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下表是关于隋炀帝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隋炀帝()605年即位:一游江都;下诏营建东都洛阳;下令开凿大运河607年出洛阳游长安等地;下诏大修长城608年出塞巡长城609年出洛阳西巡,破吐谷浑610年二游江都612-614年连续三次攻打高句丽615年赴太原,巡北塞,在雁门被突厥围困616年三游江都A.不问政事沉迷享乐 B.励精图治巩固统一C.厉行节俭从善如流 D.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表格可以看出,隋炀帝下令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多次出巡,三次攻打高句丽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说明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不问政事沉迷享乐”,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励精图治巩固统一”,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厉行节俭从善如流”,排除C项。故选D项。2.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还有一项发明,不仅推动了教育发展,还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材料中的“发明”指()A.郡县制 B.中央集权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发明”指科举制。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C项正确;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排除A项;秦朝为了巩固统治,设立了中央集权制,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隋朝时期设三省六部制,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3.某学者认为:“有人说隋炀帝是为了要游江南,所以役民为之开凿运河。要游江南,兼旬可到,坐等数年运河完成才出游,则需要很大的耐性!”这位学者意在()A.驳斥开凿运河为游玩说 B.维护隋炀帝的正面形象C.强调隋朝水路交通发达 D.凸显大运河施工难度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某学者认为:“有人说隋炀帝是为了要游江南,所以役民为之开凿运河。要游江南,兼旬可到,坐等数年运河完成才出游,则需要很大的耐性!”这位学者意在驳斥开凿运河为游玩说。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A项正确;BCD项与题意学者的意在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4.史书记载,唐太宗将各州刺史、都督之姓名书在屏风(中国传统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上,“坐卧恒看”。这体现了唐太宗()A.爱好书法艺术 B.善于网罗人才 C.重视地方官员 D.注重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唐太宗将各州刺史、都督之姓名书在屏风(中国传统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上,‘坐卧恒看’”这体现了唐太宗重视地方官员。唐太宗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他统治时期,吏治清明,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唐太宗爱好书法艺术,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唐太宗善于网罗人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唐太宗注重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5.武则天针对官员考核规定,凡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则必加惩罚。这项规定()A.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改变了唐初的混乱局面C.使国家财政收入大增 D.导致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武则天针对官员考核规定,凡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则必加惩罚,这项规定促使地方官员劝课农桑,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其效果的评价,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规定,未涉及其实施的效果,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垦荒导致水土流失,排除D项。故选A项。6.杜甫写了一首题为《忆昔》的诗,内容如下: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据此判断,他称赞的时代属于()A.唐高祖统治期间 B.唐太宗统治期间C.武则天统治期间 D.唐玄宗统治期间【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忆昔开元全盛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杜甫称赞的时代属于唐玄宗统治期间,D项正确;ABC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项。7.下表是学者制作的《隋唐户口变迁表》,根据户数的增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时代户数(万)口数(万)1户平均口数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890.74601.95.17唐高祖唐武德二年(619年)200余唐太宗贞观一三年(639年)3121325.24.25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380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615.637146.03唐玄宗天宝一四年(755年)891.45291.95.94唐代宗(唐肃宗之子)广德二年(764年)293.31692.05.79A.古代数据统计错漏比较多 B.隋朝治理成效超过唐初C.战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开元末年唐朝由盛转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看出,755年户数、口数最多,而到764年户数、口数迅速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55年,唐玄宗后期,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因此材料中户数的增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开元末年唐朝由盛转衰。D项正确;古代数据统计错漏比较多,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隋朝治理成效超过唐初,与题干内容没有联系,排除B项;战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8.据史书统计,唐高祖有19个女儿,其中7位嫁给少数民族人士;唐太宗有21个女儿,领回8位少数民族驸马;唐代369位宰相,至少23人是少数民族。这反映了唐代()A.民族政策非常开明 B.社会繁荣吸引移民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通过和亲巩固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史书统计,唐高祖有19个女儿,其中7位嫁给少数民族人士;唐太宗有21个女儿,领回8位少数民族驸马;唐代369位宰相,至少23人是少数民族。这反映了唐代民族政策非常开明,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与周边各族通婚、交流,往来频繁。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唐朝的繁荣、也没涉及移民。排除B项;提高材料涉及的是唐朝与少数民族的通婚,没涉及中外文化,也涉及唐朝的统治,排除CD两项。故选A项。9.“中原在军阀战祸连年中经历了近两百年,南方则大体上过着祥和静谧的日子。”这句话描述的时期是()A.隋朝末年 B.安史之乱 C.五代十国 D.北宋末年【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中原在军阀战祸连年中经历了近两百年,南方则大体上过着祥和静谧的日子。”这句话描述的时期是五代十国。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他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C项正确;隋文帝时灭掉陈,统一了全国,社会处于和平稳定。排除A项;安史之乱是一场内乱,持续了八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北宋末年与少数民族辽、金等政权战争不断,不是军阀之间的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10.宋太祖开国时全国禁军不足20万人,到他统治中期,兵额已增至37.58万人。此后逐年增多,到宋仁宗统治中期,70余年间,兵额增至125.9万人。这导致宋朝()A.军事实力强大 B.农民起义频繁 C.放弃重文轻武 D.财政负担沉重【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兵额已增至37.58万人。此后逐年增多,到宋仁宗统治中期,70余年间,兵额增至125.9万人”反映的是宋朝军队规模的不断扩张,兵额的增加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这必然会导致宋朝财政负担沉重,D项正确;宋朝军队战斗力弱,排除A项;农民起义频繁不是军队扩张的结果,排除B项;宋朝一直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11.唐代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十余处,到宋徽宗时,这种城市全国增加到五十余个。这是主要因为宋代()A.商业的兴盛 B.建筑技术的进步 C.疆域的扩大 D.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唐代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十余处,到宋徽宗时,这种城市全国增加到五十余个。”反映的了宋朝经济发展,城市增多。结合课本所学,自从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D项正确;ABC与题干无关,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2.史学家发现,以前攻读汉史必须手抄一部《汉书》才能开始,到了宋朝,典籍不为极少数门第世族所独享,普及于一般人士。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A.科举制的产生 B.印刷术的进步 C.贫富差距缩小 D.封建政府倡导【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以前攻读汉史必须手抄一部《汉书》才能开始,到了宋朝,典籍不为极少数门第世族所独享,普及于一般人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典籍普及一般人士,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印刷术的进步。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B项正确;科举制的产生是在隋朝,排除A项;贫富差距缩小不是当时典籍普及普通人士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封建政府的倡导不是当时典籍普及于一般人士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3.北宋时的东京,皇帝出行仪卫森严,“甲马拥塞驰道,都人仅能于御盖下望一点赭袍”。但到了南宋临安,皇帝出行,却“今日近瞻,法驾不违于咫尺也”。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南宋()A.临安城市治安较差 B.城市日渐拥挤C.国力相对较为衰弱 D.皇帝与民同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北宋时的东京,皇帝出行仪卫森严,‘甲马拥塞驰道,都人仅能于御盖下望一点赭袍’,但到了南宋临安,皇帝出行,却‘今日近瞻,法驾不违于咫尺也’。”分析可知,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多,城市日渐拥挤,B项正确;ACD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CD选项。故选B项。14.有一位作家,生活在金末元初,多才多艺,了解人民疾苦,熟悉民间语言,又常与艺人交往,甚至亲自登台演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这位作家应该是()A李白 B.苏轼 C.关汉卿 D.赵孟頫【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这位剧作家生活在金末元初,剧本多反映人民疾苦。结合课本所学,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关汉卿生活在金末元初,他多才多艺,了解人民疾苦,熟悉民间语言,又常与艺人交往,甚至亲自登台演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C项正确;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排除A项;苏轼是北宋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人物,排除B项;赵孟頫是元代最著名的画家,他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无不传神,富有情趣。排除D项。故选C项。故选:C。15.忽必烈说:“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由此可见,御史台的职责是()A.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 B.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C.负责全国的监察事务 D.承担全国的医疗事务【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说明御史台是用来监督中书省和枢密院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结合所学知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C符合题意;元朝中书省管行政,排除A项;枢密使管军事,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元朝负责全国医疗事务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16.元朝将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由中央直接管理,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在西域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他地区设置10个行省。这反映了元朝的治理特点足()A.因地制宜 B.民族歧视 C.中央集权 D.整齐划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山东、山西和河北由中央直接管理,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在西域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他地区设置10个行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元朝在不同地区设置不同机构,实行不同的管辖方式,故这反映了元朝的治理特点是因地制宜,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民族歧视”,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整齐划一”,排除D项。故选A项。17.“皇帝变成了他自己的宰相。这就使他自己肩上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这种情况对充满干劲的洪武帝来说也许是合意的,但对以后那些更冷漠的诸帝来说则并非如此。”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明初()A.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B.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C.建立内阁帮助皇帝理政 D.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监视官民【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皇帝变成了他自己的宰相。这就使他自己肩上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这种情况对充满干劲的洪武帝来说也许是合意的,但对以后那些更冷漠的诸帝来说则并非如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所以洪武帝“变成了他自己的宰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武帝这一做法不利于开张圣听,君主专制强化,A项正确;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是在地方实行的措施,排除B项;建立内阁帮助皇帝理政没有体现“皇帝变成了他自己的宰相”,排除C项;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监视官民没有体现“皇帝变成了他自己的宰相”,排除D项。故选A项。18.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代,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这是因为,明代()A.西方文化的传入 B.教育的大量普及C.科举考试的变化 D.市民阶层的崛起【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到了明代,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这是因为,明代市民阶层的崛起,D项正确;ABC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项。19.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三编18个大类,把“五谷”放在第一类,把“珠玉”放在第十八类。这体现了作者()A.以民生为本的人文情怀 B.反对珠玉等奢侈消费C.根据物价水平进行编排 D.忽视手工业生产技术【答案】A【解析】【详解】《天工开物》在编排时,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的原因是明朝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根本,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的重农思想。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三编18个大类,把“五谷”放在第一类,把“珠玉”放在第十八类。这体现了作者以民生为本的人文情怀,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反对珠玉等奢侈消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根据物价水平进行编排,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忽视手工业生产技术,排除D项。故选A项。20.1712年,朝鲜使者将《本草纲目》带回到朝鲜。朝鲜学者、医者纷纷对《本草纲目》进行注解与研究,撰述了许多新的医药图书。这说明()A.中西交往促进医学发展 B.印刷术尚未在朝鲜普及C.中国医学体系日益完善 D.中国医学有一定影响力【答案】D【解析】【详解】《本草纲目》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据“1712年,朝鲜使者将《本草纲目》带回到朝鲜。朝鲜学者、医者纷纷对《本草纲目》进行注解与研究,撰述了许多新的医药图书。”可知,这说明中国医学有一定影响力,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西交往,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印刷术尚未在朝鲜普及,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医学体系日益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21.下列关于疆域的描述属于清朝前期的是()①东极于海,西逾葱岭,北越大漠,南抵林邑②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③东起台湾、库页岛,西迄帕米尔、巴尔喀什湖,北及外兴安岭、萨彦岭,南达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④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C项正确;唐朝疆域东极于海,西逾葱岭,北越大漠,南抵林邑,排除A项;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排除B项;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排除D项。故选C项。22.康熙皇帝亲自领导传教士雷孝思、白晋等人组织实施全国经纬度和三角测量。测量结果证明地球为扁圆形,比欧洲类似成就早20多年。这反映了清前期()A.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B.科技取得一定进步C.科学仍然领先世界 D.注重引进西方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康熙皇帝亲自领导传教士雷孝思、白晋等人组织实施全国经纬度和三角测量。测量结果证明地球为扁圆形,比欧洲类似成就早20多年”可以得出清前期科学仍然领先世界,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和“注重引进西方文化”,排除AD项;题干只说明清朝前期科技情况,并没有体现“科技取得一定进步”,排除B项。故选C项。23.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中期,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这主要得益于湖广地区()A.拼地面积不断扩大 B.大力兴修水利工程C.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 D.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清朝以前,从宋朝开始。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已经很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了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致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题干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湖广地区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C项正确;ABD也是湖广地区发展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24.有一种艺术形式,在清朝中期以后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内容也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逐渐走向衰落。这种艺术是()A.杂剧 B.昆曲 C.京剧 D.小说【答案】B【解析】【详解】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上演的剧目也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为宫廷和贵族所观赏,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B项正确;杂剧是我国的戏剧文化,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道光帝时期形成京剧,排除C项;小说是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25.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世界各国的商人眼里,Canton(广州)这个名字,就是“财富”的同义词。很多人即使没听说过广州,也听说过Canton,甚至误以为Canton就是中国。这反映了清代()A.闭关锁国政策下的特殊情形 B.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C.通过海外贸易展现大国风度 D.积极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世界各国的商人眼里,Canton(广州)这个名字,就是‘财富’的同义词。很多人即使没听说过广州,也听说过Canton,甚至误以为Canton就是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因为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A项正确;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通过海外贸易展现大国风度、积极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都与清朝的史实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图是辛向阳教授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制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部分)。——改编自辛向阳《中国历代兴衰曲线图》(1)阅读材料,写出曲线图中A处对应的朝代名称。根据材料,任选两个因素,结合史实说明其成就。(2)在材料中任选一个朝代,简析其兴衰的原因。(3)如果你来绘制“中国历代兴衰图”,你想添加什么因素?谈谈你的理由。【答案】(1)唐朝;唐朝政局稳定,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局面。经济方面,唐朝农业发达,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促进了农业发展。唐朝手工业兴盛,丝织业、陶瓷业成就突出。商业繁荣,都城长安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2)明太祖、明成祖加强皇权,发展生产,整顿吏治,明朝前期出现兴盛局面;明朝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又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明朝灭亡。(3)军事因素;军事是一个国家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的国家机器,对外抵抗侵略,对内平定国内叛乱等。【解析】【小问1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之后是唐朝,故曲线图中A处对应的朝代名称是唐朝;根据材料,选择“社会稳定”生“经济业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政局稳定,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局面,经济方面,唐朝农业发达,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促进了农业发展,唐朝手工业兴盛,丝织业、陶瓷业成就突出,商业繁荣,都城长安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小问2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兴盛的原因有明太祖、明成祖加强皇权,发展生产,整顿吏治,明朝前期出现兴盛局面,明朝衰亡的原因有明朝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又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各级官更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明朝灭亡。【小问3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如果我来绘制“中国历代兴衰图”,我想添加军事因素,因为军事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的国家机器,对外抵抗侵略,对内平定国内叛乱等。27.我国古代都城既作为政治、军事中心又作为经济文化中心,境内各民族在这里集结、沟通、交流和融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都城城名、城址简表时期城名城址备注隋大兴陕西西安唐(前期)长安唐(后期)洛阳河南洛阳五代十国分裂状态北宋东京(汴梁)河南开封辽曾定都内蒙古赤峰市等多地:西夏曾定都宁夏银川南宋临安浙江杭州金朝曾定都河南开封元大都北京明北京北京早期定都南京清北京北京——刘武君《中国历代都址变迁与国家经济重心转移》材料二北京远离中国人口和生产的中心地区,易受游牧民族的侵害,严重依赖长江下游地区的产粮,但它却成为中国好几个政权的首都,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这绝不能是巧合,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首都必须同时也是亚洲腹地非汉族地区的首都。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华帝国军事和政治的有机组成,结果中国的首都自然就要向边境移动了。——【美】费正清《费正清中国史》材料三明朝形势图——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阅读材料一,概括隋至清代中国都城的城址迁移的特点。(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迁都北京对于明朝的利弊。(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迁都北京的历史影响。【答案】(1)由西北向东南迁移,然后由南方迁移到北方。(2)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易受游牧民族的侵害,严重依赖长江下游地区的产粮等。(3)有利于政治安定;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解析】【小问1详解】依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至清代中国都城由西北向东南迁移,然后由南方迁移到北方。【小问2详解】依据材料“北京远离中国人口和生产的中心地区,易受游牧民族的侵害,严重依赖长江下游地区的产粮,但它却成为中国好几个政权的首都,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这绝不能是巧合,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首都必须同时也是亚洲腹地非汉族地区的首都。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华帝国军事和政治的有机组成,结果中国的首都自然就要向边境移动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迁都北京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易受游牧民族的侵害,严重依赖长江下游地区的产粮等。【小问3详解】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迁都北京有利于政治安定,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049年,范仲淹到杭州做官,考虑到苏州的宗族中尚有不知饥寒的成员,以俸禄购买良田,捐给范氏宗族作为公产,设立管理机构管理,称为“义庄”。范仲淹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枣调色课程设计
- 2025版网络安全企业收购合同范本-信息安全领域3篇
- 临沂2024年山东临沂市公安机关录用辅警3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物业管理信息化升级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针孔式摄像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项目融资合同模板3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转盘式滚道输送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版:模具租赁协议书3篇
- 2025版物业服务管理合同内容详解2篇
- 机械课程设计汇报
- 年会抽奖券可编辑模板
- 静电场知识点例题结合
- 道德寶章·白玉蟾
- 中医医案学三医案的类型读案方法
- 制造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架构规划
- GB∕T 41170.2-2021 造口辅助器具的皮肤保护用品 试验方法 第2部分:耐湿完整性和黏合强度
-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
- 化学锚栓计算
- 燃气锅炉房和直燃机房防爆问题
- 测井曲线及代码
- 和例题讲解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