】②【乙】④(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曲水流觞”是我国古代的传统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农历三月,大家列坐于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赋诗一首。17.读了上面这段文字,同学们也列坐在小河旁,效仿古人“曲水流觞”的做法,以水代酒,以“春天”为主题开展对诗活动。你觉得哪位同学对得不正确呢?()18.小溪同学想拟一副对联,记录同学们对诗的情景,有几处还待推敲。请你帮助他做出选择。()曲水流杯,诗___①___清溪漾___②___泛觞,泉自远山___③___A.①书 ②激湍 ③入 B.①随 ②吟咏 ③来C.①随 ②激湍 ③来 D.①书 ②吟咏 ③入19.“曲水流觞”活动结束后,冇同学想选一幅书法作品作为纪念,但对选用哪幅作品犹豫不定。请你结合【甲】【乙】两幅作品的书体特点和活动的相关内容给他一些建议。()答:我建议选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莺。”从古至今,放风筝都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项活动。这次活动,还专门请了老师教同学们做风筝。阅读下面关于风筝制作的文字,完成7、8题。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风筝,其制作工艺有三大环节【甲】即扎、糊、绘。扎骨架最为关键,骨架扎不好,风筝便无法飞起。糊风筝多用坚韧受风的绵纸,也有用绫、绢的。“绘”赋予风筝丰富的内涵,而“扎”和“糊”是古人探索机械原理和技术应用。神话故事、花鸟瑞兽是传统风筝最常见的绘画题材。两千年来,高超的风筝工艺逐渐与悠久的传统文化融合,风筝就不再是单纯的纸鸢了。小小的风筝,承载的不仅仅是飞翔的梦想,还有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盼【乙】对亲朋好友平安康泰、前程似锦的真诚祝福。20.小筝同学在整理以上文字时,对【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请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A.逗号 逗号 B.逗号 分号 C.冒号 分号 D.冒号 逗号21.文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为落实《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学校开展了以“书香润泽”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主题活动于3月29日启动,学生会主席代表发言。打开《诗经》,展读《蒹葭》,蒹苍露白,秋水澄明,清幽的意境使人心灵愈加纯净;诵读《诫子书》,诸葛亮垦切的叮咛促使我们摒除杂念,保持精神的安宁;品味《昆明的雨》,汪曾祺恬淡地诉说对过往岁月的想念,教会我们以心灵的沉静面对世间芜杂……人生须臾之间,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阅读,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禁锢,使我们的生活足够辽阔丰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拥抱更加广博的世界,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纷繁世事。22.右图是学生会为活动设计的宣传海报。结合发言稿的内容,你认为“书香润泽”在这个情境中具体指的是______。23.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澄”应读为“chéng” B.“垦切”应写为“恳切”C.“品味”应写为“品位” D.“禁”应读作“jìn”24.有同学认为,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境中表达欠妥。请你结合语段内容作出修改。修改:______(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三个年级分别设计了名著推介展板。《骆驼祥子》讲述了北平城里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读完这本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甲】同时,作者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独特语言习惯的妙手回春的描绘,一定能让你感受到浓浓的“京味儿”。展板1 《骆驼祥子》(七年级)《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科普巨著。这本书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每个奥秘的揭开过程都充满了曲折和反复。因此,阅读《昆虫记》的过程,会成为让你惊叹不已,【乙】欲罢不能的探索与发现之旅。展板2《昆虫记》(八年级)吴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不仅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命运,而且反映了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对社会理想的探索和追求。小说具有深邃的主旨,其讽刺艺术也一向为人称道。作者通过冷静传神的刻画,寥寥数语,便将人物形象描摹得形神兼备,展现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展板3《儒林外史》(九年级)25.有同学建议在展板1中补充《骆驼祥子》的作者信息,在展板3中例举《儒林外史》里的一个人物。请你根据提示完成补写。①《骆驼祥子》作者:______ ②《儒林外史》中的人物:______26.有同学对展板中的四字词语产生了疑问。你认为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妙手回春 B.引人入胜 C.鲜为人知 D.形神兼备27.有同学认为展板中【甲】【乙】两处标点使用错误。你认为下列选填标点恰当的一项是()A.【甲】分号 【乙】逗号 B.【甲】分号 【乙】顿号C.【甲】逗号 【乙】顿号 D.【甲】逗号 【乙】逗号(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学校组织到故宫博物院观看“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同学们围绕着书法展品展开了讨论。28.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两幅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A.《陋室铭》是泰不华用篆书写就的,其笔画圆润,古朴雅致。B.《岳阳楼记》是董其昌用行书写就的,字体清丽,笔画平直。C.《陋室铭》是一幅隶书作品,其朴拙的特点契合读书人安贫乐道的品格。D《岳阳楼记》用楷书写就,大气方正,与范仲淹忧乐天下的情怀相契合。29.4月23日,活动总结。同学们纷纷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请你从语文老师搜集的词云图中任意选择词语,运用修辞方法写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答:______(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为拓展学习空间,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将参观成果集结成册。30.用正楷字书写“赴文献之约探中华文脉”十个字作为手册的标题。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募。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单位连合主办。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甲】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长期以来分别收藏于多家机构和博物馆。本次展览首次将分散各处的文献汇萃一堂,展出面积近3000平方米,集中了多种类型的珍贵古文献共249种、382件。在这里,我们可以一站式了解中国典籍发展历程中的各种载体及丰富的装帧形式,近距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启一段溯原中国历史【乙】探寻中华文脉的旅程。31.检查文段,同学们发现了书写错误。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因为表达的是“文献展览开始”的意思,所以应写为“开幕”。B.因为表达的是“共同主办展览”的意思,所以应写为“联合”。C.因为表达的是“文献聚集在一起”的意思,所以应写为“会粹”。D.因为表达的是“探求历史的本源”的意思,所以应写为“溯源”。32.有同学对两个加点字的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档”应读为“dǎng” B.【甲】处应填句号,表示陈述句末的停顿。C.“散”应读为“sàn” D.【乙】处应填顿号,表示短语之间的并列。(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四大发现”文献时间跨度达3000年,贯通中国历史和中华文脉,记载着历朝历代的规章制度,述说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记忆。在“殷墟甲骨”展厅,一件小的碎片——“甲骨6006”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甲骨文专家董作宾将这片看起来不怎么样的甲骨与其他甲骨碎片缀合,据此确定了商王世系。“居延汉简”展厅生动地展示了居延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边防武器管理、戍边吏卒功过奖惩等制度。从典籍中,我们见证的除了古人的生活,都是宏观的制度。如果说前者构成了历史的骨架,那后者则为文明提供了血肉。“居延汉简”展厅设置了还原居延地貌的微缩场景,陈列了“习字简”“衣物简”“大麦简”“求盐简”等展现戍边吏卒日常生活的展品。观众置身其中,能切身体会到两千年前居延戍边生活的方方面面。33.有同学发现文段画波浪线处表达口语化,用下列成语替代,最恰当的一项是()A.默默无闻 B.貌不惊人 C.差强人意 D.一文不值34文段中提到了文献修复中的一个用语“缀合”,有同学想弄明白“缀合”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缀”的主要义项有:①用针线等使连起来;②组合字句篇章:③装饰。根据词典释义、文段内容及右图,“缀合”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35.有同学发现画横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可以修改为______。(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殷墟甲骨”展厅设计了“立体画卷”“姓属林”“模拟占卜场景区”等特色场景,利用空间立体复原和声光电相结合的手段,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殷商气息。“敦煌遗书”展厅大面积采用了极具敦煌特色的洞窟壁画,展现出盛衰相继、融合中西、色彩斑斓的中古世界。整场展览如同一部沉浸式电影,文物是剧中演员,讲述中华文明故事。文明是需要传承的。一代代学者不懈钻研,努力发掘“四大发现”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让汉学的话语权重新回到中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从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共识,构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中学生,______。36.在表达参观感受的环节,一位同学撰写了一副对联,但有几处词语需要进一步推敲。根据前面三个部分的内容,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聚合文献,徜徉①,探寻②;创新③,沉浸光影,共筑④。A.①文学②中华文脉③内容④精神家园B.①文学②精神家园③形式④中华文脉C.①典籍②精神家园③内容④中华文脉D.①典籍②中华文脉③形式④精神家园37.同学们发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结合手册内容,在结尾横线处写一句话,用上“学习”“坚守”“创新”三个词。(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学校要在初三年级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儒家认为立身处事当以诚信为本。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意思为诚实,就是说真话,做实事,反对虚伪。《说文解字》中有:“人言为信。”宋代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信”要求人们①说话要诚实可靠,不说大话、空话、假话,②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诚信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诚信是诚实无期、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38.对上面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及词语书写,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A.“立身处事”应写为“立身处世” B.“行信义之事”中“行”应读“xíng”C.“诚实无期”应写为“诚实无欺” D.“言行相符”中“符”应读“fǔ”39.根据文意,在①②两处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①只有②才 B.①不仅②而且C.①虽然②但是 D.①因为②所以40.大家为了弄清“思诚者,人之道也”的含义,查阅了《古代汉语词典》,其中“道”的释义可归纳为:①道路;②方向,方法,道理,原则、规律;③道德;④技艺;⑤说。请你根据文段内容及释义,解释“思诚者,人之道也”的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随着时代的发展,诚信的内涵也不断丰富,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儒家经典①一书中写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②周敦颐把“诚”提到“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高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诚信提高到党的建设的高度。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要“实事求是”,周恩来同志强调要“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稳步而又勇敢地前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诚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这一切都充分说明,诚信不但是传统美德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更是革命传统的要求。41.文段中①②两处所填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A.①《论语》②唐代 B.①《孟子》②宋代C.①《论语》②宋代 D.①《孟子》②唐代42.文段中画线句子表达欠妥,请你根据语境修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之一,它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乙】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用朴实无华的行为践行着诚信。【丙】诚信的种子早已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诚信精神早已根深叶茂。【丁】我相信,诚信必将展现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与突飞猛进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做诚实守信的中学生吧!43.上面是某同学参加活动后写的感受,其中使用词语或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句是A.【甲】 B.【乙】 C.【丙】 D.【丁】44.活动结束后,学校把同学们的活动成果整理成册,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作为封面标题。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北京平谷统考一模)“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特展”在故宫午门展厅展出。学校为此开展研学活动。山川景物,美不胜收,往往能触动诗人的心扉。在古代诗坛,山水诗的创作有一个发展过程。汉代以前,很少有诗人以山川风物为创作题材,汉末时期写山水诗的诗人仍是凤毛麟角,【】横槊赋诗,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十古名句,这类好诗在当时不胜枚举。直到魏晋时期山水诗才成为诗坛的一股潮流,但是以山川景物为题旨的诗歌仍未臻成熟。直到唐代,山水诗在诗坛上才大放异彩,并迅速达到了卓越之境。"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环绕着对泰山的“望”,使读者体悟到它恢宏的气势,让人拍案叫绝;“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笔下的黄河盘空排奡,让人真切感受到黄河势不可挡的威力。诗人们所取得的成就和创作经验,在今天仍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45.结合文段内容,指出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美不胜收B.不胜枚举C.拍案叫绝D.势不可挡46,对文中【】内作者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A.李商隐B.曹操C.白居易D.陆游47,小明不清楚资料中“盘空排奡”的含义,通过查阅字典,找到了“奡”的解释:①矫健有力;②突兀。请你帮他解释“盘空排奡”在文中的意思。(2分)答:(2023北京平谷统考一模)中国绘画是一个艺术宝库,异彩纷呈。中国绘画的精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绘画的艺术追求最重要的是气韵生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天”指世界的运动刚强勒健,画家眼前都是生机,绘画就表现生机。其二,中国艺术家将“物我同一”的艺术体验融合在艺术作品中。“物我同一”①体现着中国人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②体现着中国人精神修养的最高境界。其三,中国绘画精神性的集中表现在于“心画”,心灵表现才是绘画的最高境界。总之,中国画学突出一个“心”字,画境就是心境。画中的古木萧疏,原是心中的高逸耿戒;画中的气象氤氲,原是心中的灵韵磅礴。48.一位同学对加点字注音、画线字的书写和字义作出如下判断,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精髓”比喻事物的精要部分,“髓”应读为“suǐ”。B.“劲健”在这里指强健有力,“劲”应读为“jìn”。C.“萧疏”在这里指古木稀疏凄凉,应写为“箫疏”。D.“耿戒”在这里指画家孤傲,不同于流俗,应写为“耿介”。49.在文中①②两处分别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①虽然②但是B.①如果②就C.①不仅②而且D.①既②又(2023北京平谷统考一模)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存世青绿山水画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整幅图卷就像一首雄壮而舒缓的古典乐曲【甲】高耸的山峰和鲜亮的青绿色彩,是小提琴不断演奏出的主旋律,丰满厚实,高挂的瀑布和巉岩悬崖就像低音鼓敲击出的节奏,铿锵深沉;建筑、舟船和人物活动如同长笛吹响的快板,轻盈跳跃。画中的各组群山不是简单地循环往复而是有许多变化,如变换山体造型、增换瀑布和建筑群等,细节变化则更丰富,如同乐曲中的“变奏”【乙】不同的节奏与情绪,在不断地交织变化中融合,一起奏响了北宋宫廷文化的灿烂之声。50,展板上《千里江山图》的标题选用了以下字体,请你依据“书体一致,和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弹性墙面涂料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无塑餐盒封口纸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吊车租赁合同范本参考
- 2025加盟合同书样式
- 货车包月合同范本
- 范文环保验收合同范本
- 装修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搭棚施工承包合同
- 2025技术许可合同
- 电网建设项目施工项目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标准化管理手册(变电工程分册)
- 口腔门诊部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五年级上册口算练习1000题及答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及答案汇编
- 数学六年级上册《弧长》课件
- 体检科运营可行性报告
- 北京市丰台区市级名校2024届数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设立项目管理公司组建方案
- 薪酬战略与实践
- 答案之书(解答之书)-电子版精选答案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上)01总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