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说“木叶”学案(含答案)第9课说“木叶"
素养目标1.语言目标: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意。
2.思维目标:(1)辨析“木叶”与“树叶"落叶”等概念的异同,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2)体会本文的论述特色。
任务情境: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特质做一番探幽,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任务活动一梳理思路,理解观点
1.阅读课文,将下面表格的空缺处补写完整,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段落层次内容大意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①_________。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字的两个艺术特征:②__和③________。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文,“木叶"与“树叶”概念上的一字之差,在艺术领域里却一字千金。
2.本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特质进行了一番独特分析,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答:_________
3.“‘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
任务活动二深入阅读,理解感悟
(一)剖析难点,辨析概念
1.为什么在古典诗歌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汇?(请结合有关段落,用文中语句整合、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
2.结合文章有关段落,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的区别有哪些,完成下面表格。
意象颜色触觉意味
树叶褐绿色密密层层、浓荫繁密充实
木叶(1)(2)(3)
落叶(4)(5)(6)
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课文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认为如何?
答:_________
4.本文所谈诗歌的“暗示性”对我们欣赏诗歌有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
(二)分析例证法、引证法运用的效果
5.分析例证法效果
(1)在第1段中,作者列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中的诗句,其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
(2)第2段作者通过大量的举例分析,总结出了哪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答:_________
(3)第5段中,作者举周邦彦的例子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
6.分析引证法效果
(1)第2段引用了《橘颂》、《招隐士》、无名氏古诗中的诗句,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
(2)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又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代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从总体上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
(三)品味语言,分析特色
7.结合课文内容,根据示例,赏析下列诗句中“木叶”意象的作用。
诗句赏析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描绘了万木落叶飘飞的景象,渲染了凄美的意境。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①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②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③
8.“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如何理解句中的“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答:_________
9.“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试分析此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效果。
答:_________
10.“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怎样理解句中的“敏感"和“有修养”?
答:_________
11.“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如何理解句中的“一言难尽”和“富于感染性启发性"?
答:_________
12.关于“木叶”“树叶"落叶”“落木”,今人做过大数据统计:
《全唐诗》中共用“木叶”73次,用“树叶"28次;《全宋词》中共用“木叶”18次,用“树叶"1次。《全唐诗》中共用“落木”24次,用“落叶"204次;《全宋词》中用“落木”10次,用“落叶"47次。《元曲选》中用“木叶”82次,“落木"50次,“落叶”93次。
如何看待作者在第2段中提出的“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观点呢?
答:_________
13.林庚先生在文中提出“木”含有微黄、干燥的艺术特征,按照这个理论把“病树前头万木春"换成“病木前头万树春”似乎更恰当,你认为如何?请说出理由。
答:_________
14.林庚先生认为,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这种暗示性常常会形成一个美好的传统。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传统一旦形成,会给文学创作造成俗滥的流弊。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看法。
答:_________
15.本文以精细的美学触觉,辨析了诗歌史上使人钟爱的形象,旁征博引又细致入微,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文学研究方法。但也有人对作者这种“咬文嚼字"的欣赏法不以为然。你认为如何呢?
答:_________
16.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如“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但这些意象的暗示性是否固定不变呢?试以其中的一个意象为例,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
资源与积累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林庚(1910—2006),字静希,著名学者、诗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时,林庚先生与吴组缃、季羡林、李长之四名学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被称为清华园里的“四剑客"。他专于中国文学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主要著作: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问路集》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
(2)林庚与《〈西游记〉漫话》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庚无以排遣心中的困惑,就经常夜读《西游记》。就这样,白天被批判的林庚,晚上在书斋里摊开书卷,从文学中找寻宽慰和愉悦。最终他将《西游记》烂熟于心。难得的是,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进了对小说的理解,在80岁高龄时出版了《〈西游记〉漫话》这样一部“极具个性的充满诗人气质和潇洒笔意的快意之作"。古代文学研究大家程千帆教授在给先生写的信中说,他是在病中收到了林庚先生的著作,看了书竟爱不释手,自己看不完,就让自己的学生给他念,“高兴得不得了,说这书是‘盖自有《西游记》以来之第一篇文章也’”。
(3)对林庚的评价
①我承认在我的所有习作中,写得最好的,还是我学习林庚先生的那些诗。林先生也许并不知道,在我心中,他始终是我的诗歌启蒙者和引路人。——谢冕
②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
——袁行霈
③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
——葛晓音
(4)作者延读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
袁行霈
林庚先生逝世已经三年多了,他那特有的潇洒自如与宽容大度,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总觉得他并没有离开我们,还生活在我们中间。
林庚先生自幼颖悟,北国的晴空、古都的文化以及家庭的教养,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林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已致力于诗歌创作。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先后出版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诗集。林先生写诗先是自由体,后来转向新格律诗。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38年1月,随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长汀,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时才把主要精力放到古典文学研究上,并于1946年完成《中国文学史》。1947年,林先生回到北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除继续研究古典诗歌和文学史外,还在各报刊上发表新诗和有关新诗创作的文章。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讲坛上才华横溢,名言隽语层出不穷。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宏观认识,结合着对诗句的细密分析,再加上那诗人的风度,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学生。在教学的同时,林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等享誉学术界的著作,直到90岁高龄,还出版了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诗集《空间的驰想》。
林庚先生写诗,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另一方面则追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中来。林先生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浅出明朗不尽的艺术效果。有的诗仿佛脱口而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是何等的透明,又是何等的蕴藉。有的诗令人如痴如醉,一种少年的精神伴随着完美的节奏呈现在眼前,其新鲜的程度真如旦晚才脱笔砚者。有的诗表现的是现代意识,而诗的形式却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点。语言是那么浅显,含义却又那么深邃。
林庚先生首先是诗人,是以诗人为基点从事文学史研究的,他研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从中寻求创作的经验,以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他在诗坛上曾经辉煌过,经过岁月的淘洗,他的诗必将重新赢得新一代的读者。
正是因为他抱着这样的目的,并且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他的学术研究才能独具慧眼,并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林先生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他的《中国文学简史》高瞻远瞩,荦荦大端,有一种卓然不群的气象。他关于屈原和《楚辞》的考证独辟蹊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关于李白的研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赞扬创造力,给学术界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
林庚先生的过人之处究竟何在?就在于他的诗歌、学问与人格的统一,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他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既严谨又灵活,有一股朴茂纯真的灵气贯注于其诗其学其人之间。林庚先生享年96岁,桃李满天下,直至晚年仍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诗人的气质,学者的胸襟,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古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他是中国近百年来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有了他,这段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才显得完整。
林庚先生的生命就是一首诗,他的生命之消失也是一首诗。他离去得那么从容,没有痛苦,只有潇洒。如果说有一点遗憾的话,也只是想再看一次月圆,而没有看到。他仿佛是为诗而生的,为中国这个诗的国度而生的。他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境地,那就是青春、理想和美。我们都为物欲横流、精神苍白的某些现状而痛心,我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在这种背景下,更觉得我们的老师林庚先生之可贵。愿更多的人了解他,尊敬他,学习他,愿他的精神经过我们而得以发扬光大。
点评林先生自幼心里埋下诗的种子,一生坚持诗歌创作,诗意新颖,意识现代,语言浅显而含意深邃;林先生的学术研究交融着他的人格魅力,始终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诗人的气质、风骨和学者的胸襟、追求完美地统一在林先生身上。
2.相关背景
本文选自《唐诗综论》。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把这一课题的研究提到了现代学术的高度,同时也把唐诗风貌的系统化研究留给了后人。本文作者在“木叶”上所下的功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该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
3.文体知识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其任务在于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还要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培养和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这个评价有一个论证过程。
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1.重要词语
词语释义
寒砧(zhēn)寒秋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亭皋(ɡāo)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边的高地。
窸窣(xī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翩翩(piān)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形容举止洒脱(多指青年男子)。
不落于言筌(quán)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刻意修饰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
2.文化常识
(1)古代服饰民俗
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捣衣:古代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帖,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
寒砧: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称为“寒砧”,用以表现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古代“杨柳"含义
例如:“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杨柳:《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句,杨柳最早就是杨树与柳树的意思,因为一到春天,杨树与柳树都会飞絮,是为“杨花柳絮”,很容易引起古人的伤感。后来隋炀帝游江南时,最喜欢江南岸的柳树,因此封赐它姓杨,故江南人都称柳树为“杨柳"。
关于杨柳的文学意象,要从“柳”字说起。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思念。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抒发了李白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的忧愁程度。
3.关于“秋叶”的名句
(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宋玉《九辩》)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3)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4)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5)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有怀》)
(6)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7)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8)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9)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10)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王士祯《江上》)
任务活动一梳理思路,理解观点
1.答案①“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②含有落叶的因素③有“疏朗”“枯黄"的内涵
2.答案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全文”的顺序层层深入来展开的。
3.答案从内容上说,总领全段内容,表明接下来要阐释第二个艺术特征;从结构上讲,起到过渡作用,由“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过渡到第二个艺术特征。用“树干”一词承接上文,用“颜色"一词领起下文。
任务活动二深入阅读,理解感悟
(一)剖析难点,辨析概念
1.答案“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树”和“叶"之间有太多的一致,二者在概念和意味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古代诗人文字洗练,又习于用单字。
2.答案(1)微黄(2)干燥、不湿润(3)疏朗、飘零之意
(4)繁密绿色(5)饱含水分(6)春夏之交
3.答案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这样论述,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也无不可,但那势必是另一种行文思路,大概是摆起架子大讲理论,不大容易写得深入浅出。
4.答案本文谈到“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它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所谓“概念中的意义”,大约是指在字典、辞典上可以查到的词语的意思。有人称之为言内义,它明了确定。而作为概念的影子的暗示性,所指的是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整首诗来表达或理解的。在诗歌鉴赏中,不仅要玩味语言的言内义,而且要玩味概念以外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诗歌的旨趣。
中国诗歌语言的特点,就是注重语言的暗示性,追求含蓄不尽。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包含的意思,给予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为语言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微妙滋味。
5.(1)答案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由此引出文章论说的对象和主题——木叶。
(2)答案诗人运用文字洗练,而洗练却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用“树叶"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木叶”为诗人所钟爱,发展为“落木"。
(3)答案目的是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以及说明“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以此进一步揭示诗歌形象的暗示性特征。这样写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6.分析引证法效果
(1)答案引用这些诗句作例证,可以说明“树”的意象比较常见,并由此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引发读者探究的兴趣。同时也为后文的分析做铺垫。
(2)答案援引古代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一是作为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分析说理有凭有据,深入浅出;三是调节文气,读来赏心悦目,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三)品味语言,分析特色
7.答案①以“木叶”“江波"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生发出浓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②“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与洞庭水浩荡的波纹相似,极其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③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引发了诗中主人公对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思念。
8.答案这句是说“木"和“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形象意义上却不同,“木"一般是于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空阔、单纯。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高木"比“高树”更显得空阔。
9.答案“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使用了拟人手法,“躲”字形象鲜明,生动地说明了暗示性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意义,也就是我们平时理解的意义,或者说是字面上的相对固定的意义,一般称之为“言内义"。而所谓“暗示意义”也就是诗歌语言的潜在意义,“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一般称之为“言外义”,它能构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10.答案“敏感”是指诗人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就是说他们不但懂得词语概念的意义,而且熟悉它丰富而微妙的形象色彩、感彩。“有修养"是指诗人能够把语言形象中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11.答案“一言难尽”是指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性特征,它是由诗句的暗示性决定的。课文注释中引用《庄子·外物》中的话:“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个“意”就是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的“潜在的力量"。
“富于感染性启发性”是说诗句的暗示性最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受到感染,如由“木"引起的落叶的联想。
12.答案与提供材料相比,作者的观点显得证据不足甚至武断。在表达观点时,具有随意性,并不是严谨的学术论断,文本观点的准确性有待商榷。
13.答案(1)赞成“病木前头万树春”。理由:“木"字所暗示的颜色更接近黄色,有干燥之感,“病木”搭配更恰当。“树"字中包含着饱满、绵密、苍翠的语言暗示性,“万树春”更能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春意,符合诗歌想表达的意境。
(2)赞成“病树前头万木春"。理由:“木”和“树"都是仄声,在平仄上来说,可以互换。但从声韵的协调上来说,“万木春”比“万树春"更加和谐。正如杜甫《登高》中使用“无边落木”而非“落叶"或“落树”,“木"字更适合营造一种宏大、开阔的意境,故“万木”的搭配更恰切。
14.答案(观点一)我赞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副产品购销合同(2024版)
- 《工程造价课件U》课件
- 中考地理中国的交通复习课件人教
- 毕设开题报告范文
- 2024版技术开发合作合同范例3篇
- 知识产权授权协议范本完整版
- 钢结构承包安全协议书
- 二零二四版医疗设备采购与维护合同3篇
- 《ie工作改善方法》课件
- 2024年度新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合同
- 二0二三年度四年级上册Module9杨凤英Whathappenedtoyourhead教学设计
- 初中数学北师大七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基本模型之一线三等角教学设计
- 卡尺内校检定记录表
- 生活区、办公区验收表
- GB∕T 37138-2018 电力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 主播人设打造
- 文明单位创建
- 设计构成第四章--立体构成
- IT售前工程师修炼之道-PPT(行业经验)
- 七大洲和四大洋填图练习
- P3、MIS、KKS编码管理规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