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考题猜想)(测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核心考点01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1.1965年,几位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元谋盆地发现了两颗古人类的门齿化石,并测定为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还发掘出少量的石器、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由此可知A.云南省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元谋人已掌握人工取火技术C.中国的考古技术领先世界 D.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2.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一个头骨化石,距今约160万年,其遗址发现的石器包括砍斫(zhuo2)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和石球等。据此可知,蓝田人A.处在旧石器时代 B.会使用天然火C.有一定审美意识 D.过着群居生活3.(2024·云南·中考)经过考古学家的长期发掘,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灰烬中有很多石块、兽骨和朴树籽等。这一考古发现,可用来说明北京人A.学会了制作陶器的方法 B.已经掌握农作物种植技术C.居住于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4.(2024·新疆·中考)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A.以采集狩猎为生 B.已经会人工取火 C.开始种植农作物 D.会使用磨制石器核心考点0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5.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考古发现共同印证了东胡林(北京)遗址碳化粟贾湖遗址碳化稻粒A.粟是当时最主要的农作物 B.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C.农业北粟南稻的种植格局 D.原始农业发源于黄河流域6.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进行原始农业社会的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资料。可共同印证干栏式建筑复原想象图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骨耜A.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B.河姆渡人最先种植水稻C.河姆渡人掌握了青铜工艺 D.河姆渡人初具审美意识7.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文化,分别出土了大量的粟、黍、石器和陶器及大量的农具和农作物遗存。这说明A.生产生活居无定所 B.华夏认同观念已然形成C.原始农业得到发展 D.两地农业技术水平很低8.(2024·重庆·中考)下表所列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我国远古时期(
)遗址名称时间遗存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距今11000—9000年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浙江浦江桥头遗址距今11000—8500年炭化的稻米、稻壳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距今7500—3000年陶片上稻、粟、豆类等印痕A.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C.冶炼技术水平 D.原始部落联盟间的关系9.(2024·山东烟台·中考)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10.(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墓葬中发现了很多粟的遗存。在其中一个深不足1米,底径约1米的窖穴内有粟粒朽灰堆积,专家推测其为储粮窖。据此可知,半坡先民(
)A.掌握人工取火技术 B.处于打制石器时代C.过着农耕定居生活 D.依靠食物采集为生核心考点03中华文明的起源11.(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12.(2024·甘肃兰州·中考)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在良渚莫角山西坡出土了1.3万公斤碳化稻谷,经换算,这些稻谷约可以供今天的一个成年男性吃71年。这些稻谷可能属于(
)A.权贵 B.奴隶 C.平民 D.地主13.(2024·广东·中考)下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遗址玉钺玉琮龙首玉环石峡遗址良渚遗址A.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B.南北经济差异明显C.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D.两地存在文化交流14.(2024·福建·中考)下图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可用于佐证(
)A.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 B.游牧民族的狩猎场景C.“龙的文化”已经定型 D.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15.(2024·甘肃金昌·中考)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这些器物均有“龙”的元素。这说明(
)三星塔拉遗址红山玉龙(内蒙古)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山西)齐家文化遗址凸堆龙纹红陶罐(甘肃)良渚遗址龙首玉镯(浙江)A.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明发展 B.器物的生活化功用加强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D.当时社会阶级分化明显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第16题8分,17题7分,18题15分,共30分。16.走近文物·回溯历史。七年级(1)班同学以“我是小小考古学家”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项目名称】借助多样史料·探究远古人类【项目目标】借助各种类型的史料,探究远古人类的活动,初步认识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项目任务】任务一一组同学查阅资料,收集到了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1)问题1:从图上看,中国古人类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2分)任务二二组同学参观了相关遗址后,展示了如下一组考古发现的图片。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复制品)北京人遗址灰烬堆(2)问题2:请写出以上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2分)任务三三组同学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制作了如下表格并展览。名称北京人山顶洞人类型直立人晚期智人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①制作工具打制石器,如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②用火情况③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感悟:(3)问题3:请你将表格中“▲”所代表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写出此次项目性学习活动的感悟。(4分)1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七年级(2)班同学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为主题展开项目化学习,请你完成展板相关内容设计。展板一【宫城·城市初现】(1)根据如下历史资料,概括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所具有的共同特征。(2分)历史资料良渚古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空间结构可分为三重:第一重为古城的核心区,主要为宫殿区及王陵、贵族居住区及贵族墓葬区、中央官署区及仓储区等;第二亚主要为手工业区和平民居住区;第三重为外城。陶寺中期城址面积有300万平方米以上,这是中国龙山时期最大的城址之一;城内有宫城、观象台、普通居民区、仓储遗址、手工业作坊、墓地和道路等多种遗存。共同特征:展板二【随葬·社会分化】(2)根据良渚古城的随葬品状况,概述所反映的历史现象。(1分)良渚古城反山墓地随葬器物表墓号随葬品数量随葬品种类12约656件玉器为主,随葬玉钺1560件少量玉器、陶器、石器23约466件以玉器为主,少量陶器历史现象:展板三【传说·华夏始成】(3)结合所学知识,补全①②处内容。从中可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从大禹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精神?(4分)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渗水以导河。华夏族形成特点:大禹精神:18.史前生活·先人智慧。史前时期居民遥远而厚重的历史,无一不诉说着他们的智慧。【建筑·呈现环境差异】图一图二(1)根据上图,分别指出房屋的名称,结合所学分析房屋类型呈现如此差异的原因。(4分)【墓葬·反映社会分化】史料历史结论仰韶文化遗址之一的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各个墓菲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中的大墓不但规模大,且随葬品丰富精美;小墓墓坑窄小,有的仅随葬1件陶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合同补充合同模板
- 砖厂接收污泥合同模板
- 嘉兴房产中介合同模板
- 甲乙购销合同模板
- 国际欠款合同模板
- 冷冻品加盟合同模板
- 餐厨外包合同(2篇)
- 雪糕店跟客户合同模板
- 食堂社保员工合同模板
- 液压管路采购合同模板
- 贵州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
- 锅炉安全安全检查表
- 2023-2024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10课《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
- 融资租赁实际利率计算表
- 过程能力测量报告 Cg Cgk
- 聚乙烯pe给水管施工安装手册-
-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 全册教案(共12课)
- “下压式”传接棒技术教学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 TGDSBME 005-2023 艾草产业 艾草香脂
- 水利枢纽工程坝基清理施工方案
-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人工智能的作用及影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