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计:45分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答全3分,答对但答不全1分,答错0分。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可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比艾弗里的实验更具有说服力D.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均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祥解〗格里菲思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注意熟记三个实验的主要过程和相关结论。【详析】A、格里菲思的实验证实存在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但并没有说明DNA就是这种转化因子,错误;B、艾弗里实验证明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该实验属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并没有涉及肺炎双球菌对小鼠的作用,错误;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将DNA与蛋白质区分开,而艾弗里是直接分离得到DNA和蛋白质,但DNA的纯度没有达到100%,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比艾弗里的实验更具有说服力,正确;D、艾弗里的“R型菌S型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证明是主要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大肠杆菌”实验进一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人们才发现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错误。故选C。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其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发生改变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能表达合成荚膜多糖C.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两者的实验设计思想一致D.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答案〗C〖祥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析】A、R型菌和S细菌的DNA都是双链结构,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其DNA中的嘌呤碱基总比例不会改变,依然是占50%,A错误;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直接表达产物是蛋白质,而不是荚膜多糖,B错误;C、在“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和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实验设计的思路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C正确;D、有毒的S型细菌导致小鼠死亡,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导致小鼠死亡,D错误。故选C。3.某兴趣小组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如图表示该转化实验中的三组实验,其中高温和酶处理的时间适宜。下列相关推测或叙述不合理的是()A.甲组和乙组的S型菌的蛋白质都失去发挥作用的可能性B.甲组和乙组的培养基上都会出现光滑型菌落和粗糙型菌落C.丙组的培养基上只有R型菌落,可间接证明S型菌的DNA是遗传物质D.该实验能证明R型菌转化成S型菌主要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答案〗D〖祥解〗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最后在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的培养基中发现了新的S型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详析】A、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失去活性,蛋白酶可以使蛋白质发生水解,因此甲组和乙组的S型菌的蛋白质都失去发挥作用的可能性,A正确;B、甲组和乙组的S型菌的DNA均可发挥作用,因此两组培养基上都会出现光滑型菌落和粗糙型菌落,B正确;C、丙组的S型菌的DNA被破坏,致使S型菌落未能出现,由此可间接证明S型菌的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该实验能证明R型菌转化成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而不是主要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D错误。故选D。4.细菌转化是指游离的DNA分子(同源或异源)被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摄取并且在细菌内部表达的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A.细菌自然转化现象的发现为基因工程的兴起提供了思路B.S型细菌和R型细菌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R型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绝大多数均被转化为S型细菌〖答案〗A〖祥解〗细菌转化是指游离的DNA分子(同源或异源)被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摄取并且在细菌内部表达的过程,转化所引起的变异原理为基因重组。【详析】A、“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可证明基因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这一发现为基因转移找到了一种运载工具,A正确;B、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S型细菌和R型细菌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错误;C、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存在某种转化因子,C错误;D、R型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只有少数被转化为S型细菌,D错误。故选A。5.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S型菌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菌发生基因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菌(RⅠ、RⅡ、RⅢ……)。S型菌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R型菌只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菌。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对提取物进行不同酶处理→加入到乙菌培养基中培养→检测子代细菌(丙)的类型。下列实验思路与结果预期,能说明细菌发生转化而未发生基因突变的一组是()A.甲∶RⅡ,乙∶SⅢ,丙∶SⅢ、RⅡB.甲∶SⅢ,乙∶RⅢ,丙∶SⅢ、RⅢC.甲∶SⅢ,乙∶RⅡ,丙∶SⅢ、SⅡD.甲∶SⅢ,乙∶RⅡ,丙∶SⅢ、RⅡ〖答案〗D〖祥解〗分析题意可知,S型菌根据荚膜多糖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无论哪种类型,只要发生基因突变,就会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菌。且S型菌的荚膜会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而R型菌则可突变为S型菌。【详析】A、分析实验思路可知,将甲菌处理后加入乙菌的培养基中培养,看能否得到相应类型的丙细菌,根据题意分析可知,S型菌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甲RⅡ的DNA不能进入乙SⅢ中,不会导致乙SⅢ转化为丙RⅡ,A错误;B、甲SⅢ的DNA经过处理后,可被乙RⅢ吸收,将部分RⅢ转化为SⅢ,不能确定RⅢ的出现,是因为SⅢ发生突变还是转化,B错误;C、甲SⅢ的DNA经过处理后,可被乙RⅡ吸收,将部分乙RⅡ转化为丙SⅢ,不会出现SⅡ,C错误;D、甲SⅢ的DNA经过处理后,可被乙RⅡ吸收,将部分RⅡ转化为SⅢ,RⅡ的出现不是因为突变,D正确。故选D。6.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关系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1实验结果可知,标记的物质是噬菌体中的DNAB.图1中的搅拌器的作用是将大肠杆菌与亲代噬菌体外壳分离C.图2中上清液P含量为20%,原因可能是感染的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D.若搅拌5min时被感染的细菌含量下降到90%,则上清液S含量会增加〖答案〗D〖祥解〗1、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来侵染未标记细菌,经过短时间保温、搅拌和离心后,主要依次在沉淀物、上清液中出现大量的放射性,因此得出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2、图2中可知,随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的延长,在一定时间内,随搅拌时间延长,上清液32P和35S的放射性强度在上升,超过一定时间后,强度不变。【详析】A、图1结果中上清液放射性强度很低,而沉淀物放射性强度很高,说明标记的是噬菌体中的DNA,A正确;B、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正确;C、被感染的细菌百分比一直是100%,说明未被裂解,上清液P含量为20%,可能部分标记的噬菌体部分还没有侵染细菌,C错误;D、上清液S含量与细菌被感染量无关,与被标记的噬菌体的量有关,所以搅拌5min时被感染的细菌含量下降到90%,则上清液S含量不会变,D错误;故选D。7.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32P、35S、15N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沉淀、沉淀、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答案〗B〖祥解〗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为实验材料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对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了研究,方法如下: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析】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15N;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15N;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DNA和蛋白质都含有氮元素,故15N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离心后,15N标记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15N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检测到15N。故选B。8.2019年科研人员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19。为研究COVID-19的遗传,科研人员利用COVID-19和健康小鼠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甲组:COVID-19的蛋白质+健康小鼠→小鼠正常生长;乙组:COVID-19的核酸+健康小鼠→小鼠患病死亡;丙组:COVID-19的核酸+RNA酶十健康小鼠→小鼠正常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条件下COVID-19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COVID-19的遗传物质是RNAC.COVID-19与T2噬菌体的结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D.组成COVID-19的蛋白质是在COVID-19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答案〗B〖祥解〗据题分析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完成增殖。增殖过程中病毒只提供模板,原料、核糖体、能量等由宿主提供。【详析】A、病毒自然状态下只能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B、据乙组丙组对比可知,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C、新冠病毒是RNA病毒,T2噬菌体是DNA病毒,核酸类型不行同,C错误;D、病毒的蛋白质在宿主的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故选B。9.已知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侵染烟草叶片,且两者都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如图是探索HRV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RNA的操作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烟草叶上出现的不同病斑B.杂交病毒1和杂交病毒2产生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该实验只能说明TMV、HRV的遗传物质是RNAD.若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选择15N进行标记〖答案〗C〖祥解〗本实验属于病毒重建实验,病毒的结构简单,含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析实验可知:用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离和聚合方法,合成杂交病毒1和杂交病毒2,只有杂交病毒2含有HRV的衣壳蛋白和TMV的RNA,当将其感染植株后,只产生由TMV-RNA提供的病症,且可从植株病灶中分离出TMV病毒,从而证明在植物病毒中,决定其遗传性的遗传物质是RNA。【详析】该实验因变量是烟草叶上出现的不同病斑,自变量是不同病毒,A错误;基因重组主要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B错误;根据相互对照实验只能证明HRV和TMV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RNA均含有N,故无法用15N将蛋白质外壳和RNA区分开,因此不能选择15N标记,D错误。10.关于生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以DNA为主要遗传物质B.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C.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D.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23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答案〗B〖祥解〗地球上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其中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同时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是遗传物质是DNA。病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根据体内含有核酸的种类可以把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详析】A、大肠杆菌以DNA为遗传物质,A错误;B、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C、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D、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D错误。故选B。11.如图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培养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B.实验过程中需要将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分离,搅拌可以达到这个目的C.少量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于沉淀物中D.被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不能为该噬菌体的繁殖提供所有条件〖答案〗D〖祥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由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所以第一步中的噬菌体被32P标记了,A错误;B、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B错误;C、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大,但不会强于沉淀物中的放射性,C错误;D、被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不能为该噬菌体的繁殖提供所有条件,如合成子代病毒遗传物质的模板链,D正确。故选D。12.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及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B.艾弗里在
S型菌的DNA中加DNA酶进行实验是为了证明脱氧核苷酸不是遗传物质C.用
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大肠杆菌,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全部有放射性D.使用烟草花叶病毒不同物质感染烟草,证明了
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D〖祥解〗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析】A.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只提出了S型菌内存在“转化因子”的推论,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A错误;B.艾弗里在S型菌的DNA中加DNA酶进行实验是为了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C.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大肠杆菌,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只有少部分有放射性,C错误;D.使用烟草花叶病毒不同物质感染烟草,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13.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链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C.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蛋白质D.HIV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相同〖答案〗B〖祥解〗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T2噬菌体是专性寄生病毒,只能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A错误;B、噬菌体繁殖时利用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因此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B正确;C、病毒无细胞结构,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不可以合成蛋白质,其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合成蛋白质,C错误;D、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在宿主细胞内可进行逆转录,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二者核酸类型不相同,D错误。故选B。14.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B.两个实验的实验思路是不同的C.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加法原理D.两个实验最终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A〖祥解〗加法原理是与常态相比,人为的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减法原理是与常态相比,人为的去除某种影响因素。【详析】A、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即用32P标记DNA或用35S标记蛋白质,A正确;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与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增加了实验的说服力,因此上述两个实验的思路是相同的,B错误;C、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减法原理,通过加入相应的酶去除某种物质来研究被去除物质的作用,C错误;D、两个实验最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15.图甲表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实线代表R型细菌,虚线代表S型细菌B.据图甲可知,只有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图乙中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DNA分开D.若图乙中的噬菌体被32P标记,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答案〗C〖祥解〗(1)图甲表示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开始是R型菌较多,在小鼠体内扩增,数量上升,后被小鼠免疫系统清除,数量下降,此过程中少部分R型菌在加热杀死的S型菌DNA作用下转化为S型活菌,S型活菌扩增并破坏小鼠的免疫系统,使R型菌和S型菌数量重新上升,由此可得实线表示R型菌,虚线表示S型菌;(2)观察图乙可得,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需要先吸附在细菌表面,再将噬菌体DNA注入到细菌,离心前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开,密度梯度离心结果中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噬菌体及其蛋白质外壳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详析】A、图甲表示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开始是R型菌较多,在小鼠体内扩增,数量上升,后被小鼠免疫系统清除,数量下降,此过程中少部分R型菌在加热杀死的S型菌DNA作用下转化为S型活菌,S型活菌扩增并破坏小鼠的免疫系统,使R型菌和S型菌数量重新上升,由此可得实线表示R型菌,虚线表示S型菌,A正确;B、分析图甲可得,S型菌开始是数量很少,说明只有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B正确;C、观察图乙可得,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需要先吸附在细菌表面,再将噬菌体DNA注入到细菌,离心前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开,C错误;D、32P标记物质为DN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主要都被注入细菌体内,因此离心后其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很低,D正确。故选C。二、多选题16.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选用结构简单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繁殖快、容易观察实验结果B.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都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C.实验都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BCD〖祥解〗1.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2.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3.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由于细菌结构简单、培养容易、繁殖快、容易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所以选用结构简单的细菌作为实验材料,A正确;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艾费里的转化实验是在培养基中进行的,B错误;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运用同位素示踪法,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法,C错误;D、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都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CD。17.研究表明,各种代谢因素通过操纵子comCDE调控肺炎链球菌转化。基因comC的表达产物为感受态刺激因子(CSP),基因comD的蛋白产物为CSP的受体,两者结合后可磷酸化comE蛋白,进而诱导comX基因表达产生具有活性的σ因子,调控一系列与细菌转化相关的基因表达,使细菌形成感受态而发生转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磷酸化comE蛋白与comX的编码区结合,促进σ因子合成B.用Ca2+处理肺炎链球菌,可以促进comCDE相关基因表达C.用高浓度CSP处理comE基因缺失的肺炎链球菌,该菌可发生转化D.用高浓度σ因子处理comE基因缺失的肺炎链球菌,该菌可发生转化〖答案〗BD〖祥解〗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遗传物质。【详析】A、调控基因表达是在基因的非编码区,不是编码区,A错误;B、Ca2+可以诱导细菌转化,进而促进comCDE相关基因表达,B正确;C、题意显示,CSP与其受体结合后可磷酸化comE蛋白,进而诱导comX基因表达产生具有活性的σ因子,使细菌形成感受态而发生转化,而高浓度CSP处理后,由于comE基因缺失,因而没有CSP受体产生,进而无法产生有活性的σ因子调控相关的基因表达,无法实现该菌的转化,C错误;D、题意显示,有活性的σ因子,调控一系列与细菌转化相关的基因表达,使细菌形成感受态而发生转化,据此推测,用高浓度σ因子处理comE基因缺失的肺炎链球菌,该菌可发生转化,D正确。故选BD。18.朊病毒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某兴趣小组用朊病毒和无标记的牛脑组织细胞做了下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按1→2→3→4程序实验,上清液中几乎不能检测到32PB.按1→2→3→4程序实验,沉淀物中几乎不能检测到32PC.按1→2→5→3→4程序实验,放射性应主要位于上清液中D.按1→2→5→3→4程序实验,放射性应主要位于沉淀物中〖答案〗ABD〖祥解〗根据题意可知,朊病毒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病原微生物,它不能独立生活,在活细胞内才能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完成自身的增殖过程。【详析】AB、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因为朊病毒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蛋白质中P含量极低,所以朊病毒几乎不含P,即试管4中几乎没有32P,AB正确;CD、用35S标记的朊病毒侵入牛脑组织细胞,此时放射性物质主要随细胞到沉淀物中,同时会有少量的朊病毒不能成功侵入牛脑组织细胞,离心后位于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C错误、D正确。故选ABD。19.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四组实验。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检测到子代噬菌体中部分有放射性的实验有()A.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B.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D.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答案〗BC〖祥解〗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详析】A、用35S标记细菌,则细菌的氨基酸都会带上标记,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利用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所以新一代的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将全部带上标记,A错误;B、用3H标记噬菌体,则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均会带上标记,但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不参与子代噬菌体的形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物质除了亲代噬菌体的DNA,剩下的都由细菌提供,故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部分带有标记,B正确;C、用32P标记噬菌体,则DNA会带上标记,但是合成子代噬菌体的物质除了亲代噬菌体的DNA,剩下的都由细菌提供,故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部分带有标记,C正确;D、用3H标记的细菌,则细菌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都会带上标记,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新一代的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将全部带上标记,D错误。故选BC。20.烟草花叶病毒(TMV)是一种RNA病毒,能感染烟草并使烟叶患上花叶病,为探究TMV的遗传物质,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第①组:TMV直接处理烟草→烟草患花叶病;第②组:TMV的蛋白质处理烟草→烟草不患花叶病;第③组:TMV的RNA处理烟草→烟草患花叶病;第④组:TMV的RNA和RNA酶混合后再处理烟草→烟草不患花叶病。A.TMV增殖过程中,需要烟叶细胞提供场所、原料、能量、酶等条件B.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与艾弗里的相似,是将蛋白质和RNA分开,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C.设计第④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RNA的水解产物不是TMV的遗传物质D.该实验结果表明,RNA是TMV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TMV的遗传物质〖答案〗ABD〖祥解〗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是RNA病毒。【详析】A、烟草花叶病毒(TMV)是一种RNA病毒,能感染烟草并使烟叶患上花叶病,病毒为专性寄生物,TMV增殖过程中,需要烟叶细胞提供场所、原料、能量、酶等条件,A正确;B、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与艾弗里的相似,是将蛋白质和RNA分开,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该实验结果说明RNA是遗传物质,B正确;C、设计第④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RNA是TMV的遗传物质,利用水解酶处理RNA能进一步说明上述结果,C错误;D、该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RNA和蛋白质的功能,根据实验结果可说明RNA是TMV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TMV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ABD。第II卷(非选择题)共计55分三、非选择题21.在格里菲思第4组实验中,小鼠体内肺炎链球菌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b段R型细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bc段R型细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_________而来的。(4)在上述转化实验中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所需转化因子、原料、能量分别由哪方提供?_______〖答案〗(1)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致使R型细菌数量减少(2)b点之前,已有少量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力,造成R型细菌大量繁殖(3)R型细菌转化成的S型细菌繁殖而来的(4)所需转化因子来自S型细菌,而原料和能量均来自R型细菌〖祥解〗分析曲线图: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转化因子(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随着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增加。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小鼠免疫系统被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解析〗(1)ab段R型细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致使R型细菌被免疫系统消灭。(2)bc段R型细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b点之前,已有少量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力,造成R型细菌大量繁殖。(3)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S型菌的基因进入R型细菌后转化成的S型细菌繁殖而来的。(4)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所需转化因子来自S型细菌,原料、能量由R型细菌提供。22.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赫尔希和蔡斯进一步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要获得DNA被标记的噬菌体,其培养方法是用________,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理由是_________。(3)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理论上离心之后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实际上会由于__________,导致沉淀中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4)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进一步观察实验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一结果又说明了_______。〖答案〗(1)②①④③(2)①.①②.④③.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④.噬菌体寄生于大肠杆菌体内(3)①.沉淀物②.搅拌不充分(4)DNA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蛋白质不能在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或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祥解〗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T2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T2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解析〗(1)赫尔希和蔡斯进一步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④离心分离→③放射性检测,即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2)用32P标记DNA的①磷酸基团,用35S标记蛋白质的④R基。要获得DNA被标记的噬菌体,因为病毒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所以其培养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理由是噬菌体寄生于大肠杆菌体内。(3)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搅拌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理论上离心之后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实际上会由于搅拌不充分导致其中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4)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进一步观察实验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一结果又说明DNA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蛋白质不能在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或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23.完成以下关于遗传学的相关实验探究问题:(1)I.为了寻找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科学家进行了以下实验:本实验的结论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但由于RNA在体外很不稳定,仅用RNA感染的成功率不高,请根据以下信息尝试改进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①存在S型和HR型两种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形成的病斑不同。②两种病毒可以完成RNA的互换,并具有正常的致病能力。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2)II.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显性,为伴X遗传,残翅性状是由3号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基因(a)控制,现有纯合残翅红眼品系和纯合长翅白眼果蝇品系,欲通过杂交方法,在F2代获得纯合残翅白眼果蝇品系,请以遗传图解(可辅以文字说明)的方式,写出育种基本思路________。〖答案〗(1)①.RNA##核糖核酸②.让S型和HR型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互换,获得重组病毒分别侵染的烟草,观察形成的病斑③.病斑的形状取决于RNA的类型(2)〖祥解〗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解析〗(1)分析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可知,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而蛋白质感染烟草叶片后,烟草没有出现病斑,即无烟草花叶病毒出现,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根据题意,一组用S型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与HR型烟草花叶病毒的RNA组成的重组病毒感染烟草,另一组用HR型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与S型烟草花叶病毒的RNA组成的重组病毒感染烟草。预期结果:两组感染烟草后形成的病斑不同。用S型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与HR型烟草花叶病毒的RNA组成的重组病毒感染烟草,由于RNA是遗传物质,该烟叶上出现的病斑是HR型的病斑;用HR型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与S型烟草花叶病毒的RNA组成的重组病毒感染烟草,由于RNA是遗传物质,烟叶上出现的病斑是S型的病斑,即病斑的形状取决于RNA的类型。(2)分析题意,纯合残翅红眼果蝇品系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纯合长翅白眼果蝇品系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2中得到纯合残翅白眼果蝇品系(aaXbXb、aaXbY),应选择纯合残翅红眼的雌果蝇AAXbXb与纯合长翅白眼雄果蝇aaXBY进行杂交,其遗传图解可表示如下:24.据国家疾控监测,自3月以来,全国各地进入“甲流”高发期,本次流行的流感毒株是以甲型H1N1为主。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与普通感冒相比,它的传染性更强、症状更重、发烧持续时间长。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于是提出疑问: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并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______。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H1N1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猪胚胎干细胞,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等。(2)实验步骤:第一步:把H1N1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三组并标记为A、B、C;A组用适量的一定浓度的DNA水解酶处理;B组______;C组______。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物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是否有H1N1流感病毒产生。(3)请预测结果及结论:①若A、C两组出现H1N1流感病毒,B组没有出现,则______。②______。③______,则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4)本实验中使用的自变量控制方法称为______。〖答案〗(1)探究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2)①.用适量的一定浓度的RNA水解酶处理②.不作处理(3)①.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②.若B、C两组出现H1N1流感病毒,A组没有出现③.若A、B、C三组出现H1N1流感病毒(4)减法原理
〖祥解〗设计实验时,注意设计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试验原则。探究的目的是判断遗传物质是RNA还是DNA?所以要用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来处理,作为变量来出现。最后在讨论实验结果时注意讨论各种情况,一定要严密。〖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探究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是何种物质,即探究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DNA或RNA,因变量是否出现H1N1流感病毒,其他属于无关变量,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把H1N1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三组并标记为A、B、C,分别用等量的相同浓度的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A、B两组核酸提取液,C组不做处理;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物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是否有H1N1流感病毒产生。(3)实验结论可以逆向推理,分别假设其遗传物质是RNA、DNA、均不是,分析实验结论,故预测结果及结论:①若遗传物质是RNA,则由于B组经RNA酶处理后RNA被水解失去作用,则预期结果是A、C两组出现H1N1流感病毒,B组没有出现。②若遗传物质是DNA,则由于A组经DNA酶处理后DNA被水解失去作用,则预期结果是B、C两组出现H1N1流感病毒,A组没有出现。③若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则加入核酸水解酶后对其无影响,故预期结果是ABC三组均出现H1N1流感病毒。(4)在本对照实验中,通过加入相应的酶使核酸失去作用,这种自变量控制方法称为减法原理。25.自然界中,经常会产生一些新型病毒,这些病毒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现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病毒,为了弄清楚它的结构,科学家开展了相关研究。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中培养该病毒,不能将该病毒直接接种到普通的培养基上,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2)实验分析出该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某一种核酸(DNA或RNA)组成,请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3H-胸苷、3H-尿苷)确定它的核酸种类,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提示〗:应含有2个相互印证的实验组)(3)请你预期上述实验的实验结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病毒的核酸种类是DNA;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病毒的核酸种类是RNA。〖答案〗(1)病毒的增殖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中进行(2)取该病毒的宿主细胞均分为等量两组,并编号为甲、乙;将甲组的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3H-胸苷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将乙组的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3H-尿苷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3)①.甲组的病毒有放射性,而乙组没有②.乙组的病毒有放射性,而甲组没有〖祥解〗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解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因此在实验室中培养该病毒,不能将该病毒直接接种到普通的培养基上。(2)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对新病毒进行鉴定时,要找出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从DNA和RNA的碱基组成上进行分析,因此,使病毒中的DNA或RNA的特殊碱基(DNA为胸腺嘧啶,RNA为尿嘧啶)带上标记,根据病毒中放射性标记的检测结果就可做出判断。由干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活,其增殖时的原料只能来自宿主细胞,所以实验中需配制两种培养基,记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乙组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分别加入等量的宿主细胞使宿主细胞带上相应标记,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其放射性,因此实验思路为:取该病毒的宿主细胞均分为等量两组,并编号为甲、乙;将甲组的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3H-胸苷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将乙组的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3H-尿苷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3)由于DNA和RNA有各自的特有碱基,DNA特有碱基为T,RNA特有碱基为U,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碱基T的培养基中培养宿主细胞,使宿主细胞含有放射性。再用病毒去侵染含放射性的宿主细胞,看子代病毒是否含有放射性,为甲组;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碱基U的培养基中培养宿主细胞,使宿主细胞含有放射性。再用病毒去侵染含放射性的宿主细胞,看子代病毒是否含有放射性,为乙组。若甲组的病毒有放射性,而乙组没有,即为DNA病毒;若乙组的病毒有放射性,而甲组没有,即为RNA病毒。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计:45分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答全3分,答对但答不全1分,答错0分。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可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比艾弗里的实验更具有说服力D.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均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祥解〗格里菲思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注意熟记三个实验的主要过程和相关结论。【详析】A、格里菲思的实验证实存在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但并没有说明DNA就是这种转化因子,错误;B、艾弗里实验证明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该实验属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并没有涉及肺炎双球菌对小鼠的作用,错误;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将DNA与蛋白质区分开,而艾弗里是直接分离得到DNA和蛋白质,但DNA的纯度没有达到100%,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比艾弗里的实验更具有说服力,正确;D、艾弗里的“R型菌S型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证明是主要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大肠杆菌”实验进一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人们才发现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错误。故选C。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其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发生改变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能表达合成荚膜多糖C.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两者的实验设计思想一致D.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答案〗C〖祥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析】A、R型菌和S细菌的DNA都是双链结构,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其DNA中的嘌呤碱基总比例不会改变,依然是占50%,A错误;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直接表达产物是蛋白质,而不是荚膜多糖,B错误;C、在“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和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实验设计的思路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C正确;D、有毒的S型细菌导致小鼠死亡,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导致小鼠死亡,D错误。故选C。3.某兴趣小组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如图表示该转化实验中的三组实验,其中高温和酶处理的时间适宜。下列相关推测或叙述不合理的是()A.甲组和乙组的S型菌的蛋白质都失去发挥作用的可能性B.甲组和乙组的培养基上都会出现光滑型菌落和粗糙型菌落C.丙组的培养基上只有R型菌落,可间接证明S型菌的DNA是遗传物质D.该实验能证明R型菌转化成S型菌主要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答案〗D〖祥解〗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最后在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的培养基中发现了新的S型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详析】A、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失去活性,蛋白酶可以使蛋白质发生水解,因此甲组和乙组的S型菌的蛋白质都失去发挥作用的可能性,A正确;B、甲组和乙组的S型菌的DNA均可发挥作用,因此两组培养基上都会出现光滑型菌落和粗糙型菌落,B正确;C、丙组的S型菌的DNA被破坏,致使S型菌落未能出现,由此可间接证明S型菌的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该实验能证明R型菌转化成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而不是主要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D错误。故选D。4.细菌转化是指游离的DNA分子(同源或异源)被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摄取并且在细菌内部表达的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A.细菌自然转化现象的发现为基因工程的兴起提供了思路B.S型细菌和R型细菌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R型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绝大多数均被转化为S型细菌〖答案〗A〖祥解〗细菌转化是指游离的DNA分子(同源或异源)被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摄取并且在细菌内部表达的过程,转化所引起的变异原理为基因重组。【详析】A、“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可证明基因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这一发现为基因转移找到了一种运载工具,A正确;B、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S型细菌和R型细菌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错误;C、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存在某种转化因子,C错误;D、R型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只有少数被转化为S型细菌,D错误。故选A。5.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S型菌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菌发生基因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菌(RⅠ、RⅡ、RⅢ……)。S型菌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R型菌只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菌。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对提取物进行不同酶处理→加入到乙菌培养基中培养→检测子代细菌(丙)的类型。下列实验思路与结果预期,能说明细菌发生转化而未发生基因突变的一组是()A.甲∶RⅡ,乙∶SⅢ,丙∶SⅢ、RⅡB.甲∶SⅢ,乙∶RⅢ,丙∶SⅢ、RⅢC.甲∶SⅢ,乙∶RⅡ,丙∶SⅢ、SⅡD.甲∶SⅢ,乙∶RⅡ,丙∶SⅢ、RⅡ〖答案〗D〖祥解〗分析题意可知,S型菌根据荚膜多糖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无论哪种类型,只要发生基因突变,就会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菌。且S型菌的荚膜会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而R型菌则可突变为S型菌。【详析】A、分析实验思路可知,将甲菌处理后加入乙菌的培养基中培养,看能否得到相应类型的丙细菌,根据题意分析可知,S型菌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甲RⅡ的DNA不能进入乙SⅢ中,不会导致乙SⅢ转化为丙RⅡ,A错误;B、甲SⅢ的DNA经过处理后,可被乙RⅢ吸收,将部分RⅢ转化为SⅢ,不能确定RⅢ的出现,是因为SⅢ发生突变还是转化,B错误;C、甲SⅢ的DNA经过处理后,可被乙RⅡ吸收,将部分乙RⅡ转化为丙SⅢ,不会出现SⅡ,C错误;D、甲SⅢ的DNA经过处理后,可被乙RⅡ吸收,将部分RⅡ转化为SⅢ,RⅡ的出现不是因为突变,D正确。故选D。6.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关系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1实验结果可知,标记的物质是噬菌体中的DNAB.图1中的搅拌器的作用是将大肠杆菌与亲代噬菌体外壳分离C.图2中上清液P含量为20%,原因可能是感染的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D.若搅拌5min时被感染的细菌含量下降到90%,则上清液S含量会增加〖答案〗D〖祥解〗1、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来侵染未标记细菌,经过短时间保温、搅拌和离心后,主要依次在沉淀物、上清液中出现大量的放射性,因此得出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2、图2中可知,随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的延长,在一定时间内,随搅拌时间延长,上清液32P和35S的放射性强度在上升,超过一定时间后,强度不变。【详析】A、图1结果中上清液放射性强度很低,而沉淀物放射性强度很高,说明标记的是噬菌体中的DNA,A正确;B、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正确;C、被感染的细菌百分比一直是100%,说明未被裂解,上清液P含量为20%,可能部分标记的噬菌体部分还没有侵染细菌,C错误;D、上清液S含量与细菌被感染量无关,与被标记的噬菌体的量有关,所以搅拌5min时被感染的细菌含量下降到90%,则上清液S含量不会变,D错误;故选D。7.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32P、35S、15N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沉淀、沉淀、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答案〗B〖祥解〗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为实验材料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对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了研究,方法如下: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析】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15N;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15N;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DNA和蛋白质都含有氮元素,故15N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离心后,15N标记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15N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检测到15N。故选B。8.2019年科研人员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19。为研究COVID-19的遗传,科研人员利用COVID-19和健康小鼠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甲组:COVID-19的蛋白质+健康小鼠→小鼠正常生长;乙组:COVID-19的核酸+健康小鼠→小鼠患病死亡;丙组:COVID-19的核酸+RNA酶十健康小鼠→小鼠正常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条件下COVID-19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COVID-19的遗传物质是RNAC.COVID-19与T2噬菌体的结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D.组成COVID-19的蛋白质是在COVID-19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答案〗B〖祥解〗据题分析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完成增殖。增殖过程中病毒只提供模板,原料、核糖体、能量等由宿主提供。【详析】A、病毒自然状态下只能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B、据乙组丙组对比可知,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C、新冠病毒是RNA病毒,T2噬菌体是DNA病毒,核酸类型不行同,C错误;D、病毒的蛋白质在宿主的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故选B。9.已知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侵染烟草叶片,且两者都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如图是探索HRV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RNA的操作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烟草叶上出现的不同病斑B.杂交病毒1和杂交病毒2产生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该实验只能说明TMV、HRV的遗传物质是RNAD.若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选择15N进行标记〖答案〗C〖祥解〗本实验属于病毒重建实验,病毒的结构简单,含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析实验可知:用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离和聚合方法,合成杂交病毒1和杂交病毒2,只有杂交病毒2含有HRV的衣壳蛋白和TMV的RNA,当将其感染植株后,只产生由TMV-RNA提供的病症,且可从植株病灶中分离出TMV病毒,从而证明在植物病毒中,决定其遗传性的遗传物质是RNA。【详析】该实验因变量是烟草叶上出现的不同病斑,自变量是不同病毒,A错误;基因重组主要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B错误;根据相互对照实验只能证明HRV和TMV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RNA均含有N,故无法用15N将蛋白质外壳和RNA区分开,因此不能选择15N标记,D错误。10.关于生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以DNA为主要遗传物质B.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C.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D.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23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答案〗B〖祥解〗地球上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其中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同时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是遗传物质是DNA。病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根据体内含有核酸的种类可以把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详析】A、大肠杆菌以DNA为遗传物质,A错误;B、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C、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D、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D错误。故选B。11.如图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培养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B.实验过程中需要将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分离,搅拌可以达到这个目的C.少量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于沉淀物中D.被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不能为该噬菌体的繁殖提供所有条件〖答案〗D〖祥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由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所以第一步中的噬菌体被32P标记了,A错误;B、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B错误;C、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大,但不会强于沉淀物中的放射性,C错误;D、被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不能为该噬菌体的繁殖提供所有条件,如合成子代病毒遗传物质的模板链,D正确。故选D。12.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及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B.艾弗里在
S型菌的DNA中加DNA酶进行实验是为了证明脱氧核苷酸不是遗传物质C.用
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大肠杆菌,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全部有放射性D.使用烟草花叶病毒不同物质感染烟草,证明了
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D〖祥解〗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析】A.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只提出了S型菌内存在“转化因子”的推论,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A错误;B.艾弗里在S型菌的DNA中加DNA酶进行实验是为了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C.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大肠杆菌,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只有少部分有放射性,C错误;D.使用烟草花叶病毒不同物质感染烟草,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13.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链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C.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蛋白质D.HIV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相同〖答案〗B〖祥解〗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T2噬菌体是专性寄生病毒,只能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A错误;B、噬菌体繁殖时利用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因此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B正确;C、病毒无细胞结构,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不可以合成蛋白质,其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合成蛋白质,C错误;D、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在宿主细胞内可进行逆转录,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二者核酸类型不相同,D错误。故选B。14.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B.两个实验的实验思路是不同的C.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加法原理D.两个实验最终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A〖祥解〗加法原理是与常态相比,人为的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减法原理是与常态相比,人为的去除某种影响因素。【详析】A、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即用32P标记DNA或用35S标记蛋白质,A正确;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与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增加了实验的说服力,因此上述两个实验的思路是相同的,B错误;C、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减法原理,通过加入相应的酶去除某种物质来研究被去除物质的作用,C错误;D、两个实验最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15.图甲表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实线代表R型细菌,虚线代表S型细菌B.据图甲可知,只有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图乙中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DNA分开D.若图乙中的噬菌体被32P标记,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答案〗C〖祥解〗(1)图甲表示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开始是R型菌较多,在小鼠体内扩增,数量上升,后被小鼠免疫系统清除,数量下降,此过程中少部分R型菌在加热杀死的S型菌DNA作用下转化为S型活菌,S型活菌扩增并破坏小鼠的免疫系统,使R型菌和S型菌数量重新上升,由此可得实线表示R型菌,虚线表示S型菌;(2)观察图乙可得,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需要先吸附在细菌表面,再将噬菌体DNA注入到细菌,离心前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开,密度梯度离心结果中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噬菌体及其蛋白质外壳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详析】A、图甲表示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开始是R型菌较多,在小鼠体内扩增,数量上升,后被小鼠免疫系统清除,数量下降,此过程中少部分R型菌在加热杀死的S型菌DNA作用下转化为S型活菌,S型活菌扩增并破坏小鼠的免疫系统,使R型菌和S型菌数量重新上升,由此可得实线表示R型菌,虚线表示S型菌,A正确;B、分析图甲可得,S型菌开始是数量很少,说明只有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B正确;C、观察图乙可得,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需要先吸附在细菌表面,再将噬菌体DNA注入到细菌,离心前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开,C错误;D、32P标记物质为DN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主要都被注入细菌体内,因此离心后其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很低,D正确。故选C。二、多选题16.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选用结构简单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繁殖快、容易观察实验结果B.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都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C.实验都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BCD〖祥解〗1.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2.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3.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由于细菌结构简单、培养容易、繁殖快、容易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所以选用结构简单的细菌作为实验材料,A正确;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艾费里的转化实验是在培养基中进行的,B错误;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运用同位素示踪法,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法,C错误;D、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都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CD。17.研究表明,各种代谢因素通过操纵子comCDE调控肺炎链球菌转化。基因comC的表达产物为感受态刺激因子(CSP),基因comD的蛋白产物为CSP的受体,两者结合后可磷酸化comE蛋白,进而诱导comX基因表达产生具有活性的σ因子,调控一系列与细菌转化相关的基因表达,使细菌形成感受态而发生转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磷酸化comE蛋白与comX的编码区结合,促进σ因子合成B.用Ca2+处理肺炎链球菌,可以促进comCDE相关基因表达C.用高浓度CSP处理comE基因缺失的肺炎链球菌,该菌可发生转化D.用高浓度σ因子处理comE基因缺失的肺炎链球菌,该菌可发生转化〖答案〗BD〖祥解〗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请家庭保姆合同模板
- 报废火车翻新改造合同模板
- 简易 企业租房合同模板
- 电梯订购和安装合同模板
- 手机抵押合同模板
- 卫生费合同模板
- 医院项目施工合同模板
- 营地地基租赁合同模板
- 店铺雨伞租赁合同模板
- 窗口生意转让合同模板
- 2023年地球科学奥赛选拔赛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2年4月自考00249国际私法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肖申克的救赎-读书感悟
- (完整word版)钢琴五线谱(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空白)可
- 医护护理培训课件:《癌痛-口服吗啡的剂量滴定》
- 架线弧垂计算表(应力弧垂插值计算)
-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章节自检自测题参考答案
- 九年级英语月考试卷分析
- 比奈-西蒙智力测量量表
- GB/T 11260-2023圆钢涡流检测方法
- 食材来源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