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共31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
知识点、考点梳理
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其创作的散文被誉为“美文"。
2.《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现代作家。本文体裁是抒情散文,选自《茅盾全集》。“礼赞”含有尊敬和赞美之意。
3.《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是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
4.《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英国的罗素,他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作家。曾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5.《昆明的雨》选自《汪曾祺全集》,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文学、文体常识
(一)文学常识(作者作品)
1.散文特点。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一是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日月星辰、山川流水、人生百态、历史风云……无一不可);
二是指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不受时空限制。
“神不散"指所运用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某个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二)文体知识
2.散文的分类:
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1)叙事性散文(《背影》《昆明的雨》)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2)抒情性散文(《白杨礼赞》)
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散文。它虽然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一般都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3)议论性散文(《散文二篇》)
以说理为主,也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议论性散文有双重属性:
一是议论文的属性,二是散文的属性。
3.散文表现手法。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
1.联想、象征。
(1)“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过程。如,《菩萨蛮·大柏地》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眼前看到的实景(雨后的彩虹),“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作者(毛泽东)由此而产生的联想。
(2)回忆学过的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的联想和想象。搞清楚二者的区别。
(3)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如,由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以使人联想到甘于奉献、光明磊落的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由梅花的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可以使人联想到坚强不屈的精神,因此梅花是品质高洁的象征。
课文知识点
2.象征和比喻、拟人的区别。
(1)象征是一种写作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拟人和比喻是修辞方法,是就语言来说的,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2)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都是把事物人格化,但象征大体都用在立意上,而拟人则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写得生动形象。
(3)象征与比喻和借喻的相同点都是使事物形象化,但象征是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所以要作细致
地描写,而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
无需描绘或刻画。
3.
倒叙及作用。
01
倒叙是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主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件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02
倒叙一般有造成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等作用。本文开篇用倒叙的手法,巧设悬念,吸引读者,突出“背影"。
4.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是一种文学手法,通过表达情感上的起伏,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节更加吸引人。简单来说,欲扬先抑就是先表达一个情感上的抑制,然后再表达一个情感上的扬起。这种手法可以用于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中。
(一)句子的成分
简单来说,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是凭句法关系定名的。
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①易烊千玺颜值高。(名词)
②纪念几位国之脊梁是这几天最刷屏的事件。(短语)
③他好牛。(代词)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①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动词)
②树叶黄了。(形容词)
③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短语)
单元.教材“补白"
3.宾语。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①什么叫凡学?(名词)
②甘肃白银牧羊人朱可铭救了他们。(代词)
③门口围着一群追星的。(短语)
④毛主席认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句子)
4.定语。定语是名词、代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定语的标志词:“的”。例如:
①我在(牛)班,是(小)透明。
②男子冒充(年轻)美女主播骗打赏。
③(杭州三只)豹子出逃。
④郑爽偷逃税调查(一月)无果。
⑤翟天临没有管好(自己)的嘴。
5.状语。是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由形、副、动词、介宾短语等充当)。状语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与谓语之间,标志词“地"例如:
①他〔已经〕〔快速〕地走了。
②咱们〔北京〕见。
③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④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⑤她〔很〕漂亮。
⑥月光〔十分〕朦胧。
6.补语。
是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谓语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补语的标志词:“得”,一般由动词、副词、形容词充当。例如:
①广大人民干得。
②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
而是。
③他生。
④他坐。
⑤颜色是那么浓,浓得。
(二)句子的主干
1.什么叫句子的主干?
是指起主要作用的句子成分: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
即把句子的所有附加成分(定状补)都压缩掉之后所剩下的部分。
2.怎样找句子的主干?
——找中心语的方法:
第一步:先把主语和谓语用“||"分开;第二步:找主语中心语和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如,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这个句子的六种成分:“(全体)同学‖[都]做了(语法)作业。”
●小试牛刀
1.根据句意用双竖线划开主语、谓语不正确的是(A)
A.风在我的耳旁边‖呼呼直响。
B.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呀。
C.人们在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
D.我‖想起在延安蓝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
2.对下面句子中加横线部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他给我带来了一小朵雏菊和一根青草。(宾语)
B.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主语)
C.这回我们没有在办公室里停留。(状语)
D.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补语)
3.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②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对粮食来之不易的生动描述。③爱惜粮食、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也是对广大劳动者及其辛勤劳动的尊重。④珍惜粮食、制止餐饮浪费需要消费者养成勤俭节约,并且需要餐馆、食堂、超市各方面的积极参与。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
(2)画出第②句的三个定语。
(3)请将第③句改为一个单句。
(4)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爱惜粮食、反对“舌尖上的浪费"是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和对广大劳动者及其辛勤劳动的尊重。
勤俭节约是传统
(2)(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对粮食来之不易)的(生动)描述。
在“勤俭节约"后加“的习惯”。
考点一:散文阅读之鉴赏
【常考题型】
1.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白杨礼赞》通篇采用象征手法,主要通过什么形象表达什么感情
明确:《白杨礼赞》一文中,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力争上游、不折不挠的形象,正与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的农民本质相似,所以作者对白杨树的礼赞,正是对他们的礼赞,以此表达了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2.概括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例:《昆明的雨》一文中4、5段写出了昆明雨季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雨季长,但并不使人厌烦,也不使人气闷;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雨季是浓绿的。
阅读考点
3.分析表达技巧。
例1:《白杨礼赞》多处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试找出相关段落阅读,并进行填空。
(1)第二段描述完高原景色后,作者先是感觉到雄壮(或:伟大),接着又觉得有些单调,为后面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蓄势,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
(2)第七段先说白杨不美且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后又说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是树中的伟丈夫,也是先抑后扬的写法。
例2:《永久的生命》是怎样运用欲扬先抑、前后对比的?
明确: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这是“抑";
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人类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这是“扬";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给人以磅礴的力量。
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
考点二:文章线索
文章线索就是贯串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语、句子等,也有可能是一件东西或一种感情。分析文章的线索,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作用:
贯串全文,推进文章情节的发展,通过线索可以把相关的人物、事件、场面、环境等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一条是物线,一条是感情线。
【常考题型】
1.填空题。给出部分线索,留空,让考生完善线索。
2.问答题。①选文的线索是什么②“××”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例1:《背影》一文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是按照“引出背影——刻画背影——再现背影"来行文的因此,父亲的背影就是本文的线索。“背影”贯串全文,让人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例2:《白杨礼赞》是以什么为线索写的?
明确:白杨树的“不平凡”,点明线索,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例3:《昆明的雨》一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本文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考点三:段落作用
1.开头段落的作用。
(1)为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
(2)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开篇点题、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4)起线索作用;
(5)抒发情感,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例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文章以什么方式开头?有怎样的好处?第一段在全文中作用是什么?
明确:以倒叙的方式开头,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从而吸引读者。这段话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略带伤感的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中心内容,突出“背影"。
例2: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提问: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点明白杨树的“不平凡”,点明线索,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2.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照应前文。
例:《昆明的雨》第3段、第12段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这两句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3段——内容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之情。结构上,独立成段,既承接上文画面的介绍,又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介绍。
第12段——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3段的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3.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
(4)令人深思,给人警醒或留有思考的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例1:《白杨礼赞》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
明确:“极普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党蒋介石们,划清自己与顽固派的界限,表明自己对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例2:文章《白杨礼赞》第七段已经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那么第八段是不是多余呢?
明确:不是。第8段用抒情性议论的笔调,以“不但象征……尤其象征……”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礼赞"白杨树的原因,点明全文的主题。所以,这段文字绝不是前段的简单重复,正是有这段抒情议论的点染,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更加鲜明突出。
考点四:议论性散文的论述思路
分析议论性散文的论述思路,主要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组织材料的,思考段与段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存在着一种怎样的逻辑关系。
具体来看,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2.分析层次间的逻辑关系(总分、递进或并列等),看作者是怎样展开议论的。
3.深入分析局部段落,如开头段、过渡段、结尾段,看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常考题型】
1.请用“∥”给文章划分层次。
2.简要分析本文(某段)的论证思路(论证过程)。
例1:理清《永久的生命》论述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部分(第2~4段):通过小草和小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部分(第5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例2:分析《我为什么而活着》论证过程。
明确:先总说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接着解说三大追求;最后总结这样的人生活着值得。
考点五:语言赏析
例1:给下面的一段文字加以批注。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赏析式旁批“攀"缩”“微倾”,连用三个动词,完整地表现了父亲爬月台时的吃力和艰难。也和父亲是一个胖子相对应,如此艰难,父亲也在所不辞,更能突出父亲心中深深的爱子之情,生动形象,极具表现力。
感悟式旁批我看到了一个为了儿子不辞辛劳的父亲我看到了一个艰难的、凝聚着爱的深情背影。
拓展式旁批我想起母亲在巷口等我回家时被路灯拉长的身影,那被晚风掠起的衣襟,看到我时高高扬起的手臂,拉着我的手靠着她回家的温暖感觉。读了这段文字,终于明白,那等待里饱含着母亲深沉的爱。
例2:从不同角度赏析词句。
(1)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用词角度)
明确:“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2)“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修辞角度)
明确:将黄土高原比作一条黄绿错综的
大毯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辽阔平坦,色彩
鲜艳的高原景象,衬托了白杨树不平凡的
生长环境。
(3)“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句式角度)
明确:短短一句话,稍做改动,疑问、惊喜、感叹之情却尽在其中!
(4)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描写角度)
明确:这段文字对苗族女孩的外貌、动作、
语言进行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
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从而抒发作者对
昆明雨季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3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差使/参差奔丧/丧失藤蔓/火势蔓延B.狼藉/慰藉焦躁/干燥胰腺/夷为平地
C.晕倒/红晕悲悯/闽语瞭望/眼花缭乱D.暮年/幕布交卸/防御驻扎/垂死挣扎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苔痕神密侯车亭不能自已B.落慕欺凌巨无霸不可恶制
C.陷阱怅惘预选赛连绵不断D.焦燥疾驰蟹腿肉乱七八糟[来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本次考试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缴费________24日下午。
(2)一名独腿流浪大叔近日走红浙江金华,他耗时5小时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幅6平方米左右的《蒙娜丽莎》,________的画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
(3)李敏说,通过参加本次成语大会的录制工作,她对成语的使用________地比以前多了,就像和老朋友见了面,对成语更有感情了。
A.截止栩栩如生不由自主B.截止惟妙惟肖情不自禁
C.截至惟妙惟肖不由自主D.截至栩栩如生情不自禁
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B.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C.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
D.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
5.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___________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③④
6.下列对句子主干的提取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个只看生活阴暗面的悲观者。___主干:这是悲观者。
B.不宜让他看见我们赤裸裸的躯干。主干:让他看见躯干。
C.我绝不愿意在这样的风里散开我金色的发辫。主干:我不愿意散开发辫。
D.我们又走,在一处芳草萋萋的地方看见乱石堆里有一个人。主干:我们看见人。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背影》语言平实,饱含感情,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我”从年轻的时候就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关爱。
B.《白杨礼赞》的作者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
C.《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自身生命"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
D.《昆明的雨》以“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为情感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8.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6分)
【甲】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末端的腹面,主要由大量发光细胞组成。发光细胞中的荧光素,在荧光酶的催化下利用萤火虫体内的能量物质(三磷酸腺苷,即ATP)与氧气发生反应,使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从而激发出光子,形成肉眼可见的亮光。
【乙】萤火虫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种昆虫,即使你没有亲眼见过,也至少听说过它的名字。它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是挂了一盏小灯。在宁静的夏夜,你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萤火虫长着三对短短的腿,它们利用这三对小短腿迈着碎步跑动。雄性萤火虫到了成虫时期,会长出鞘翅,就像其他甲虫一样。而雌虫则永远都保持着幼虫阶段的形态,无法享受飞翔的快乐。
(1)以上两段文字都是写萤火虫的,其中出自《昆虫记》是______段,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比较【甲】【乙】文段,分析哪一段是如何做到将科学性与文学性完美结合的。(4分)
9.学校开展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下面是刘树科同学在“网络词语小研讨”环节中的一段即兴发言,请你帮他修改、补充。(9分)
我发现“逆行者"云监工”这些网络词语“不约而同"跟中国人民的“抗击新冠疫情”有关。“逆行者"指与众人的方向反向而行,不走寻常路,指由于职责和信念所系,在发生重大危险时【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逆行出征,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人。【乙】2020年以来,“逆行者”成为对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云监工"原指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数千万网友在线观看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24小时直播,主动充当“云监工”……每个时代都有旧质语言要素的消亡,也有新质语言要素的产生,这是语言创新的必经阶段。因此,我想对同学们建议:___;______。
①请结合语境,在【甲】处再写两个成语。(2分)
②【乙】处画线句子(病句类型),请你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3分)
③请你在文末横线处补写刘树科同学的两条建议,要求切合主题,表达得体。(4分)
(2)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关于“电子阅读"的问卷,请你仿照示例,再找出两条对其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4分)
问卷内容备注
①您使用手机或电脑阅读书报吗
②电子阅读在当今很盛行,很便利,很让人喜欢,您认为呢
③您电子阅读的时间一般是多久
④电子阅读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请结合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具体谈谈。
⑤有人说电子阅读今后可能不能继续推广,您同意这一观点吗
【示例】我觉得第二个问题明显带有诱导性,暗示作用过于明显,可设计为“您喜欢电子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吗”
①我觉得_________,可设计为_________。
②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设计为_____________。
二、阅读题(37分)
(一)阅读下面三个文段,然后答题。(15分)
[甲]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口哪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乙]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____________(选自《骆驼祥子》)
[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屈,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____________(选自《晋祠》)
10.(甲)段中最能体现白杨树精神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丙)段中最能突出晋祠树的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4分)
11.对(甲)段文字结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12.《白杨礼赞》运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抗日军民;(乙)段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烈日下柳树的“病态";(丙)段在介绍左扭柏时,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它高而“扭”的特点。(3分)
13.从表达方式看,(甲)段主要是描写与________相结合,(丙)段是描写与________相结合,而(乙)段则是比较单一的自然环境描写。(2分)
14.对三段文字描写树的目的与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乙)两段是为了体现树的精神,(丙)段是为了突出树的形态特征。
B.(甲)(乙)两段是为了突出树的形态特征,(丙)段是为了体现树的精神。
C.(甲)段突出树的形态,(丙)段体现树的精神,(乙)段突出“烈日"之酷
D.(甲)段体现树的精神,(丙)段突出树的精神,(乙)段突出“烈日”之酷。
(二)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2分)
儿子的背影
任亚军
①那天下午,我和妻子()在街道上,难得有空闲的时间陪着儿子散步,我的眼里只有儿子的背影。
②儿子还小,刚学会走路,他挣脱我和妻子的手,想自己一个人走。妻子和儿子相处的时间长,倒是很放心,而我却担心得要紧。他每走一步,我的心就扑腾跳一下,生怕他摔倒,哭得像个瓷娃娃。
③前几天秋雨袭心,让人措手不及,树叶都渐渐变黄了,天渐渐冷了起来。好不容易等到雨过天晴,迎面吹来的风让人裹紧衣服,这秋说来便来了。妻子用手扶着被风吹乱的长发,捡起一片金黄的银杏叶,伸长胳膊用叶子()了摇摇晃晃走在前面的儿子。妻子跟我说:“你快看,儿子好弱小啊,都没一片银杏叶子大。"我也跟着过去,银杏叶很单薄,天边的云霞掩盖不了它清晰的脉络。在我的眼里,银杏叶是透明的,我只看到了儿子的背影,感触颇深。
④儿子走路不稳,脚步很轻,两只胳膊一直腾空伸直着保持平衡。他咿咿呀呀地喊叫着,小小的背影让我突然想到了父亲,我不禁热泪盈眶。小时候,父亲也是这么看着我长大的,而我的背影给父亲带来的不是这般温暖,而是比秋风更让人心寒。
⑤小的时候我和弟弟特别(),总让父亲不省心。记得有一次正月十五的晚上,月亮很圆很亮,像家里的白瓷盆飞到了天上。村上有户人家在他们院子里放烟花,我和弟弟静静地听着烟花清脆的哨音划破夜晚的宁静,看着夜空里突然绽放的火树银花,欢喜得又蹦又跳。
⑥第二天早上,天灰蒙蒙,我和弟弟不约而同地早起,跑到那户人家门口,捡了被遗弃的烟花筒,欢喜地拿回家里研究。我们惊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高校博士研究生教师职务聘任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子商务代理销售合同6篇
- 二零二五年空压机行业市场推广与销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储煤场煤炭储备与智能物流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土地贷款反担保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殊环境搬迁及环保措施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跨境担保居间交易合同细则2篇
- 展会国际物流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代驾服务租赁合同范本(含车辆使用限制条款)2篇
- 二零二五版快递驾驶员职业发展规划与聘用合同3篇
- 公共政策分析 课件 第8章政策评估;第9章政策监控
-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压轴60题40大考点)
- 企业环保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 暨南大学《微观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医药销售合规培训
- DB51-T 5038-2018 四川省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GB/T 12723-2024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GB/T 16288-2024塑料制品的标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