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29-323-2024 天津市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技术标准_第1页
DB-T 29-323-2024 天津市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技术标准_第2页
DB-T 29-323-2024 天津市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技术标准_第3页
DB-T 29-323-2024 天津市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技术标准_第4页
DB-T 29-323-2024 天津市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DB/T29-323-2024天津市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技术标准2024-09-10发布2024-11-01实施天津市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技术标准主编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批准部门: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日期:2024年11月01日2024天津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津住建设函[2024]254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市建委关于下达2015年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建科[2015]286号)要求,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等单位编制完成了《天津市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技术标准》,经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现批准为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T29-323-2024,自2024各相关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本标准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1根据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管理委员会《市建委关于下达2015年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建科[2015]286号)的编制要求,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编制是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城市配电网建设情况,总结我市近年配电网建设经验,结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配电网及相关产业发展战略,遵循节能环保要求,紧跟配电装备及技术进步,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及政策,并在充分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经审查后定稿。本标准共分8章和3个附录,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供电区域划分及网架结构;5.供电方案;6.配电设备选型;7.配电设施建设;8.交接试验与竣工验收,以及有关附录。本标准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建议和资料寄送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地址:417197078@;电话。本标准主编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么军宁昕魏然李治郑悦王海彪郭浩赵宝国2陈立东陈沼宇岳洋晋萃萃赵俊亚王雪生刘广振李学刚满玉岩殷楚渊柯贤杨汪立迟福建马聪智高维钊孙广志刘力刘战芳武新松张海丰刘文韬李德强刘博张天豪王侃朱辉王海滨陈雨若范朕宁李长玉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王东林葛少云王连顺孙绍国黄鑫胡海金 2术语 23基本规定 44供电区域划分及网架结构 65供电方案 6配电设备选型 2 7配电设施建设 28 8交接试验与竣工验收 35附录A天津市供电区域划分 36附录B10千伏配电网典型接线 37附录C0.4千伏配电网典型接线 42标准用词说明 45引用标准名录 46条文说明 49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 23BasicRegulations 44PowerSupplyRegionDivisionandGridStructure 54.1GeneralRequire 54.210kVDistributionNe 54.3220/380VDistributionNetworkStr 65PowerSupplyScheme 7 7 5.3Self-containedE 95.4AccessMethodsofUsers 95.5AccessMethodsofDistributedResources 5.6ElectricalConnectionsofUsers 135.7ReactiveCompensationandPow 5.8RelayProtectionandSecurityAuto 5.10Distribution 5.1110kVCommunicat 6DistributionEquipmentSelection 6.2EquipmentsofOverheadTransmissionLine 206.4DistributionT 46.6CabinetDistribution 256.7RingMainUni 266.8LowVoltageCableBr 267Distribution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 28 28 7.4PublicDistribution 7.5RingMainUn 7.6Pole-mountedT 8HandOverTestandConstructionCompletion 35AppendixAPowerSupplyRegionofTianjin 36AppendixBTypicalConnectionModesof10kVDistributionNetwork 37AppendixCTypicalConnectionModesof0.4kVDistributionNetwork 42WordingExplainationofStandard 45ListofQuotedStandards 46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491.0.1为规范天津市配电网建设要求,满足各类电力用户用电需要,保障供电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行政范围内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的新建、改建、扩建,包括公共配电网与电力用户。1.0.3配电网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天津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0.1配电网distributionnetwork从电源侧(输电网、发电设施、分布式电源等)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络。2.0.2重要电力用户importantpowerconsumer在国家或天津市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供电中断将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较大环境污染、较大政治影响、较大经济损失、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用电单位或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电场所。2.0.3产权分界点propertyboundaries供用电双方按产权归属确定的资产、运行维护的责任分界点。2.0.4环网柜ringmainunit用于10千伏电缆线路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的配电装置。环网柜按结构可分为共箱型和间隔型,一般按每个间隔或每个开关称为一面环网柜。2.0.5环网室ringmainunitroom由多面环网柜组成,用于10千伏电缆线路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且不含配电变压器的户内配电设备及土建设施的总称。2.0.6环网箱ringmainunitcabinet安装于户外、由多面环网柜组成、有外箱壳防护,用于10千伏电缆线路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且不含配电变压器的配电设施。2.0.7变配电室distributionroom主要为低压用户配送电能,设有10千伏(6千伏)进线(可有少量出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带有低压负荷的户内配电场所称为变配电室。2.0.8箱式变电站cabinet/pad-mounteddistributionsubstation由10千伏开关、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开关、无功补偿装置和计量装置等设备共同安装于一个封闭箱体内的户外配电装置。也称预装式变电站或组合式变电站。2.0.9低压综合配电箱lowvoltagecomprehensivedistributionbox低压综合配电箱指安装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一般具有电能分配、保护、控制、测量、计量、无功补偿等功能的集成设备,一般设有低压开关、保护装置、计量和测量装置、智能配变终端、无功补偿等装置。2.0.10主干线trunkline由变电站或开关站馈出、承担主要电能传输与分配功能的10千伏架空或电缆线路的主干部分,具备联络功能的线路段是主干线的一部分。主干线包括架空导线、电缆、开关等设备。2.0.11分支线branchline由主干线引出的,除主干线以外的同电压等级线路部分。2.0.12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automation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及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和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系统的科学管理。2.0.13馈线自动化feederautomation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视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配电网故障,进行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2.0.14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resources位于用户附近,以就地消纳为主的电源,包括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变流器等类型的电源。43.0.1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应保障民生安全、供电安全及重要电力用户的应急供电。3.0.2配电网建设应依据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负荷特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选择适合本区域特点的网架结构,提高配电网的负荷转移能力和对上级电网的支撑能力。配电网应符合结构规范、运行灵活、适应性强的要求。3.0.3配电网建设应采用标准化设计,设备选型应符合“安全可靠、质量优良、节能环保、经济适用”的要求。3.0.4配电网建设应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满足新能源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装置、储能装置等新型负荷的接入要求,同步建设电力通信网络,支撑配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54.1一般规定4.1.1供电区域划分主要依据行政级别或负荷发展情况确定,天津市辖区划分A+、A、B、C、D五类供电区域,应符合附录A的有关规定。4.1.210千伏配电网各类供电区域供电可靠率不应低于表4.1.2的规定:供电区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A+类≥99.999%不高于5minA类≥99.990%不高于52minB类≥99.965%不高于3hC类≥99.863%不高于12hD类≥99.726%不高于24h4.210千伏配电网结构4.2.110千伏配电网典型结构为电缆单环网、电缆双环网、架空多分段适度联络以及雪花网结构。典型接线应符合附录B的有关规定。4.2.2A+、A、B类供电区域10千伏电缆线路宜采用单环网、双环网、雪花网结构,C类供电区域10千伏电缆线路宜采用单环网。对于电缆线路,10千伏公用配电变压器与用户均应通过环网室(箱)6或变配电室接入。4.2.3实施架空线路入地改造为电缆线路的区域,应按照电缆线路的目标网架结构规划、设计,并预留通道。4.2.410千伏架空线路主干线应根据线路长度和负荷分布情况进行分段,宜分为3段,不宜超过5段,并装设分段开关。重要或较大分支线路首端应安装分支断路器。线路不宜采取同杆并架方式,便于开展不停电作业。4.2.510千伏架空线路联络点的数量根据周边电源情况和线路负载大小确定,一般不超过3个联络点,具备条件时,宜在主干线路末端配置联络。4.2.6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线路末端电能质量的要求。4.2.7电缆线路单段电缆长度超过500m时,宜设环网箱(室)。4.3220/380伏配电网结构4.3.1220/380伏配电网宜采用辐射式接线、环式接线。典型接线应符合附录C的有关规定。4.3.2为多层住宅供电时,220/380伏配电网应采用电缆环网供电方式。4.3.3220/380伏配电系统可采用TN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4.3.4220/380伏系统采用TT系统时,除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得再重复接地,且应与相线保持同等绝缘水平。4.3.5220/380伏配电网应依据变配电室的位置、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的需要,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分区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不宜交叉或重叠,分区的供电范围应随变配电室的增加及负荷的增长而进行调整。75.1一般规定5.1.1电网企业应根据用户的用电容量、用电性质、用电时间、用电负荷重要程度、非线性负荷设备种类等因素,结合区域电网规划及供电条件,与用户协商确定供电方式、计量计费方式、受电方式、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等。5.1.2根据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以及供电中断的危害程度,电力用户分为特级、一级、二级重要电力用户、临时性重要电力用户和普通电力用户。分类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GB/T29328的有关规定。5.1.3用电负荷的分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和《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有关规5.1.4用电设备容量不大于160kW的电力用户,宜采用220/380伏电压供电。用电设备容量大于160kW的电力用户,电压等级宜采用10千伏,并使用专用配电变压器供电。用电设备容量大于10MW的电力用户,宜采用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供电。5.1.5A+及A类供电区域用户最终受电变压器总容量单电源不大于5000kVA,双电源、多电源最终受电变压器总容量不大于10000kVA(其中一侧容量不大于5000kVA),其他供电区域用户最终受电变压器总容量单电源不大于8000kVA,双电源、多电源最终受电变压器总容量不大于15000kVA(其中一侧容量不大于8000kVA),可采用10千伏电压等级供电。85.2用户用电负荷5.2.1新建居住区居民用电为主的用电容量,居民住宅负荷应按建筑面积不低于50W/m2计算,单套住宅用电负荷不应低于6kW;居民区的商业用电负荷宜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用电负荷密度应按建筑面积不低于80W/m2计算或按设计容量确定;并应预留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采暖及住宅集中供冷的用电容量。用电负荷密度指标应符合表5.2.1的规定。建筑类别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W/m2)居住建筑50~80公共建筑40~150工业建筑40~120仓储物流建筑15~50市政设施建筑20~505.2.2电采暖用电负荷应单独计算,不应计入居民用电、公建设施、商业用电负荷中。5.2.3集中式电采暖应由独立配电变压器供电,应配置具有消谐功能的无功补偿装置。5.2.4居民住宅小区的住宅、公建设施和配套商业用房用电负荷的计算应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需要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居民住宅小区电力配置规范》GB/T36040等相关规定。5.2.5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天津市地方标准《天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DB/T29-290的相关规定。95.3自备应急电源配置5.3.1重要电力用户应配置自备应急电源,其配置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和《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GB/T29328的有关规定。5.3.2自备应急电源应与供电电源同步建设,同步投运。5.3.3电力用户应急电源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和《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GB/T29328的有关规定。5.3.4自备应急电源与电网电源之间应装设可靠的电气闭锁装置。自备应急电源的切换时间、切换方式、持续供电时间和电能质量应满足用户安全要求。5.4用户接入方式5.4.110千伏用户的接入方式应符合以下要求:1通过电缆线路接入10千伏配电网的用户,宜通过环网室(箱)、变配电室接入10千伏配电网,其中重要电力用户必须通过环网室(箱)、变配电室接入10千伏配电网;2接入10千伏用户的公用环网室(箱应独立设置在公共区域和用户专用区域的交界处的公共区域侧。以环网室(箱)馈出线开关设备的负荷侧接线端子为产权分界点,作为产权分界点的开关设备宜采用断路器;3通过架空线路接入10千伏配电网的用户,用户接入产权分界点处电网侧应配置分界开关;4临时性用电的10千伏用户,在产权分界点用户侧应配置断路器;5分界开关和产权分界点用户侧断路器应具有隔离用户内部电力设施故障的功能。5.4.2普通低压居民用户的接入方式应符合以下规定:1一类高层建筑应采用双电源供电,二类高层建筑应采用双回路或者更高供电可靠性的方式供电;2低压居民用户宜采用单相电源供电,居民用户用电容量大于12kW时宜采用三相供电;3220/380伏配电网,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线路电能质量的要4新建居住区内,为多层建筑供电的公用变配电室至建筑物的低压线缆长度不宜大于200m,为高层建筑供电的公用变配电室至建筑物的低压线缆长度不宜大于150m;5箱式变电站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供电时,供电半径不宜大于250m;6架空区域接户线长度不宜大于25m。5.4.3民用建筑用地红线内的室外供配电线路不应采用架空线敷设方式。5.4.4电动机等负荷直接接入配电网时,应考虑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高压电机应加装启动限流装置,与高压电机同时投运。5.5分布式电源接入方式5.5.1分布式电源接入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分布式电源接入交流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可根据装机容量进行选择:8kW及以下可接入220伏电压等级;8kW~400kW(含)可接入380伏电压等级;400kW~6000kW(含)可接入10千伏电压等级。2接入10千伏线路的分布式电源容量不宜超过接入线路容量的80%,接入220/380伏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总容量不宜超过10千伏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的80%。3分布式电源并网点的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不平衡、谐波、间谐波等电能质量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电能质量GB/T12326、《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54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24337的有关规定。分布式电源并网点电能质量超标或对其他用户构成干扰和妨碍时,分布式电源侧应采取措施。4分布式电源接入10千伏线路时,并网设备应具备过流保护、过电压保护、反孤岛保护、电能质量监测等功能,并网点开断设备应选用断路器。5对于具有10千伏分布式电源上网的用户,产权分界点处电网侧应配置专用的分界开关并有明显的断开点。6接入分布式电源的220/380伏用户进线计量装置后开关以及10千伏用户公共连接点处分界开关,应具备电网侧失压延时跳闸、用户单侧及两侧有压闭锁合闸、电网侧有压延时自动合闸等功能。7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应在公共连接点等位置加装明显的有源标识。8分布式电源接入220/380伏线路时,并网点开断设备应选用断路器,并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1)应具备并网点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电气量测量功能;2)应具备并网点电压偏差、三相不平衡、谐波等电能质量参数监测功能;3)应具备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剩余电流保护、反孤岛保护等功能,反孤岛保护动作时间不应大于2s;4)应具备手动分合闸、遥控分合闸以及远方/就地状态切换功能;5)应具备HPLC/微功率无线双模通信功能,具备RS-485等通信接口,支持DL/T645、DL/T698.45、CoAP、MQTT等通信协议。5.5.2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交流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可根据充放电功率进行选择:8kW及以下可接入220伏电压等级;8kW~400kW(含)可接入380伏电压等级;400kW~6000kW(含)可接入10千伏电压等级;2分布式储能并网应配置自动化终端设备,应具备电气运行工况采集、电能质量参数监测、与上级系统通信以及接受上级系统控制指令的能力;3分布式储能系统应具备防非计划性孤岛保护功能,其动作时间应与电网侧线路保护重合闸时间相配合;4分布式储能并网点的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不平衡、谐波、间谐波等电能质量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电能质量GB/T12326、《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54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24337的有关规定。分布式储能并网点电能质量超标或对其他用户构成干扰和妨碍时,分布式储能侧应采取措施。5.6用户电气联络5.6.110千伏用户配电站高压侧不宜设置联络。有二级及以上重要负荷接入10千伏配电网时可根据需要设置电气联络。5.6.2在供电线路满足“N-1原则”的情况下,用户配电站高压侧需设置联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电网企业建立调度关系的用户,应与调度部门签署调度协议;2用户应加装闭锁装置,严禁合环运行;3一般情况下,只允许手动操作模式进行倒闸操作,不应有备自投功能。对有高可靠性供电要求的用户可加装备自投装置。5.7无功补偿及电能质量5.7.1供电电压偏差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10千伏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偏差限值为标称电压的±7%;2220伏单相供电电压偏差限值为标称电压的+7%、-10%;3对供电点短路容量较小、供电距离较长以及对供电电压偏差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可由供、用电双方协议确定。5.7.2配电网公共连接点电压波动和闪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2326的有关规定。5.7.3配电网公共连接点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的统计和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GB/T30137的有关规定。5.7.4配电网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543的有关规定。5.7.5220/380伏配电网公共连接点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应小于5%,10千伏配电网公共连接点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应小于4%,分配给用户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应保证各级电网公共连接点处谐波电压在限值内。注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公用电网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的测量和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的有关规定。5.7.6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有关规定。无功功率应分区、就地平衡。用户应按照功率因数要求配置无功补偿设备。5.7.7100kVA及以上10千伏供电的电力用户,在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其它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趸售转售电企业,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85;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80。分布式光伏接入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并网点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5.8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5.8.110千伏配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化装置应满足下列要1变电站的10千伏出线应设置速断、过流、零序等保护,架空线路还应装设重合闸装置;合环运行的配电线路应增设相应的保护装置,确保能够快速切除故障;2配电线路继电保护宜与变电站出线间隔保护之间设有级差配合;3对于变电站出线开关过电流保护无法保护线路全长的配电线路,可在线路的适当分段处设置一级过流保护,并与变电站出线断路器过流保护和下级线路过流保护配合,宜采用重合器方式;4用户分界断路器应设置保护功能,并与上级保护之间设有级差配合;5配电站室的变压器10千伏侧宜采用断路器,并配置电流速断、过流和零序保护功能;6对于架空或混合线路,变电站出线开关应配置带电后自动重合闸功能;7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宜在变电站内选用有效的选线装置或零序保护装置,实现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判断。宜采用合适的技术实现故障区段定位或隔离;8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馈线应在变电站内设零序保护,保护定值选择应实现线路高阻故障判断的选择性;9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渗透率较高的区域,为防止同母线其他线路故障导致本线路跳闸,变电站(开关站)出线开关可配置方向保护。5.8.2住宅建筑各电气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公用接地网。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满足其中电气系统最小值的要求。5.8.3农村电网TT接地系统应设置三级剩余电流保护,低压开关设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农村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DL/T736的有关规定。5.8.4为居民住宅小区、商业、服务业、公共事业等普通负荷供电的低压线路,表前各级开关不应配置失压/欠压脱扣装置。5.9计量装置5.9.1用电计量点应设置在产权分界点处,用于上网结算的计量点应设置在用电计量点;用于计量发电量的计量点应设置在汇流母线受总端,并应根据汇流母线电压等级设置计量装置。5.9.210千伏专用线路供电的用户,应采用高压计量方式;对非专线供电的专变用户宜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容量采用高压或低压计量方式,并配置相应的计量箱/屏柜。用户单台变压器单回路接入10千伏公共电网时,当变压器容量不超过400kVA时可低压计量。5.9.310千伏及以下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直接接入电能表。5.9.4电能表标定电流不应超过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30%,其最大电流宜为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120%左右。5.9.5中性点有效及非有效接地系统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的接线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的接线方式。5.9.6电能表应具有有功多费率、8个时段以上功能,配有RS-485数据通信接口,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645和《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DL/T698的有关规定,应具有数据采集、远传、失压计时和四象限无功电能计量等功能。5.9.7分布式电源首次接入配电网前,应明确上网电量和用网电量计量点。分布式电源计量点应设在分布式电源与电网的产权分界处。产权分界处不适宜安装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点由分布式电源业主与电网企业协商确定。5.9.8分布式电源计量装置,应具备双向计量及信息上传功能。5.9.9新建住宅应配置智能电能表。5.9.10居民电能表箱应位于楼内明显、便于运行维护的公共位置。5.9.11居民住宅小区非专用变压器供电的用户应采用“一户一表,按户装表”的计量方式,计量装置宜在室内集中安装。5.10配电自动化5.10.1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L/T1406、《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DL/T5709的有关规定。5.10.2配电自动化应与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遵循“标准化设计,差异化实施”原则,因地制宜地做好通信、信息系统等配电自动化配套建设。5.10.3配电自动化建设应与配电网一次网架、设备相适应,在一次网架、设备的基础上,应根据供电可靠性需求合理配置配电自动化方案。5.10.4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交互应符合电力企业整体信息集成交互构架体系,应通过信息交互总线实现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集5.10.5不同区域差异化建设馈线自动化。合理选择集中式或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5.10.6新增及改造配网设备应全面采用标准化配电设备,同步具备“三遥”功能,提升“三遥”设备有效覆盖率。5.10.7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自动隔离功能应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确保故障定位准确、故障隔离策略正确。5.10.8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应符合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的相关规定。5.1110千伏通信接入网5.11.1终端通信接入网应满足实时性、可靠性等要求,因地制宜,宜采取光纤、载波、无线等多种通信方式互补。5.11.2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应同步建设10千伏通信接入网。5.11.310千伏通信接入网应覆盖公用开关站、配(变)电室、箱式变电站、环网室(箱)、柱上开关、分布式电源等;0.4千伏通信接入网应覆盖至低压用户电源表计、公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5.11.410千伏通信接入网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10千伏通信接入网宜采用光纤和无线通信方式,电缆区域宜采用光纤通信方式,架空线路宜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在无线信号不满足通信要求的区域,如山区长线路、地下站房等区域,宜采用光纤通讯方式;2采用光纤通信方式时,10千伏通信接入网应与骨干通信网络互联;310千伏通信接入网应满足配电网在线监测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智能运检系统或设备信息的接入要求。5.11.50.4千伏通信接入网技术应遵循因地制宜、多种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原则。考虑与配电自动化光缆建设相结合,远程信道应充分利用10千伏通信接入网光缆资源。其他区域,远程通道可采用无线公网或电力无线专网的通信方式;本地通道宜采用低压载波、RS-485总线等方式,推广HPLC、微功率无线、低功耗无线等通信模式的多模单网通信网络。5.11.6终端通信接入网的安全防护应符合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的相关规定。6.1一般规定6.1.1公共配电网及变配电室导体与设备的选型应满足本章的相关规定。6.1.2公共配电网应选用适应性强的设备。变压器容量、导体截面、开关开断电流等应留有合理裕度。6.1.3同一供电区域内,10千伏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的选型,应根据电网网架结构、负荷发展水平与供电网全生命周期成本因素共同确定,并宜构成合理序列。6.1.4公共配电网各级电压的短路电流应从网络结构、电压等级、变压器容量、变压器阻抗选择和系统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限制,断路器的开断电流应与相关设备的动、热稳定电流相配合。10千伏配电网的短路电流限值不宜超过20kA,低压设备选型应根据实际短路容量进行选择。6.2架空线路6.2.110千伏架空线路应采用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应对已建成线路的裸导线进行绝缘化改造。用户10千伏架空线路应满足绝缘化要求。大档距及跨越主要河道的线路,可采用钢芯铝绞线。6.2.2公用架空绝缘导线截面规格宜按表6.2.2执行。有可能发展成主干线、联络线的分支线应按照主干线标准进行导体截面选择。电压等级导线位置架空绝缘导线(mm2)10千伏主干线240有联络关系的支线240无联络关系的支线注:1表格中导线导体为铝芯。2大跨距或风偏有要求的地区可采用同截面钢芯导线。6.3配电电缆6.3.110千伏电缆主绝缘宜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并应根据使用环境采用具有防水、防蚁、阻燃等性能的外护套。当电缆可能遭受外力破坏时,应采用铠装电缆。电缆绝缘水平应满足系统标称电压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的有关规定。6.3.210千伏电缆线路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电站馈出的单环网、双环网和雪花网干线电缆应采用铜芯电缆,电缆截面不应小于300mm²;2分支电缆及专线电缆截面应满足载流量及动、热稳定的要求。满足动、热稳定的情况下,分支电缆及专线电缆可采用相同载流量的铝合金电缆,铝合金电缆截面不应超过400mm²,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的有关规定;3用户内部电缆应满足载流量及动、热稳定的要求。6.3.3低压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1低压电缆宜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在潮湿、含有化学腐蚀或易受水浸泡环境下宜选用聚乙烯类材料的内护层,有白蚁或鼠害的场所应选用金属铠装。电缆防火与阻燃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的相关规定;2电缆的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并应按敷设方式和环境条件进行修正。宜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缆,环网结构和高层居民住宅室外供电干线电缆截面不宜低于240mm²;3低压电缆敷设引上电杆应选用户外终端,并加装分支手套及耐候护管。户内外电缆终端、中间接头宜采用硅橡胶冷缩型等电缆附件;4用户建筑内配电装置、楼内干线及楼层支线的选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6.3.4进入民用建筑的10千伏电缆和低压电缆除满足以上条款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的有关规定。6.4配电变压器6.4.1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应选用全密封、高效节能变压器。干式变压器绝缘耐热等级不应低于H级,宜选择环保型可降解绝缘材质。通过经济技术比较,也可采用技术成熟、低噪音的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运行环境具有防火要求时,应采用干式变压器。6.4.2配电变压器应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中能效等级2级及以上的配电变压器。6.4.3变压器变比应根据电网运行情况进行选择。城区或供电半径较小地区的变压器额定变比宜采用10.5±2×2.5%/0.4kV;郊区或供电半径较大、布置在线路末端的变压器额定变比宜采用10±2×2.5%/0.4kV。6.4.4三相变压器应采用Dyn11接线组别的配电变压器,单相变压器应采用Ii0接线组别的配电变压器。6.4.5公用柱上三相变压器容量序列为200kVA、400kVA,变压器容量可根据负荷情况进行选择。6.4.6公用变配电室变压器容量可根据负荷情况进行选取,变压器容量序列为:1油浸式变压器:400kVA、630kVA。2干式变压器:400kVA、630kVA、800kVA、1000kVA。6.4.7公用箱式变电站内油浸式变压器容量序列为400kVA、630kVA,可根据负荷情况进行选取。6.4.8用户变配电室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应超过2500kVA。6.5开关设备6.5.1环网柜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环网柜应设置于户内,并应满足防小动物、防水、防凝露、防火等要求;2环网柜宜采用环保气体绝缘、真空灭弧断路器柜。选用环保气体断路器柜时,应选用三工位开关位于断路器上方的结构,并应采取保证接地刀闸和断路器(开关)闭合后断路器(开关)不会分闸的有效措施;3环网柜电缆隔室可配置电缆终端测温装置或灭火装置;4环网柜应具备可靠的“五防”功能;5环网柜的断路器室、电缆室应通过内部燃弧试验,试验电流为额定短时耐受电流20kA,持续时间不应小于0.5s。设置压力释放通道和通风口,压力释放通道和通风口应具备与外壳相同的防护等级和机械强度,压力释放通道喷口应能在压力作用下安全排出气体或蒸汽,且不得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6环网柜柜门关闭时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4X,柜门打开时防护等级不低于IP2X,柜顶应加强防滴水功能设计。6.5.2选择10千伏配电线路开关设备的短路电流应留有一定裕度,对变电站近区安装的环网柜、柱上开关、跌落式熔断器,应根据现场状况进行短路容量校核,10千伏开关设备额定参数选择应符合表6.5.2的规定。设备名称额定电流(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kA/额定短路持续时间(s)环网柜断路器6302020/3柱上断路器/重合器6302020/3跌落式熔断器——柱上隔离开关630—20/36.5.3柱上开关类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架空线路分段开关及分支开关应选用真空灭弧柱上断路器,应采用无氟环保产品;断路器操作电源宜使用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210千伏户外柱上隔离开关可用于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隔离,或作为检修施工明显断开点使用。10千伏柱上隔离开关宜采用户外柱上单极隔离开关,应具有防止动触头脱落的有效措施;310千伏跌落式熔断器应选择B级及以上等级,附件类型宜为K型快速熔件。6.5.40.4千伏低压断路器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低压断路器可分为万能式断路器、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其中万能式断路器用于低压进线柜,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可用于低压出线柜,具有剩余电流保护的断路器用于柱上变压器的低压综合配电2低压断路器的电子脱扣器应具备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和耐温性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GB/T14048.2的有关规定,低压断路器应进行电磁场骚扰抗干扰、热冲击等标准要求的型式试验。装置内工作温度-25℃~+65℃;3低压断路器的生产厂商必须通过国家“3C”(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认证;4万能式断路器的安装方式宜采用插入式结构,插入式断路器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能。框架断路器的脱扣器应配置电压、电流等数据采集功能模块及通信功能模块。脱扣器应具备长延时、短延时、瞬时、接地等保护功能,保护定值应连续可调;5出线断路器相间和不同回路间需配置绝缘隔板。出线断路器的脱扣器应选用电子脱扣器,需要配置电压和电流等数据采集功能模块与通信功能模块。脱扣器应具备长延时、瞬时等保护功能,根据需要出线开关可配置接地保护。出线断路器均不设失压脱扣;6具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断路器应具备长延时、瞬时和剩余电流保护等保护功能;7低压断路器应可通过HPLC、RS-485或现场总线等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并配置相应的通信模块。6.5.6低压开关柜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低压开关柜按照功能分为进线柜、出线柜、无功补偿柜和母联柜;2低压开关柜宜选用固定分隔式低压开关柜。同一配电站内的进线断路器、出线断路器及相关附属元器件选型应一致;3低压开关柜中使用的铜母线材质应为T2,型号为TMY,其尺寸公差等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第1部分:铜和铜合金母线》GB/T5585.1的有关规定;4低压进线开关柜内应设浪涌保护器,无功功率补偿柜内需配置避雷器;5低压进线开关柜内应预留计量装置的安装位置;6低压无功补偿柜内宜采用智能电容器,可根据运行情况选用SVG;7低压开关柜的防护等级应满足通风口IP3XD、柜顶部IP3X、其它部分IP4X的要求,柜顶应加强防滴水功能设计;8低压开关柜的温升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7251.1的有关规定。6.6箱式变电站6.6.1除为充电桩供电外,公用箱式变电站不应用于新建住宅小区供电。6.6.2公用箱式变电站10千伏侧应采用环网柜,环网柜应符合本标准6.5.1条的规定。6.6.3公用箱式变电站应配置一台配电变压器,变压器容量不应大于630kVA,应采用低损耗、全密封、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变压器选型应符合本标准6.4节的规定。0.4千伏出线规模不宜多于6回。6.6.4箱式变电站低压侧应装设具有消谐功能的自动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容量为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30%,根据负荷情况可装设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6.6.5公用箱式变电站低压侧应预留外部应急电源专用接入接口,接口应满足外部电源的接入条件。使用发电车供电时,应急电源接口与变压器低压侧之间应具有可靠断开点。6.6.6箱体外壳应满足正常户外使用条件,箱体材质宜采用不锈钢,箱体应有安全可靠的防护性能,箱式变电站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33D。6.7环网箱6.7.1环网箱箱体材质宜采用不锈钢材料,保持与周围人文、地理环境相协调。其他金属部分应采取防腐涂覆工艺处理。6.7.2环网箱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外箱体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43。顶盖的倾斜度应不小于5°,并应装设防雨檐。6.7.3外箱体应设有足够的自然通风口和隔热措施,满足温升试验要求,且不得降低环网箱的外箱体防护等级。6.7.4环网箱应采用单母线接线,10千伏间隔规模不宜超过6个,应预留一个不停电作业间隔。6.7.5环网箱宜选用共箱式或间隔式环网柜,环网柜应符合本标准6.5.1条的有关规定,馈出线间隔的断路器应配置保护功能。6.7.6环网箱应设置PT柜,一次侧可采用屏蔽型可触摸电缆终端连接,PT柜高压侧采用熔断器保护。6.7.7环网柜配备的避雷器应选用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6.8低压电缆分支箱6.8.1低压电缆分支箱外壳应采用SMC复合绝缘材料热压成型技术制造。用于户外时,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44,箱顶盖应为脊顶设计,顶盖不应存水。用户户内的低压电缆分支箱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3。6.8.2低压电缆分支箱的母线应采用标准化封闭母线系统,母线额定电流宜为630A。母线系统及附件应采用表面金属处理工艺,母线系统应采用封闭不打孔母线挂接技术,母线连接应采用专用母线连接夹不打孔连接,母线裸露部分需使用绝缘盖罩进行母线封闭。6.8.3低压电缆分支箱应设置1路环网进线开关、1路环网出线开关及2~4路馈出线开关。开关应采用塑壳断路器,其中环网进线与环网出线开关额定电流宜为630A,馈出线开关可根据使用条件选择400A、250A或160A。7.1站室设置7.1.1新建住宅小区公用变配电室应设置在地面一层,宜独立设置。城市更新项目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7.1.2具备迁移条件的地下公用变配电室,应迁移至地面一层。不具备迁移条件的地下公用变配电室,在改造时应设置外部应急电源接入接口并引出至地上合适位置,同时提升防水能力。7.1.3新建公用变配电室、环网室应符合下列要求:1抗震、防火、通风、防洪、防水、防潮、防尘、防毒、防辐射、防小动物等各项要求;2噪声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3变配电室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4设备的安装、操作、检修、试验及进出线的要求;5具备应急供电接入的条件;6变配电室屋顶防水等级为一级,设置排水措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的有关规定。7变配电室净高度不应低于3.6m;8变配电室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高度应不小于0.6m。7.1.4低压电缆分支箱施工安装时底部应予以封堵,并设置细沙层防凝露。7.1.5独立设置的公用变配电室和箱式变电站占地面积应满足设备安装和运行维护的要求。7.2电力线缆及电力管道7.2.1电缆通道设置应结合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和成片开发区域建设,主干道路应预留电力电缆通道。城市主干路应按双侧管井的目标建设;城市次干路应按至少一侧管井的目标建设;支路可按单侧管井的目标建设;在交叉路口形成环形管沟通道。7.2.2电缆线路的设计、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和《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的有关规定。7.2.3电缆通道在道路下方时,宜布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下方。7.2.4电缆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的有关规定。7.2.510千伏电缆通道根据建设规模可采用电缆隧道、排管、预制槽盒、保护管等敷设方式,具备条件时可纳入综合管廊工程,敷设方式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电站出线或负荷密度较高的供电区域,应采用电缆隧道或排管敷设方式;210千伏电缆数量大于4根或现状排管的备用孔满足电缆敷设需要时,宜采用排管敷设方式;3向同一用户供电的多条10千伏电缆采用同一路径敷设时,应采用排管敷设方式;410千伏电缆数量小于等于4根时,宜采用预制槽盒敷设方510千伏电缆通过建筑物、构筑物、用户红线区域内、规划道路地段等后期维护开挖有较高赔偿风险的区域,可采用电缆保护管敷设方式;6变电站及开关站出线或负荷密度较高的供电区域、地下管网较密的地段,预制槽盒敷设有困难或后期可能产生其他管线占压槽盒、钻越槽盒,造成无法开启或有局部坍塌风险时,可采用电缆保护管敷设方式。7.2.6交通运输繁忙或地下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城市主干道、地下铁道、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的电缆通道,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纳入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和《天津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DB/T29-238的有关规定。7.2.7电缆排管敷设应满足下列要求:1排管所需孔数除按电网规划敷设电缆根数外,尚应预留适当备用孔供更新电缆用,同时应同步建设通信光缆管孔或预留位置;2排管顶部土壤覆盖深度不宜小于0.5m;3排管管材宜采用PVC-C氯化聚氯乙烯电缆导管、MPP改性聚丙烯塑料管等材料;4排管在转弯、折角等位置应设置工作井,排管工作井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年;防水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工作井顶盖板处应设置不少于2个人孔。位于公共区域的工作井,井盖宜采用双层铸铁井盖,人孔内径应不小于800mm;5电缆排管应按其埋设深度处受力校验力学性能,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包封措施;6排管上方沿线土层内应铺设带有电力标识警示带,宽度不小于排管。7.2.8电缆保护管敷设方式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护管与铁路、道路交叉敷设时应超出保护区、路基面宽2保护管宜采用N-HAP热浸塑钢管或同等技术参数的其他导管敷设,采用插接方式连接时应考虑电缆敷设施工方向,防止割伤电缆外护套,至少应预留1至2孔作为事故备用孔。保护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DL/T802的有关规定,并结合电缆型号选用;3连续保护管区段不宜超过120m。应按照电缆敷设牵张力限制,在间距处、转弯、高落差以及接头处、检修预留空间等位置设置现浇或预制槽盒,具备条件时可在接头处设置工作井;4保护管埋设深度不应低于路基面下1m。保护管应有不低于1%的排水坡度。应在距管顶200mm处敷设醒目电缆保护警示带,宽度覆盖保护管宽度,长度覆盖电缆全线;5保护管空余管口应封堵,防止泥土进入堵塞管道;6保护管需蛇形敷设,钻越复杂地下管线时,可视情况局部使用柔性管材,不同管材间使用热熔或管箍进行衔接。7.2.9穿越河道的电缆通道应选择河床稳定的河段,埋设深度应满足河道冲刷和远期规划要求。7.2.10新建电缆通道应与现状电缆通道连通,连通建设不应降低原设施建设标准。7.2.11电缆通道所有管孔(含已敷设电缆)、排管和电缆通道与变、配电站(室)连接处均应采用阻水法兰等措施进行防水封堵。7.2.12低压电缆敷设可采用排管、沟槽、直埋等敷设方式。穿越道路时,应采用抗压力的保护管进行防护。7.3架空线路7.3.1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标准》GB51302和现行行业标准《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的有关规定。7.3.210千伏架空线路档距,一般地区宜为40~50m,空旷地区宜为60~70m。7.4公用变配电室7.4.1公用变配电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有关规定。7.4.2公用变配电室10千伏主接线可采用单母线或两段独立母线接线,采用两段独立母线时,站内可设母联开关,0.4千伏母线可采用单母线或两段独立母线接线。7.4.3公用变配电室10千伏间隔规模宜为4~12个,采用单母线接线时10千伏间隔宜为4~6个。采用两段独立单母线时,10千伏间隔宜为8~12个。10千伏侧应选用环保气体绝缘、真空灭弧断路器环网柜。7.4.4公用变配电室根据需要配置配电变压器,数量不应超过4台。公用独立变配电室可采用油浸式变压器,建筑物内非独立式变配电室应采用干式变压器。公用独立变配电室单台油浸式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630kVA;单台干式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800kVA。独立为居民充电桩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应大于1000kVA。7.4.5配电变压器选型应符合本标准第6.4节的规定。7.4.6单台变压器0.4千伏侧出线不应超过8回。7.4.7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应装设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可根据需求配置消谐功能,根据负荷情况可装设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7.4.8低压开关柜应符合本标准第6.5.6条的规定。7.5环网室7.5.1环网室可用于10千伏电缆线路环网节点的分段、联络和分接负荷,也可用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7.5.2环网室可采用单母线或两个独立单母线接线,采用独立母线时,站内设母联开关。7.5.3当环网室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时,10千伏间隔规模不宜超过6个;当采用两个独立的单母线接线方式时,10千伏间隔规模不宜超过12个。7.5.4环网室宜采用间隔型环网柜,开关应采用断路器,馈出线间隔的断路器应配置保护装置。7.6柱上变压器7.6.1柱上变压器宜选用柱上变压器成套设备。7.6.2柱上变压器容量不应超过400kVA,应选用油浸式、全密封变压器,变压器选型应符合本标准6.4节的规定。7.6.310千伏电源侧宜选用跌落式熔断器,应选择B级及以上等级,附件类型宜为K型快速熔件。7.6.4柱上变压器宜按双杆方式布置,低压综合配电箱装于变压器下部,其下端距地面高度应不小于2.0m,有防汛需求时可适当加高,变压器台架宜相应抬高;建成区原有柱上变压器结构限制时综合配电箱下端距地面高度应不小于1.5m。7.6.5柱上变压器周边宜设置防护围栏,底部应采取硬化措施。7.6.6架设柱上变压器应采用非预应力环形混凝土电杆,杆高不应7.6.7低压综合配电箱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44,宜配置进线单元、计量单元、馈线单元、无功补偿单元等功能单元。应采用I类浪涌保护器进行防雷保护。7.6.8低压综合配电箱进线宜为1回,低压出线宜为2~3回。8.0.1对于新建、改造与维修后的电气设施,应在投入运行前进行交接试验,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的有关规定。8.0.2新安装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进行调试,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调试、校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则》DL/T995的有关规定。8.0.3竣工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的有关规定。8.0.4竣工验收范围应包括:图纸确认、隐蔽工程验收、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工程施工工艺、建设用材、设备性能及相关技术文件和安全措施等。8.0.5竣工验收重点项目应包括:线路架设或电缆敷设;电力电缆管道建设及接地;高、低压盘(柜)及二次接线;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定值;配电自动化调试传动;配电设备及接地;变压器及开关试验;环网柜;中间检查记录;电力设备入网交接试验记录等。A.0.1A+类供电区域:快速路以内的城市核心区、自贸区、中新生态城核心区。A.0.2A类供电区域:外环线以内的中心城区除A+类供电区域以外的地区、滨海新区的塘沽城区、汉沽城区、大港城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或高新科技工业园区。A.0.3B类供电区域:滨海新区西部新城地区、环市四区外环线以外的街道和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远郊五区城区;省级及以下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A.0.4C类供电区域:滨海新区和环市四区外环线以外经济欠发达的乡镇、远郊五区除城区以外其他乡镇的中心地带。A.0.5D类供电区域:A+、A、B、C类以外的乡村区域。B.0.1电缆单环网接线自不同变电站或同一变电站的不同10千伏母线引出的2条10千伏线路构成联络,形成单环网接线,见图B.0.1。该结构中,10千伏主干线采用单环结构,环网室(箱)、变配电室、箱变π接接入,由于各个环网点10千伏母线至少具备两个线路侧开关,可隔离任意一侧线路故障,故障停电范围大幅度缩小。电缆单环网适用于单电源用户较为集中的区域。电缆单环网最多可引出一级分支线,分支线应尽量避免成环。B.0.2电缆双环网接线自不同变电站或同一变电站的不同10千伏母线引出的4条10千伏线路,形成双环网接线,见图B.0.2。接入双环网的环网室和变配电室的两段母线之间可配置联络开关。母线联络开关应手动操作。该结构中,10千伏主干线采用双环结构,环网室和变配电室Π接接入。对于配置母线联络开关的双环网,即使双环网中的1组环网接线停电时,利用两组环网之间的母线联络开关,也可以将停电环网所带负荷切换至另一组环网,实现减少用户停电时间的目的,整体可靠性水平较高。双环网适用于双电源用户较为集中、且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B.0.3架空线多分段适度联络接线对于10千伏架空(混合)线路,根据接入公用配电变压器和用户的数量与容量分段,每个分段或几个分段引入一个联络,见图B.0.3-1至B.0.3-3。该结构中,公用柱上变压器和用户T接接入,通过在干线上加装分段开关把每条线路分为若干分段,并且每一个或几个分段都有联络线与其他线路相连接,当任何一段出现故障时,均不影响另一段正常供电,从而使每条线路的故障范围缩小,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架空线路的分段数一般为3段。为缩短故障停电范围,可根据用户数量或线路长度在每段内适度增加分段开关。架空线路联络点的数量根据周边电源情况和线路负载大小确定,最多设置3个联络点,联络点可设置于主干线分段或负荷较多的分支线上,且每个分段或分支最多只有1个联络点。架空线路的联络电源应来自不同的10千伏线路。(常开)(常闭)(常闭)B.0.4雪花网接线以环网箱为核心节点,由4座变电站的8回10千伏线路(或3座变电站的6回10千伏线路)组成的电缆线路主干网。每座变电站10千伏出线2回,来自不同主变供电的母线,每回线路具有1个站间联络,1个站内联络,线路合围区域外形像雪花瓣形状,是一种环网状电网结构。见图B.0.4架空线路主干网可参照执行。10千伏雪花网采用双层网架结构,分为主干网和用户接入网。主干网采用以环网箱为核心节点的馈线集群供电,电源来自3座或4座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馈线集群内每条主干线路应根据线路长度和负荷分布情况进行合理分段联络,一般具备1个站间联络和1个站内联络,联络开关宜设置在线路中段或末段。用户接入网由环网箱、变配电室、箱式变及其电源进线组成,进线电源来自主干网的环网箱。严格控制变电站专线数量,以节约廊道和间隔资源,提高配电网利用效率。为满足N-1要求,用户接入网可适当建立联络,单条分支线路不宜过长,当接入用户数10户及以上或负荷达到2MW时,宜安排线路切改。C.0.1电缆供电区域的本站联络单环网0.4千伏电源引自同一变配电室,环网敷设,电缆开环运行。电缆出线采用断路器,见图C.0.1-1和C.0.1-2。0.4千伏电缆单环网结构主要适用于一般多层住宅。C.0.2电缆供电区域的放射网电源至计量间或配电间电缆选型应满足载流量及动、热稳定的要求;计量间或配电间至楼内负荷单缆敷设,见图C.0.2。0.4千伏电缆放射结构主要适用于有配电间的住宅建筑。C.0.3低压以架空线路为主的放射网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的写法为“应符合……规定(要求)”或“应按……执行”。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3《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7《电气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9《电力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5029710《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5061311《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1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标准》GB5130213《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14《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15《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232616《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17《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54318《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1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2433720《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GB/T2932821《电能质量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GB/T3013722《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GB/T3359323《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201524《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64525《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则》DL/T99526《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7《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DL/T570928《天津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DB/T29-23829《天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DB/T29-290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天津市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技术标准条文说明2024天津 2术语 3基本规定 4供电区域划分及网架结构 5供电方案 61 62 62 65 66 6配电设备选型 69 737配电设施建设 75 8交接试验与竣工验收 1.0.1本条款为本标准编写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电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更加紧密。配电网是公司保障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天津为沿海城市,地下水位较高,存在发生内涝的风险,应进一步提升配电网建设标准,提升天津配电网防灾抗灾能力,提高配电网的供电保障能力。1.0.2本条款规定了本技术原则的适用范围,除特别明确指出用户或者公共电网的条款外,公共配电网与电力用户均应执行标准条款内容。其中,公共配电网通常指的是服务于公共区域,如城市、乡镇、工业区等,为众多用户提供电能的配电网络。电力用户是指通过电网消费电能的单位或个人。本标准适用于电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