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孝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里,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国家文物局发布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其中河北尚义县四台遗址取得重大进展。四台遗址考古发现房址40余座,出土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以及动物骨骼等8000多件,实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定居村落的出现和楔形细石核技术发展。根据上述发现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①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贫富分化加剧②统治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③人类摆脱愚昧状态,迈入文明门槛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私有制的确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个体劳动和贫富分化,并产生了私有制,①④正确。②③:统治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人类摆脱愚昧状态,迈入文明门槛都是描述的奴隶社会特征,与材料时期不相符合,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三国志,魏志》记述了由于战乱,土地变成无主地而被收回官府的情形:“今承大乱之后,民人分散,土业无主,皆为公田”。为了稳定农户与土地的关系,曹魏实行屯田制,强制使士兵和农民成为国家的佃农,不准逃亡,逃亡者“罪及妻子”。材料说明()①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占有压榨和剥削农民②强迫农民从事徭役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④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反抗从来没有停止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土业无主,皆为公田”强制使士兵和农民成为国家的细农,这表明地主阶级凭借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①③符合题意。②: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②错误。④:材料中没有提到农民的反抗,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3.2023年9月14日,美国汽车三巨头——通用、福特、Sellantis工人发起罢工,此次罢工联合了三大车企内约15万名工会工人,寻求在当前美国高通胀的情况下为其成员争取40%涨薪和固定养老金福利,而大型汽车企业根本不愿意加这么高的工资,导致双方僵持不下。此次罢工活动()①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②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尖锐③不能改变广大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经济地位④折射出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反抗和斗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①错误。②:材料罢工活动并不能表明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②不符合题意。③④:汽车工人寻求在当前美国高通胀的情况下利维护自身权益的罢工活动,折射出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反抗和斗争,但不能改变广大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经济地位,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4.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孤岛淹没在资本主义汪洋大海中,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对欧文的错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出他“没有估计到阶级斗争、工人阶级夺取政权、推翻剥削者的阶级统治这样的根本问题,而幻想用社会主义来和平改造现代社会”。欧文倡导的合作运动的失败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由此可见,欧文的主要错误在于()A.主张以和平方式实现从无理性社会向有理性社会过渡B.认为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C.寄希望于以普遍的协作代替文明社会的个人竞争D.同情工人阶级,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答案〗A〖解析〗A:欧文没有估计到阶级斗争、工人阶级夺取政权、推翻剥削者的阶级统治这样的根本问题,而幻想用社会主义来和平改造现代社会,A应选。B:“认为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观点之一,与题意不符,B不选。C:“寄希望于以普遍的协作代替文明社会的个人竞争”是傅立叶的代表观点,与题意不符,C不选。D:同情工人阶级,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这是欧文思想的积极方面,与题意无关,D不选。故本题选A。5.在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上,下列同学论述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调整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B.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C.《宣言》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D.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答案〗D〖解析〗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调整生产关系不一定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且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该选项与主题不符,A排除。B: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B错误。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C错误。D: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D正确。故本题选D。6.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作为马克思主义源头的《宣言》,更是以其真理力量、实践力量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行”。《宣言》这部著作()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目标,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④阐明了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没有自己的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①②正确。③:《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③错误。④: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④错误。故本题选A。7.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同古代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不同,空想社会主义者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以上事件在一定意义上都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④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空想社会主义者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这些事件都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①③符合题意。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②错误。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④错误。故本题选B。8.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并相继提出自己的方案。在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其中的原因有()①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最为强大②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有了主心骨③资产阶级革命没有给中国带来任何进步和发展④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并不是“最为强大”的,该说法与实际不符,①说法错误。②④: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因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有了主心骨,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②④说法正确。③: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9.《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是1928年11月毛泽东代表红四军前委给中共中央写的一份报告。报告分为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等八个方面。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确实还是处在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的阶段。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的纲领,包括对外推翻帝国主义,求得彻底的民族解放;对内肃清买办阶级的在城市的势力,完成土地革命”,等等。对上文中的“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其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准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②④:从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的任务可以看出,文中的“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④符合题意。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①排除。③: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排除。故本题选D。10.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①排除。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排除。③④: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也说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不在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1.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人给党和人民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关于毛泽东思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②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创立了毛泽东思想③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④毛泽东思想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毛泽东思想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指导,帮助党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从而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①符合题意。②:毛泽东思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立和形成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得到了运用和发展,②说法错误。③:毛泽东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列主义,③符合题意。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的,与毛泽东思想没有直接联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2.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从国际意义上看,这说明新中国约诞生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①正确。③:从国内意义上看,这说明新中国的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正确。②:我们党团结管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②不符合题意。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20世纪初,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苦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但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性质。最终,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①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②属于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③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④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从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④符合题意。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这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表现,①不符合题意。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4.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实践,党中央认为,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任务,时机与条件已经成熟。原因在于()①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有利于促进城市和工业化建设的发展②国家积累了经营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开始了对其初步改造③从当时国际环境看,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④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物质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①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并不是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有利于促进城市和工业化建设的发展,①错误。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②错误。③:当时的国际形势看,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转变,③正确。④: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逐步成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物质基础,④正确。故本题选D。15.中国国家博物馆某厅展出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人们参观该展厅,对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有()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②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唯一原因③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材料强调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①③说法正确。②: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还有自身原因,②说法错误。④: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不属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且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的带领下,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下列事件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对应正确的是()①“土地改革”——通过武装斗争实现土地公有化②“一化三改”——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基本矛盾的变化④《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土地改革”是通过“一化三改”实现土地公有化,不是武装斗争,①说法错误。②④:“一化三改”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这两个事件均能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②④符合题意。③: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不是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从站起来高起来到强起来,并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他充分肯定奴隶制这种残酷的剥削制度的历史作用,甚至认为在一定意义上,“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1)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与前面两种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有何不同?(2)相比较原始社会,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制度,这是否意味着是历史的倒退?为什么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请结合材料二,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加以分析。〖答案〗(1)①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少量土地,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地主阶级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②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③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由此可见,一种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志,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形势下,美国债务危机可能会造成全球通货膨胀。正如德国社会学家施特雷克所说:“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目前,发达工业国家普遍存在三大长期趋势:首先是经济增长持续下滑,新冠疫情发生后这一现象更加严重;其次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负债持续增长;最后是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状况恶化。稳定的经济增长、良好的政府政策和社会平等被视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而这些条件如今都在逐步消失。结合材料,请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答案〗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③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必然要求更高水平的生产关系与生产社会化程度相适应。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发起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试图探索新的道路。在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但是因为反动军阀复辟帝制,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一次次失败已证实了一个怎样的结论,为什么。〖答案〗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走不通的。②帝国主义为了自身利益,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③中同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8月,在财经会议上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中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仅“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就开展了1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包括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这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火红年代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新中国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社会主义的窗口,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材料二《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是1943年曹火星在北平(北京)创作的歌曲。2015年8月,该歌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2019年6月,该歌曲被中宣部列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请以“没有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答案〗(1)①新中国成立后,正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或一化三改),有利于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顺利过渡。②坚持的领导(通过党的八大指明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长期奋斗,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③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独立自主、艰苦创业也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④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持毛泽东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作出重要的理论指导。(2)〖答案〗示例: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最终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湖北省孝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里,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国家文物局发布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其中河北尚义县四台遗址取得重大进展。四台遗址考古发现房址40余座,出土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以及动物骨骼等8000多件,实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定居村落的出现和楔形细石核技术发展。根据上述发现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①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贫富分化加剧②统治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③人类摆脱愚昧状态,迈入文明门槛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私有制的确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个体劳动和贫富分化,并产生了私有制,①④正确。②③:统治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人类摆脱愚昧状态,迈入文明门槛都是描述的奴隶社会特征,与材料时期不相符合,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三国志,魏志》记述了由于战乱,土地变成无主地而被收回官府的情形:“今承大乱之后,民人分散,土业无主,皆为公田”。为了稳定农户与土地的关系,曹魏实行屯田制,强制使士兵和农民成为国家的佃农,不准逃亡,逃亡者“罪及妻子”。材料说明()①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占有压榨和剥削农民②强迫农民从事徭役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④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反抗从来没有停止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土业无主,皆为公田”强制使士兵和农民成为国家的细农,这表明地主阶级凭借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①③符合题意。②: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②错误。④:材料中没有提到农民的反抗,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3.2023年9月14日,美国汽车三巨头——通用、福特、Sellantis工人发起罢工,此次罢工联合了三大车企内约15万名工会工人,寻求在当前美国高通胀的情况下为其成员争取40%涨薪和固定养老金福利,而大型汽车企业根本不愿意加这么高的工资,导致双方僵持不下。此次罢工活动()①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②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尖锐③不能改变广大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经济地位④折射出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反抗和斗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①错误。②:材料罢工活动并不能表明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②不符合题意。③④:汽车工人寻求在当前美国高通胀的情况下利维护自身权益的罢工活动,折射出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反抗和斗争,但不能改变广大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经济地位,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4.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孤岛淹没在资本主义汪洋大海中,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对欧文的错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出他“没有估计到阶级斗争、工人阶级夺取政权、推翻剥削者的阶级统治这样的根本问题,而幻想用社会主义来和平改造现代社会”。欧文倡导的合作运动的失败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由此可见,欧文的主要错误在于()A.主张以和平方式实现从无理性社会向有理性社会过渡B.认为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C.寄希望于以普遍的协作代替文明社会的个人竞争D.同情工人阶级,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答案〗A〖解析〗A:欧文没有估计到阶级斗争、工人阶级夺取政权、推翻剥削者的阶级统治这样的根本问题,而幻想用社会主义来和平改造现代社会,A应选。B:“认为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观点之一,与题意不符,B不选。C:“寄希望于以普遍的协作代替文明社会的个人竞争”是傅立叶的代表观点,与题意不符,C不选。D:同情工人阶级,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这是欧文思想的积极方面,与题意无关,D不选。故本题选A。5.在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上,下列同学论述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调整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B.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C.《宣言》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D.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答案〗D〖解析〗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调整生产关系不一定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且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该选项与主题不符,A排除。B: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B错误。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C错误。D: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D正确。故本题选D。6.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作为马克思主义源头的《宣言》,更是以其真理力量、实践力量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行”。《宣言》这部著作()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目标,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④阐明了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没有自己的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①②正确。③:《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③错误。④: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④错误。故本题选A。7.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同古代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不同,空想社会主义者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以上事件在一定意义上都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④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空想社会主义者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这些事件都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①③符合题意。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②错误。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④错误。故本题选B。8.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并相继提出自己的方案。在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其中的原因有()①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最为强大②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有了主心骨③资产阶级革命没有给中国带来任何进步和发展④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并不是“最为强大”的,该说法与实际不符,①说法错误。②④: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因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有了主心骨,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②④说法正确。③: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9.《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是1928年11月毛泽东代表红四军前委给中共中央写的一份报告。报告分为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等八个方面。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确实还是处在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的阶段。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的纲领,包括对外推翻帝国主义,求得彻底的民族解放;对内肃清买办阶级的在城市的势力,完成土地革命”,等等。对上文中的“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其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准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②④:从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的任务可以看出,文中的“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④符合题意。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①排除。③: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排除。故本题选D。10.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①排除。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排除。③④: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也说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不在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1.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人给党和人民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关于毛泽东思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②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创立了毛泽东思想③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④毛泽东思想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毛泽东思想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指导,帮助党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从而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①符合题意。②:毛泽东思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立和形成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得到了运用和发展,②说法错误。③:毛泽东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列主义,③符合题意。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的,与毛泽东思想没有直接联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2.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从国际意义上看,这说明新中国约诞生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①正确。③:从国内意义上看,这说明新中国的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正确。②:我们党团结管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②不符合题意。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20世纪初,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苦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但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性质。最终,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①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②属于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③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④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从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④符合题意。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这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表现,①不符合题意。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4.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实践,党中央认为,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任务,时机与条件已经成熟。原因在于()①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有利于促进城市和工业化建设的发展②国家积累了经营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开始了对其初步改造③从当时国际环境看,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④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物质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①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并不是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有利于促进城市和工业化建设的发展,①错误。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②错误。③:当时的国际形势看,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转变,③正确。④: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逐步成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物质基础,④正确。故本题选D。15.中国国家博物馆某厅展出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人们参观该展厅,对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有()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②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唯一原因③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材料强调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①③说法正确。②: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还有自身原因,②说法错误。④: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不属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且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的带领下,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下列事件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对应正确的是()①“土地改革”——通过武装斗争实现土地公有化②“一化三改”——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基本矛盾的变化④《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土地改革”是通过“一化三改”实现土地公有化,不是武装斗争,①说法错误。②④:“一化三改”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这两个事件均能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②④符合题意。③: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不是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从站起来高起来到强起来,并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他充分肯定奴隶制这种残酷的剥削制度的历史作用,甚至认为在一定意义上,“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1)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与前面两种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有何不同?(2)相比较原始社会,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制度,这是否意味着是历史的倒退?为什么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请结合材料二,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加以分析。〖答案〗(1)①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少量土地,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地主阶级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②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③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由此可见,一种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志,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形势下,美国债务危机可能会造成全球通货膨胀。正如德国社会学家施特雷克所说:“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目前,发达工业国家普遍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武汉学院《城乡空间分析与规划新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健康医学院《城市经济分析方法(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潍坊学院《创意文化产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山学院《幼儿保健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职业学院《景观设计快题表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屏县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确山县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燃气与蒸汽联合循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版家具买卖合同样式
- 酒店投资协议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2024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含答案
- 任务花式喷泉PLC控制任务课件
- 手术室转运工人培训
- 医疗机构执业校验汇报
- MOOC 电子线路分析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15j403-1楼梯栏杆标准
- CATIA CAA二次开发开发教材
- 2024年03月湖南省韶山思政教育实践中心2024年招考5名合同聘用制教师笔试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
- 2024-2025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 电力各种材料重量表总
- 2024年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