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天津市弘毅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弘毅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弘毅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弘毅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弘毅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天津市弘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一、选择题(2*30=60分)1.阅读下列官制示意表,由此可知商朝()商王内服官外服官政务性职官如尹、百姓等事务性职官,如牧、多工等宗教文化类职官,如卜、巫等军事性职官,如师长、多马等宫廷内职官,如宰、寝等侯伯甸男卫邦伯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已出现较系统的国家机构C.内外制衡实现权力集中 D.缺乏原始民主传统的制约〖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官制示意表”,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商王之下,有着内服官和外服官,且有着相应的职责,说明商朝时期已有比较系统的国家机构,B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排除A项;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商周时期,有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进行制约,排除D项。故选B项。2.秦统一后,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有同学就此整理了“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演变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写正确的是()A.①三公九卿制②三省六部制③中书省④军机处B.①三省六部制②三公九卿制③军机处④中书省C.①三公九卿制②军机处③中书省④三省六部制D.①三省六部制②中书省③军机处④三公九卿制〖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则①三公九卿制,根据所学隋唐时期中央行政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则②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元代中央行政制度是中书省和行政院,则③中书省,根据所学清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是军机处,则④军机处,A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不是秦朝的,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不是明清时期的,排除C项;军机处是清朝的中央行政中枢制度不是宋元时期的,排除D项。故选A项。3.晚清思想家郑观应认为,“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表明他()A.主张变法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B.致力于探索实业救国的新道路C.开始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可知,该思想家主张发展工商业,进行政治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维新派的思想主张,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在甲午战争以后,材料中虽有“商战”主张,但是据材料不能锁定时间是在甲午战后,材料也没有体现“实业救国”主张,排除B项;C项不符史实,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不是革命派,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郑观应也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故选A项。4.《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为权力主体,按君主立宪政体,君主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也确认了臣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有人身、居住、言论……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对这两部法律文件,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两者都没有真正实施②都体现“主权在民”的理念③都具有一定民主色彩④两者实行不同的政治体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没有真正实施过,根据材料,对比《钦定宪法大纲》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可看出①正确。根据材料中的规定可看出两者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③正确。根据材料可看出一个为立宪,另一个为民主共和,两者实行不同的政治体制,④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相关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钦定宪法大纲》没有体现,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5.如图为1933年3月某机关报《红色中华》推出的“三八特刊”宣传画。《红色中华》可能是哪个政府机构的机关报()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陕甘宁边区政府C.华北人民政府 D.广州国民政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33年3月(中国)。据材料“1933年3月某机关报《红色中华》推出的……”,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1931年成立,指导革命根据地的发展,A项正确;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的时间是在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于1948年9月26日,时间不符,排除C项;广州国民政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在广州成立的政权机关,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下图所示为《英国大宪章》原件图。它是中古时期英国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该文件()《英国大宪章》原件A.由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B.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C.确立王权至上的基本原则,英国法律体系更加完善D.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普通法系的组成部分〖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英国大宪章》原件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宪章》是13世纪初,贵族、骑士和市民迫使国王约翰签署的法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同时调整了封君封臣关系,有利于中古世纪后期英国封建统治的稳定,B项正确;“由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是指《至尊法案》,排除A项;英国有着限制王权的传统,“确立王权至上原则”,表述错误,排除C项;“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在英国“光荣革命”后逐步形成的,排除D项。故选B项。

7.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C.强化王权以对抗“无敌舰队” D.君主立宪政体已经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61年(英国)。根据材料“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并结合所学可知,1661年,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再度开始了君主威权统治,可知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B项正确;18世纪中后期,随着责任内阁制的不断完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A项;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排除C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排除D项。故选B项。8.对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南宋以后的学者多将他看作“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而近代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20世纪50—70年代,史学界普遍接受列宁的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进入80年代以后“抑王扬马”的观点又流行一时。900多年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跌宕起伏、毁誉不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着900多年的“社会气候”下列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A.南宋学者因距离变法的时间最近,故理解最为准确B.近代学者因可供研究的资料较多,故观点更为合理C.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能会受到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南宋以后的学者……异端……近代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900多年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跌宕起伏、毁誉不一”,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代,对王安石的评价不一,说明历史人物的评价受到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C项正确;南宋学者的观点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排除A项;近代学者由于受立场、视角的影响,观点也不一定合理,排除B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固定的标准,不能说变就变,排除D项。故选C项。9.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并结合所学可知,重用文吏,体现出文化与政治联系紧密,强调官员任职的专业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官员的选拔重视品德才能,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皇族与士族相互依赖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0.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据此可知()A.门阀士族势力较为强大 B.君主的权力受到削弱C.中央选举权利得到加强 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由最初的各郡长官(地方官员)推举产生,后改为由司徒(中央官员)选授,有利于中央对选官权力的掌握,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C项正确;司徒任命中正官体现中央权力,不能体现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排除A项;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君主的权力,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后来导致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科举制加强了社会阶层流动性,排除D项。故选C项。11.清代规定:“满洲、蒙古尚书以下,司官、小京官以上,亲伯叔兄弟同衙门者,令官小者回避。……祖孙父子,均令子孙回避。……汉官在京部院祖孙父子亲叔伯兄弟回避之例,与满洲蒙古同。”清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A.维护等级制度 B.学习汉族文化 C.加强官员管理 D.消除民族隔阂〖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为了”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清代中国。据“亲伯叔兄弟同衙门者,令官小者回避”“均令子孙回避”“汉官在京部院祖孙父子亲叔伯兄弟回避”等信息及所学可知,清政府此举是通过回避制度以防止官员因亲属等关系徇私舞弊,从而加强官员管理,C项正确;材料强调亲属不能在同部院衙门共同任职,体现不出等级制度问题,排除A项;对汉族文化的学习,不是材料中行为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避免亲属在同衙门任职并不能起到消除民族隔阂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1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各政党间为了争夺选票,力图在下院中占据多数席位,加强了对党员的纪律要求,以致出现了“即使是多数党的议员也不是其政党的主人,而是它的奴仆”。各政党加强纪律要求,主要是基于()A.议会至上的原则被改变 B.内阁的政治影响力扩大C.政党之间矛盾得到缓和 D.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后半期(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英国各政党加强对党员的纪律要求,目的是为了争夺选票,在下院中占据多数席位,据所学知识,英国由下院中的多数党领袖组阁,内阁掌行政权,所以,各政党加强纪律要求,主要是为了组阁进而执政,这说明内阁的政治影响力扩大,B项正确;“各政党加强纪律要求”没有改变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仍是权力中心,排除A项;据材料“各政党间为了争夺选票”可知,政党之间矛盾没有缓和,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文官制度是行政管理制度,它规范了西方国家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文官要在资产阶级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材料是政党内部问题,与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没有太大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13.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A.戊戌变法的失败 B.《辛丑条约》的签订C.清末新政的实施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戊戌变法失败是1898年,A项时间不符;《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与题干材料无关,B项错误;1901年起,清朝推行新政,内容有废除科举、编练新军,很多读书人觉得通过读书考试进而做官已经不可能,于是出现材料中的现象,C项正确;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以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为主,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14.1978年以后,我国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这表明公务员制度的推行()A.推动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B.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C.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 D.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干部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进而推动改革开放,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公务员制度的推行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无关,排除B项;材料表明公务员制度的推行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未体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15.《左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刑律)之兴,皆叔世(衰乱之世)也。今吾子相郑国……铸刑书……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这表明()①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②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③郑国因“铸刑书”走向衰亡④子产主张以道德教化民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根据“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可推断出当时可能已经有法律;根据“今吾子相郑国……铸刑书……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可得出叔向认为“铸刑书”导致民不知礼,然后会乱世,所以他反对“铸刑书”。①②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郑国的命运,“郑其败乎”只是他的猜测,③错误;了产主张用法律来治理,而不是道德,排除④。排除BCD项。故选A项。16.唐宋很多皇帝都提倡三教并重。唐玄宗亲自对《孝经》、《金刚经》和《道德经》三部书进行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南宋孝宗的《三教论》说:“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这说明唐宋时期()A.儒学已经丧失其正统地位 B.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C.理学的社会基础比较薄弱 D.三教合一成为传统文化主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玄宗推进儒佛道经典的注释发行、宋孝帝撰文表述三教关系等可知唐宋皇帝提倡三教并重的做法,说明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B项正确;据所学,唐宋时期,儒学并未丧失其正统地位,排除A项;据所学,唐朝时期,理学尚未形成,排除C项;据所学,唐宋时期一直占据传统文化主流的是儒家思想而非三教合一,排除D项。故选B项。17.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答案〗C〖解析〗根据“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可得出罗马法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当地罗马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商业纠纷,因此法律也要适当的调整,C正确;材料只说债务关系转移,但私产的观念没有动摇,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出是保护谁,排除B;D项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D。18.1804年《法国民法典》规定“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据此推断,该法典A.为工商业自由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B.使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C.成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主要来源 D.体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答案〗A〖解析〗“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强调对契约的重视,而保护私有财产、重视契约关系都有助于工商业的自由发展,A正确;1875年法国确立共和政体,排除B;近代欧美国家立法来源是罗马法,排除C;D片面解读材料,排除。19.新中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根据地与解放区社会改造的核心实践,并将之推向全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前者是人的解放,后者是土地的解放。这表明建国初期法制建设的特征是()A.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和成就 B.开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C.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D.以苏联为师的基本法典起草〖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的时间信息可知本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新中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根据地与解放区社会改造的核心实践”“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以立法的形式整理、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和成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A项正确;1954年宪法颁布在政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50还不是开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排除B项;1954年宪法颁布,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排除C项;材料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和成就的总结,不是以苏联为师的基本法典起草,且材料没有体现向苏联学习,排除D项。故选A项。20.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之后,诸多朝代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驻官员,加强管辖。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A.①护乌桓校尉②单于都护府州③伊犁将军B.①安西都护府②北庭都元帅府③伊犁将军C.①护乌桓校尉②北庭都元帅府③西宁办事大臣D.①安西都护府②单于都护府③西宁办事大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伊犁将军,B项正确;汉代护乌桓校尉,唐代设单于都护府州,排除ACD项。故选B项。2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这说明该体系()A.具有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特征 B.是近代外交制度在新时期的发展C.体现了近代国际法的逐步成熟 D.实质是维护欧洲封建制度的体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使得通过和约谈判的方式逐渐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因此体现了近代国际法的逐步成熟,C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属于国际秩序的构建,和思想解放运动无关,排除A项;该体系并不是建立于新时期,排除B项;材料说明该体系是通过谈判和法律的方式构建国际新秩序,并不能体现维护欧洲封建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2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①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②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③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④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落实《共同纲领》关于民族问题的政策,因而派遣专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②正确;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原因,民族隔阂很深,因此该团旨在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清除,①错误;材料未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④错误;综上②③正确,①④错误,因此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3.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上指出,“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次会议()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冲击了美苏在亚非的霸权C.有利于朝鲜问题和平解决 D.推动中国外交取得新成就〖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由材料“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可知,这与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精神一致,该会议是万隆会议。周恩来的发言为新中国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D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排除A项;亚非会议冲击的是殖民主义而非美苏霸权主义,且此时苏联并未在亚非实施霸权行径,排除B项;亚非会议不是为了解决朝鲜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24.北魏实行租调制,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这一演变()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C.缓解了地主兼并土地 D.提升了农民社会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唐朝(中国)。由材料可知,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逐渐松弛,这解放了生产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均田制是租调制和租庸调制实施的前提,均田制遭到破坏又是两税法实施的前提,排除B项;两税法按田亩缴纳地税,这实际上默认了地主兼并土地的行为,排除C项;这一演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不会提升农民社会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5.明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各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A.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B.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D.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时,白银确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A项正确;清丈全国土地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现象,排除B项;白银的大量流入并未解决当时因逃税、走私等引发的明朝府库空虚问题,排除C项;明代商品经济并未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依然是自然经济,排除D项。故选A项。

26.厘金是清王朝于1853年对几乎所有商品开征的一种商品贸易税。所谓“厘金”主要是对过境商品进行征收。厘金最滥时期,全国厘卡一万多处,密集地区,几十里地就设置多个厘卡,过境商品层层扒皮。货物逢关抽厘,税率较高且重复征收。厘金的实施()A.抵制了外国商品的倾销 B.阻碍了国内统一市场发育C.瓦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 D.冲击了清政府的海禁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853年后的清朝。根据材料“厘金最滥时期,全国厘卡一万多处,密集地区,几十里地就设置多个厘卡,过境商品层层扒皮。货物逢关抽厘,税率较高且重复征收。”及所学可知,厘金征收苛重,不仅增加了商人和消费者的负担,也严重地摧残了刚刚有所发展的商品经济,全国设置了大量厘卡征税点,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B项正确;在外国商品侵入我国,并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免纳厘金税特权的情况下,它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商品的竞争能力,而有利于外国商品的侵入,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缓慢瓦解。厘金的实施不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排除C项;厘金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与海禁政策无关。鸦片战争后,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走向破产,排除D项。故选B项。27.明初,政权沿袭元朝的“诸色户计”,将全国户口按照职业进行分工,划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各色户籍人口世袭职业,并制定了任何离乡百里者、“即验文引”等政策。明初的户籍制度A.符合多民族共存的现实 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C.与市场的活跃密切相联 D.加快了新经济因素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将全国户口按照职业进行分工,划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各色户籍人口世袭职业,并制定了任何离乡百里者……”可得出明朝这一户籍政策,有利于加强对基层的管控,维护社会的稳定,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职业分类,而不是不同民族,排除A项;材料中的管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D项。故选B项。28.《梦溪笔谈》记载:皇祐(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A.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B.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C.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可以看出范仲淹采取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相结合的措施,来进行救灾,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促进就业,并不是在要求百姓忍耐,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政府的直接救济,不是在鼓励百姓生产,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通过大兴土木之役来拉动就业,未涉及寺院提供饮食,排除D项。故选A项。29.清人刘淇在《里甲论》中谈州县与里、甲、村之关系,“县何以里,里何以长也?所以统一诸村,听命于知县,而佐助其化理者也。每县若干里,每里若干甲,每甲若干村。……节节而制之,故易治也。”这说明()A.国家对基层实现了直接管理 B.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规范化C.州县和乡里组织具有统一性 D.乡里是国家最基层行政机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县何以里,里何以长也?所以统一诸村,听命于知县,而佐助其化理者也”,可以看出,州县借助里、甲、村,形成上下相通的治理体系,各层级统一于社会治理这一总目标之下,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间接管理,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基层治理的进一步规范化,排除B项;县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里、甲、村为乡里基层组织,排除D项。故选C项。30.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而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们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造成的,政府应该介入帮助穷人。这一变化()A.反映出美国社会矛盾基本消除 B.导致自由主义思想退出历史舞台C.说明美国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D.推动了西方社会福利国家的形成〖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前后(欧美国家)。根据材料信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更多的是由社会造成的,政府应该介入帮助穷人”分析可知,西方国家在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个人负责到政府负责。这一变化对政府干预经济和强化国家治理职能提供了社会基础,推动了西方社会福利国家的形成,D项正确;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矛盾重重,积重难返,A项“消除”表述绝对,排除A项;二战后虽然凯恩斯主义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但自由主义思潮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排除B项;美国贫富差距逐渐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

二、主观题(14+18+8=40分)31.[财税体制与国家治理]材料一北宋前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原则上一切财赋都属于中央。但实际上国家财赋分为以两税收入为主的直属中央的“上供”部分,和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自北宋中期起,由于中央征调频度的持续增长与地方开支的扩大,加之中央收缴原属州县的大部分盐茶之利,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至南宋更趋困窘。为解决财政困难,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摘编自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材料二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解决军费紧缺的问题,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至此,财权下移。其后,“无论田赋、盐茶,一切征榷悉归地方督抚”。1906年清廷改户部为度支部,旨在“综理全国财政”。1909年初,清廷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在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以统一财权,并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摘编自陈锋《清代中央财致与地方财政的调整》(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宋代至晚清不同时期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特征。〖答案〗(1)来源:①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②制度外的税费。(2)特征:①北宋前期,财权高度集中,但中央拨留部分经费给地方;②北宋中期至南宋,州对地方税费征收的控制有所松弛;③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划分税赋收入;④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自筹经费,财权下移;⑤清末新政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并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解析〗(1)来源:根据“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得出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根据“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得出制度外的税费。(2)特征:根据“北宋前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原则上一切财赋都属于中央”得出北宋前期,财权高度集中,但中央拨留部分经费给地方;根据“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至南宋更趋困窘。为解决财政困难,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得出北宋中期至南宋,州对地方税费征收的控制有所松弛;根据“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得出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划分税赋收入;根据“材料二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解决军费紧缺的问题,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至此,财权下移”得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自筹经费,财权下移;根据“。1909年初,清廷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在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以统一财权,并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得出清末新政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并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传统乡绅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发端于明清时期。明代建国不久,各州县普遍建立学校,且"科举必由学校",到明中叶以后,士人数量大增,且入仕艰难,加上官员退休后也回到原籍居住的致仕制度,因而使得大量持有功名的士人沉滞乡村,乡绅群体不断壮大。明代政府规定不仅乡绅本人可以免除徭役,而且可以惠及家庭成员。1736年,乾隆帝的上谕中规定了乡绅群体由"富户"到"贫户"所具有的五个月到十六个月的法定"拖欠"赋税徭役的时限。至明清时期,县级以下的乡村实行自治,乡绅作为乡村唯一的知识分子(群体),为其家乡社会提供诸多公益服务。——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以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为背景》材料二乡绅是英国近代农村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阶层,16世纪中叶以来,贵族和乡绅一直高居(地方)社会结构的金字塔顶端,1524年后,英国大约有4000~5000户缙绅和普通乡绅,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同期人口增长。1550年之后,乡绅持有土地占全国的40%~55%,乡绅以土地收入为主,其他收入为辅。根据当时规定,凡土地年收入在10镑以上或动产在300镑以上者可由纹章院授予佩带乡绅身份的标志——盾形纹章的权利。"在1558~1640年,英国王室共处置价值超过400万镑的地产,其中大部分由地方乡绅所购买"。地方公共事务中,乡绅充任治安法官,乡绅逐步成为一股正式的政治力量出现在英国地方社会的行政管理中。——摘编自徐华娟《社会转型时期英国乡绅简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乡绅成为乡村治理主体的原因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转型时期乡绅阶层的特点。〖答案〗(1)原因:州县对教育的重视,土人数量大增;回乡仕宣数量的增加;中央政府的优待政策;乡村政治权力的空缺;乡绅群体的家国情怀。影响;有利于推进乡村文化教育发展;有利于维护乡村社会稳定;有利于凝聚乡村民众的力量;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基层的管控。(2)特点:社会地位高;发展速度快;经济实力强;积极参与地方政治事务。〖解析〗〖祥解〗(1)原因:根据“各州县普遍建立学校”“科举必由学校”“士人数量大增”得出州县对教育的重视,土人数量大增;根据“官员退休后也回到原籍居住的致仕制度”“大量持有功名的士人沉滞乡村”得出回乡仕宣数量的增加;根据“明代政府规定不仅乡绅本人可以免除徭役,而且可以惠及家庭成员”得出中央政府的优待政策;根据“乡绅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得出乡村政治权力的空缺;根据“乡绅作为乡村唯一的知识分子(群体),为其家乡社会提供诸多公益服务”得出乡绅群体的家国情怀。影响:根据“各州县普遍建立学校”得出有利于推进乡村文化教育发展;根据“乡绅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得出有利于维护乡村社会稳定;根据所学,可从有利于凝聚乡村民众的力量、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基层的管控等分析总结。(2)特点:根据“贵族和乡绅一直高居(地方)社会结构的金字塔顶端”得出社会地位高;根据“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同期人口增长”得出发展速度快;根据“乡绅持有土地占全国的40%~55%”得出经济实力强;根据“乡绅充任治安法官,乡绅逐步成为一股正式的政治力量出现在英国地方社会的行政管理中”得出积极参与地方政治事务。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国际责任观的历史演变国家身份国际责任内容国际责任表现天朝上国天下责任;朝贡责任天下观;朝贡体系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维持朝贡体系责任;国家救亡图存维持朝鲜等国主权,避免欧、日国家侵略;抗日战争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反对帝国主义,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援越抗法;对周边及民族主义国家的对外援助革命社会主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修正主义;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援越抗美;对民族独立国家及革命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最大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韬光养晦;国内经济建设;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稳定,成为国际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20世纪90年代)国际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明多样性;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全球治理积极参与和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等——摘自吴兵《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请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两个阶段的史实,以“时代发展影响中国国际责任观的内涵”为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论题:时代发展影响中国国际责任观的内涵论述:秦汉以来,中国完成大一统,政治稳定,小农经济发展领先世界,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向外传播,形成了东亚文化圈,大国气象使国人形成以中国为天下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并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但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外来侵略,民族危机严重,国家重心转向救亡图存,发动一系列改革、革命挽救民族危机,同时在朝贡关系的惯性下,中国依然尽力维持周边国家的安全,发挥大国领袖作用。随着新中国成立,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敌对政策,中国在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下实施“一边倒”,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并实施抗美援朝、援越抗法,反对霸权主义,支持民族解放斗争,推动世界和平发展。随着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一方面努力营造国内建设所需的和平环境;另一方面继续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参加全球治理,做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综上所述,由于自身国力、外来侵略、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出于不同国家使命,采取了不同的外交战略,形成了符合国情的国际责任观。〖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首先,确定论题。根据表格所列不同时期中国国际责任观的演变可以看出,时代的变迁和国际责任观的演变有很大关联,因此可以的得出观点:时代发展影响中国国际责任观的内涵。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结合表格信息,分析不同时代我国国际责任观形成原因和呈现的形式。根据材料“天朝上国”与“天下责任;朝贡责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以来,中国完成大一统,政治稳定,小农经济发展领先世界,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向外传播,形成了东亚文化圈,大国气象使国人形成以中国为天下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并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根据材料“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维持朝贡体系责任;国家救亡图存”与“对周边及民族主义国家的对外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外来侵略,民族危机严重,国家重心转向救亡图存,发动一系列改革、革命挽救民族危机,同时在朝贡关系的惯性下,中国依然尽力维持周边国家的安全,发挥大国领袖作用;根据材料“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反对帝国主义,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中国成立,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敌对政策,中国在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下实施“一边倒”,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并实施抗美援朝、援越抗法,反对霸权主义,支持民族解放斗争,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根据材料“最大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与“韬光养晦;国内经济建设;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一方面努力营造国内建设所需的和平环境;根据材料“国际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明多样性;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全球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另一方面继续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参加全球治理,做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最后,总结归纳,深化中心。如综上所述,由于自身国力、外来侵略、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出于不同国家使命,采取了不同的外交战略,形成了符合国情的国际责任观。天津市弘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一、选择题(2*30=60分)1.阅读下列官制示意表,由此可知商朝()商王内服官外服官政务性职官如尹、百姓等事务性职官,如牧、多工等宗教文化类职官,如卜、巫等军事性职官,如师长、多马等宫廷内职官,如宰、寝等侯伯甸男卫邦伯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已出现较系统的国家机构C.内外制衡实现权力集中 D.缺乏原始民主传统的制约〖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官制示意表”,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商王之下,有着内服官和外服官,且有着相应的职责,说明商朝时期已有比较系统的国家机构,B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排除A项;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商周时期,有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进行制约,排除D项。故选B项。2.秦统一后,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有同学就此整理了“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演变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写正确的是()A.①三公九卿制②三省六部制③中书省④军机处B.①三省六部制②三公九卿制③军机处④中书省C.①三公九卿制②军机处③中书省④三省六部制D.①三省六部制②中书省③军机处④三公九卿制〖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则①三公九卿制,根据所学隋唐时期中央行政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则②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元代中央行政制度是中书省和行政院,则③中书省,根据所学清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是军机处,则④军机处,A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不是秦朝的,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不是明清时期的,排除C项;军机处是清朝的中央行政中枢制度不是宋元时期的,排除D项。故选A项。3.晚清思想家郑观应认为,“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表明他()A.主张变法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B.致力于探索实业救国的新道路C.开始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可知,该思想家主张发展工商业,进行政治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维新派的思想主张,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在甲午战争以后,材料中虽有“商战”主张,但是据材料不能锁定时间是在甲午战后,材料也没有体现“实业救国”主张,排除B项;C项不符史实,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不是革命派,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郑观应也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故选A项。4.《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为权力主体,按君主立宪政体,君主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也确认了臣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有人身、居住、言论……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对这两部法律文件,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两者都没有真正实施②都体现“主权在民”的理念③都具有一定民主色彩④两者实行不同的政治体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没有真正实施过,根据材料,对比《钦定宪法大纲》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可看出①正确。根据材料中的规定可看出两者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③正确。根据材料可看出一个为立宪,另一个为民主共和,两者实行不同的政治体制,④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相关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钦定宪法大纲》没有体现,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5.如图为1933年3月某机关报《红色中华》推出的“三八特刊”宣传画。《红色中华》可能是哪个政府机构的机关报()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陕甘宁边区政府C.华北人民政府 D.广州国民政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33年3月(中国)。据材料“1933年3月某机关报《红色中华》推出的……”,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1931年成立,指导革命根据地的发展,A项正确;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的时间是在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于1948年9月26日,时间不符,排除C项;广州国民政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在广州成立的政权机关,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下图所示为《英国大宪章》原件图。它是中古时期英国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该文件()《英国大宪章》原件A.由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B.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C.确立王权至上的基本原则,英国法律体系更加完善D.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普通法系的组成部分〖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英国大宪章》原件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宪章》是13世纪初,贵族、骑士和市民迫使国王约翰签署的法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同时调整了封君封臣关系,有利于中古世纪后期英国封建统治的稳定,B项正确;“由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是指《至尊法案》,排除A项;英国有着限制王权的传统,“确立王权至上原则”,表述错误,排除C项;“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在英国“光荣革命”后逐步形成的,排除D项。故选B项。

7.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C.强化王权以对抗“无敌舰队” D.君主立宪政体已经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61年(英国)。根据材料“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并结合所学可知,1661年,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再度开始了君主威权统治,可知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B项正确;18世纪中后期,随着责任内阁制的不断完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A项;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排除C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排除D项。故选B项。8.对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南宋以后的学者多将他看作“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而近代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20世纪50—70年代,史学界普遍接受列宁的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进入80年代以后“抑王扬马”的观点又流行一时。900多年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跌宕起伏、毁誉不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着900多年的“社会气候”下列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A.南宋学者因距离变法的时间最近,故理解最为准确B.近代学者因可供研究的资料较多,故观点更为合理C.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能会受到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南宋以后的学者……异端……近代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900多年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跌宕起伏、毁誉不一”,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代,对王安石的评价不一,说明历史人物的评价受到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C项正确;南宋学者的观点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排除A项;近代学者由于受立场、视角的影响,观点也不一定合理,排除B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固定的标准,不能说变就变,排除D项。故选C项。9.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并结合所学可知,重用文吏,体现出文化与政治联系紧密,强调官员任职的专业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官员的选拔重视品德才能,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皇族与士族相互依赖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0.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据此可知()A.门阀士族势力较为强大 B.君主的权力受到削弱C.中央选举权利得到加强 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由最初的各郡长官(地方官员)推举产生,后改为由司徒(中央官员)选授,有利于中央对选官权力的掌握,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C项正确;司徒任命中正官体现中央权力,不能体现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排除A项;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君主的权力,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后来导致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科举制加强了社会阶层流动性,排除D项。故选C项。11.清代规定:“满洲、蒙古尚书以下,司官、小京官以上,亲伯叔兄弟同衙门者,令官小者回避。……祖孙父子,均令子孙回避。……汉官在京部院祖孙父子亲叔伯兄弟回避之例,与满洲蒙古同。”清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A.维护等级制度 B.学习汉族文化 C.加强官员管理 D.消除民族隔阂〖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为了”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清代中国。据“亲伯叔兄弟同衙门者,令官小者回避”“均令子孙回避”“汉官在京部院祖孙父子亲叔伯兄弟回避”等信息及所学可知,清政府此举是通过回避制度以防止官员因亲属等关系徇私舞弊,从而加强官员管理,C项正确;材料强调亲属不能在同部院衙门共同任职,体现不出等级制度问题,排除A项;对汉族文化的学习,不是材料中行为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避免亲属在同衙门任职并不能起到消除民族隔阂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1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各政党间为了争夺选票,力图在下院中占据多数席位,加强了对党员的纪律要求,以致出现了“即使是多数党的议员也不是其政党的主人,而是它的奴仆”。各政党加强纪律要求,主要是基于()A.议会至上的原则被改变 B.内阁的政治影响力扩大C.政党之间矛盾得到缓和 D.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后半期(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英国各政党加强对党员的纪律要求,目的是为了争夺选票,在下院中占据多数席位,据所学知识,英国由下院中的多数党领袖组阁,内阁掌行政权,所以,各政党加强纪律要求,主要是为了组阁进而执政,这说明内阁的政治影响力扩大,B项正确;“各政党加强纪律要求”没有改变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仍是权力中心,排除A项;据材料“各政党间为了争夺选票”可知,政党之间矛盾没有缓和,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文官制度是行政管理制度,它规范了西方国家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文官要在资产阶级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材料是政党内部问题,与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没有太大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13.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A.戊戌变法的失败 B.《辛丑条约》的签订C.清末新政的实施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戊戌变法失败是1898年,A项时间不符;《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与题干材料无关,B项错误;1901年起,清朝推行新政,内容有废除科举、编练新军,很多读书人觉得通过读书考试进而做官已经不可能,于是出现材料中的现象,C项正确;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以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为主,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14.1978年以后,我国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这表明公务员制度的推行()A.推动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B.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C.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 D.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干部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进而推动改革开放,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公务员制度的推行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无关,排除B项;材料表明公务员制度的推行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未体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15.《左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刑律)之兴,皆叔世(衰乱之世)也。今吾子相郑国……铸刑书……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这表明()①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②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③郑国因“铸刑书”走向衰亡④子产主张以道德教化民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根据“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可推断出当时可能已经有法律;根据“今吾子相郑国……铸刑书……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可得出叔向认为“铸刑书”导致民不知礼,然后会乱世,所以他反对“铸刑书”。①②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郑国的命运,“郑其败乎”只是他的猜测,③错误;了产主张用法律来治理,而不是道德,排除④。排除BCD项。故选A项。16.唐宋很多皇帝都提倡三教并重。唐玄宗亲自对《孝经》、《金刚经》和《道德经》三部书进行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南宋孝宗的《三教论》说:“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这说明唐宋时期()A.儒学已经丧失其正统地位 B.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C.理学的社会基础比较薄弱 D.三教合一成为传统文化主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玄宗推进儒佛道经典的注释发行、宋孝帝撰文表述三教关系等可知唐宋皇帝提倡三教并重的做法,说明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B项正确;据所学,唐宋时期,儒学并未丧失其正统地位,排除A项;据所学,唐朝时期,理学尚未形成,排除C项;据所学,唐宋时期一直占据传统文化主流的是儒家思想而非三教合一,排除D项。故选B项。17.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答案〗C〖解析〗根据“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可得出罗马法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当地罗马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商业纠纷,因此法律也要适当的调整,C正确;材料只说债务关系转移,但私产的观念没有动摇,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出是保护谁,排除B;D项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D。18.1804年《法国民法典》规定“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据此推断,该法典A.为工商业自由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B.使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C.成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主要来源 D.体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答案〗A〖解析〗“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强调对契约的重视,而保护私有财产、重视契约关系都有助于工商业的自由发展,A正确;1875年法国确立共和政体,排除B;近代欧美国家立法来源是罗马法,排除C;D片面解读材料,排除。19.新中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根据地与解放区社会改造的核心实践,并将之推向全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前者是人的解放,后者是土地的解放。这表明建国初期法制建设的特征是()A.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和成就 B.开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C.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D.以苏联为师的基本法典起草〖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的时间信息可知本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新中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根据地与解放区社会改造的核心实践”“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以立法的形式整理、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和成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A项正确;1954年宪法颁布在政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50还不是开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排除B项;1954年宪法颁布,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排除C项;材料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和成就的总结,不是以苏联为师的基本法典起草,且材料没有体现向苏联学习,排除D项。故选A项。20.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之后,诸多朝代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驻官员,加强管辖。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A.①护乌桓校尉②单于都护府州③伊犁将军B.①安西都护府②北庭都元帅府③伊犁将军C.①护乌桓校尉②北庭都元帅府③西宁办事大臣D.①安西都护府②单于都护府③西宁办事大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伊犁将军,B项正确;汉代护乌桓校尉,唐代设单于都护府州,排除ACD项。故选B项。2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这说明该体系()A.具有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特征 B.是近代外交制度在新时期的发展C.体现了近代国际法的逐步成熟 D.实质是维护欧洲封建制度的体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使得通过和约谈判的方式逐渐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因此体现了近代国际法的逐步成熟,C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属于国际秩序的构建,和思想解放运动无关,排除A项;该体系并不是建立于新时期,排除B项;材料说明该体系是通过谈判和法律的方式构建国际新秩序,并不能体现维护欧洲封建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2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①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②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③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④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落实《共同纲领》关于民族问题的政策,因而派遣专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②正确;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原因,民族隔阂很深,因此该团旨在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清除,①错误;材料未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④错误;综上②③正确,①④错误,因此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3.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上指出,“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次会议()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冲击了美苏在亚非的霸权C.有利于朝鲜问题和平解决 D.推动中国外交取得新成就〖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由材料“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可知,这与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精神一致,该会议是万隆会议。周恩来的发言为新中国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D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排除A项;亚非会议冲击的是殖民主义而非美苏霸权主义,且此时苏联并未在亚非实施霸权行径,排除B项;亚非会议不是为了解决朝鲜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24.北魏实行租调制,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这一演变()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C.缓解了地主兼并土地 D.提升了农民社会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唐朝(中国)。由材料可知,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逐渐松弛,这解放了生产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均田制是租调制和租庸调制实施的前提,均田制遭到破坏又是两税法实施的前提,排除B项;两税法按田亩缴纳地税,这实际上默认了地主兼并土地的行为,排除C项;这一演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不会提升农民社会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5.明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各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A.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B.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D.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时,白银确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A项正确;清丈全国土地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现象,排除B项;白银的大量流入并未解决当时因逃税、走私等引发的明朝府库空虚问题,排除C项;明代商品经济并未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依然是自然经济,排除D项。故选A项。

26.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