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空坐标专题概览]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对应学生用书第137页)考点1eq\a\vs4\al(|)凯歌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背景1.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中央决策(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2)“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概念阐释]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所谓“过渡”是指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二、过程1.工业化建设(1)成果:到1957年,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建立起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2)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三大改造(1)表现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2)结果: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意义: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3.存在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轻巧识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理解—史料研习归纳]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史料一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史料二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0.1%以下。[史料解读](1)史料一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2)史料二主要是反映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提示]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提示]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史论归纳]“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实质1.特点(1)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3)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4)渐进性和长期性。(5)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辅相成。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阅读下表信息,据此解读正确的是()工业投资金额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数行业比例(%)投资主体比例(%)金额(亿元)重工业85中央81.8481.15轻工业15地方18.2107.32——1953-1957年间我国工业与基本建设投资情况统计A.地方政府资源调控能力不足B.凸显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C.该时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D.“一五”期间工业发展迅速C[材料中地方的投资比例小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贫困,地方无法进行投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以排除B项;通过表格中对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可以看出重工业是投资的重点,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工业发展速度方面的信息,故D项错误。]2.1957年,全国农业总产值536.7亿元,比1952年的417亿元,增长了24.8%,平均每年递增4.5%。粮食总产量19505万吨,比1952年的16392万吨增长19%,平均每年递增3.5%。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优先发展农业 B.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C.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D.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错误;1956年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土地由私有变为公有,故B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走的是集体化道路,农民生产自主权减弱,故C项错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3.下图为我国1952-1956年底主要经济成分的变化:这种经济成分变化最主要的意义是()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D.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后,公有制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故A项正确;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才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故C项错误;D项不是最主要的意义。]4.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之后食用油票、布票相继问世,全国2000多个市、县都分别发放和使用各种商品票证。这说明当时中国()A.国民经济极端困难、物资奇缺B.规范市场经济、统一消费行为C.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业城镇已建立D.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控制D[经历新中国成立初经济的恢复,物资困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为计划经济体制确立阶段而非市场经济阶段,故B项错误;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公有制才确立,故C项错误;票证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经济进行指导的重要措施,故D项正确。]考点2eq\a\vs4\al(|)“岁月峥嵘”——曲折发展的十年和“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成功的探索1.《论十大关系》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关系,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2.中共八大(1)内容: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2)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3.八字方针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特别提醒]正确认识“八字方针”(1)含义:“调整”是指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2)关系:“调整”是八字方针的核心,其目的是“巩固、充实和提高”。二、探索中的失误1.原因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缺乏深刻的认识。2.表现(1)事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3)危害: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易误警示]正确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与生产关系无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三、十年建设成就工业先后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等十几个基础行业交通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能源到1965年石油实现自给,结束了“洋油”时代四、“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表现在“全面夺权”的狂潮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整顿(1)周恩来整顿经济: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在农村,重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2)邓小平全面整顿: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整顿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国防科技工作等,国民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和倒退的局面,开始了恢复和发展。3.危害(1)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2)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教材补遗]新中国的城市化问题1950—1957年,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1958—1960年,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炼钢铁,“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1961—1965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1966—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理解—史料研习归纳]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史料一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史料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4月3日)史料三在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这十年的最初探索中,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以及党在指导方针上存在着正确的、比较正确的和错误的两个趋向,社会主义建设一开始就经历着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这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在大部分时间里基本上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这是主要的;另一方面,从1957年起,“左”倾错误日益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反复和徘徊的局面。——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史料解读](1)史料一主要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出现。其中“跃增至”一方面说明钢产量超越常规,另一方面也说明钢产量的增幅已经脱离社会实际。(2)史料二体现了人民公社化的特点:扩大公有化、集体化的规模,军事化形式管理,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3)史料三中作者描述了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两个发展趋向:①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这是主要的。②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反复和徘徊的局面。[史料运用](1)史料一表明“大跃进”运动的核心是什么?反映了“大跃进”运动的什么特点及有何影响?[提示]核心:大炼钢铁。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影响:不仅造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而且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了破坏。(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二是针对哪一事件发表的社论。该事件有何特点?[提示]事件: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出现失误的主观原因。[提示]①党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照搬苏联模式。②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认识不足,急于求成。③忽视了经济建设的一般规律,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④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左”倾错误,长期以来,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致使政治上的“左”倾错误蔓延到经济领域,并恶性膨胀。[史论归纳]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核心问题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2)失误的原因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3)经验教训①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陈云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出了“主体——补充”思想,也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应该以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同时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互为补充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手段。”材料表明()【导学号:62160080】A.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B.社会主义建设两种经济可以并存C.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完善D.经济建设仍受“左”倾思想的影响B[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行,故A项错误;材料中社会主义建设允许私有制的存在说明两种经济可以并存以实现中国现代化,故B项正确;中共八大召开时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C项错误;中共八大正确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D项错误。]2.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年均积累率为25%左右,而1958年我国积累率猛增至33.9%,1959年、1960年进一步增至43.8%和39.6%。这表明,当时我国()A.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B.经济调整措施发挥成效C.开始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D.工业发展投资高且急于求成D[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58年至1960年间,这期间正是我国的“大跃进”运动时期,“大跃进”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资急剧膨胀,积累率突然猛增,三年间平均每年积累率高达39.1%,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三年“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1958年至1960年间,我国工业发展投资高且急于求成,故D项正确。]3.1958年,国家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人员迁往城市。不久,禁止从农村招工的政策又突然发生了变化,国家决定放宽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权,大批农村人口得以迁入城市。这一变化()A.导致农业集体化运动严重受阻B.适应“大跃进”的需要C.有利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D.导致城乡差别缩小B[根据材料可得出,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政策从“严格限制”到“放宽”。材料不涉及农业集体化运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58年”“国家决定放宽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权,大批农村人口得以迁入城市”可得出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是为了适应“大跃进”的需要,故B项正确;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不利,故C项错误;仅从城市人口的增加不能推出城乡差别的缩小,故D项错误。]4.1962年3月中共中央财经小组会议决定:1962年的绝大多数重工业生产指标比原计划分别降低5%到20%。其中,煤产量从2.5亿多吨降为2.39亿吨,钢产量从750万吨降为600万吨。这次调整()A.奠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B.有利于扭转经济比例的失调C.使工农业产值都有很大提高D.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B[1960年提出的“八字”方针,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绝大多数重工业生产指标比原计划分别降低5%到20%”可知,重工业生产指标下降,有利于产业间比例的均衡,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而且工业生产指标也进行了一定的下调,故C项错误;工业布局更多涉及工业的地域分布,故D项错误。](对应学生用书第141页)◎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卷别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全国卷Ⅰ2015·“一五”计划(工业化);2014·“一五”计划、计划经济体制全国卷Ⅱ2016·“一五”计划;2014·粮食的统购统销全国卷Ⅲ——全国卷2012·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历程考情分析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于“一五”计划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主干知识上。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迁移应用,坚持能力考查,体现学科能力目标。试题呼应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目的。◎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立足时空观念——主干知识迁移考1.(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A[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工业化,而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由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快,有的指标甚至超过美国和英国好几倍,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实情,故选A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故B、D两项说法错误;1958年中国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掀起“大跃进”运动,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2.(2012·全国卷)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中国“二五”计划及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国“二五”计划是从1958年到1962年,由于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故选D项;中美关系当时已经破裂并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排除A项;中苏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严重裂痕,苏联取消对华经济援助,排除B、C两项。][名师点拨]“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是高考密集命题的主干知识。高考命题对这一主干知识的命题常采用新材料,立足时空观念,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更好地认识新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立足史料实证——创设情境灵活考3.(2014·全国卷Ⅱ)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C[“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于A项“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项“农村的政权建设”、D项“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不会起到促进作用。粮食的统购统销本身就是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据此判断C项正确。]4.(2014·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题干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问题。粮食供应不涉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排除A项;“一五”计划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排除C项;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底已基本完成,排除D项。][名师点拨]粮食的“统购统销”属于教材拓展内容,高考命题通过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得出新结论,从历史现象折射的本质角度考查国家政策的制定对经济建设的影响。这说明强调能力立意,突出概括、说明、分析等史学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作用,注重考查探究新问题的能力是高考的命题趋势。立足家国情怀——社会热点隐性考5.(2016·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A[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一五’计划期间”,二是压缩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这说明国家的投资主要用在了生产领域,这是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故选A项;B项本身与材料矛盾,排除;C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未反映深层原因,排除;D项与材料矛盾,工业化必然促进城市化发展,故排除。][名师点拨]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但供给侧改革既不会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也不会走放任不管的“歪路”,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5题就从历史命题的角度,以“一五”计划立意,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暗合时政热点,隐性考查“供给侧改革”。立足唯物史观——学科理论引领考6.(2011·全国卷)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A[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名师点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按照唯物史观辩证看待,有发展,也有曲折;有历史经验,也有历史教训。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要充分依据具体国情,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要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信中国共产党为建设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高考命题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向1.1952年,中央政府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1954年又成立了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其职责是负责技术性工作。成立这些机构主要是为了()A.进行所有制的变革 B.加强对企业的管理C.保障经济计划完成 D.推动科技成果转化C[由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负责技术性工作”可知,这些机构的设置是为国家经济计划服务,保障经济计划完成,故C项正确。]2.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B[根据材料“大规模的劳力动员”指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急于求成,造成巨大损失,毛泽东由个体经营转向集体经营,邓小平由集体经营转为家庭联产承包,其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转变,B项符合题意。]3.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随后不久又对油料、棉花、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进程C.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D.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B[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5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面临着内部经济恢复和建设、外部帝国主义的封锁和禁运,为此提出“一化三改”,优先发展重工业,故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实行配给制,故提高农民积极性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是在1956年,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是在改革开放后,故C、D两项错误。]4.1957-1978年,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也存在着一部分非计划经济因素,如农村集体经济下的“小自由”、社队企业,城市中的个体经济、中小国有企业等。这说明()A.计划经济体制未真正建立B.经济活动完全纳入国家计划体系C.两种经济形式共存和竞争D.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市场行为D[三大改造完成后,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就逐步建立起来了,这在题干中已经明确提出,A项不符合史实;“完全”这种绝对化表述不确切,B项错误;题干只是体现了两种经济形式同时存在,并未反映它们之间的竞争,C项错误;题干中“非计划经济因素”本质上就是市场行为,也就是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市场行为,答案为D项。]5.从1966年至1976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1%,虽然大大低于1952年至1966年的平均水平,而且隐藏着危机,但总体有所增长。这说明()【导学号:62160081】A.“文化大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B.“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C.经济发展停滞不前D.受政治运动影响经济发展放缓D[材料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有所发展,但这不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而是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抵制“文化大革命”错误而取得的,故A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大大低于“文化大革命”前,这说明了中国经济并没有“持续快速”发展,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虽然大大低于1952年至1966年的平均水平,而且隐藏着危机,但总体有所增长”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政治运动影响,经济发展放缓,并非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故D项正确,C项错误。]以史料的典型性原则例说“以图证史”[史料实证][理论阐释]1.史料实证的典型性原则(1)史料具有典型性高考命题史料的选择,都是命题专家反复斟酌,精挑细选的。史料可大可小,亦可远可近。“大”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诉求,“小”指具体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远”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近”指为高考综合能力的考查服务。(2)获取隐性有效信息在材料信息的获取上,材料的表层信息很直观,较易获取,而材料涉及的隐性信息因需要归纳、迁移才能获得,这类信息往往不被考生所洞察。2.“以图证史”典型性原则的体现(1)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图证史”对于历史研究而言不仅是材料问题而且是方法问题。(2)“以图证史”对于历史学的意义就是要把出土或传世的图像材料怎样作为史料来加以研究,主要关注:一为图像确定真实的时代,所反映的时代风貌;二为图像的信息用美术史的方法正确解读;三为图像的展示其实也隐含了主流意识形态或强势文化主导了或者遮蔽了图像的表现形式,同样需要个案的研究。[运用点拨]1.图像不仅仅被合法地纳入新的史料范畴中,更在方法论意义上向人文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自主性诉求。“以图证史”,人人都可以成为时代大事件历史的叙事者。解答“以图证史”类试题应注意三点:(1)抓图片信息:仔细观察图片,概括图片所包含的信息,包括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并分析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走向。(2)看文字:图片型选择题一般都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文字说明往往是解题的重要信息,千万不可遗漏。(3)重联系:将图片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下图是反映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两幅图片:以图证史:攀梯“摘棉花”反映了“大跃进”中的“浮夸风”,“吃饭不要钱”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大办公共食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2.例析以图证史获取隐性信息例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如下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点拨]解答本题应充分从题头、图片与文字说明中挖掘隐性信息。(1)从关键词中获取隐性信息:“1980年6月18日”,隐性信息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探索中。(2)从论述的观点中获取隐性信息:“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是本题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隐含的信息是高度评价广汉县向阳人的换牌行为。(3)从图片中获取隐性信息:图中的换牌隐含着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4)从文字说明中获取隐性信息:图片中的注释“墨汁都还没干就匆匆挂上去了”“在换牌半年多的时间里,我连陌生人都不敢见呢”“不准宣传、不准广播、不准登报”等隐含的信息是改革尝试中改革理念与“左”倾思想的冲突,当时“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答案】提取历史信息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例: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进行历史解释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例: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3.(对接高考)近几年高考一些图片已作为史料引入高考试题,命题形式新颖,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训练]1.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D[抓关键信息“1954年”“上海市装订生产合作社”“股金证”,由时间可知当时三大改造尚未完成;由“装订”“合作社”“股金证”可知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故选D项。]2.右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猪羊肥大赛黄牛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A[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浮夸风等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的发展,A项口号与图片都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都是“左”倾错误的表现。]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应学生用书第144页)考点1eq\a\vs4\al(|)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伟大的历史转折[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工作重点的转移1.标志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4)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3.意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轻巧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改革(1)开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2)推广: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3)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城市改革(1)依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4)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易误警示]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1)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设立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并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4)开发浦东: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2.格局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3.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4.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轻巧识记]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史料一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指出:“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史料二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史料三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强调了农村改革的迫切性,也说明了农村改革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2)史料二中“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说明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3)史料三中“某些尝试”主要指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集体农业的痕迹”指人民公社下的集体生产。[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提示]没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的是土地使用权和分配经营自主权,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改变。(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三中率先“尝试”变革的“中国最贫困的省份”有哪些。这种变革主要针对什么问题?有何重大历史意义?[提示]省份:安徽、四川。问题:针对当时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史论归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1.原因(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实行具有群众基础。2.特点(1)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2)它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对外开放的进程史料一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邓小平文选》史料二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史料解读](1)史料一说明创办经济特区具有多方面的深刻意义,它不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可以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2)史料二说明浦东的开发、开放不仅促进了浦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标志。[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特”的本质含义。[提示]经济特区的“特”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根据史料二,指出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提示]浦东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史论归纳]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具体形式及发展阶段1.开放原因(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2.具体形式(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2)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3)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3.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2)第二阶段: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3)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经济体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1979年起,政府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油脂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涨幅35%,同时还对粮食和油料超过政府征购部分加价50%。这一举措()A.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打破了旧经济体制的束缚C.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D.宣告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A[提高农产品价格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此时已经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打破旧体制的束缚,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中粮食价格为政府定价并非市场定价,故D项错误。]2.1979年,北京东风电视机厂以“散件加工”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经济效益,被国家广电总局认为是打乱了国家计划,挤压了民族工业。某领导则批示:“看来,这个厂要给洋人做加工厂。”这说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B.引进国外技术造成竞争加剧C.对外开放政策尚未真正执行D.体制和观念的变革任重道远D[材料中某领导认为东风电视厂引进外国技术后就是为洋人加工,这说明当时人们对引进外国技术发展国内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保守的思想阻碍企业发展,因而需加强体制和观念的变革,故D项正确。]3.邓小平曾说:“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外资到上海去,当然不是整个上海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下列直接得益于该讲话精神的举措是()【导学号:62160085】A.闽、粤等省创设经济特区B.国企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C.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的政策只有特区才能实现,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企业的改革问题,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引进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形式,但出现较晚,比特区的时间晚,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4.到1990年底,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已由1978年的将近400种逐渐减少为9种;同时,将850种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计划调拨变为市场调控。这表明我国()A.经济体制已明显转型 B.政府干预日趋过时C.计划经济时代已终结 D.产业结构得以优化A[结合题中数据信息可知,1990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经济领域中由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越来越少、由市场调控的种类越来越多,这客观上体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特征,A项说法正确。]考点2eq\a\vs4\al(|)“中国梦”的成真——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历史性跨越1.背景(1)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2.标志(1)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②判断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④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2)中共十四大①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易误警示]正确认识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成为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标志(1)南方谈话确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从而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中国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内容①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②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2)意义①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②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2.中共十五大(1997年)(1)内容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⑤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3.初步建立(1)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2)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轻巧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史料研习归纳]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史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史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史》[史料解读](1)由史料一“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和“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信息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根本区别在于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2)史料二从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由“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得出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史料运用](1)史料一论述了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实践探索。根据史料一,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前后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提示]问题: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区别: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前者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后者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史料二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特点。根据史料二,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的特点。[提示]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史论归纳]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从原因上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①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②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3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③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2)从特点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具体表现为:①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②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③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3)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社会共同富裕。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C[根据材料信息,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说明国家允许在公有制经济外存在私营经济,但“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说明此时的个体经济规模是较小的,不可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故C项正确。]2.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导学号:62160086】A.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B.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C.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以减轻农民负担D.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A[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借鉴了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故A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扩大农民的生产自主权,苏俄实行固定粮食税,故B项错误;固定粮食税为产品分配,相比之下所有制形式更为根本,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故D项错误。]3.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目标。2003年中国明确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这一过程可知,中国经济转型的特点是()A.不断深入层层递进 B.其有渐进性与阶段性C.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D.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B[材料中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大飞跃而非深入和递进,故A项错误;材料中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1992年”“2003年”表明阶段性,从“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到“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目标”表明有渐进性,故B项正确;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是经济转型的内容而非特点,故C项错误;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与题中“从这一过程可知”“转型的特点”不符,故D项错误。]4.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它()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骤B.作为东部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C.改革开放新时期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D.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骤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A项错误;作为东部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是上海,故B项错误;雄安新区对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故C项正确;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对应学生用书第149页)◎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卷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全国卷Ⅰ2013·计划与市场的关系——20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全国卷Ⅱ——————全国卷Ⅲ201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卷————20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考情分析全国卷在本讲中的命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三个点上,试题呈现出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的特点。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立足时空观念——主干知识迁移考1.(2013·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面临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新经济政策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的做法,承认市场和商品货币的作用,实际上正确处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主要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故B项符合题意;两国实行的政策相距半个多世纪,国内外经济状况尤其是国际经济状况明显不同,A项错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行前没有出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C项错误;苏联为促进工业化取消了新经济政策,D项错误。]2.(2012·全国卷)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时间信息“1992年”和数据信息“12万人”“超过1000万人”。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和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发生的,是在1992年以前,故排除B、D两项;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C项;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理清了人们对姓“社”姓“资”问题的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因此,出现了题干中所述的现象,故选A项。][名师点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本讲中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曾经的命题点所在。试题重在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准确阅读历史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历史解释——方法能力创新考3.(2016·全国卷Ⅲ)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A[题干中农业种植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国家也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排除B、C、D三项。]4.(2011·全国卷)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C[材料说明工资增长幅度低于上缴税利增长的幅度,体现国家意在使企业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故选C项。][名师点拨]经济体制的改革,无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其经验和教训是: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断打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才能创新和调整,只有不断的因时改革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足唯物史观——学科理论引领考5.(2017·全国卷Ⅰ)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C[本题的关键信息:一是时间“1990年”,二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链接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这份报告通过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要求摆脱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C项正确。][名师点拨]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历史不具有重复性,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具体的和唯一的,如第5题,1990年中央报告明确指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这一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这份报告通过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要求摆脱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势1.深圳蛇口工业区建设的第一项工程是港口码头,由于吃“大锅饭”,工人干劲不大。为调动积极性,工程处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超定额者,每超一车奖4分钱。然而1980年4月,这一奖励制度被勒令停止。一向有挣脱现行体制内“大锅饭”设想的袁庚拍案而起,4分钱的“官司”一直闹到了中南海,经批示,在8月重新恢复了超定额奖。结果,工地运泥量又从每人每天20车猛增至100车以上。这说明()A.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提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被拉开C.突破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D.最早打破“吃大锅饭”的体制弊端A[材料表明,定额超产奖励制度明显能提高工人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但这一正确的政策与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观念不符,一度中止,这说明改革开放首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故A项正确。]2.下面是1970—2012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C.对外开放逐步深入 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D[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合同协议合规管理展会服务
- 主体结构分包合同样本
- 杂粮交易合同
- 水电暖工程分包合同文本
- 物业授权管理服务合同
- 农村农机作业服务合同范本
- 高效布袋除尘器采购协议
- 机房设备安装移位合同
- 供水合同协议书格式样本
- 节能灯采购销售合同
-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4课 未来的交通工具丨赣美版
- 最新爆破安全规程
- 主题班会课防盗
- 支委会委员选举计票单
- 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情况的说明
- 幼儿园整合式主题活动设计案例《温馨家园》
- 荒漠区生态治理(麦草沙障、植物固沙)施工方案
-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趋势-PPT课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赛作品ppt课件
- Excel电子表格制作ppt课件(PPT 30页)
-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3)-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