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鹰潭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鹰潭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鹰潭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鹰潭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鹰潭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鹰潭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皮肤中腺体的分泌物能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2.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因此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是通过激素调节实现的B.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也受到环境的影响C.光、重力和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也具有调节作用D.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3.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HIV侵入人体后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B.HIV病毒侵入细胞后,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来清除C.HIV病毒可以通过与感染者握手、拥抱等途径进行传播D.艾滋病患者最终死于由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4.某生态系统中,镉沿着食物链产生生物富集作用,若下图甲、乙、丙、丁表示一条食物链上的四个营养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关系为:丙→甲→乙→丁B.丁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植物都是生产者C.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都是消费者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5.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A.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B.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比C.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6.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N(K-N)/KSl200.90S2500.75S31000.50S41500.25S51800.10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大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影响,研究者选择长度相同、生长状况相近的两组大麦胚芽鞘,分别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单侧照射,随后在不同时间测量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长度,结果如下。306090120红光向光侧0.200.400.600.80背光侧0.200.400.600.80蓝光向光侧0.200.260.330.42背光侧0.200.550.901.22(1)蓝光照射的30分钟内,大麦胚芽鞘没有表现出向光性,原因是引起向光性的___(填激素名称)在___产生,而起作用的部位是___,其转运和引起生理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单侧蓝光照射60分钟后大麦胚芽鞘两侧的长度增加值不同,这是由于该激素在胚芽鞘两侧的___不同引起的。(2)由实验结果可知单侧红光照射___(填“能”或“不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若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该胚芽鞘将___(填“向光”或“背光”)弯曲生长,从细胞水平分析,该过程中赤霉素的作用是___。(3)如果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某浓度的生长素,结果胚芽鞘表现为向光性,可能的原因是___。8.(10分)水稻(雌雄同花植物)是广东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夏季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秋季低温条件下恢复育性可以自交产生籽粒。在农业上可用正常水稻与两用核不育系水稻杂交,生产高产杂交水稻。(1)现有两个两用核不育系的水稻,其雄性不育的起点温度分别为23.3℃和26C,在制备高产水稻杂交种子时,由于大田中环境温度会有波动,为了避免出现自交和杂交种混杂的现象,应选用雄性不育起点温度为_______℃。(2)现有两用核不育系水稻A与正常水稻H,为了对A进行留种,应选择_______(高温/低温)种植A,为了培育高产杂交水稻,应选择A与H杂交且在_______(高温/低温)下种植,收获_______植株所结种子(即为高产水稻),但由于杂种后代会发生_______,无法保持其杂种优势,因此需要每年制种用于生产。(3)在两用核不育系大田中偶然发现一株黄叶突变体X。将突变体X与正常水稻H杂交得F1均为绿叶,F1自交得F2群体中绿叶、黄叶之比为3:1.据此可推测,自然黄叶突变体X的黄叶性状由_______(显性/隐性)基因控制,这一对叶色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___定律。(4)与普通两用核不育系相比,利用此自然黄叶突变体培育出的黄叶两用核不育系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如图是人体血压升高后,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回答:(1)当血压升高时,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将刺激转变为神经纤维上的_____信号。兴奋传入心血管运动中枢,中枢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_____,继而完成调节过程。(2)心血管运动中枢兴奋,通过释放_____作用于A神经和B神经,引起A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B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3)由图可知,当血压升高时,_____分泌的抗利尿激素_____(填“增加”或“减少”),使_____等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血液总量减少,血压下降。10.(10分)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区别是_____的来源不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形成_____,动物细胞在末期细胞膜向中央凹陷,直至溢裂。11.(15分)西江某河段因沿线城市扩建等因素而严重污染,近几年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该河段生态环境逐渐恢复。请回答下列问题:(1)河流群落的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河流群落的重要特征。研究该河段的物种丰富度,是在_____________层次上进行的研究。(2)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过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中__________________迅速下降,进一步造成鱼类等生物死亡;该河流受到污染后难以恢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专家建议,在水体发绿的初期,适量投放喜欢滤食藻类的鲢鱼来控制藻类数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价值。(3)假设在一定时间段内,鲢鱼呈“J”型增长。如果最初投放3000条链鱼,每天增加5%,则30天后种群的数量为N30=_________________条(列出公式即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人体防止病原体的侵入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为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因此皮肤中腺体的分泌物能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属于第一道防线,故选A。2、A【解析】1、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详解】A、植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实现的,A错误;B、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也受到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B正确;C、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中多种因素的调节作用,如光、重力、温度等,C正确;D、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对细胞的代谢活动起调节作用,D正确。故选A。3、C【解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详解】A、HIV侵入人体后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A正确;B、HIV病毒侵入细胞后,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体液免疫阻止其在体内的扩散和防止增殖,B正确;C、HIV病毒不会通过握手、拥抱等途径进行传播,C错误;D、艾滋病是由于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能力降低引起的,所以患者最终死于由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D正确。故选C。4、D【解析】富集作用中首先要判断营养级,如图中丁是第一营养级、乙是第二营养级、甲是第三营养级,丙是第四营养级,而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随着营养级的增加逐级递减的,据此解答相关习题。【详解】A、该食物链关系为:丁→乙→甲→丙,A错误;B、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但并非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B错误;C、动物并非都是消费者,如秃鹫等属于分解者,C错误;D、根据图示柱形图可知,丁的镉浓度最低,说明其所处的营养级最低,则其固定的能量最多,由于能量流动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因此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D正确。故选D。5、B【解析】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这是孟德尔杂交实验现象,A项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即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B项正确。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这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C项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这不是孟德尔提出的,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采用的方法,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A【解析】分析表格:种群的最大值K=200,则种群数量在S1~S3时,种群数量增长加快;种群数量在S3点时,即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S3~S5时,种群数量增长减慢【详解】在种群数量变化的“S”曲线中,环境阻力始终存在,A错误;由图表知,种群增长量最大时为N=100时,此时对应种群数量为K/2,曲线上的点是S3,该点时种群的再生能力最强,故防治蝗虫应在S3点之前进行,B正确;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以使种群数量快速增加,C正确;由于种群的K值为200,因此K/2为100,当种群数量为K/2(N=10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据表格数据可知,此时(K—N)/K值为0.50,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S型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生长素②.尖端③.尖端以下部位(或:伸长区)④.浓度(或:分布)⑤.不能⑥.背光⑦.促进细胞伸长(或:促进细胞生长)⑧.涂抹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因此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解析】生长素是植物产生的、对植物有调节作用的激素之一。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这称为生长素的两重性,而且生长素的作用往往与发生作用的器官有密切关系。植物的不同部位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有不一样的反应,如禾本科植物的向光生长,即为单侧光引起尖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详解】(1)生长素能引起植物产生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往背光侧运输,生长素从尖端运到尖端以下,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更高,背光侧生长较快,植物向光弯曲生长。蓝光照射的30分钟内,大麦胚芽鞘没有表现出向光性,说明其转运和引起生理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单侧蓝光照射60分钟后大麦胚芽鞘两侧的长度增加值不同,这是由于该激素在胚芽鞘两侧的浓度不同引起的,背光侧浓度较大。(2)由实验结果可知,无论单侧红光照射多长时间,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始终和向光侧相等,因此单侧红光照射不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若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赤霉素能促进茎伸长(生长),因此该胚芽鞘将背光弯曲生长。(3)如果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某浓度的生长素,涂抹后可能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结果胚芽鞘表现为向光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长素及赤霉素的作用机制的理解,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处理文字和表格信息的能力。8、①.23.3②.低温③.高温④.A⑤.性状分离⑥.隐性⑦.分离⑧.在苗期可筛选出杂交种中混有的自交种【解析】题干信息分析可知,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在温度不同时育性不同,故可利用该特性进行高产植株的选择及培育。【详解】(1)因不育起点温度越低,授粉时出现雄性可育的情况越少,不易出现自交和杂交种混杂的现象,故应选择雄性不育的起点较低的温度23.3℃。(2)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夏季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秋季低温条件下恢复育性,为了对A进行留种,应选择低温条件下种植A。在高温条件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夏季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以A为母本,H为父本进行杂交,收获A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即为生产中所用杂交种,由于杂种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需要每年制种。(3)将突变体X与正常水稻H杂交得F1均为绿叶,则绿叶为显性性状,F1自交得F2群体中绿叶、黄叶之比为3:1,可进一步确定绿叶为显性性状,黄叶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4)因黄色植株性状较为明显,故与普通两用核不育系相比,利用此自然黄叶突变体培育出的黄叶两用核不育系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优势是在苗期即可筛选出杂交种中混有的自交种。【点睛】解答此题需要充分了解题干信息“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的特性,并结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分析作答,难道适中。9、(1).电(2).分析和综合(3).神经递质(4).正电位增强(或保持正电位)(5).正电位变为负电位(6).下丘脑(7).减少(8).肾小管、集合管(答全才给分)【解析】分析图解:血压升高时,刺激压力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传导到心血管运动中枢,然后分别通过控制A神经和B神经导致血压下降;也可以通过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最终导致血压下降,由此可见,血压平衡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详解】(1)当血压升高时,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兴奋以局部电流(电信号)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将兴奋传入心血管运动中枢,中枢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继而完成调节过程。(2)心血管运动中枢兴奋,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引起A神经受抑制,因此A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保持正电位,而B神经兴奋,B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继而完成调节过程。(3)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由图可知,当血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集合管等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排出的水增加,血液总量减少,血压下降。【点睛】本题考查了血压升高的原因、血压平衡的调节过程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1).纺锤体(2).细胞板【解析】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的主要区别在前期和末期。【详解】高等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另外末期,植物细胞中央会形成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