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第四单元相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情解读·立标杆命题点考向扫描真题举例命题方向社会历史观考向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024·课标全国卷Ⅰ·232024·课标全国卷Ⅰ·212024·课标全国卷Ⅲ·21主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试题往往留意学问间的联系,背景材料常为国家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考向2人类社会的基本冲突运动2024·课标全国卷Ⅲ·232024·课标全国卷Ⅲ·202024·课标全国卷Ⅰ·22考向3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2024·课标全国卷Ⅱ·40(1)2024·课标全国卷Ⅰ·40(2)才智备考:备战高考时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1)学问角度,要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2)热点方面:①高考可能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等,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②可能结合弘扬抗疫精神、关注民生、两岸关系等考查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人生价值观考向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024·课标全国卷Ⅰ·222024·课标全国卷Ⅲ·40(1)2024·课标全国卷Ⅲ·22主要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推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建与实现。背景材料多为各地发展的详细案例、典型人物的事迹或名人名言、漫画等考向5价值推断与价值选择2024·课标全国卷Ⅰ·232024·课标全国卷Ⅱ·232024·课标全国卷Ⅱ·20考向6价值的创建与实现2024·课标全国卷Ⅲ·40(3)2024·课标全国卷Ⅱ·212024·课标全国卷Ⅰ·39(1)才智备考:备战2024年高考考生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最新的国家政策,考查价值推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2)结合中外关系发展等热点,考查价值推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3)结合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第十一课寻找社会的真谛备考向导·理思路考情展示素养目标核心线索术语必背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冲突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冲突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冲突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建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途政治认同: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是社会变革的确定力气;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华蜜的根本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1.一个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一个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3.两个基本规律: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肯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4.三对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肯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3.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4.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途考点梳理·固基础考点剖析(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确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更、发展确定社会意识的变更、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更、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主动的推动作用。(二)社会基本冲突运动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确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确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冲突运动生产力确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冲突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定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冲突运动经济基础确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冲突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定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肯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4.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冲突和普遍规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突,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冲突。(2)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肯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冲突,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2)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突运动中,在社会基本冲突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冲突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干脆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冲突仍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冲突。但是,这一冲突是非对抗性的冲突,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建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宝的创建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宝的创建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确定力气。特殊提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是指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发展起确定作用。在质上,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一般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量上,人民群众是指公民中的大多数,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广阔劳动群众。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途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信任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途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易错辨析【易错1】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变更和社会存在的变更是同步进行的分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更、发展而变更、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更、发展。【易错2】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更、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分析: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更、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二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中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易错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分析: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更、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但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易错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分析: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主动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易错5】只要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分析: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看,只有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看,变革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变革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易错6】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分析: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突运动中,在社会基本冲突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因此社会基本冲突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冲突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干脆动力。【易错7】我国社会的基本冲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须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冲突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冲突仍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须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冲突是我国社会的主要冲突。【易错8】在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分析:在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易错9】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分析: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易错10】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分析: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易错11】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领导力气分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气,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变革的领导力气是代表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或集团。【易错12】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分析: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信任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途的基本内容。核心突破·释疑点核心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相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从两点论的角度看,一方面,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主动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2)从重点论的角度看,社会存在的确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其次位的。图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类别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区分探讨对象人类社会整个世界地位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作用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依据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命题探究命题点1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命题揭秘: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与物质确定意识有相同之处,因此考法也有相同之处。最常见的考法是以现实热点例如“反腐”“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城镇化进程”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较常见的考法是以国家的某些政策、安排取得的良好效果,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典例1(2024·新课标全国卷Ⅰ,23)广西某山村有很多珍稀鸟类,但始终存在打鸟、捕鸟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B)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更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更②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更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③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变更社会存在的物质力气④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更发展,因此,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更的社会意识可能是落后的社会意识,也可能是先进的社会意识,②错误。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故“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的表述错误,④解除。故本题选B。〔变式训练1〕从黑白到彩色,从大银幕到移动端,从英雄人物到平民,作为时代和社会的晴雨表,中国纪录片用一个个故事勾画出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承载着深厚厚重的家国情怀。这说明(B)①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反映③价值推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社会意识往往有着显明的时代印记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材料信息主要强调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说明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①符合题意。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而非直观反映,②观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价值推断和价值选择的问题,③不选。纪录片勾画出社会的发展轨迹,是时代和社会的晴雨表,说明社会意识有着时代印记,④符合题意。故选B。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因此材料必需是关于社会方面的,而不是自然界的。当材料体现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某些新政策、新安排、新规划或者社会出现了某些新思想、新词语等问题时则可以用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的学问来回答。命题点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命题揭秘:最常见的考法是结合国家新出台的确定、制度以及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来考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较常见的考法是结合一些落后的思想意识来考查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同步的。涉及体现类、缘由类等题型。典题22024年3月27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确定》,主要对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项目涉及的行政法规以及实践中不再适用的行政法规进行清理,为各经济主体的发展供应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利于依法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这说明(B)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调整生产关系③变革社会的实践具有能动性特点④变革上层建筑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公布了《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确定》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②解除。上层建筑适应先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时,才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④错误。故选B。〔变式训练2〕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宁为玉碎”的爱国气节,“白璧微瑕”的廉洁气魄,“润泽以温”的奉献品德……这种“寓德于玉,以玉比德”的“玉文化”随着时代更迭而经久不衰。下列关于“玉文化”说法正确的是(D)①“寓德于玉”体现了“德”与“玉”之间的自由联系②“寓德于玉”说明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主体的须要③“玉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玉文化”是“玉”的特性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寓德于玉”体现了“德”与“玉”的人为事物的联系,①错误。事物的价值并不是取决于主体的须要,②错误。材料说明“玉文化”是“玉”的特性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同时“玉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核心考点二:社会基本冲突运动及社会发展的总趋势1.正确相识社会基本冲突运动基本冲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生产力的状况确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突经济基础确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提示](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突,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等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是更为基本的冲突。(2)社会基本冲突与社会主要冲突:社会基本冲突与社会主要冲突之间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社会基本冲突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也规定着社会主要冲突;社会主要冲突则是社会基本冲突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干脆表现,在它作为主要冲突的历史阶段起确定作用并规定和影响着其他冲突的存在和发展。[图解]2.关于社会发展的缘由、状态、途径(1)社会发展的缘由冲突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突,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冲突,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与发展。(2)社会发展的状态①在社会发展的量变时期: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和政治关系,使社会基本冲突得到肯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在社会发展的质变时期:当旧的生产关系严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3)社会发展的途径①前途是光明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来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②道路是曲折的:无论是阶级斗争还是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新旧事物力气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提示]社会存在、社会基本冲突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之间的内在关系命题探究命题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冲突运动命题揭秘: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冲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考查此学问点时,最常见的考法是以现实热点事例,如深化改革等为背景材料,设置体现类、启示类、说明类等题型,考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冲突。典例3(2024·新课标全国卷Ⅲ,2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平安、交易便利、生活华蜜、人格尊严等民众各方面权利同等爱护的基础性法律,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制定民法典体现的唯物史观原理是(D)①经济基础的变革总是先于上层建筑的变革②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③上层建筑的变更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④上层建筑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经济基础确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的变革不肯定先于上层建筑的变革,①错误。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错误。故选D。〔变式训练3〕2024年3月27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确定》,主要对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项目涉及的行政法规以及实践中不再适用的行政法规进行清理,为各经济主体的发展供应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利于依法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材料表明(D)A.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B.生产关系必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C.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D.上层建筑必须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状况[解析]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A说法错误。《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确定》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不是生产关系的调整,题干未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B不合题意。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C说法错误。故选D。1.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冲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须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冲突。我国的基本冲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冲突。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突,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等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是更为基本的冲突。核心考点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与杰出人物重大作用的关系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总是以人民群众创建历史的确定作用为基础。人民群众创建历史的确定作用,是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源泉,杰出人物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有所作为。假如只承认杰出人物的宏大作用而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就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观。[提示]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突运动。(2)社会发展的干脆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干脆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2.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分区分唯物史观唯心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根本区分)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确定社会存在谁是历史的创建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承认杰出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推动作用不能对社会发展起确定作用宏大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确定力气。人类历史是由宏大历史人物创建的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规律社会历史领域有着固有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冲突运动规律人类社会是没有规律、不行捉摸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务的积累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依据(1)唯物论:物质确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2)辩证法:冲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相识依次。(3)相识论:实践和相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从实践到相识,再从相识到实践的过程。(4)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途。命题探究命题点1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命题揭秘:最常见的考法是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漫画、现实热点事例(如党和政府维护人民利益、发挥人民群众作用的详细事例)等为背景材料,综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其他学问多角度考查,如“从相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谈谈……给我们的启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学问说明……要依靠人民的哲学依据”。涉及依据类、说明类、相识类、启示类等题型。典例42024年国庆前夕,北京某中学学生来到天安门广场,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敬读活动。碑文全文如下:“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斗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斗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华蜜,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C)①表明英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精神价值③激发了爱国情怀,是巨大的物质力气④充分表明人民是确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气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社会的两大基本冲突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①说法错误。由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可知,纪念的是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表明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精神价值,也充分表明人民是确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气,②④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气,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是巨大的精神力气,而不是巨大的物质力气,③说法错误。故选C。〔变式训练4〕筑牢人民防线、紧紧依靠群众,是我国成功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珍贵阅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成功的历史。下列对人民群众的理解正确的是(C)①人民群众和劳动群众具有内涵和外延的一样性②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每个人的详细利益之和是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④人民群众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二者的内涵和外延不一样,①错误。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②④正确。每个人的详细利益有差异,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