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_第1页
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_第2页
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_第3页
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_第4页
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一、文言实词(记典例;会迁移;善代入;巧排除)(一)文言实词常见类型如:1.一词多义这种情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二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如: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进行。2.古今异义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词义发生变化。(1)词义扩大即原来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皮”本义是指兽皮,现指“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如“头皮”“树皮”。词义扩大的方法和种类:①利用通感方法扩大。例:

②由只表示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事物的整体。例:

③专有名称扩大到通用名称。例:(2)词义缩小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进行。2.古今异义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词义发生变化。(1)词义扩大即原来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皮”本义是指兽皮,现指“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如“头皮”“树皮”。词义扩大的方法和种类:(2)词义缩小即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宽泛变为较狭窄了。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之义,如今只有“劝说”之义。“让”在古代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义,又可以表示“责备”之义,如今只表示“辞让、谦让”之义了。(3)词义转移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币”古代指礼物,今义指“钱”;“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慢”古代是“怠慢”之义,今义与“快”相对。(4)词义的强化、弱化如“诛”,最初只是“责问、谴责”之义,后来有了“杀戮、杀死”之义,词义强化了;再如“怨”,古义表示仇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词义弱化了。(5)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古义及感情色彩今义及感情色彩爪牙武士褒义词坏人的帮凶贬义词乖偏执贬义词听话,不闹褒义词谤议论、批评别人的过错中性词诽谤贬义词3.通假字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在阅读时遇到如果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都解释不通的情况时,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4.词类活用古诗文中,某个实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某些词在进入句子以后,它的词性可以改变,它的用法、意义也随之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5.同义复词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完全相同。它在修辞中是镶嵌的增字,目的是拉长音节,使语气更加充足,使语意更加充实。如《孔雀东南飞并序》中,“举动自专由”“会不相从许”,“专由”,就是说“自专”或“自由”,“从许”即“相从”或“相许”,此处也为同义复用。6.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古代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近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1)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用义偏在“异”,不在“同”。(2)两个语素意义上相近。例如:“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并序》)句中,逼迫刘兰芝的是“兄”,“弟”只起陪衬作用。(二)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3.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7.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8.距关(距,通“拒”,把守)9.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1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12.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13.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14.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15.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16.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17.岁亦莫止(莫,同“暮”,年末)18.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19.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20.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21.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22.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软而结实)23.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2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25.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名字后加的美称)26.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2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2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29.虽有槁暴(有,通“又”)30.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31.以为轮(,通“煣”,使弯曲)3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33.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34.一尊还酹江月(尊,同“樽”,酒杯)3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3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37.畔主背亲(畔,同“叛”,背叛)38.与旃毛并咽之(旃,同“毡”,毛织的毡毯)39.空自苦亡人之地(亡,同“无”)40.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同“沾”。衿,同“襟”。决,同“诀”,辞别)41.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42.北冥有鱼(冥,通“溟”,海)43.而征一国者(而,通“能”,才能)44.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45.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46.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47.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48.常在床蓐(蓐,通“褥”,垫子)(三)古今异义例句古义今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请客的主人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处境艰难,不得志生活贫困,经济困难愿大王少假借之宽容、原谅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变故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十分,极三岁食贫多年指年龄怨灵修之浩荡兮荒唐,没有准则水波澎湃可怜体无比可爱同情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不被束缚本自无教训教养从苦头中有所得处分适兄意处理惩罚便利此月内吉利方便多谢后世人多多告诉非常感谢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不知所措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只是当时已惘然迷惘,茫然形容失意的样子未尝有坚明约束者遵守约定限制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事业上的成绩;完成汉亦留之以相当相抵押两方面差不多武等实在确实还活着不虚假;的确;其实衡下车官吏初到任从车上下来举孝廉不行不去就职不可以;不中用;接近于死亡;不得了上下肃然敬畏恭顺十分恭敬的样子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地征召事物的特点尝从人事做官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等既窈窕以寻壑深远曲折的样子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阮籍猖狂狂放、不拘礼法随心所欲,无所束缚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不出所料至于成立成人自立筹备成功,开始存在九岁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则告诉不许申诉告知实为狼狈进退两难的情状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高频文言实词20例1.辞①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辞、话)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辞)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找托辞、找借口)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⑤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辞别、告别)⑥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审讯、审问)2.当①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②有大石当中流(处在)③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合适)④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将会)⑤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担当,担任)⑥以一仪而当汉中地(相抵,顶)⑦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遮挡,遮蔽)⑧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⑨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如果)3.道①任重而道远(道路)②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③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路上)④此其为餍足之道也(方法)⑤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天道,自然的规律)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理,事理)⑦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学说,主张)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治国之道)⑨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说,谈论)4.度①吾忘持度(尺度)②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③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④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气度,常态)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⑥秋月春风等闲度(过)5.复①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返回,回还)②有复于王者曰(禀告)③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还原)④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繁复,重复)6.负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着东西)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承担)③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失败)④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倚仗,凭借)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⑥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违背,背弃)7.故①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原因,缘故)②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③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④温故而知新(旧的,原来的)⑤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特意)⑥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⑦大人故嫌迟(仍旧)⑧故治国无法则乱(所以)8.顾①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回头,回头看)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看)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④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注意)⑤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⑥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9.过①行过夷门,见侯生(走过,经过)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超过,胜过)③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④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⑤愿枉车骑过之(访问)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过分)⑦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过错)10.间①彼节者有间(间隙)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中间,其间)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④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⑤遂与外人间隔(间隔、间断)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⑦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⑧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从小路)⑨侯生乃屏人间语曰(秘密地,悄悄地)11.绝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断绝)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③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④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⑤以为妙绝(到了极点)⑥佛印绝类弥勒(非常)⑦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完全,绝对)12.如①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往、到)②闻妻言,如被冰雪(像,如同)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及、比得上)13.若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像、似)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③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你的)④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⑤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样子)14.胜①刑人如恐不胜(尽、完)②日出江花红胜火(胜过、超过)③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美好)④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15.属①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接)②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③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④举酒属客(劝人饮酒)⑤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归属)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管辖)⑦吾属今为之虏矣(类,辈)16.微①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②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暗暗地)③其文约,其辞微(含蓄)④味苦而微辛(略微)⑤猥以微贱(卑微)17.信①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的确,实在)②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凭证)③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指媒人)④低眉信手续续弹(任意,随便)18.易①故以羊易之也(换,交换)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改变、变更)④贼易之,对饮酒,醉(轻视,轻慢)⑤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容易)19.知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道、懂得)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认识,熟知)④官知止而神欲行(知觉,感觉)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了解,知道)⑥孰为汝多知乎(知识,见解)⑦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主持,管理)20.坐①王坐于堂上(坐)②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座位)③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④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由于)⑤以手抚膺坐长叹(徒,空)文言实词对点通关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砺:磨刀石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跳过D.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解析】选C。绝:横渡。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B.今行而无信

信:信物C.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立:站立D.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眼泪【解析】选C。立:副词,立即,马上。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欺侮B.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货币C.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D.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谢罪【解析】选B。币:礼品。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弊:弊端B.暴秦之欲无厌

厌:厌恶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确定,断定D.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坚持到底【解析】选B。厌:满足。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

内:接纳B.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情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违背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置:置办【解析】选D。置:放弃,丢下。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爱:爱惜B.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C.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云:出现云D.秦人不暇自哀

暇:来得及【解析】选A。爱:喜欢。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修:高高的B.不能喻之于怀

喻:比喻C.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迁:变化【解析】选B。喻:明白。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缓慢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好像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属:劝酒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解析】选B。如:往。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迫:逼近B.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纾:解除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列举罪状D.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