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作业指导书TOC\o"1-2"\h\u14004第1章生物多样性概念与价值 3821.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3173401.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30495第2章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威胁 422422.1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 488042.2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4133212.3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417645第3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5236723.1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592513.1.1国际公约与协定 570203.1.2国家法律 579693.1.3行政法规与规章 566573.1.4地方性法规与政策 539303.2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5219093.2.1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 6183023.2.2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 6157793.2.3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 6272693.2.4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与推广 674543.2.5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625603第4章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 651084.1生态系统多样性概念与价值 6215584.1.1概念 7187874.1.2价值 754854.2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方法 716104.2.1法律法规保护 7280874.2.2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 778284.2.3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 7222694.2.4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划定 729314.2.5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7227694.2.6生态系统多样性可持续利用 8256094.2.7公众参与与科普宣传 829394.2.8国际合作与交流 84262第5章物种多样性保护 8198525.1物种多样性概念与价值 8135255.1.1物种多样性概念 8234195.1.2物种多样性价值 8283465.2物种多样性保护方法 823925.2.1就地保护 8160295.2.2迁地保护 8186555.2.3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定 9162785.2.4科研与教育 981725.2.5社区参与与公众参与 925259第6章遗传多样性保护 970696.1遗传多样性概念与价值 9102176.1.1概念 9280456.1.2价值 10279666.2遗传多样性保护方法 1030116.2.1物种保护 10269076.2.2基因资源库建设 10126256.2.3遗传资源利用与管理 10223086.2.4生物技术手段 10196406.2.5教育与宣传 1120355第7章生物多样性利用与可持续利用 1147397.1生物多样性利用的原则与途径 11178037.1.1尊重自然规律 11240047.1.2保护优先 11206987.1.3公平合理 1154507.1.4可持续利用 11153817.1.5多样化利用 11173627.2可持续利用的实践案例 11283997.2.1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170307.2.2水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136107.2.3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1242137.2.4生物多样性在医药领域的利用 1212957第8章生物多样性教育与宣传 1217878.1生物多样性教育的重要性 1252668.1.1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12230828.1.2提高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专业素养 12212428.1.3促进跨学科合作 1335058.1.4培养生物多样性保护人才 13103078.2生物多样性宣传的方法与策略 1325258.2.1制定针对性的宣传计划 13237628.2.2多元化的宣传手段 1365548.2.3创新宣传形式 13111278.2.4融入日常生活 1386228.2.5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13282448.2.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388228.2.7关注重点区域和群体 142第9章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14248209.1社区参与的意义与作用 14233069.2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案例 1414580第10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评估与展望 15457910.1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评估方法 152701010.1.1生态功能评估法 151947110.1.2经济价值评估法 153023410.1.3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法 15642510.1.4适应性管理评估法 151898610.2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未来展望 161241210.2.1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163120610.2.2生态系统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 161170410.2.3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适应相结合 16473610.2.4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 16464310.2.5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 16第1章生物多样性概念与价值1.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涵盖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综合概念。物种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形态。遗传多样性则强调物种内部个体之间基因差异的多样性,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进化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关注的是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与无机环境的相互关系。1.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极高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品、原材料等资源。例如,农作物、家禽家畜、药用植物和动物等都直接来源于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2)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例如,生物多样性可以影响病虫害的发生、传播和防治,降低农业生产的损失。同时生物多样性还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气候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潜在价值:生物多样性中许多未被人类认知的物种和基因资源可能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潜在价值将被不断挖掘,为人类带来新的药物、生物技术产品等。(4)非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还具有观赏、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价值。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同时也有利于科研、教育工作的开展。(5)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生物多样性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人类福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等功能;森林具有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生物多样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对于维护人类福祉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第2章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威胁2.1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峻挑战。根据众多科学研究和观测数据,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均呈现出减少的趋势。,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许多物种尚未被科学家发觉和描述就已经消失。另,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热带雨林、珊瑚礁和草原等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2.2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各类生态系统和大量特有物种。但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严重威胁。在物种层面,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持续减少,如大熊猫、东北虎等。我国生物多样性在遗传层面也受到严重影响,许多传统品种和地方品种因遗传资源的丧失而面临灭绝风险。在生态系统层面,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导致部分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如湿地、草原等。2.3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栖息地破坏: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破坏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过度开发、乱砍滥伐、城市化进程等导致大量自然栖息地丧失,使许多物种失去生存空间。(2)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过度捕捞、乱捕滥猎、非法贸易等行为导致部分物种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3)环境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使生物栖息地质量下降,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存活。(4)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升高、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部分物种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气候条件,面临生存威胁。(5)生物入侵: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影响本土物种的生存和繁衍。(6)人类活动导致的基因污染: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基因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遗传层面。(7)政策法规不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法规不完善,执法力度不足,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第3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3.1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为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以下是该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3.1.1国际公约与协定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事务,批准并履行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协定,如《生物多样性公约》(CB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等,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积极贡献。3.1.2国家法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法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3.1.3行政法规与规章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规章,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具体规定。如《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等。3.1.4地方性法规与政策各级地方根据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这些法规和政策针对性强,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3.2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为保证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3.2.1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了解生物多样性现状、变化趋势和威胁因素,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3.2.2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主要包括:(1)建立自然保护区: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进行严格保护。(2)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生物多样性。(3)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证重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3.2.3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对于无法在原生地得到有效保护的物种,采取迁地保护措施,主要包括:(1)建立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等,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繁育和保护。(2)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保存珍稀濒危物种的遗传资源。3.2.4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主要包括:(1)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适用技术。(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培训与交流。3.2.5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包括:(1)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3)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以上措施,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力保障。第4章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4.1生态系统多样性概念与价值4.1.1概念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各类生态系统在空间分布、结构、功能及动态过程等方面的差异。它涵盖了从极地冰原到热带雨林,从淡水湖泊到海洋珊瑚礁等各种生态系统。4.1.2价值生态系统多样性具有极高的价值,主要包括:(1)生态功能价值:不同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碳循环调节等,对维持全球及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生物多样性价值:生态系统多样性为各种生物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存环境,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3)直接使用价值:包括提供食物、药品、原材料等。(4)间接使用价值:包括旅游观赏、科研教育、文化传承等。(5)潜在价值:尚不为人所知,但可能具有未来利用价值。4.2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方法4.2.1法律法规保护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明保证护目标、责任主体和监管措施,保证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4.2.2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建立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对生态系统多样性进行长期、全面、动态的监测与评估,为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2.3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针对受损生态系统,采取生物、生态、工程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与重建,恢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4.2.4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划定根据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实施重点保护和针对性管理。4.2.5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4.2.6生态系统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生态系统多样性,促进绿色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共赢。4.2.7公众参与与科普宣传加强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引导公众参与保护行动。4.2.8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分享保护经验和技术。第5章物种多样性保护5.1物种多样性概念与价值5.1.1物种多样性概念物种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丰富程度和变异程度。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生物界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和复杂性。5.1.2物种多样性价值物种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主要包括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经济价值以及观赏、科研、教育等非经济价值;间接价值主要表现为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功能,如维持生态平衡、稳定气候、净化环境等;潜在价值则是指目前尚未发觉或未被充分利用的物种在未来可能具有的价值。5.2物种多样性保护方法5.2.1就地保护(1)建立自然保护区:将包含保护物种的生态系统划定为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保证物种栖息地不受破坏。(2)加强生态修复: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物种多样性。(3)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物种造成威胁。5.2.2迁地保护(1)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基因库:将珍稀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进行人工繁育和保护。(2)开展人工繁殖:通过人工繁殖技术,增加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3)加强物种交换与合作:开展国内外物种交换与合作,提高物种保护效果。5.2.3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定(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物种保护的责任和义务。(2)加强执法监管:加大对破坏物种多样性行为的执法力度,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3)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5.2.4科研与教育(1)加强基础研究:开展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研究,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推广普及教育:提高公众对物种多样性保护的认知和参与意识,培养生态保护人才。(3)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在物种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享保护经验和技术。5.2.5社区参与与公众参与(1)鼓励社区参与:发挥社区居民在物种多样性保护中的主体作用,共同参与保护工作。(2)开展公众宣传教育:利用多种渠道,提高公众对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重视。(3)建立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参与物种多样性保护活动,提高保护效果。第6章遗传多样性保护6.1遗传多样性概念与价值6.1.1概念遗传多样性是指生物个体之间在基因型、表型及染色体水平上的差异,包括物种内个体、种群以及不同物种间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适应性和生产力具有的作用。6.1.2价值遗传多样性具有以下价值:(1)为生物进化提供物质基础,促进物种适应环境变化;(2)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支持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3)维持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6.2遗传多样性保护方法6.2.1物种保护(1)就地保护:保护物种自然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2)迁地保护:将濒危物种转移至人工环境,进行繁育和保护;(3)重建生态系统:通过生态工程方法,恢复和重建受破坏的生态系统。6.2.2基因资源库建设(1)建立遗传资源库:收集、保存和研究各类生物的遗传材料,为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2)构建遗传资源信息平台:整合遗传资源信息,促进遗传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6.2.3遗传资源利用与管理(1)合理利用遗传资源:在保护遗传多样性的前提下,开展科学研究、育种等实践活动;(2)制定遗传资源管理政策:加强遗传资源监管,防止非法采集、交易和滥用;(3)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遗传资源保护合作,促进遗传资源的公平利用。6.2.4生物技术手段(1)分子标记技术:用于遗传多样性的检测、评估和监测;(2)基因克隆与转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具有重要价值的基因进行克隆和转移;(3)生物信息学: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遗传数据,为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6.2.5教育与宣传(1)加强生物多样性教育:提高公众对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识;(2)开展宣传活动:利用多种渠道,普及遗传多样性保护知识;(3)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我国遗传多样性保护水平。第7章生物多样性利用与可持续利用7.1生物多样性利用的原则与途径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生物多样性利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与途径:7.1.1尊重自然规律生物多样性利用应充分考虑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自然规律,避免破坏生物种群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7.1.2保护优先在生物多样性利用过程中,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置于首位,保证利用活动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7.1.3公平合理生物多样性利用应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保证各方利益相关者在利用过程中受益均衡,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和利益分配不均。7.1.4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利用应注重资源的可持续性,保证利用速率不超过生物资源的更新能力,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7.1.5多样化利用生物多样性利用应拓展多种途径,包括但不限于食用、药用、观赏、科研等,以充分发挥生物资源的价值。7.2可持续利用的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实践案例,以展示生物多样性利用的途径及其效果。7.2.1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我国南方某森林资源丰富地区,当地引导林农开展林下经济,如中药材种植、食用菌栽培等,实现森林资源的多样化利用。同时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保证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7.2.2水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某沿海地区通过实施休渔期制度,保护渔业资源,同时推广渔业养殖技术,提高渔业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7.2.3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在西南某农业大省,农民采用间作、轮作等耕作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保存和利用地方品种,丰富农作物遗传资源,提高农业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7.2.4生物多样性在医药领域的利用我国科学家通过对传统药用植物的研究,发觉了一批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等活性的新药。在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的同时推动医药产业发展,实现生物多样性在医药领域的可持续利用。通过上述实践案例,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利用与可持续利用的密切关系。在今后的生物多样性利用过程中,应继续坚持保护优先、公平合理、可持续利用等原则,充分发挥生物资源的价值,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第8章生物多样性教育与宣传8.1生物多样性教育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教育是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关键途径,对于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生物多样性教育的重要性:8.1.1增强公众保护意识生物多样性教育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认识,使人们更加了解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8.1.2提高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专业素养生物多样性教育有助于提高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专业素养,使其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时,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求。8.1.3促进跨学科合作生物多样性保护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生物多样性教育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力。8.1.4培养生物多样性保护人才生物多样性教育为培养生物多样性保护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利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长远发展。8.2生物多样性宣传的方法与策略为了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众参与度,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生物多样性宣传方法与策略:8.2.1制定针对性的宣传计划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生物多样性宣传计划,保证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8.2.2多元化的宣传手段运用多元化的宣传手段,如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户外广告、社区活动等,扩大生物多样性宣传的覆盖面。8.2.3创新宣传形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创新生物多样性宣传形式,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8.2.4融入日常生活将生物多样性宣传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开展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主题活动,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8.2.5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学校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宣传与保护工作。8.2.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生物多样性宣传与保护水平。8.2.7关注重点区域和群体针对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点区域和易受影响的群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以上生物多样性教育与宣传的方法与策略,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和参与度,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第9章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9.1社区参与的意义与作用社区参与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中具有的作用。社区作为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者,其参与能够保证保护措施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提高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社区参与有助于增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其主动承担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以下是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几个主要意义与作用:1)提高保护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2)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3)发挥社区在资源管理与利用方面的传统知识优势;4)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落实与执行;5)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居民对生态环境的关爱与保护意识。9.2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些国内外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案例,以展示社区参与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中的成功经验。案例一: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曼远村曼远村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村庄,位于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边缘。村民在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通过组织导游、售卖手工艺品、提供住宿餐饮等方式,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双赢。社区还自发成立护林队,开展日常巡护工作,有效遏制了盗猎、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案例二:江苏省盐城市大纵湖湿地大纵湖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当地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湿地保护工作,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湿地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提高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同时社区还发展湿地观光、渔家乐等产业,使居民在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受益。案例三: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湿地若尔盖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被誉为“高原之肾”。为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当地与社区合作,实施退牧还草、湿地生态补偿等政策。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湿地保护,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畜牧业等方式,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双重目标。通过以上实践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社区参与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社区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明节课件教学课件
-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白杨课件教学
- 标志设计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统考版)2023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3讲晶体结构与性质学生用书
- 上海瑜伽馆装修合同样本
- 太阳能板生产废渣运输协议
- 主题餐厅翻新合同
- 煤炭运输搬运合同
- 水族馆装修精协议
- 建筑工程消防设施设备和配件进场的检验与验收规范
- 选择性必修二《Unit 4 Journey across a vast land》单元教学设计
- 中医学概论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收费站安全培训
- 卫生部妇产科诊疗规范及指南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10第十讲 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
-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版)第五章地貌
- 《C语言程序设计》 课件 3.4switch语句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5第五讲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初步形成(秦汉时期)
- 《后赤壁赋》课件
- 嵌入式养老中心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