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开放大学2021-“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
的表现,它是(A)
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
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战国时期,我国土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的是(D)
A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
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
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C政治上的大一统
D汉武帝独尊儒术
4、道教的出现是在(D)
A先秦时期
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
D两汉之际
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
A先秦时期
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
D两汉之际
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
(B)
A《论语》
B《老子》
C《庄子》
D《周易》
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B)
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B科举制的实施
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D韩愈的排佛
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D)
A敦煌
B洛阳
C河北
D长安
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
A诗歌
B钟鼎
C书法
D舞蹈
10、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
A唱
B念
C做
D打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何谓“一圆”和“一条直线”的历史大景观?
答:魏晋以后在中国文化由北向南的推进过和中出现的交相辉映的“一圆”和“一条直
线”的历史大景观。答:一圆指的是魏晋时刘微计算时所用之“微数”既今天的“小数,面
南北朝时祖冲之则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六位数,《齐民要术》是北鑫时期的中国杰出
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衣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
完整的衣书。理论研究之外,这一阶段的科学家们动手能力也得到充分表现。诸葛亮的木牛
流马、马钧的指南车、祖冲之的千里船。在科技制作方面亦可谓奇峰迭起。这种活跃与南北
多民族的文化融有很大关系、与中华文化交融有很大关系。同时,它也以其白身饱满的积聚,
迎接着中华文化隆盛时代的到来。
2、何谓“家天下”?
答:公天下:就是采取“禅让制”的社会制度,具体就是选能而为之。
家天下:就是采取“世袭制”的社会制度,具体就是父传嫡长子(就是皇后生的大儿子)。
中国开放大学2021“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哪种文化不属于“三大集团”?(D)
A江汉民族B河洛民族C海岱民族D中华民族
2.古人用“表里山河”来称道关中的地利形胜,关中是今天的(A)
A山西B陕西C湖南D湖北
3.(B)是中国文明基本形态得以形成的奠基时期。
A原始时期B夏商周时期C夏朝时期D周朝时期
4.汉武帝接受董仲舒(A)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
的统治思想?
A《天人三策》B《士不遇赋》C《春秋繁露》D《公羊春秋》
5.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B)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6.中国文明基本形态得以形成的奠基时期是(B)
A夏商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7.中国封建王朝建立和成长期是(A)
A秦汉时期B春秋时期C西周时期D夏商时期
8.政治化了的血缘关系体系就是(B)
A宗派制B宗法制C宗教制D封建制
9.(B)的精义在限制君主施展其无限的权力。
A仁政B无为而治C依法治国D轻重治国
10.两税法是(D)颁布的,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
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A明朝B元朝C秦朝D唐朝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礼乐文明表现的是家国之间的和谐。(对)
2.中国文化在魏晋以前只是在北方范围内存在东西并立格局。(对)
3.文明在中国的最早突破,是在被称为“中原”的黄河流域实现的。(对)
4.中华民族的形成,其实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对)
5.中国古代政治大体经历了“神权政治”和“王权政治”两大阶段。(对)
6.神权政治阶段过去之后,就是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对)
7.科举制是一种考试制度,其源头可追溯到明清时期。(错)
8.中国古代的重农主义,是民众所遭受的最根本的束缚。(对)
9.儒家的“中庸”之道,关系到中国人做事与做人的原则与方式。(对)
10.孔子提出的“仁”的概念,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对)
中国开放大学2021“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3
一、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庄子》中所说的“坐忘”是(A\B\C\D)
A.无己B.无名C.无待D.无功
2.墨家的主张是(A\C\D)
A.无为B.天人合一C.非攻D.非乐
3.涉及“轻重之术”的文献有(A\B\C\D)
A.《海王》B.《山权数》C.《山国轨》D.《国蓄》
4.早期的法家代表人物有(A\B\D).
A商鞅B申不害C慎子D韩非子
5.关于圣贤的人生设计,正确的是(A\B\C)
A.孔子的“君子”思想B.孟子的“大丈夫”人生
C.庄子的“逍遥人生”D.黄老家的宗教人生
6.下列对孔子个人活动经经历说法正确的是(C)
A.少年时苦学“六艺”,后成主持祭祀的儒士
B.三十岁时融会贯通“六经”,创办私学
C.五十多岁开始在鲁国从政,取得巨大成功
D.晚年专心整理文化典籍,献身文化教育事业
7.中国古代政治大体经历的两个阶段包括(A\C)
A神权政治B宗教政治C王权政治D专权政治
8.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B\C\D)
A.户部省B.尚书省C.门下省D.中书省
9.西周时代所谓的“五服”设计包括(A\B\D)
A.旬服B.荒服C.卫服D.侯服
10.明朝的太监被皇帝赋予的大权有(A\B\C\D)
A.采买B.开矿C.管税D.镇守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如何理解唐代文化的生命情调?
答:首先,北方背景与唐代的开放精神
开放的胸襟是唐代立国的基本气象。这与它的北方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唐代展开了比秦
汉规模更大的开边拓土,最强大时疆域东到朝鲜半岛,西与今天的伊朗接壤,南到越南,北
逾大漠而入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唐朝强劲的军事实力,在于它精良的府兵,而府兵的精
良又以北方传统为背景。北朝以来实行府兵制,隋至唐初相沿不改。此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
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
练的折冲府,但关中(今陕西、甘肃东部)地区最多,数量几乎占全国的40%。要注意的是,
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是自备的。唐朝若没有它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惯战的习性,其
赫赫武功是不可想象的。
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对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融的精神来对待。这与其说
是唐朝皇帝思想境界高,不如说他的北方文化传统赋予他这样一副心态。早就有学者指出,
唐朝皇室汉族血统不纯,这倒不关紧要,重要的是其作为北朝关陇贵族特有的胡汉共处的历
史经历,使他们不会有强烈的“严夷夏之防”一类狭隘的族群观念。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
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即在东亚发生的前所未有的以强大唐朝为中心
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边地民族纷纷效仿唐朝制度,建立
起自己的政治体系,并热情地学习着中原一切的文明生活方式。唐人也在热心地向他人学习,
胡服、胡床、胡乐等等,在长安特别流行;著名的玄奘取经及其试图建立原汁原味的佛家教
派的努力,与唐人特有的对异域文明的热爱有相当大的关系。
玄奘
唐代对宗教的传播大体是包容的。佛教、道教、儒教以及景教、袄教等都可以在这里找
到自己的信众。朝廷文教的政策,基本上是以儒学治国(表现是以儒家经典选拔政治人才),
以宗教治身,并允许信仰的多元格局。他们推崇道教,是因为老子据说姓李;他们也遵从佛
教,特别是武则天夺取唐室权力据说是得到僧侣帮助。北朝式的佛教信仰很自然地在唐代得
到延续,并达到极盛。佛家的高僧们受着中国文化的启发,通过对佛教经典的诠释,建立各
种宗派。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净土宗、禅宗纷纷成立。诸多宗派各呈异彩,分
流并进,最终形成禅宗独占天下的局面。
唐文化烂漫的生命情调
中国文化发展到唐朝,是那样的辉煌灿烂。灿烂在什么地方?是哲学吗?是道德吗?是
学问吗?都不是。是文学。文学和宗教都是生命法则下的东西,它表现的是生命的情调,生
命情调的表达在唐代绚烂至极。前面说过,魏晋南北朝盛行的是名士、清谈,是对清风朗月
的酷爱,进而带出了诗文、书画,是文艺天才的尊崇。这些在唐代得到延续,绚烂至极。
怀素《论书帖》
唐文化生命情调的绚烂至极,是一种历史文化累积的结果,如果说汉朝开国时,所面对
的文化积累是“百家争鸣”的思想成绩,唐朝立国时,直接接受的则是前数朝丰富的文学艺
术。唐王朝的“皇统”起于北朝,是北朝鲜卑政权的后继。北魏的孝文帝改革,就具有“南
朝化”的特征,当时北方对南方的诗文也是极端艳羡。唐朝沿袭了北朝对南朝文化的艳羡情
绪。不同的是,他们现在统一了天下,不用再像北周那样,把南方出使来的大文人扣住不让
人回家了,天下的文人都归唐朝管了。从初唐开始的很长一段时期里,不论是王室还是大臣,
都喜欢将文人聚拢在一起,吟诗作赋,南朝各朝皇帝、诸王的习惯,在这时变本加厉。因此,
唐朝的科举本是要选拔干部,却着重考诗文,有没有行政能力先不管,先得要看你诗歌做得
好不好,是不是个大才子。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南辕北辙,但唐朝人不这么认为。他们喜欢才
子,也确实笼络了许多才子,这实际上保证了唐文化的开放。
说到唐代的生命情调,又是多方面的。唐人爱宝马,于是爱画宝马,有许多画马的画师。
唐人爱花朵,爱牡丹,爱牡丹的富贵气,至中唐犹如此。唐人爱过节日,政府为此放假;爱
过节,魏晋以后即如此,唐人更盛了。唐人爱旅游,李白、杜甫等都曾游访名山大川。在这
生命情调的洋溢四射中,爱文学就是最典型者。爱文章,在唐代是一个全社会性的持久风尚。
从李渊开始,就在朝堂上赋诗,李世民不单爱诗文,而且爱书法,为此不惜屈尊为王羲之写
传论。至武后,在朝廷中养一群文人,进行诗歌竞赛,也不外是南朝诸王的老法。
李世民
皇家如此,下至一般愚夫愚妇莫不如此。据载盛唐大文豪萧颖士恶待自己的仆人,人劝
仆人离去,仆人说,我不是爱惜主人的文才吗?这是何等的时代!李肇《国史补》说:“长
安(武则天年号)中,争为碑志,若市贾然。”又《旧唐书•李邕传》载:“邕早擅才名,
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章,
受纳馈遗,亦至巨万(万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者,未有如邕者。”这样的情形尚有
李华、韩愈等等。又据《云溪友议》记载,连当时的强盗,也都能吟诗。茨威格说,维也纳
之所以成为世界音乐的王都,是因为那里全民性的对音乐的热情(《昨日的世界》)。我们
也可以说,唐代文学的高峰,是因全民性的热爱。有学者说,李白著名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的诗篇,“孤帆远影”的情形,实际早在孟浩然出发前就写好了。大名鼎鼎的李白送一诗给
孟,孟到南方就可以住行不愁、且能找到朋友了。虽是推测,但颇能道出唐代尊崇文人的风
尚。唐人尚文,诚如沈既济《词科论》所说:“太后(指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
永隆中,始以文章选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
因循遐久,浸以成风……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2.春秋时期周人重农精神是如何蜕变的?
答:重农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时期周人重农精神的变质、商鞅变
法的“驱农归战”和西汉以后的国榷制度实行。
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的南移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大陆生态环境,孕
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一一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
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中华农耕文明在这气候适宜、土
壤肥沃的黄河中游流域开始形成。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及钱塘江流域的河姆
渡文化,也都显示了祖先们在这里辛勤耕耘、繁衍生息的时代痕迹。中国古代历史典籍追述
先古“有道帝君”的作风,便是孜孜以农业为怀的君子,《论语•宪问》称“禹、稷躬嫁而
有天下”,《史记》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
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
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
田而食”,即是生动的写照。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列国竞雄,政治家们为了在激烈的对抗中取得生存,进行了
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而这些改革,几乎无不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管仲的“相
地而衰征”,为齐国的强盛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魏国李悝的“尽地力之教”,竞为列国所效
仿;著名的商鞅变法,其奖励“耕战”政策使秦国的大军在关东所向披靡。秦汉以后,大一
统的中华帝国更把“重农固本”奉为治国的不易之道。
中国的农耕文明虽然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但由于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
较适宜于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运用和粟、稷等旱作物的生产,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
游达到较高水平,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也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随着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视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中国的农耕区域,逐渐向土肥水美的长
江流域扩展,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更为中国农耕区域的向南扩展,创造了有力的社会
条件。汉晋以来的数百年间,北方的边患日趋严重,战火的蹂蹒,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
境迅速恶化,在战乱的压迫下,中原优秀的农耕男女大批向南迁徙,足迹遍布长江中下游区
域及东南沿海各地。于是,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
移,而中国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很快就显示出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区域迅速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帛的主要供应地,“苏杭熟,天下
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即反映了唐宋以来经济中心南移的历史事实,“东南财赋”
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
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
耕田之业”,依靠畜牧、狩猎为生。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
进,不利则退”,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
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
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
展的前提。面对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中原历代王朝无不竭尽全力加以抵抗。
然而安居乐业的农耕民族终究无法与“往来转徙,时至时去”的游牧人在军事上作长期的追
逐争锋,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出现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等远征漠北的短暂行为,但农耕与
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局势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转农耕人处
于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处于守势的中原农耕人,他们世代和沿用以抵御游牧人的最基本策略是“修障塞、伤(整)
烽燧,屯戍以备之”。力尽艰辛前赴后继而修筑起来的万里长城,正体现了中原华夏民族试
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院墙文化”及中国人的保守缺乏开拓精神)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只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一个侧面,而更重要的一个方
面,是这两者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
族的融合。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
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农耕文化的补强
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唐时期开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是中原农耕文明
博取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游牧民族不断侵扰中原农耕区,固然给农耕区人民带来许多痛苦,
但因而也促进了中华民族血统的合流。汉族大“百家姓”,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羌、胡等游牧
民族姓氏直接转化而来的,即使是赵钱孙李陈等较古老的汉族姓氏,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融合
了少数民族的血统,“四夷如同一家"是中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血统融合史的整体趋势。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
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其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当以征服者身份进入农耕区的游
牧人,在先进优裕的农耕文化氛围中,往往“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出现农耕化的趋
向。这一趋向的结果,不但进一步充实了农耕文明的内在涵量,同时也促进了中原华夏农耕
经济的周边扩展和多元交汇。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
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他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宏的中华文
化。
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经济成分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有着不可割断的
历史延续性,这与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欧洲文明史截然不同。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
一方面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藕断丝连,含混不清。
因此,从纵的方面讲,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远
古时代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为乡族经济,由此而产生的乡族组织和宗法观
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再如三代以来的奴
隶制经济残余,亦长期并存于农耕经济之中,直至明代,江南“富家大族役使小民,动至千
百,至今佃户苍头有至千百者”。贵族分封制度,虽然从秦汉以后基本衰落,但晚至明代仍
然沉渣泛起,藩王勋戚经济成为明代社会经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横的方面来考察,华夏民族“早出暮入、耕稼树艺”的农耕经济,是与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然而,我们现在常说的中国农耕经济是自然经济体系,这是借用了西
欧中世纪庄园制自然经济体系的用语,实际上,中国的农耕经济与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自然
经济差异审度,二者不可划等号。西欧中世纪自然经济的一些主要特征如封闭式的自给自足、
依附农奴等,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并不突出。中国的农耕经济病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
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土、农、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
并且不时相互变换。中国的个体家庭经济,很早就与市场有着一定的联系,早在战国时,孟
子就指出农家“以粟易械器,……纷纷然与百工交易,……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之”
是“天下之通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下述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
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
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
竭其力,以得其欲。……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包绝,虞不出则财
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业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
地位。明清之际的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棉花、桑蚕的生产,是农家经
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
以食租为特征的中国地主,在广治田产的同时,也对工商业生产有浓厚的兴趣,“乡落大姓,
居货而贾者,数不可纪”。中国农耕经济就是这样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扩充了内
部的活动空间,使自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再生能力,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维系着中华农耕
文明的长流不息,历久弥新。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在中国大陆广阔农耕区的东南面,有浩瀚的大海。海洋事业的开拓,
是促进欧洲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有力杠杆。然而,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
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虽然中华民族早
就有了出色的航海能力,但由此而产生的海洋贸易,不是相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
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
稳定的农业社会和较少变化的经济结构,使中国古代的帝王们陶醉于万物皆备,“惠此
中国,以绥四方”的理念之中,他们把“皇天眷命,奄有四海”,“无息无荒,四夷来王”
作为治道的高妙境界。因此,在他们看来,中国与海外的经济交往,应当建立在“宾服贡献”
的基础上。唐宋时期,中国与海外的经济联系渐次加强,东南沿海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货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成了闻
名世界的贸易港口,出现了“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但这时的海外贸易,一方面是服从
于政治的需要,夸示海外,“远抚藩夷”,而且在不少场合是“赐品”多于“贡品”,不计
经济得失。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对于海外奇珍异宝的需求,与广大民众的生活需
求较少发生联系。这种朝贡式的贸易直至明代前期犹然。明成祖以“振纲常以布中外,敷文
德以及四方”为己任,当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时,明成祖的答复是“今夷人慕义
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而实际上朝廷已是“府库空虚”。互市在
政治上的意义仍然超过经济的意义。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私人对外贸易有长足进步,海洋商业收
入已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经济结构中占相当的比重,白银货币的输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
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明末福建郑成功家族的海上势力,操中国、日本、东南亚之间海洋
贸易的牛耳,收复台湾,顶住荷兰等西方殖民者的东进,中国的海洋事业一度出现勃勃生机。
但是,政府对于私人海商集团的扼杀以及对海外贸易的严格控制,限制了清代海洋商业的顺
利发展,而明清以来移居海外的商民,也被政府视为“自弃王化”的刁民,倍受歧视。在这
种情况下,当西方殖民者以咄咄逼人之势东来之际,内敛型的中国海洋事业,不能不大大落
伍于世界前进的步伐。
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农耕经济体制的不断自我
调节,中国数千年传统的自然经济呈现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显
著标志。远古时代,土地属氏族村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特定项目分期付款合同样本版
- 边坡喷浆合同范例
- 领取中心租房合同范例
- 2024年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服务合同3篇
- 防汛水泵采购合同范例
- 汽车代理分期合同范例
- 楼房维修承揽合同模板
- 2024年度葡萄种植基地土地流转合同3篇
- 房子解除合同范例
- 2024年某公司与广告公司之间的户外广告发布合同
- 沥青透层、粘层与封层施工技术(116页)
- 光伏组件质量问题大盘点及预防措施
- 汽车维修工时收费标准二类企业
- 注塑生产效率提升训练ppt课件
- JIS G4304-2021 热轧不锈钢板材、薄板材和带材
- 河南省南阳市第五中学校综合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
- 120个文言实词例句及翻译(完整版)
- 医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
- 桩基首件工程总结ppt
- 干溪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说明书
- 英语童话剧:白雪公主.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