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马说》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导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一、作者简介
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本文选自《韩愈文选》。
二、故事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韩愈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待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朗读停顿】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课文翻译
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注释
而:表示转折,连词,但是。
故:所以。
祗:同“祇”,只是。
虽:即使。
骈:两马并驾。
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马厩。
以:用。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只是埋没在那些做仆役的马夫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人们当然不会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注释
一食:吃一顿。
或:有时。
食:喂,现在写作“饲”。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去喂养它。
原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注释
能:才能,能力。
外见:表现在外面。
且:尚且,况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样。
安:怎么。
得:能够。
求:要求。
其:代词,代指千里马。
译文: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
千里呢?
原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注释
策:马鞭,这里是“鞭打”的意思。
以:按照。
道:规律,方法。
尽其材: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材,才华,现在写作“才"。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执:握着。
临:面对。
译文: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原文: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呜呼: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唉"。
其:表示推测、反问的语气。
译文: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呀。
四、问题归纳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什么深层含义?
这是全文的主旨句,提出论点,表明作者的见解,强调了伯乐能识马,千里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就会被埋没,从而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同时这句话也交代了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2.描绘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3.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4.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5.文章第②段结尾句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此题考查反问句表达效果分析法。运用了反问句式,揭示了“食马者"的愚妄浅薄,传达出作者的委屈和愤激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的不满。
6.最后两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的反诘,同时为下句蓄势;“其真不知马也”收束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7.《本文有何现实教育意义?作为一个人才,你认为应该怎样施展自己的才能?
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不患人不知,只患己不能"。在保持自己人格和尊严的同时,多一些自知之明,少一些清高和自负埋没了聪明才智。耽误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一个人、尤其是自认为有才华和能力的人,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为自己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会。
8.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有什么深层含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人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作者以千里马为喻,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深刻揭露,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这种托物寓意的写法,使文章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课文主题
本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埋没和摧残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五)写作特色:本文围绕“不知马”这一中心展开论述。文章开始指出伯乐对千里马的作用,指出伯乐不常有,因此千里马有“不以千里称"的悲剧;然后揭示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即“食马者”的无知。揭示了问题的实质,谴责了食马者浅薄愚妄。最后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点明了中心。(六)人物形象概括: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能识别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喻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七)行文及句式特点(1)文中七个“不”字的理解:第二自然段中连用四个“不"字,源皆出于食马者之无知。这是从千里马的角度间接刻画食马者的形象;第三段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对“食马者”的直接描写。(2)文中的一组排比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作用:表现食马者的浅薄无知,把作者对愚妄无知的统治者的强烈谴责和辛辣嘲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感浓烈。
课后思考
一、熟读并背诵略。文章表达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寄寓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之情,也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点拨: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背诵的要求。说的练习,要求学生口头说出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这道题既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学生的说,还有互相启发、促进深入思考的作用。
二、略
三、1.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2.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还怎么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点拨:句中的“安”是“怎么"的意思,此句是反问句,翻译时要注意。
3.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四、示例: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天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人才。怎样才能成为人才呢?要成才,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天赋,很多人没有成才,就是因为没有发现自己的天赋,没有发展自己的长处,致使天赋并未转化为能力。所以每个人都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天赋,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努力发展自己,造就自己,勤奋刻苦,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具备超常的能力。另外还要适当展示出自己的优点,让用人的人发现。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人生苦短,如果把金子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发光岂不会更快、更耀眼一些吗?正如《马之光》中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四、问题探究:
1、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本文托物寓意,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2、本文采用的写法是托物寓意。文中的“伯乐"是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是比喻人才;“食马者"是比喻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3、各用一句话概括各段段意。
参考答案: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段:总结全文,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
4、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
参考答案: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5、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参考答案: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于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6、对于人才,有人主张“待遇留人”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将采取什么办法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尊重人才,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这里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和发展。
7、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参考答案: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按课文原句填空:
(1)本文全文的主旨句或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运用设问句表达)(本文的主旨举):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2)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饲养。
3、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同“祇(只)”,只、仅仅。
【古今异义】
1、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词。
2、安
古义:怎么,哪里;
今义:安全,安装。
3、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或者。
4、食
古义:同“饲”,喂;
今义:吃。
5、道
古义:正确方法;
今义:道路。
(二)一词多义:
1.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2.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3.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4.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
5.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动词。
6.虽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7.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
8.以
不以千里称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9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
【词类活用】
1、一食或尽粟一石。
尽: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2、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竭尽。
3、策之不能其道。
策: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三)重点实词:
1、祇:只是。
2、辱:受辱没
3、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
4、称:著称。
5、一食:吃一顿。
6、或:有时。尽:吃尽。
7、才美:才能和优点。
8、且:犹,尚且。
9、等:等同,一样。
10、道:正确的方法。
11、鸣:嘶鸣。
12、通:通晓。
13、执:拿着。
14、临:面对。
15、知:识别,了解
PART002
真题训练
(一)马说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2022永州)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②也。将军宜枉驾③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释】①器:用作动词,器重,重视。②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③枉驾:屈尊,这是请别人到某处去时的客气话,枉,委屈,驾,车马。
10、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后有千里马B.故/虽有名马
C.将军岂/愿见之乎D.不/可屈致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马之千里者将军宜枉驾顾之
C.才美不外见徐庶见先主
D.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文虽为马说却意不在马,而是作者借说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B.【乙】文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智以及他绝不奉迎、为人谨慎的性格特点。
C.【甲】【乙】两文的表达都是以议论和抒情为主,说理深刻,论证有力,情感鲜明。
D.【甲】文讽刺了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现象,【乙】文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和礼贤下士。
1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由是先主遂诣亮。
【答案】
10、B
11、A
12、C
13、①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②于是刘备亲自前往拜访诸葛亮。
二、马说段直传(2022广东)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6.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意思。(3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
(3)执策而临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乙】
段直字正卿,泽州晋城人。至元十一年,河北、河东、山东盗贼充斥,直聚其乡党族属,结垒自保。世祖命大将略地晋城,直以其众归之,幕府承制,署直潞州元帅府右监军。其后论功行赏,分土世守,命直佩金符,为泽州长官。
泽民多避兵未还者,直命籍其田庐于亲戚邻人之户,且约曰:“俟业主至,当析而归之."
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素无产者,则出粟赈之;为他郡所俘掠者,出财购之;以兵死而暴露者,收而瘗之。
未几,泽为乐土。
(节选自《元史·段直传》)
【注】①瘗(yì):埋葬。
8.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意思。(2分)
(1)结垒自保
(2)俟业主至
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
10.段直在《元史》中被归为“良吏”,请结合选文,概括他被归为良吏的原因。(3分)
【答案】
6、(1)同"饲”,喂养(2)驱赶(3)面临
7、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8、(1)建立(2)等到
9、逃民间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
10、发放粮食救济没有产业的人,赎回被邻居俘获的民众,收葬因战乱抛尸荒野的人
三、马说晏子春秋(2020盘锦)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景公问晏子曰:“莅①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
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②以敕民,则其道也。"
公曰:“虽有贤能,吾庸③知乎”
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④乎是,故不知也。"
公曰:“请问求贤”
对曰“观之以其游⑤,说⑥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⑦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⑧,不掩欲以荣⑨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莅:治理,下文的“临"敕”与此同义。②官能:授予有才能的人官职。③庸:怎么,哪里。④务:致力,专カ从事。⑤游:交游,交结的朋友。⑥说:评说,评论。⑦靡曼:指言辞华丽。⑧声:名声,声誉。⑨荣:通“营”,迷惑。
8.下面句子中加粗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食不饱,力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策之不以其道___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善为国家者何如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
D.夫上土难进而易退也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1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1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2)题。(5分)
(1)【甲】文中“千里马"喻指__,“伯乐”喻指___。【乙】文中,晏子向景公建议的治国方法是“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3分)
(2)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景公与“食马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
8.D(都是“在朝是做官”的意思A.充足;值得。B代词,代千里马;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善于;好的方面。)
9、(1)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凭着这几种情况来选拔人才,大概就可以了吧!
10.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11.(1)人才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
(2)景公:有求贤的主观愿望,虚心求教。食马者:埋没人才,摧残人オ。
【乙文参考译文】
景公问要晏子说:“治理国家和民众,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怎样行事"
晏子回答说:“任用贤人治理国家,投子有才能的人官职,就是他的办法。”
景公说:“即使有贤能之人,我怎么能发现呢"
晏子回答说:“贤能而隐居,怎么能算作贤人呢您也没有致力于这方面,所以没有发现。”景公说:“请问求贤的方法是什么呢
回答说:“观察同他交游的是什么人,用他的行为来评论他的品行。君王不要以华丽的言辞来判定他的品行,不以非议判定他的品性,这样,(他)就不会故意做出某种举动来张扬名声,也不会掩盖自己的的来迷惑君王了,所以通达时看他都些什么,困顿时看他不做什么事;富有时看他向外分放什么,贫穷时看他不要什么。最贤能的人不轻易进身为官容易引退,次一等的人能轻易为官也能轻易引退,再次的人能轻易为官而不易引退。凭着这几种情况来选拔人才,大概就可以了吧!"
四、马说千金求马(2021河池)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②,千里之马至者三。
(《战国策千金求马》)
【注】①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②期年:满一年。
(1)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B.食之不能尽其材/千里之马至者三买
C.其真无马邪/其首五百金
D.骈死于槽枥之间/涓人言于君曰
(2)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执策而临之(面对)
B.策之不以其道(马鞭)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同“返”,返回)
D.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买)
(3)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朗读节奏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甲】文托物寓意,把知人善任的贤君比作伯乐,把未被发现的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C.与【甲】文的以议论为主不同,【乙】文以记叙为主,叙述“涓人"用重金购买死马的头,刺激各地献来宝马,不满一年即成功收获好几匹千里马的故事。
D.【甲】【乙】两文都涉及“千里马”,然而千里马的境遇却迥乎不同。【甲】文中的千里马被埋没,【乙】文中的千里马受到重视。
(4)把【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5)有人认为【甲】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阐述。
【答案】
(1)A
(2)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二手股票买卖合同2篇
- 疫情防控小班课件
- 2024年度工程环保设施施工合同技术要求2篇
- 简单的吊车租赁合同
- 上课课件背景图片
- 无房产证买卖合同范本
- 2024版影视作品版权许可使用协议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林地开发与保护土石方运输合同3篇
- 介绍礼仪课件中班
- 2024年度版权质押合同:某影视公司将其著作权作为质押物融资3篇
- 矿泉水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公司财务-第4章 净现值
-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护理查房课件
- 1.3+化学键【中职专用】(高教版2021通用类)
- 《尼采善恶之彼岸》课件
- 矿井建设过程安全管理指南
- 劳动模范评选管理工作制度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2022年GOLD慢阻肺诊治指南
- 上海版六年级英语期末试卷(附听力材料和答案)
- 污水处理厂管道工程施工方案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