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七年级第一单元课堂练习+答案
1.邓稼先
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开拓(tub)挚友(zhi)
日Bl(xUn)鲜为人知(x陌n)
B.难堪(k白n)元勋(xUn)
选聘(pin)鞠躬尽瘁(cui)
C.兽铤(ting)殷红(yan)
罗布泊(pO)热泪盈眶(kuang)
D彳方徨(hu5ng)无垠(yin)
大厦(shj)妇孺皆知(r。)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主动帮助同学学习,还带病参加集体活动,这种行为
实在是可歌可泣。
B.荣获〃CCTV年度慈善人物〃称号的,既有曹德旺、
姚明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邓迎香这样的普通劳动
者。
C.林俊德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是当之
无愧的时代英模。
》《水浒传》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书中的许多人物已
深入人心,妇孺皆知。
3.根据提示和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
主题式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
品质。文章贯串全文的线索是:0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题是: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
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
B.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
C.文章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D.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十分整齐。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两弹〃元勋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
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
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
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
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
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
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
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
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解对国防
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
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著名写
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
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
生Q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
的。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是说谁的?
6.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中,〃立即〃一
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7,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1)准确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
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对邓稼先的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短)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3)能表明邓稼先对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4)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意义的一句话是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2题。
大医仁心
周大新
我想,你应该见过年近90拄杖而行的老人。你在乡
村或城市的街头看见他们,可能会投去惊喜或羡慕的一
瞥:喻老寿星!
我猜,你可能也见过年近90仍能劳作的老人,他们或
在田头嬉草,或在家中做饭,你看见后会很意外:天啊,90
岁了还能干活,多精神的老人!
可我估计,我若是告诉你,有一个年近90的外科医生,
仍能上手术台为病人做肝胆外科手术,有时一天还能做
3台时,你一定会皱起眉头对这话表示怀疑:太夸张了吧?
给我讲神话?
我当初和你一样:不相信!
因为谁都知道,外科医生要能做到术前准确诊断、术
中做得精致、术后治疗得当并不容易,其最佳年龄是
36~60岁。开腹做肝胆手术是大手术,一个近90岁的
老人怎么可能还去做这样的手术?
今年2月下旬,我到了上海第二军医大之后,提出的
第一个要求是:去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看吴孟超做手术。
我心中想的是:我一定要看出个真假来!
那一天早饭后,我在一位医生的带领下,到医院手术准
备处我朝他点头致意,他也朝我点头笑笑,他一定已经知
道我们的来意。
我注意到他换衣服的动作,不慌不忙,有条不紊。但那
动作里也有老年人特有的那种〃慢〃。
换好衣服的他向手术室走去,我急忙跟上。他走路的
动作让我略有些意外:两脚迈得很快捷。
进了手术室,他一边跟大家打招呼一边掏出手术专用
的眼镜戴上,又麻利地戴上手术手套,然后走到墙前去查
看病人的CT片子。这片子他已经看过多次,昨天他还亲
自去B超室为病人做过B超检查。
他走向手术台,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我注意
到他双脚踏上了一个约20厘米高的木台。陪我的人附
耳轻声告诉我:他身高只有L62米,那木台是为他特制
的。站在手术台前的他和在换衣间的他有了明显的区别:
老态一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随着他的眼神改变,
手术室里的气氛也骤然一变:一股紧张气氛弥漫开来。
他站的是主刀的位置,看来他是真的要亲自为病人做
手术。
他双手伸进病人的腹腔进行探摸,他的眼睛并未看触
摸部位,好像全凭手的感觉……
他的一只手朝器械护士这儿一伸,一把手术刀已准确
地放到了他手中……
有血喷出来,他威严地说了句什么,喷血骤然停了……
他把一块血糊糊的东西放到了托盘里。陪我的医生
低声告诉我:已切下病人病变的胆。
吴孟超继续探手在病人的腹腔里忙,他的动作纯熟而
有把握.他下命令的样子像极了战场上掩蔽部里的指挥
员,简短、清楚、有力。他的全程表现和全部动作,像极
了一个50多岁的外科医生。一个人一下子显得年轻了
几十岁,这真是神了!
又一个病人被推了进来。吴孟超走近前去,亲切地摸
了一下病人的脸,轻声说:〃别害怕!〃那病人微微一笑,
回答说:〃有你在,我啥都不怕。"十几分钟以后,第二台
手术又开始了……
眼见为实。一个近90岁的老人在这天上午为两个
病人做了肝胆手术,耗时3个多小时,而且都非常成功。
我不能不信。我查了一下有关吴老的统计资料,仅
2010年,他就主刀完成手术196台。他主攻肝脏外科
以来,已主刀完成14000多台肝脏手术。按每天平均
两台算,他得连续工作7000多天。换算一下,是得连续
工作20年呀!
接下来,我就特别想弄明白:他,吴孟超碧过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获过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称
号,为何还要让自己如此辛苦?为何不歇息歇息,享享晚年
之乐?
他说:我是一个外科医生,我的岗位是手术台,只有在
手术台上,我的心里才踏实,才舒服,才痛快;再说,做手术
时,和年轻人在一起,有时说说话,聊聊天,我很开心;还有
一条,我们外科医生要想多带出好学生,必须上手术台;最
后,是有好多病人希望我亲自给他们主刀,他们信任我,我
不能辜负了他们。只要我还能干,就坚持做到最后,如果
有一天我真的倒在手术室里,倒在工作岗位上,那我会感
到幸福……
一个罕见的老人!
(选自2011年5月4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8.文章题目《大医仁心》该如何理解?
9.文章开头三个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三个段落的内
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关
系:
作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说吴孟超“那动作里也有老年人特有的那种
‘慢’〃,又说〃他走路的动作让我略有些意外:两脚迈
得很快捷〃,这互相矛盾吗?为什么?
11.吴孟超进手术室后作者有两次写到他的神态,请找出
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神态描
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吴孟超是一个怎样的人。
表达交流
13.下面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伟长的颁奖词,联
系课文内容,仿照示例,为邓稼先拟一段颁奖词。
【颁奖词】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
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
有情有义有祖国。
体验中考
14.(2018湖北黄冈中考)语文实践活动。
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
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为积极响
应号召,学校准备在近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一活动。
假若你被推荐为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按要求完成
下面两项任务。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
语言简洁得体。
(2)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一一
〃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
学们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
我最崇敬的英雄是,推荐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夯基达标
1.A解析A项,〃鲜〃应读"xAn"°
2.A解析A项,〃可歌可泣〃指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
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句子中的事迹还达
不到这种程度。
3.邓稼先的杰出贡献和高尚人格
4.D解析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非
常整齐,有时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
课内品读
5,出自《后出师表》。是说诸葛亮的。
6.“立即〃一词写出了邓稼先学业有成后的责任感和急
于报效祖国的心情,充分体现了他忠于祖国、热爱祖国
的高尚品质。
7.(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两弹’元勋
(3)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4)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
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课外拓展
8.解析文章题目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大医〃是名
医,也就是医术精湛的医生;〃仁心〃是指有“仁慈善良
之心〃。将这二者合起来就是答案。
参考答案意思是真正的名医不仅医术精湛,同时还应该
具备一颗仁慈善良之心。
9.关系:递进关系。作用:这三段放在文章开头层层深入,
逐步引出文章的主人公吴孟超,给读者造成悬念,引起读
者阅读的兴趣。
10.不矛盾。〃慢〃是说吴孟超作为老人平时正常的动
作特点,因为他毕竟已近90岁高龄;而〃快捷〃是说他
进入工作状态时的动作特点,表现了他对工作极大的热
情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让他年轻了许多。
1L神态描写:〃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老态
一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作用:准确地反映了吴
孟超对工作严肃认真,投入工作时精神抖擞、自信沉
着、全神贯注和忘我工作的状态。
12.解析结合全文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
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从外表看,吴孟超只是一个相貌平平的普通老
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著名医学专家。他医
术高超,虽年事已高,但仍热爱工作,热爱病人,乐于培养
后进,希望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才华和毕生精
力。
13.示例当蘑菇云的硝烟点缀了大漠的苍茫,当五星红旗
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
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热血满腔,精忠报国,
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
民族不倒的脊梁。
14.示例(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千百年来,我国历史
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的英雄。他们前仆后继,不
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
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因为一代代英雄的引
领,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感人故事,铭记英
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
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2)岳飞。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
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
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一一〃撼山易,撼岳家军
难〃。(提示:〃精忠报国〃的英雄除了岳飞、文天祥、
苏武、秋瑾、林觉民等,还应该包括为祖国强盛做出杰
出贡献的人,如邓稼先、钱学森、李四光等人。)
2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夯基达标
L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赫然(h4)仰之弥高(ni)群蚁排衙(y台)
B.典籍0。目不窥园(kui)一反既往
C.卓越(zhu6)气冲斗牛(diu)潜心贯注
(qian)
D.衰微(shu旬沥尽心血(li)漂白四壁
(piao)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
山根据地。
C.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地推进
各项工作。
D.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
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3.指出下列句子中〃说“字的不同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⑶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4.根据提示和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的结构非常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
〃〃总领全文,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
生,表现闻一多先生〃学者
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表
现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前半部分与后半部
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
渡自然。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
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
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
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
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
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
〃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
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
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
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
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
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
来!”
⑨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
牛,声震天地!
⑩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
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⑪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
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
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⑫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大勇的革命烈士。
⑬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5.①②两段在选文中起什么作用?
6•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事不超过8个字)
7.这部分是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
生的〃说〃与〃做〃的?这部分中的〃说〃和〃做〃揭
示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
李兴濂
①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群真正称得上文人的人。不
管是在乱世还是盛世,不管是高居庙堂还是身处茅庐,他
们以血泪蘸笔,嶙峋傲骨,直书亘古不移的人文理想,构成
了一幅激荡壮美的长卷。在当代,梁漱溟被称为〃中国
最后一位大儒〃,他的自信,他的无畏,他的真诚,他的傲
骨,也与古代文人一脉相承。
②民国初年,梁潮溟从北京顺天中学堂毕业报考北京
大学,不意未取Q他回家发愤说:〃我今后一定要够得上
叫北大请我当教授!"1918年,蔡元培真的电请他去北
大哲学系任教授。谁人不佩服他的自信!
③抗战中,梁漱溟在重庆办学,有反〃政府"之论,沈
醉带特务闯进学校去查办他。梁漱溟则正气凛然,针锋
相对:〃我这是小骂,对你们,对抗日有好处,如果你们仍
不改悔,我今后还要大骂。〃浩然之气令特务也怕三分!
④1970年,全国政协机关对新《宪法草案》学习讨
论,梁漱溟最后一个发言,他讲了〃两句话〃:〃一是,据
我所知现代宪法最早产生于欧洲,其出发点之一是为了
限制王权。换句话说,宪法的产生就是为了限制个人太
大的权力。有了宪法,则从国家元首到普通公民都得遵
循,而不能把任何一个人放在宪法之上。现在的‘宪
草’序言中写上个人的名字实在不妥……在此我声明一
点,我不赞成把个人的名字,包括把接班人的名字写进宪
法……二是,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与今天的
‘宪草’对照,发觉条文少了许多。条文少不见得就一
定不好,但有的重要内容少了却让我等不甚了了。比如
没有写上设国家主席,一国的元首不能没有。设国家主
席是一回事,选谁当国家主席合适是另一回事。现在的
‘宪草’偏偏没有设国家主席这一条,如此‘草宪’,实
为置国统、政体于不顾!〃此论令四座咋舌,寂静肃然,空
气凝滞!
⑤身处乱世逆境,却始终以天下道义为己任,以良知为
己任,刚直不阿,铮铮铁骨,足以震烁于今!中国的20世纪,
假若没有梁漱溟,该有多么失色!
⑥梁漱溟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可谁能说他不是中国的
一位文化巨人,一位伟丈夫?
(有删改)
8.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先生的人格魅力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9.请把梁漱溟先生在1970年新《宪法草案》学习讨论
会上的发言,归纳为两句简单的话(每句不超过15字)。
(反
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
(主
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O
10.请分别解释第④段中两个加点词语的意思Q
〃宪
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
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L请你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和梁漱溟的精神风骨,说说为
什么〃中国的20世纪,假若没有梁漱溟,该有多么失
色"。
表达交流
12.仿照画线句子,结合闻一多的事例,再写一句,要求所
写句子与前两句形成排比,目句式相近(字数不要求一
致)。
带着信念出发吧!因为有了信念,科学家邓稼先以身许国,
在大漠深处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因为有了信念,探险家刘
雨田克服了艰难困苦彳走步走完了万里长城;因为有了信
念,
o让我们带着信念出发,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体验中考
13.(2018山东威海中考)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
要内容。
伴随着〃寻找最美声音读书读报〃大型公益活动的
开展,书香漂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6包括滨海公园在内
的55个漂流书籍点参与活动,覆盖中小学校、企业车
间、社区活动中心和部队基地等城区多地,充分将公共
文化资源和服务空间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用书页和
文字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营造了全民阅读的氛围。书香
漂流活动还推出了〃全民阅读•志愿风采〃微信图书借
阅平台,利用〃互联网+阅读〃进一步营造浓厚的阅读氛
围。
答案:
夯基达标
1.C解析A项,“弥”应读“m〉;B项,〃窥〃应读
w
〃kui";D项,”漂”应读piao°o
2.D解析〃兀兀穷年〃的意思是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
这样做。这里使用错误。
3.Q)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Q
(2)吹嘘、自诩。
(3)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4,说和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课内品读
5.解析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段落在文中的位置,来确定
它在文中的作用:①如果是在文章的开头,主要是引起下
文、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开门见山、点题、埋下伏笔
等;②如果是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总结上
文、引出下文等;③如果是在文章的结尾,主要是总结全
文、照应开头(题目)、深化文章的主旨、画龙点睛等。
当然也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起过渡或引出下文的作用。
6.(1)起稿政治传单;(2)在群众大会上演说;(3)参加游行
示威。
7.解析要根据文章内容来分析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体现了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文章先写他的〃说〃,写他〃说〃的事实,写他
〃说”的内容与目的;再用三件事叙述他的〃做"。用
他的〃说〃和〃做〃揭示其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大无
畏精神。
课外拓展
8.解析作者在文章开头即点出了梁漱溟的人格魅力,然
后在文章第②〜④段详细叙述。
参考答案主要体现在他的自信、他的无畏、他的真
诚、他的傲骨。
9.(反对)在《宪法》中写上个人的名字(主张)在《宪
法》中写上设国家主席
10.宪法的草案草率的宪法
11.解析答题时要注意联系历史背景,答出梁漱溟的精
神风骨,答出梁漱溟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在中国的20世纪,很多知识分子三缄其口,明
哲保身。梁漱溟先生的真诚无畏确实起到了震烁于今的
作用。失去他,是时代的不幸;有了他,是时代的幸运。
12.示例学者闻一多毅然走出书斋,走上了追求民主和
自由的革命道路
13.书香漂流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或:书香漂流活
动借助漂流书籍点和微信图书借阅平台,营造全民阅读
氛围。)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夯基达标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
汉字。
(1)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
的。
(2)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
之的。
(3)鲁迅先生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y6u()然地吸着
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
撞上,就没有什么问题。
B■人们对地沟油深恶痛绝,不仅是因为心理上觉得很肮
脏,还因为它的确会危害健康。
C.画上的老者手捻胡须,目视江岸,悠然自得。
D.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就会遭遇
失败。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才可能成功。
3.本文以纪实的笔法,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
进行了翔实的叙述。从下面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
迅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
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4,读完萧红的这篇文章,相信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更加
具体、深入了。请你用几个较精练的句子概括一下鲁迅
先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吧。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
()
(2)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
()
(3)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鲁迅先生背影
是灰黑色的。()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
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
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
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
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
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
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
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
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
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
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
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
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
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
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
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
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
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
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
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
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
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
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6.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你能体会出鲁迅怎样的精
神品质?
7.选文结尾一段的描写有什么含义?
8.选文从哪些方面回忆了鲁迅先生?
9.简要分析选文最后两段中加点的〃站〃和〃停"好在
哪里。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5题。
笑谈大先生①
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
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
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
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
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
这样!
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
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
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
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吗?
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
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
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晖、沈钧儒那样的光脑袋,
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
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
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
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
〃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
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6鲁迅
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⑥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
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
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
来一一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
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
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
爱处,是他的〃跌宕自喜”。〃跌宕自喜"是什么意思
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
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跌宕自喜"也罢,〃好玩〃
也罢渚B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
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
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
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
法,叫作〃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作“写作的
愉悦〃一一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
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
是人格的维度一一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
挑衅,却随时自嘲才比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作文,就
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
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而淳厚沉郁,如他的回
忆文字;忽而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而平实郑重,
如涉学问或翻译;忽而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而温
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
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
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糅杂
在一起,难分难解。
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日,
一则日0
注①"大先生"系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本文改写
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
10.结合你对鲁迅生平及性格的了解,说说第②段中画横
线的〃不买账〃是什么意思。
11.作者说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
的‘五四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12.文章第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3.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属于贬词褒用,根据你的理
解,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
14.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
〃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文章的
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
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5.观照全文,请在第⑧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写一个恰当的
二字词语。
表达交流
16.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一一〃为句子的开头,
运用排比手法写一段话。
体验中考
17.(2017北京中考)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
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从上下
文看,前两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
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
的名人故居。②轻嗅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
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
神的洗礼。③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
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
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
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④这些名人故居的
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
精神。⑤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
他们的精神吧!
标点符号修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夯基达标
l.(l)jiao(2)wu⑶悠
2.A解析〃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多含轻视意),这里使用错误,可改为〃不以为意〃。
3.(1)乐观开朗。(2)敏捷果断。
4.青年的良师益友,热情的文学导师,忘我的革命战士。
5.(1)环境描写(2)动作(细节)描写(3)肖像描写
课内品读
6.热情、和蔼,有耐心。
7.以描写的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
以及作者对先生由衷的敬爱之情。
8.从鲁迅先生一天内的工作和起居情况回忆的.
9.作者采用拟人手法,把毛笔、拖鞋写活了,好像它们是
有灵性、通人性的,在主人工作和休息时,它们陪伴、伺
候主人,读来亲切、自然、生动。
课外拓展
10,不妥协,不屈服,不迎奉。
11.就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
12.过渡或承上启下。
13.示例智慧,聪明,深刻,精准。
14.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
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
15.好看好玩
16.示例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一一您的睿智,闪烁着中
华文明的光芒;您的执着,拯救着中国落魄的灵魂;您的情
怀,激扬着中华儿女报国的热情。
17.①句中的〃。〃改为〃?〃。④句应改为〃这些静穆
的名人故居,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非凡人生,展示着他们
的崇高精神〃°
4孙权劝学
夯基达标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见往事耳()
(3)非复吴下阿蒙()
(4)即更刮目相待()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人(蒙辞以军中多务
A.(
I自以为大有所益
n(蒙乃始就学
B.]
I乃悟前狼假寐
cf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f及鲁市过寻阳
D.{
I及其家穿井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
是:〃!〃
(2)孙权教吕蒙的学习方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肃对吕蒙学习成果的评价
是."I"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
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
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有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6.这则历史小故事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从吕蒙的故事
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张咏①劝学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日:"寇公奇材,
惜学术③不足尔。〃及准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
供帐,大为具待⑤。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日:〃何以教
准?〃咏徐日:〃《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
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日:〃此张公谓我
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①张咏:宋朝初年名臣。②准:寇准,宋初宰相。③学术:
学问。④出陕:出任陕州知州。⑤大为具待:盛情地款
待。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谓其僚属日()
(2)及准出陕()
(3)咏徐日:〃《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4)准莫谕其意()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日:〃何以教准?”
(2)笑日:〃此张公谓我矣。〃
9.本文和《孙权劝学》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两文中劝
说的方式有何不同?
表达交流
10.陈康同学平日里不爱学习,临近期中考试时着了慌,
半夜十二点还在复习功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宜春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联考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护工与老年人直接雇佣合同
- 2025合同法制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 2025中介租赁合同书范本
- 2025年科技创业前如何精准签订技术转让合同
- 2025年深圳市租房租赁合同简易模板
- 2025年合作伙伴间的合同范本
- 2025铝材买卖合同模板范本
-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课件
-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开曼群岛公司法2024版中文译本(含2024年修订主要内容)
- 【MOOC】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悦己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
-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汇总
- JJF 1318-2011 影像测量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沉井工程施工综合方案
- 产品开发控制程序
- 冲压作业指导书模板
- MAPGIS使用手册
- 员工工作调动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