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原子核第2节分层演练素养达标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原子核第2节分层演练素养达标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原子核第2节分层演练素养达标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原子核第2节分层演练素养达标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原子核第2节分层演练素养达标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级——基础达标练]1.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了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解析:选D。利用放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α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成导体,将静电放出,A错误;γ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因此不能用来进行人体透视,在用于治疗肿瘤时要严格控制剂量,B错误,D正确;DNA变异并不一定都是有益的,C错误。2.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氡,其衰变方程为eq\o\al(232,90)Th→eq\o\al(220,86)Rn+xα+yβ,其()A.x=1,y=3 B.x=2,y=3C.x=3,y=1 D.x=3,y=2解析:选D。根据衰变方程左右两边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列方程eq\b\lc\{(\a\vs4\al\co1(232=220+4x,90=86+2x-y)),解得x=3,y=2,故D正确。3.(2024·广东佛山阶段练)核废水含有氚、锶-90、铯-137、碘-129等放射性元素。其中137Cs半衰期为30年,它能通过β衰变为新核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核反应说明137Cs核内存在电子B.铯eq\o\al(137,055)Cs的β衰变方程为eq\o\al(137,55)Cs→eq\o\al(137,56)X+eq\o\al(000,-1)eC.新核X与铯eq\o\al(137,55)Cs的核子数、中子数相等D.经过30年,20个铯核中还有10个铯核未发生衰变答案:B4.考古通常用eq\o\al(14,6)C测年技术推算出土文物的年代,eq\o\al(14,6)C的衰变方程为eq\o\al(14,6)C→eq\o\al(14,)7N+X,其半衰期为573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eq\o\al(14,6)C原子核必须等到5730年后才会发生衰变B.随着eq\o\al(14,6)C的不断衰变,其半衰期会逐渐变长C.eq\o\al(14,6)C衰变方程中的X是正电子D.eq\o\al(14,6)C衰变方程中的eq\o\al(14,)7N与X的质量数之和等于eq\o\al(14,6)C的质量数答案:D5.日本福岛核事故污染废水处置问题受到各国关注。在核废水中,氚(eq\o\al(3,1)H)是最危险的放射性元素之一。已知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发生β衰变的半衰期为12.43年,则()A.氚的半衰期和海水温度有关B.氚经历1次β衰变,生成eq\o\al(3,2)HeC.β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D.8个氚核经过12.43年后还剩下4个氚核解析:选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决定,与外界的温度无关,A错误;氚经历1次β衰变,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核子反应方程为eq\o\al(3,1)H→eq\o\al(3,2)He+eq\o\al(0,-1)e,可知会生成eq\o\al(3,2)He,B正确;β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弱,C错误;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时的统计规律,个别原子核经多长时间衰变无法预测,D错误。6.由于放射性元素eq\o\al(237,93)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中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eq\o\al(237,93)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eq\o\al(209,83)Bi,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eq\o\al(209,83)Bi的原子核比eq\o\al(237,93)Np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B.eq\o\al(237,93)Np经过衰变变成eq\o\al(209,83)Bi,衰变过程可以同时放出α粒子、β粒子和γ粒子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D.eq\o\al(237,93)Np的半衰期等于任一个eq\o\al(237,93)Np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时间答案:C7.(多选)“核电池”利用了eq\o\al(238,)94Pu的衰变,其半衰期为T,衰变方程为eq\o\al(238,94)Pu→eq\o\al(234,m)X+eq\o\al(n,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92,n=4,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B.100个eq\o\al(238,94)Pu经过时间T后一定还剩余50个C.eq\o\al(238,94)Pu发生的是α衰变,α射线的电离本领大,它在威耳逊云室中的径迹直而清晰D.eq\o\al(238,94)Pu衰变的半衰期会受到阳光、温度、电磁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解析:选AC。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可知m=92,n=4,所以Y是α粒子,说明eq\o\al(238,94)Pu发生的是α衰变,α射线的电离本领大,它在威尔逊云室中的径迹直而清晰,故A、C正确;半衰期是针对大量放射性元素的统计规律,对少数放射性元素不适用,并且半衰期是由原子核本身性质决定,与外界条件无关,故B、D错误。[B级——能力增分练]8.(2024·江苏扬州期末)镅射线源是火灾自动报警器的主要部件,镅eq\o\al(241,95)Am的半衰期为432年,衰变方程为eq\a\vs4\al(eq\o\al(241,95)Am)→eq\o\al(237,93)Np+X,则()A.发生的是α衰变B.温度升高,镅eq\o\al(241,95)Am的半衰期变小C.衰变产生的射线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D.100个镅eq\o\al(241,95)Am经432年将有50个发生衰变解析:选A。由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发生的是α衰变,α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性,不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故A正确,C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随温度、状态及化学变化而变化,是由原子核内部本身决定的,故B错误;衰变具有统计性,对个别原子不适用,故D错误。9.14C断定年代的原理是,不论处在古代还是现代,活的生物体因不断从外界吸收14C,使得体内14C的数量与排泄和衰变达到相对平衡,因而活的生物体内,每秒钟因14C的β衰变辐射出的电子数目N也基本稳定,但生物体死亡后,体内的14C的数量会因β衰变而减少,每秒钟辐射出的电子数目n也随着年代的久远而减少,根据14C的半衰期τ和测得的N、n的数值,便可推算出生物体死亡的年代t。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n=Neq\b\lc\(\rc\)(\a\vs4\al\co1(\f(1,2)))eq\s\up6(\f(τ,t))B.14C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eq\o\al(14,6)C→eq\o\al(0,-1)e+eq\o\al(14,)7NC.测量N和n时,需使被测生物体所处环境的温度相同D.测量N和n时,需将生物体内处于化合态的14C分离成单质态的14C解析:选B。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可得n=Neq\b\lc\(\rc\)(\a\vs4\al\co1(\f(1,2)))eq\s\up6(\f(t,τ)),故A错误;14C发生β衰变时,释放出一个电子,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eq\o\al(14,6)C→eq\o\al(0,-1)e+eq\o\al(14,7)N,B正确;14C发生β衰变的半衰期与14C所处的环境,包括温度高低、处于单质状态还是化合状态等均无关,故C、D错误。10.关于原子核的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20g碘131经过24天后还有5g未衰变B.用化学反应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存在状态,可以实现对衰变快慢的控制C.eq\o\al(234,90)Th衰变为eq\o\al(222,86)Rn,经过3次α衰变,2次β衰变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解析:选C。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20g碘131经过24天即3个半衰期后还有20×eq\b\lc\(\rc\)(\a\vs4\al\co1(\f(1,2)))3g=2.5g未衰变,A错误;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用化学反应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存在状态,其半衰期不会发生变化,B错误;设发生n次α衰变,m次β衰变,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则有234=222+4n,90=86+2n-m,解得n=3,m=2,C正确;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D错误。11.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分布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含坐标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坐标为(0,a)的点P处有一静止的原子核eq\o\al(A,Z)X发生了α衰变,α粒子的比荷为eq\f(q,m),放出的α粒子以大小为eq\f(2qBa,3m)的速度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磁场中,方向与y轴正方向成30°。不计重力及α粒子与新原子核间相互作用,衰变后产生的新核用Y表示。(1)写出衰变的核反应方程;(2)反冲核Y的速度大小;(3)α粒子离开磁场的位置。解析:(1)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时,衰变前后质量数及电荷数守恒,则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eq\o\al(A,Z)X→eq\o\al(A-4,Z-2)Y+eq\o\al(4,2)He。(2)α衰变时,衰变前后满足动量守恒,有mYv=mαvα即反冲核速度大小为v=eq\f(mα,mY)vα=eq\f(4,A-4)·eq\f(2qBa,3m)=eq\f(8qBa,3m(A-4))。(3)由qvB=meq\f(v2,R)可得α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为R=eq\f(mvα,qB)=eq\f(2,3)a,可画出α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可得PB=Rsin30°=eq\f(1,3)a,O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