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这个世界经常发生英勇救人和见死不救的故事1964年3月13日凌晨,一位名Catherine(Kitty)妇女在纽约市被谋杀了。她下班回家的时候一个拿着匕首的男子逼近她,她开始跑开,但是男子赶上并开始用匕首刺她。她大声呼救,许多公寓的灯都亮了,人们从窗口探出头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名攻击的男子准备离去,但当他看到没有人过来帮助受害者时,他又回过头来刺杀这位妇女,直至她死去。这场可怕的谋杀持续了45分钟,有38名目击者可就是没有人出来提供帮助,或者向警署报案(Rosenthal,1964)。
2006年7月6日晚上8时,南海石门实验小学体育教师廖浩璇在禅城汾江中路鸿运汽车站对面公交站准备坐车回南海狮山时,在车上发现一名女乘客被两名歹徒抢劫,并被歹徒拖下车暴打。廖老师两度挺身而出解救女乘客,随后却遭到10余名歹徒围攻,被刺成重伤。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廖老师见义勇为,又是什么原因使38名民众目睹惨案而无动于衷?在什么情况下帮助别人,又有什么原因让人见死不救?第一节人类的侵犯行为
1999年4月20日,在科罗拉多州的利特尔顿市的科勒拜恩高中的走廊和教室里面,回响着枪声,两个学生佩戴攻击性的武器和炸药进行了一场残酷的屠杀,杀死了一个老师和数名年轻的学生。然后他们把枪口对准了自己。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屠杀案,有15人死亡,另有23人受伤。在我国,近两年关于校园暴力的报道也不少,比如前几年的马家爵事件。那么人为什么有如此疯狂的举动?行为能否预防和减少呢?本章将具体探讨这些问题。侵犯行为的概念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一、侵犯行为的概念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它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从效果上看,这种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比如愤怒
谁是真正的刽子手从表面上看,亲社会行为与社会规范的要求相一致,而反社会行为违背了法律和社会规范。因此人们常常认为反社会行为不好,但实际上正好相反。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最残忍的暴行都是由与规范相一致的官方行为所铸成。二战中纳粹分子杀害600多万犹太人乃德国政府的官方行动命令。70年代中期波特政权控制下的柬埔寨,300多万高棉人被杀害也是政府命令。在斯大林时代的苏联,成千上万的人被清洗也是政府的合法运动。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置他人于死地的人更是以革命者自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所有这些暴行都是由国家或团体的合法领导所铸成,并宣称是为整个国家着想。纳粹堂尔皇之地宣称:他们的目标是为“净化”德国人种,其它的政府则是以恢复“法律与秩序”为由。与这些暴行相比,任何年代中的个人谋杀事件均微不足道。因此,人们已经意识到:放纵的政府比放纵的个人更具危险性。二、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1.愤怒与侵犯行为
2.对侵犯行为的学习
3.温度与侵犯行为
4.兴奋转移与侵犯行为
5.侵犯性线索与侵犯行为
6.去个体化行为与侵犯
7.饮酒与侵犯行为
8.媒体暴力与侵犯行为愤怒与侵犯行为每个人都有“愤怒”的经验,愤怒常常是侵犯行为产生的根源,人们为什么愤怒?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时遭受挫折时归因的影响当人们感到愤怒时如何反应?反应类型侵犯冲动实际侵犯直接的攻击行为:口头或象征性攻击82%49%予以拒绝或收回某些利益59%41%身体攻击40%10%间接的攻击行为:向第三者说,诅咒42%34%伤害对冒犯者有重要意义的东西25%9%替代性攻击:攻击无生命物体32%28%攻击另一个人24%25%非攻击性行为:平静活动60%60%就此了事,不伤害无礼者59%59%对侵犯行为的学习学习在侵犯行为产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侵犯行为可经由学习而获得,强化(reinforcement)和模仿(imitation)对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真实案例:2005年8月12日北京科技报美国一四岁儿童因被弟弟激怒,拿出母亲提包里的手枪,对准两岁弟弟的太阳穴,枪杀了他”———2005年3月14日的这条新闻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令人震惊!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屡被提及,但是,如此低龄的杀人犯实为罕见。就在同一天还有另一则报道,加拿大一八岁儿童为印度洋海啸发起募捐,并在世界儿童发展基金会的帮助下,募集到几十万美元的善款,成为儿童基金会赴泰国检察工作组年龄最小的成员。这个男孩子早在四岁时就曾以向邻居卖桔子来筹集善款,救助他人。温度与侵犯行为高温---安德森等人的研究表明温度越高,被试体验到更多的敌意,人们会出现更多的侵犯念头。科恩和诺顿通过考察侵犯和温度的记录发现,温度和侵犯之间是曲线关系。兴奋转移与侵犯行为
由于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绪的激起,所以心理学家想知道由于其他刺激所引发的生理上的激起是否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之上唤醒水平—个人的情绪唤醒水平直接影响侵犯行为(D.Zillmann,1971)侵犯性线索与侵犯行为侵犯性的线索也会引发侵犯行为。柏科维兹(19671979)发现,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weaponeffect)。去个体化行为与侵犯去个性化---费斯廷格等人于1952年提出,是指个人在群体中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如群殴)实验证据:津巴多(1969)的去个性化电击实验实验控制:去个性化组---每人套一个从头到脚的大罩巾,不使用姓名,在黑暗中实验;控制组---每人胸前都有个大名片,相互可见要求:对富有献身精神的女性和自私自利的女性进行电击结果:无论是对善良的人还是讨厌的人,去个性化组都实施了两倍时间的电击。饮酒与侵犯行为酒精和药物—研究表明,大剂量的酒精会使人们对周围环境以及侵犯后果的意识程度降低,以至于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G.T.Schmutte&S.P.Taylor,1980)媒体暴力与侵犯行为挫折—侵犯理论者认为媒体暴力可以使个体的侵犯行为得到宣泄,降低了侵犯行为的可能性。
社会学习理论和侵犯线索理论认为媒体暴力会让人们习得侵犯行为,从而诱发侵犯行为。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观看媒体暴力会增加侵犯行为。媒体暴力对儿童的影响:认知、态度、模仿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惩罚法2.情绪宣泄法3.置换法4.行为规范法5.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1.惩罚法对侵犯行为进行惩罚,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侵犯行为。
惩罚本身也是一种侵犯,对被惩者可能起到一种负强化作用,造成更为强烈和极端的侵犯行为。控制不足侵犯型和控制过分侵犯型2.情绪宣泄法社会心理学家借用“宣泄”一词,用以说明作为转移和消除侵犯情绪的一种方式。就是让具有强烈侵犯情绪的人,让他以某种方式把这种情感释放和表达出来,以达到消除其实际侵犯行为的目的。
3.置换法
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受到挫折,但由于对方的权力太大等许多原因而不能加以报复,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于是便转移攻击目标,寻找替罪羊,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和侵犯情感,这种现象被称为侵犯转移或替代性侵犯(Displacement)。4.行为规范法一个社会化成熟的人,当其产生某种违反社会道德准则的侵犯动机时,同时内心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焦虑和不安,社会心理学称之为“侵犯焦虑”,这种侵犯焦虑会抑制侵犯倾向侵犯焦虑水平愈高,对侵犯行为的抑制越强5.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由于侵犯行为与挫折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通过降低挫折来减少侵犯行为也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常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成为他人的挫折制造者。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对自己的侵犯行为加以抑制或控制第二节人类的亲社会行为一、助人行为的概念二、助人行为的动机理论三、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四、增加助人行为的方法一、助人行为的概念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根据助人行为动机分类:利他助人/利己助人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的特征:它必须是出自自觉的愿望它必须是以利他为目的的它不应该附带外在酬赏的期望它包括利他者本身的损失成分二、助人行为的动机理论1.社会生物学解释2.社会交换论观点3.社会规范论观点4.移情与利他主义:助人的纯粹动机1.社会生物学解释社会生物学假设,助人行为是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可以遗传,目的是促进我们生存的机率(E.O.Wilson,1975)。三个概念:亲属选择: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帮助亲属的行为(Hamilton,1964;Meyer,1999)。互利规范:期望帮助别人后,能够增加他们将来帮助我们的可能性。(Cosmides&Tooby,1992)
学习社会规范:那些社会规范和习俗的最好学习者具有生存优势(HerbertSimon,1990)。Wilson的利他遗传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吻合,对人性都抱有乐观的想法。不过他的观点主要来自动物研究,在人类身上是否适用还是个问题。亲属选择、互利规范和学习社会规范这三个概念虽然可以解释一些现象,但是无法解释完全陌生的人有时候互相帮助,还有献出生命来拯救他人等现象2.社会交换论观点基本观点: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最大化报酬和最小化成本的期望(U.G.Foaetal.,1975;K.J.Gergen,1981)。报酬方式:外在的奖励
内在的奖励—减轻焦虑/获得社会赞许/增强自尊成本>报酬≠助人行为成本<报酬→助人行为自私3.社会规范论的观点交互性规范---人应当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A.W.Gouldner,1960)D.G.Myers(2002)认为这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这一规范无法解释最初的助人行为是如何产生的。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社会规范论强调社会对助人行为的引导作用,从一个更高的角度解释了助人行为的产生。三个理论的比较
理论观点助人动机助人发生的原因社会生物学本能,帮助和自己相似的人是为了增加该种族延续的可能性社会交换论社会规范论助人的代价与收益作比较,收益更大回报、社会责任与公正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基因中就有帮助他人的因子提供帮助是因为有收益我们都需要帮助,我们也有责任去帮助他人以维护社会公正4.移情与利他主义C.DanielBatson(1991)认为人们常常纯粹出于善心而助人。移情—利他主义假设: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移情,会试图出自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无论我们会得到什么。移情:把我们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的能力。三、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1.情境因素2.助人者特征3.求助者特点1.情境因素旁观者数目环境条件时间压力2.助人者特征年龄与性别:年龄大→道德发展水平高→助人
A.H.Eagly(1986)研究发现:男性更可能在有潜在危险的情境中提供帮助,而女性更可能在安全的情境中提供长期的帮助。
个性特点:利他人格心境:心情好,做好事;心情糟,做好事。情境性的内疚-补偿个人的同情性关怀3.受助者特点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帮助
A.H.Eagly&V.J.Steffen(1986)相似性:肤色相似/政治态度相似/名字相似/社会身份相似外部特征:一个有魅力的求助者比缺乏魅力的人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如本森等人的研究)人格特征:人们更愿意帮助善良友好的人,以及由于外在不可控的原因陷入困境的人。旁观者数目的影响旁观者效应---目击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小。(拉塔内和达利,1970)分析原因拉塔内和达利逐步描述了人们如何决定助人的步骤如下图所示:紧急事件注意到事件解析为紧急情况承担责任知道如何帮助决定帮助分心,匆忙中(没有注意到)人众无知(认为事件并不紧急)责任分散(没有承担个人责任)缺乏知识,缺乏胜任力(不能给与恰当的帮助)对自己危险;法律考虑;尴尬(助人代价太高)给予帮助
不介入/没有帮助
人众无知:因为没有其他人看上去关心这件事,旁观者在紧急事件中假设一切正常。实验例证:拉塔内和达利(1970)的烟雾实验结果:事件模糊不清---像当烟雾从一个通风孔冒出来---群体中的人们会确信没有异常(Clark&Word,1972;Solomon&Stone,1978)。责任分散:当目击者的数目增加,每个旁观者助人的责任感减少的现象。实验例证:拉塔纳和达利(1968)癫痫实验实验情境:大学生被试通过电话讨论大学生活问题,讨论者互不见面,三种情境:一种是被试一人与癫痫病患者讨论;一种是让被试相信还有另外两个人参与;第三种是让被试相信参与讨论的有六个人。研究结果:可能的帮助者越多,被试对癫痫发作者进行帮助的比例就越低,采取行动前耗时就越多。助人情境若不是紧急事件又如何?Markey(2000)运用雅虎聊天室进行求助实验,发现责任分散照样存在。如果你的自行车坏了,有很多人在场,你应该怎么求助才能很快得到帮助呢?舒适的天气可以使人更愿意帮助别人(M.R.Cunningham,1979)。大城市的人比城镇的人较少有助人行为。城市过载假设:住在城市中的人经常被刺激所轰炸,使得他们独善其身以避免被信息淹没。(StanleyMilgram,1970)噪音也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例如谢若德、马修的实验。时间压力也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假如你正在校园里散步,这时候有人忽然拦住你,让你提供一些帮助,你会不会帮他呢?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急着去上课,你又会如何对待呢?常识及一些研究均显示,人们经常是因为太忙而无法帮助他人。利他人格特质的个人非利他人格特质的人的对比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的人未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的人自认为具有同情心自认为不太有同情心相信世界是公平的较不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具社会责任感较不具社会责任感内向性自我控制倾向外向性自我控制倾向较不自我中心较自我中心积极心境的影响:Isen&Levin(1972)的电话亭实验心情好做好事的理由(1)好心情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光明面;(2)助人可以延续我们的好心情;(3)增加自我注意消极心境的影响:坏心情,做好事。人们助人是为了减轻自己的悲伤和苦恼。不过,D.L.Rosenhan(1981)研究发现心境的影响取决于个人的注意焦点投向自己还是别人和他怎么比较自身状态和需要帮助者的条件。顾影自怜的人是没有帮助别人的动力的。情境性的内疚—补偿内疚是一种行动与自身社会角色不相符合时自我否定性的消极情感体验。消除内疚的途径:直接弥补过失;作出与过失行为无关的好的行为,以抵消过失;惩罚自己的错误。实验验证:V.J.Konecni(1972)的索引卡实验个人的同情性关怀同情性关怀(Empathicconcern)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间接地分担他人的苦难。同情性关怀只能通过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他人而降低。许多研究证明了同情心能增加人们的亲社会行为(Hoffman1981)。关系的性质:共有与交换关系大量的研究都是看的陌生人之间的帮助行为,关注的是短时收益,而家庭成员或朋友间的助人行为不尽相同,他们关注的是长期收益。在熟悉的家人朋友中,我们之间可以称作共有关系,不关心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互换关系强调的则是公平。一般来讲,我们更愿意帮助共有关系的同伴。但是当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大堂经理课程设计
- 2024版英文合同范本范例
- 2024版特许经营权许可合同
- 2025年度安置房建设项目土地租赁合同范本2篇
- 2024融资居间合同样本
- 2024版短期兼职工作人员合同书
- 2025年度体育场馆楼顶广告租赁合同2篇
- 2024版彻砖合同书
- 2024演艺场地租赁合同范本(含无人机航拍服务及直播支持)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彩钢集装箱运输安装合同2篇
- 【大学课件】微型计算机系统
- (主城一诊)重庆市2025年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一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关于标准房屋装修合同的范本
-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竞赛试题70题(附答案)
- 2024年湖北省中考物理真题含解析
- 荔枝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 资金借贷还款协议
- 《实验性研究》课件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全文)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全套 颜龙 第1讲 绪论 -第11讲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及分析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