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_第1页
【高效课堂】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_第2页
【高效课堂】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_第3页
【高效课堂】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_第4页
【高效课堂】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预习导学案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重点)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重点)

3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难点)

一、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曾任豫州刺史要判州刺史事是宋武帝刘格之弟刘道怜之子,被封为南通公,后过继给叙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他去世后,被朝延追赠为司空,道号康王。他一生简素寡欲,爱好文学,编篆了《典叙》《集林》《宜验记》《后汉书》《击明录》《徐州先资传》《江左名士传》和《宋临川王义庆集》等多种著作,这些书大都已经亡佚了。他的生平事迹在《宋书》和《南史》本传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2.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皇权式微(衰微,衰败),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党争激烈,当时一些不愿随波逐流、独立不羁的官僚士大夫品评人物、抨击时政,时称“清议"。这些清流名士后来多遭受“党锢”之祸,丢官丧命,牵连九族,使得许多刚正不阿之士对政治丧失了信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末年,司马昭专权,有当皇帝的野心,所以当时的皇帝曹髦máo就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篡夺了曹魏皇位。对于司马氏集团的政治野心和专权、篡权行为,不少正直之士是极为反感的,但是又不敢刚正直言,以免在改朝换代之中像清流之士一样遭受杀身灭族之祸。他们慑于统治者的淫威,为了保全性命,于是就开始回避现实,不谈政治,明哲保身,甚至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讲自己不想讲的话,行为放荡不羁,“皆以任放为达”,这种处世之道被后世称为“魏晋风度"。

3.作品概述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原书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书中不少故事,如“周处除三害"曹植七步成诗”“望梅止渴"等。《陈太丘与友期》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品格。

3.文题解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即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二、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按其内容主要分为笑话、野史、逸闻轶事三大类。代表作为《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

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②篇幅简短;

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④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意丰。

三、知识拓展

敬辞和谦辞

敬辞:尊君谦辞:家君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千百年来,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体现出个人的文化修养,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特点。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字词分类字词示例

敬辞类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惠顾、惠存、惠赠

垂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赐教、赐复

高高见、高论、高寿、高岭、高就、高朋、高邻

贤贤弟、贤侄

奉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其他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谦辞类家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舍弟、舍妹

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愚兄、愚见

拙拙作、拙著、拙见

敝敝人、敝姓、敝校

鄙鄙人、鄙见

其他寒舍、见教、见谅、斧正

尊称:

“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对方亲属的尊敬。如:令尊(尊称对方父亲),令堂(尊称对方母亲),令郎(尊称对方儿子),令爱(尊称对方女儿)。

“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如: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存(请对方保存),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垂”: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垂爱(指别人对自己赏识爱护)。

“赐":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如:赐教(给予指教),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高”:用于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指别人见解高明),高论(指对方见解高明的言论),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尊称别人的职位),高朋(尊称友人),高邻(敬称邻居)。

“贤":称呼对方,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①敬称自己的弟弟,②敬称别人的弟弟,③对弟子或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

“奉”: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

其他: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劳驾(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贵姓(问人姓氏),贵庚(问人年龄),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驾(对对方的尊称)。

谦称:

“家":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家严、家尊(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

“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

“小":用于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愚”:用于自称。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用于对对方称自己的东西。如:拙作、拙著(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用于自称。如鄙人(谦称自己),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其他:寒舍(谦称自己的家),见教(称对方指教自己),见谅(请对方原谅自己)。

四、方法指导

1.借助注释读懂文意,还可以根据语境推测词义。

2.朗读文言文要断句读,句中停顿要准确。

①专有名词(时间、地点、官职、人名等)不能随意拆开。

②句子中相对完整的表意成分不能拆开。

③主谓之间要停顿(简单讲就是强调主语,后面要短暂停顿)

正确的断句、停顿——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所以古人在读书时要自己断句。我们现在读古文,编者已经用标点符号把句子给我们断开了,但是在读一些长一点的句子时,往往要在一句之中表达一个概念或意思的地方,有一些小的停顿。

区别停顿的办法是通读全文,通过对词义的理解和文言文中词与词之间结构关系的分析,读懂每一句话。

五、写作特点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文中描写陈元方的形象是从“时年七岁”开始的。首先描写了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友人的问话,接着描写了元方对友人骂其父的行为据理驳斥,最后写“元方入门不顾"。一个聪慧善辩、正直明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情节剪裁详略得当。

本文在语言叙述上十分自然,情节安排合理,详略得当。本文的侧重点是说明做事要讲诚信,讲礼貌。围绕这一中心,文章略写了陈太丘等友人的过程,详写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

六、课文主旨解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通过记叙陈元方对失信并辱骂父亲的失礼之人的驳斥,表现出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分性格,同时告诫读者为人处世一定要诚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七、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1.段落分析

2.结构图解

3.朗读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4.文本解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①与友期行②,期日中③。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中中不至,太丘舍去,午过了,朋友还没有到,太丘不再等候他而走了,太丘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走后(他的朋友)才到。(太丘长子)元方当时年仅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不?”答曰:“待君久吗?"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没有到,已经走了。"那位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先走了。"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您与我父亲约在中午,(您)中午没到,就是不讲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个朋友感到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顾。门。陈太丘:即陈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做过太丘长。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日中:正午时分。舍去:不顾而离去。去,离开。乃,才。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尊君在不(fǒu):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舍弃。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顾:回头看。

5.课文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朋友问他:“你的父亲在吗?"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了您却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客人很惭愧,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一、预习案。

1.填空。

(1)刘义庆,我国期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外,还有志怪小说《》。

(2)《世说新语》是刘义庆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人志人小说集。记述汉末至晋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即所谓“”、“")。鲁迅说它“___,___”,称其为“名士底(的)教科书"(《中国小说史略》)。

2.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B.元方时/年七岁

C.君与家君/期日中D.元方入/门不顾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期日中(_)(2)太丘舍去(_)

(3)去后乃至(_)(4)下车引之(_)

(5)入门不顾(_)

4.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变化。

(1)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___今义:_________

(2)太丘舍去古义:今义:_________

(3)下车引之古义:今义:_________

(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今义:_________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7.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令尊”是称呼别人的母亲,“犬子"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9.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辞,哪些属于谦辞,把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

敬辞:

谦辞:

10.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下面是文学社社长打电话邀请张老师时说的话。画线部分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邀请您于10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11.综合性学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与“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信’之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信"字的本义是:

(2)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个含“信”字的成语。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下车引之(_)太丘舍去()相委而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面对父亲的朋友的恶劣态度,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4)有人认为父亲的朋友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元方是有些失礼的。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二)课外阅读理解

炊饭成糜①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②,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③?”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④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⑤,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释】①糜:粥。②著箅(bì:放置蒸饭用的竹制盛器。③馏:指先将米下水煮,再捞出来蒸熟。④识(zhì):记住。⑤易夺:订正补充。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宾客诣陈太丘宿诣:造诣___B.俱委而窃听委:舍弃

C.太丘使元方、季方炊使:让派D.二子长跪俱说俱:一起,都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无遗失”意思是大人说的话,一点也没有遗漏。

B.陈太丘在元方兄弟做错事时,没有指责,而是以提问所听谈话的内容的方式来考验他们,用宽容来原谅。

C.“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其言外之意是只要你们勤奋好学,我们吃什么都是快乐的。

D.元方、季方因为贪玩而把蒸饭煮成了粥。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2)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预习导学案

(含答案)

一、预习案。

1.填空。

(1)刘义庆,我国期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外,还有志怪小说《》。

(2)《世说新语》是刘义庆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人志人小说集。记述汉末至晋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即所谓“”、“")。鲁迅说它“___,___”,称其为“名士底(的)教科书"(《中国小说史略》)。

【答案】(1)魏晋南北《世说新语》《幽明录》(2)“魏晋风度”、“魏晋风流"。“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1)刘义庆(403—约443),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世说新语》是他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人志人小说集。记述汉末至晋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即所谓“魏晋风度”、“魏晋风流")。内容主要意在展示名士风度、崇尚清谈,但也有一些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残暴奢淫、表彰美德懿行的记述。其艺术成就较高,语言精练,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模仿它的著作不断出现。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称其为“名士底(的)教科书"(《中国小说史略》)。

2.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B.元方时/年七岁

C.君与家君/期日中D.元方入/门不顾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C项正确,其余各项改为:A.陈太丘/与友/期行;B.元方/时年七岁;D.元方/入门不顾。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期日中(_)(2)太丘舍去(_)

(3)去后乃至(_)(4)下车引之(_)

(5)入门不顾(_)

【答案】(1)正午时分。(2)离开。(3)才。(4)拉,牵拉。(5)回头看。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顾”是指“回头看"。

4.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变化。

(1)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_________今义:

(2)太丘舍去古义:___今义:

(3)下车引之古义:___今义:

(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___今义:

【答案】(1).期古义:约定动词今义:日期名词(2).去古义:离去、距离今义:前往(3).引古义:拉今义:引用(4).顾古义:回头今义:照顾或顾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把握。要求学生牢记。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如:“太丘舍去”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答案】(1)您跟我爸爸约定好正午一同出发,您中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2)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3)正午时分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解释】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注意句子中重点字词的翻译。

6.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至,;去,离开;舍,舍弃,抛弃;乃至,(友人)才到;句意为: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故选C。

7.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答案】C

【详解】C.根据原文“元方入门不顾"可知,他并没有喜不自禁,因此选项内容“陈元方喜不自禁”属无中生有,说法错误;

故选C。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令尊”是称呼别人的母亲,“犬子"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答案】D

【解析】D项,“令尊”是称呼别人的父亲。

9.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辞,哪些属于谦辞,把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

敬辞:

谦辞:

【答案】敬辞:③④⑥⑦⑨谦辞:①②⑤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称呼的识记和把握。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特别是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敬辞经常与谦辞联系在一起。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然后结合意思分析即可。①敝人:对人谦称自己。②卑职:旧时下级官吏对上级的自称。③陛下:对国王或皇帝的尊称。④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⑤寡人:中国古代君主的自称。⑥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⑦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子。⑧老朽:老人自谦之词。⑨麾下:旧时对将帅的尊称。

10.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下面是文学社社长打电话邀请张老师时说的话。画线部分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邀请您于10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答案】B

【解析】①“久闻大名”意思是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不带感彩的词,只是表示自己听闻已久,而自己没有任何感情的投入;本句语境是要表达对张老师的仰慕之心,用“久仰大名"更恰当。

④“光临寒舍”是在别人到自己家来的时候,为表谦虚和欢迎。本句语境是要表达到老师家里去,因此不恰当。

⑥“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用于向老师请教不恰当。

故选B。

11.综合性学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与“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信’之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信"字的本义是:

(2)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个含“信”字的成语。

【答案】(1)言语真实、诚实(2)示例:背信弃义、言而无信、讲信修睦、信口雌黄、将信将疑。

【解析】(1)“信。诚也。从人从言。"故“信”之本义作“诚"解,即言语真实、诚实。

(2)只要写出一个含“信”字的成语即可。如:“言而无信、讲信修睦"等等。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下车引之(_)太丘舍去()相委而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面对父亲的朋友的恶劣态度,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4)有人认为父亲的朋友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元方是有些失礼的。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答案】(1)拉,牵拉离开舍弃(2)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3)元方是一个聪明睿智、知书明理、落落大方的孩子。

【解析】(1)考查重点词语意思:(1)引:拉,牵拉去:离开委:舍弃

(2)考查句子翻译。“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结合“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面对父亲的朋友对父亲的指责和侮辱,元方能够直指对方的错误,可以看出元方的落落大方;结合“友人惭"可知,元方反驳父亲友人的话有理有据,令对方感到惭愧,可以看出元方非常聪明;元方能指出父亲友人无信无礼,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懂得信和礼、知书明理的孩子。

(4)示例一:不同意。父亲的朋友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示例二:同意。元方批评父亲的朋友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解析】作答本题时,认为元方不失礼或失礼均可。认为其不失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