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2023级高二上10月月考历史学科试题卷命题人:任宇昕审题人:于水生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秦朝时期,设置的行政管辖区基本与自然地理区域相对应,例如北地、上党、太原、河东、代郡、雁门等郡都以一个肥沃的盆地或平原为核心,然后推广到四周的高原或山地。这种行政区划()A.说明了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整顿C.凸显了耕地对农耕经济的重要性 D.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2.汉初,朝廷在地方设置了郡县和同姓诸侯国。朝廷以“同姓一家”对诸侯王进行道德约束,而诸侯王认为“家”无君臣尊卑之分,不听朝廷节制,随意驱逐朝廷在王国设立的官员,自行处置王国相到县一级官员的选用以及封爵禄。这表明当时()A.官员任免成为矛盾焦点 B.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有限C.宗法血缘观念日渐淡化 D.地方行政制度存在隐患3.唐朝中央分层决策,第一层是“八座议事”,即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和六部长官决定一般的行政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上报给“政事堂会议”。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参与会议的是全体宰相,包括三省长官和皇帝指定的官员。如政事堂也有分歧,就上报皇帝,皇帝召集“两仪殿会议”加以解决。这一机制()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避免了宰相权力被分割C.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D.不利于政令的高效执行4.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有着规范的仪式要求,封臣必须向自己的封君行臣服礼,褪下自己所有的武器装备,脱帽下跪,然后将自己的手放到封君的手中,以示臣服。但如果得不到封君的善待,封臣可自行离开。这体现出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A.具有契约关系的特征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使封建国家主权分散 D.封君具有绝对权力5.(期末历史第二题)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到:“凡是在官职都经过选举又没有财产资格要求的地方,并且选举权为一切平民所有,一心想谋得一官半职的平民领袖们就不得不拉拢平民,以致平民大众控制了权力,超越法律之上。”这段材料反映出()A.平民政治存在弊端 B.亚里士多德主张精英政治C.公民民主高于一切 D.亚里士多德提倡绝对民主6.1832年英国下院选举改革后,1872年取消举手投票,采用秘密投票方式;1918年30岁以上妇女获得选举权,取消了选举财产资格限制;1928年21岁以上妇女获得选举权;1948年实行一人一票的平等选举制;1969年规定选举权年龄由21岁降为18岁。据此可知()A.议会改革扩大了民主基础 B.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C.英国消除了政治的保守性 D.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地完善7.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竞相从政参政的热潮,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政纲宣言令人眼花缭乱,竞至“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政党政治的活跃体现出当时中国()A.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 B.国民政治素养普遍提高C.民主共和成为普遍共识 D.宪政活动有一定的社会基础8.1940年3月,中国共产党首次在党内正式提出了“三三制”政权建设的思想,并在边区部分区县进行了试点。1941年1月,中共边区中央局指示边区自乡村起可以彻底地实行“三三制”。“三三制”的推行()A.贯彻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念 B.缓解了敌后抗战的危机C.推进了抗日统战工作的发展 D.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9.1924年孙中山在《大纲》中指出:“(训政是)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1928年蒋介石在《训政纲领》中提到:“在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由国民党政府总揽执行。”这表明()A.国民党发展了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论 B.蒋介石践行了孙中山的“训政”理念C.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基层自治的条件 D.“训政”沦为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工具10.(期末历史第七题)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按毕业考试结果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此举()A.废除了科举选官制度 B.推动了近代教育发展C.挽救了满清统治危机 D.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11.(纠错卷第十八题)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说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体现了()A.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 B.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C.对共和制政体的实践 D.君主立宪制的构建进程12.清末新政中,政府规定十年内禁绝吸食鸦片,由政府成立戒烟所让各级官员在六个月内实现禁吸,并对禁烟不力的官员革职查办。对于普通百姓发放吸食牌照,规定售卖和吸食的限度,关闭烟馆并禁售烟具,加大对私售烟土的打击。这些做法()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缓解了政府的内外困境C.推动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D.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1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下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皇族拓跋改姓元。北魏孝文帝更改姓氏旨在()A.增强汉族对北魏政权的认同 B.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大趋势C.解决少数民族复姓烦琐之弊 D.推动鲜卑民众加快汉化步伐14.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光武帝刘秀“罢州牧置刺史”,刺史基本恢复了监察官职能;中平五年(188年),为镇压人民反抗,汉灵帝“罢刺史置州牧”,刺史又转变为拥有军政大权的州牧。刺史职能的转变表明当时()A.官吏设置注重实用性 B.监察体系走向成熟C.汉代王国问题未解决 D.地方监察力度加强15.九品中正制施行之初,中正评定人物品第之后,方“考之簿世,然后授任”,家世只是一个参考因素。但不久之后,中正品评人物的标准发生了严重偏差,“庶族寒人,无寸进之路”。这表明九品中正制()A.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B.抬高了文官和士人的政治地位C.品评无据导致制度的弊端显现 D.始终对中央集权构成严重威胁16.(纠错卷第十九题)1832年,英国首相格雷组阁时,13名阁员中有12名是贵族出身。1837年,英国首相墨尔本组阁时,贵族阁员下降为5人。1845年,英国首相德比组阁时,内阁阁员中的“平民”比贵族多了一倍。能够解释此现象的是,英国()A.议会改革满足了平民参政 B.两党政治扩大了民主的范围C.宪章运动争取了普选权利 D.工业革命推动民主政治完善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唐代的时候,吏部针对官员的考核,设置了考功司,明确了“四善二十七最”,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考核标准,在内容上主要是对德、廉、公、职等相应的情况进行考评,以及掌握官员的实际履职情况。在明代的时候,对于官员的考核,又分别设置了“考满”“考察”,其中“考满”重点是对官员任职以来情况的考评,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个等次;“考察”又被叫做“大计”,内容上,重点涉及到了贪、酷、浮、不及、老、病、罢、不谨等。在清代的时候,对于在京官员通过“京察”进行考核,对于外省官员通过“大计”进行考核,同时还有与之相对应的奖惩措施。——摘编自周子玥《秦汉以来我国选官制度的变迁》材料二在传统的文官管理中,实行的是常任文官职业制。尽管这样能使文官队伍保持长久的稳定和连续,但是它缺乏灵活性,容易造成惰性、僵化的管理体制,于是这种文官终身任用制的优势已经逐渐变成了劣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断完善竞争机制,放弃文官“终身制”,打破“铁饭碗”实行临时合同制或短期雇佣制。——摘编自秦勃《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官制度的嬗变与重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考核制度的特点和意义。(10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传统文官制度的特点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其遭受冲击的原因。(10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世纪的西欧,是一个充塞着暴力、混乱与苦难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昏暗的时代,教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西欧的惯例,世俗统治者一般只掌管其臣民的世俗事务,而把民众的精神生活归于教会掌管。这一局面导致了政、教之间长期的矛盾与冲突。……中世纪西欧的历史,是在已灭亡的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开始的。那些蛮族的征服者,那些粗野的日耳曼贵族,还处于相当原始的状态,他们虽然有国王,但这些国王是选举产生的,也可以因为犯错误而被废黜。——摘编自徐鹤森《中世纪西欧的教权与王权》材料二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防止了专制而强暴的政府出现,在相互牵制中消弭了潜在的政府权力。三权分立制衡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追求法治的目的而确立的,这种机制维持的是三种权力之间没有任何一种权力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的动态平衡,使美国的人权、民主自由等法治价值得到不断的保障和实现。但三权分立使联邦政府三个分支相互敌对,讲究以野心对抗野心,却忽视了国家权力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效运用,这给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造成了阻碍。——摘编自张文博《浅析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材料三孙中山在设计建立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时,明确批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特别不接受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孙中山认为美国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制度不完备,存在着许多弊病,运转效果也不甚好。他指出:“夫美洲之不自由,更甚于专制国。盖专制皇帝且口不离爱民,虽专横无艺,犹不敢公然以压抑平民为帜志。若资本家则不然,资本家者,以压抑平民为本分者也,对于人们之痛苦,全然不负责任者也。一言以蔽之,资本家者,无良心者也。”——摘编自刘书林《试论美国“三权分立”模式的本质及局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王权有限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特点。(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拒绝采用西方“三权分立”体制的原因。(6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是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材料二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的改革,大多也有成功。材料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解读材料,根据材料整体或者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高2023级高二上10月月考历史学科试题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DCAA 6-10:ADCDB 11-16:ADAAAD1.【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期的行政区划以肥沃的盆地或平原为核心,然后推广到四周的高原或山地,这种设置方式体现了对耕地的重视,因为耕地是农耕经济的基础,故选C项;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不能说“决定”文明的发展,A项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行政区划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行政管理,与社会风俗的整顿关系不大,排除B项;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与行政区划设置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汉初朝廷在地方设置了郡县和同姓诸侯国,但诸侯王并不听从朝廷节制,自行处置王国内的官员任免和封爵禄。诸侯王的行为表明地方诸侯国对中央集权的挑战,反映了地方行政制度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故选D项;虽然诸侯王自行处置官员的选用是一个问题,但材料更多强调的是诸侯王对朝廷节制的不服从,而不仅仅是官员任免的矛盾,排除A项;监察体制是监察制度的实现形式,是各种具体政治形式、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总和,与材料信息不相关,排除B项;题干中提到的是诸侯王以“同姓一家”为由不听从朝廷节制,这实际上反映了宗法血缘观念的强烈,而不是淡化,排除C项。3.【答案】C【解析】据题干分析可知唐朝采取分层决策机制,该机制具体分为“八座议事”、“政事堂会议”、“两仪殿会议”。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这种分层决策形式都带有集体性会议特点,并非单人决策,这样有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故选C项;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该机制是中央决策机制,并没有涉及地方事务管理,无法推出中央加强地方管理,排除A项;结合材料可知尚书省只决定一般行政问题,政事堂会议除丞相外还有皇帝指定官员参与,两仪殿会议也由皇帝召集,从而推知宰相权力有所被分割,皇权有所加强,并且结合所学也可知唐朝的相权被三分和被牵制,排除B项;据材料分析可知除“八座议事”外,唐朝另外两层决策机制主要针对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有分歧的事项,说明对于一般事项,其决策程序很简洁,从而有助于提高执行的效率,排除D项。4.【答案】A【解析】据题干信息,中世纪西欧封臣必须向自己的封君行臣服礼,以示臣服,如果得不到封君的善待,封臣可自行离开,结合所学766可知,中世纪西欧封君封臣制度要举行严格规范的仪式,使封君封臣达成一种契约关系,封臣效忠封君,封君要保护封臣,权利与义务结合,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封君封臣以土地赏赐为纽带,我国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土地为核心,排除B项;西欧中世纪的封君封臣制度造成封建国家主权分散,易形成封建贵族割据,而材料强调的是封君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权利与义务关系,排除C项;中世纪欧洲封君封臣制度下,封臣割据地方,削弱了国王的权力,故封君的权力并不是绝对的,排除D项。5.【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亚里士多德认为平民的权力超越了法律,容易导致暴民政治,存在弊端,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亚里士多德对平民政治的态度,并未涉及其主张经营政治,排除B项;亚里士多德并不主张公民民主高于一切,排除C项;材料提到亚里士多德对平民政治弊端的认识,无法得知其提倡绝对民主,排除D项。故选A项。6.【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自1832到1969年英国议会逐渐取消选举财产、性别、年龄限制,这体现英国民主范围逐渐扩大,从而扩大了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故选A项;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但材料不仅涉及1832年改革,还包括1832年到1969年的选举改革,排除B项;英国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制、贵族制,体现英国民主政治的保守,排除C项;君主立宪制主要涉及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强调议会内部民主选举范围扩大,和君主没有关系,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出现了人们竞相从政参政的热潮”可知,民国初年,人们参政意识高涨,民主宪政活动活跃,说明宪政活动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统治基础并不稳固,它面临着国内外的多重挑战,革命党人、立宪派和旧官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排除A项;民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民政治素养的提升,但这种提升受到了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并没有实现普遍提高,排除B项;民国初年,政治动荡、军阀割据、教育水平不均衡等,使得民主共和的理念并没有在所有社会阶层和地区得到广泛而深入的认同,排除C项。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为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的推行,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是全面抗战路线的体现,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C项;工农武装割据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时空不符,排除A项;“三三制”仅在陕甘宁边区实施,并非所有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排除B项;"三三制”的推行,是为了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它的实行并没有扩大抗日根据地,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选必一第3课所学训政可知,蒋介石的“训政”背离了孙中山的人民主权思想,剥夺了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即“训政”沦为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工具,故选D项;“发展了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论”不合题意、史实,与材料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由国民党政府总揽执行”相悖,排除A项;“践行了”不合史实,应为“违背了”,排除B项;“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基层自治的条件”不合史实,与材料侧重蒋介石的“训政”背离了人民主权原则相悖,排除C项。10.【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4年初(中国)。据材料“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按毕业考试结果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可知学堂选官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培养近代人才,推动教育近代化发展,B项正确;1905年废除科举选官制度,排除A项;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没有挽救满清统治危机,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加速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11.【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可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联系而且还有共同点,据所学可知,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等文献可总结出这种共同点表现为: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A项正确;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不涉及与封建专制斗争,排除B项;1649-1660年英吉利共和国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排除C项;三国中君主立宪制政体唯一没有在美国出现过,排除D项,故选A项。12.【答案】D【解析】政府通过禁烟政策,如成立戒烟所、对官员和百姓分别采取不同的禁烟措施、关闭烟馆和禁售烟具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少鸦片的吸食和销售,从而改善社会风气。鸦片在当时被视为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健康和道德的毒品,因此禁烟政策的实施无疑有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健康发展,故选D项;禁烟政策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公共卫生和道德问题,而非经济层面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排除A项;清末新政中的禁烟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会风气,但并未直接解决清末政府面临的内外困境。政府的内外困境主要源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而禁烟政策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无法单独解决所有问题,排除B项;从题目描述中可以看出,政府是坚决禁止鸦片吸食和销售的,包括关闭烟馆、禁售烟具、打击私售烟土等,这些都与鸦片贸易合法化相悖,排除C项。13.【答案】A【解析】北魏孝文帝更改姓氏的措施,实际上是为了促进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减少民族差异,增强北魏政权的统治基础。通过改姓,孝文帝试图使鲜卑贵族更好地融入汉族社会,从而增强汉族对北魏政权的认同,故选A项;民族交融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更改姓氏确实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表现,但它更多地是北魏孝文帝为推动汉化、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具体措施,而非仅仅是为了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排除B项;姓氏的更改更多地是出于政治和文化上的考虑,而非仅仅因为复姓的烦琐,排除C项;孝文帝是要求“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并不是针对所有鲜卑民众。因此,不是为了推动鲜卑民众加快汉化步伐,排除D项。14.【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光武帝“罢州牧置刺史”意在防止地方势力膨胀,汉灵帝“罢刺史置州牧”是为了“镇压人民反抗”,说明东汉时期刺史职能的转变是服务于当时的现实需要的,即官吏的设置注重实用性,故选A项;“监察体系走向成熟”不合题意,与材料汉灵帝时,“刺史又转变为拥有军政大权的州牧”相悖,排除B项;西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王国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排除C项;“地方监察力度加强”不合题意,与汉灵帝刺史执掌军政大权相悖,排除D项。15.【答案】A【解析】据材料“九品中正制施行之初……家世只是一个参考因素”,“不久之后,中正品评人物的标准发生了严重偏差”可知,原本只是参考因素的家世后来成为了主要标准,导致庶族寒人无法晋升,这表明九品中正制逐渐演变成了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故选A项;材料强调了评定标准的变化和庶族寒人的困境,这与文官和士人的政治地位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中正品评人物的标准发生了严重偏差,但并非意味着品评无据,实际上,品评的依据从家世参考变成了家世决定,并非无据可循,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九品中正制对中央集权的影响,而是专注于其评定标准的变化和后果,且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施行之初,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非“始终”威胁中央集权,排除D项。16.【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8323年至1845年的英国。根据材料“1837年,英国首相墨尔本组阁时,贵族阁员下降为5人。1845年,英国首相德比组阁时,内阁阁员中的‘平民’比贵族多了一倍。”及所学可知,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壮大,为满足他们参政的要求,1832年后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取代贵族,所以出现材料中贵族阁员减少、“平民”阁员增加的现象,D项正确;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参政的要求,并没有满足工人等平民参政的要求,排除A项;题干主旨是英国内阁成员阶级结构的变化,由此无法得出“两党政治扩大了民主的范围”的结论,排除B项;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最终失败,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7.【答案】(1)特点:①中央主导;②考核内容具有针对性(考核内容全面或具体);③考核结果等级化;④设置了专门的考核机构;⑤与奖惩制度相配套;⑥有完整的考核标准。(任答3点得6分)功效:①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中央集权);②提高了行政管理水平;③提高官员素质(道德);④维护社会稳定;⑤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管理人才。(任答2点得4分)(2)特点:考试录用;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6分)原因:①缺乏灵活性,容易造成惰性、僵化的管理体制;②市场经济的推行需要不断完善竞争机制;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强调人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任答2点得4分)【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在唐代的时候……设置了考功司……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考核标准”可知,设置了专门的考核机构,有完整的考核标准;据材料一“在内容上主要是对德、廉、公、职……实际履职情况”“内容上,重点涉及到了贪、酷、浮、不及、老、病、罢、不谨等”可得考核内容具有针对性;据材料一“同时还有与之相对应的奖惩措施”可得出与奖惩制度相配套。第二小问功效,结合所学知识,从选官制度、整顿吏治等角度分析,如:选贤任能,维护中央权威;增强了官僚体制的新陈代谢的能力;具有激励和警诫作用。(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在传统的文官管理中,实行的是常任文官职业制”可得职务常任(实行终身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试录用;政治中立;论功晋升。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但是它缺乏灵活性,容易造成惰性、僵化的管理体制”可得传统文官制本身存在的缺点(缺乏灵活性,容易造成惰性、僵化的管理体制);据材料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断完善竞争机制”可知,市场经济的推行需要不断完善竞争机制;结合引用文章题目中经济全球化大背景和所学进行分析可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强调人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18.【答案】(1)原因:①封君封臣制度导致国王权力分散;②中世纪王权、教权长期的矛盾与冲突;③日耳曼王权有限的历史传统。(6分)(2)特点:①注重权力相互制约;②以追求法治为目的;③重视维护权力的动态平衡;④忽视国家权力的整体性;⑤具有鲜明的民主性。(任答4点得8分,)(3)原因:①“三权分立”体制存在弊端;②该体制易使政府运转效果不佳;③“三权分立”无法保障平民权益;④孙中山意识到“三权分立”体制不适合中国国情。(任答3点得6分)【解析】(1)据材料一“一个充塞着暴力、混乱与苦难的时代”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封建初期,社会动荡,封君封臣制度各层级之间相互独立,国王权力分散;据材料一“政、教之间长期的矛盾与冲突"可得出:中世纪王杈、教权长期的矛盾与冲突;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日耳曼王权有限的历史传统。(2)据材料二“在相互牵制中消弭了潜在的政府权力”可知,注重权力相互制约;据材料二“三权分立制衡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追求法治的目的而确立的”可知,以追求法治为目的;据材料二“是三种权力之间没有任何一种权力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的动态平衡”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政府机关采购合同模板
- 2024年双方房屋租赁标准合同范本
- 2024年光伏项目施工合同
- 球拍套网球或羽毛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2024年电器简单购销合同样本
- 2024年借款合同是不是属于有偿合同
- 2024年万科合同范本工作范文
- 2024年机械临时租赁合同范本900字
- 游泳池充气漂浮物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年工矿产品销售合同标准样本
- 特色林下养鸡技术方案
- 《心理学概论》课件
- 《古典文献的检索》课件
- 玻璃制造中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与发展
- 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单元教学分析(素材)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电力建设“五新”技术
- 《有效沟通技能讲座》课件
- 中班《打电话》课件
- 《初中政治课堂中的跨学科知识融合与综合应用》
- 2024年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水处理反渗透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点检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