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行政学内蒙古财经学院共六十二页第六章行政(xíngzhèng)组织第一节行政组织(zǔzhī)概述第二节行政组织结构第三节行政体制第四节行政组织变革共六十二页第一节行政组织(zǔzhī)概述一、行政(xíngzhèng)组织的涵义二、行政组织的特征三、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四、行政组织的类型共六十二页一、行政组织(zǔzhī)的涵义(一)行政组织的涵义1、广义的行政组织就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它既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政党的负有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也包括国家机关中的立法、司法系统中负有执行性职能的各类单位和国家的整个组织系统。2、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依一定法律程序建立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组织机构实体。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组织是社会各种组织中规模最大的组织,其管辖的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gègè)方面、各种领域、各个(gègè)团体。共六十二页
行政(xíngzhèng)组织静态的行政(xíngzhèng)组织结构动态的行政组织过程心态的行政组织意识生态的行政组织环境共六十二页静态的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执行政务而依法组建的行政机关体系。从静态的角度看,行政组织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它是由按照职能目标分工、权责分配、工作程序(chéngxù)设置的各个层级、各类部门、各个职位等所共同构建的一个完整体系。其中职位是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元素,职位引发的责权关系构成了整个行政组织的结构。动态的行政组织过程:行政机关作为管理系统发挥领导和管理国家政务职能而产生的各种组织活动。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行政组织是一个发挥组织功能的动态活动过程。任何组织都具有一定的组织目标,而行政组织目标的实现则依赖于领导、决策、执行、监督、协调等一系列的组织活动过程。共六十二页生态的行政组织环境:从行政组织与其内部和外部环境平衡的角度来看,行政组织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自我适应、自我调整的开放性系统,是整个社会的子系统。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的产物,它必然会受制于这些社会的客观条件,从而调整自身的结构与活动方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需要。心态的行政组织意识:从行政组织的心理(xīnlǐ)与精神方面来看,行政组织是其人员的权责观念、感情交流、价值观念与思想沟通所形成的思想意识的团体。这种团体意识与行政组织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行政组织行为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注意行政组织的心态特征。共六十二页(二)与其他社会(shèhuì)组织之异同行政组织政党组织
权力机关
司法机关
社会团体
共六十二页1、行政组织与政党组织的区别在国家(guójiā)政治生活中,作为阶级组织的政党,必然要以影响和领导政治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政治职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居于领导地位,各级行政组织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党组织和行政组织在性质上和职能上是不同的。党组织是政治组织,行政组织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不能直接行使行政组织的职权,凡属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应由各级行政组织讨论决定。
共六十二页2、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区别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都属于我国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对其负责,并接受其监督(jiāndū)。因此,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之间是一种从属的而不是平行的关系。这不同于“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
共六十二页3、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sīfǎjīɡuān)的区别在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无权干涉其审判活动;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行政机关无权干涉其检察活动。司法机关既无权管理国家政务,也不承担管理国家政务的责任。共六十二页4、行政机关与社会团体的区别行政机关是按宪法和法律程序组建的,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hòudùn),行使国家行政权,对其管辖内的社会团体具有约束力。在我国境内组织的社会团体,不具有国家权力的属性,各社会团体必须依照规定到当地民政部门申请登记,经核准登记后方可进行活动。各社会团体的章程、规定等,不得与宪法、法律相抵触,且仅对其团体成员具有约束力。
共六十二页二、行政(xíngzhèng)组织的特征阶级性决策性政治性服务性管理性社会性约束性强制性权威性法制性系统性发展性结构性有序性动态性适应性共六十二页三、行政组织的构成(gòuchéng)要素
(一)组织目标
组织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目标决定着组织行为的方式和组织发展的方向,是组织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出发点和前提。组织目标表明了对一个组织所要处理的事务、完成的工作和努力方向的要求(yāoqiú)。
(二)职能范围
它是组织目标的具体化,围绕组织目标,行政组织必须对其职能范围进行界定,职能范围是对行政组织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其作用的总体规定,它确定了行政组织的工作任务与活动范围,决定赋予行政组织何种权力、如何设置机构、如何进行管理的主要因素和依据,它决定着组织规模、内部职位设置等方面的内容。共六十二页三、行政组织(zǔzhī)的构成要素(三)机构设置
行政机构设置就是承载行政权力的一系列特定的机构的确定,它是根据组织目标、职能范围在行政组织内部进行职能配置和职能分工的结果。行政机构设置是行政组织的核心,是决定行政效率的关键。
(四)权责体系
权责划分就是指行政组织中各个层次、部门、成员之间从属、并列等相互关系的确认,正是通过权力和职责划分,保障(bǎozhàng)行政组织各组成部分的有序运行。因此,权责划分实质上就是行政体制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机构设置,关系到行政效率。共六十二页三、行政组织(zǔzhī)的构成要素(五)职位设置
职位设置是指在行政组织内部,实行科学的职位分类,合理地确定各种职位、职级、职数、职责等,明确每个行政人员的职责。也就是对每个行政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职位是行政组织运行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有了职位设置,才能使权力的流动成为可能。(六)人员构成
行政组织由行政人员组成,行政人员是行政组织中的主体。组织和其成员是同步发展的。组织素质是其成员素质的整体表现;组织效率是其成员的工作结果(jiēguǒ);组织发展是其成员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或工作绩效的提高。任何合理的行政组织,若缺少具有一定素质和合理结构的行政人员,是不可能体现行政组织的优越性的。行政人员的素质和智能结构,是行政组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共六十二页三、行政(xíngzhèng)组织的构成要素(七)运行程序
行政组织的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行政管理(guǎnlǐ)活动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办事程序和信息流程,这就要考虑如何缩短工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行政组织的运行程序,要采取科学方法,以提高行政效率。(八)规章制度
行政组织的规章制度是指以规范性的书面文件等形式对行政组织的构建、组织目标、职能、任务、内部分工、权责关系、活动方式、运行程序等进行严格规定。规章制度对行政组织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最明显的区别。它保证了行政组织的整体性、连续性及其成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行政组织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标志着行政组织健全的程度。共六十二页四、行政组织(zǔzhī)的类型
根据行政组织中掌握最高行政决策权人数的多寡(duōguǎ),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首长制和委员制。(行政组织领导体制类型)根据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权力分配关系不同,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行政组织权力体系类型)根据行政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可划分如下(组织机构类型)前两方面我们前面已经讲过,我们重点来讲以下几个方面:共六十二页四、行政(xíngzhèng)组织的类型(一)首脑机关:指中央或地方政府统辖全局的领导机关,它是政府指挥、决策、和监督的核心,是行政组织的中枢或统率,它的职权活动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特征(tèzhēng)。是政府效能的关键。指国务院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二)职能机关:也称为业务机关,是隶属于领导机关或行政首长之下、掌握一定专业行政事务、由本身或统率其所属机构实际实施的机关。职能机关在领导机关的领导下进行工作,执行领导机关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指示,对上受政府首长的指挥监督,对下在所管辖范围内行使其行政管理职能。它的职权活动具有局部性、专业性特征。共六十二页四、行政(xíngzhèng)组织的类型(三)幕僚机关:也称辅助机关或办公机关,通常指协助首长处理日常事务的综合性办事机关,它没有特定的专业性,不能离开行政(xíngzhèng)首长而独立存在,其活动直接听命于行政(xíngzhèng)首长的指挥和要求。它对各专业行政(xíngzhèng)职能部门没有直接指挥和监督的权力,但在授权条件下可以代表行政(xíngzhèng)首长行使权力。(四)咨询机关:也称为智囊机关或参谋机关,是现代政府一种常见的、必备的组织形态,通常指汇集专家学者和有实际经验的政府官员的、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的、提供论证和较佳政策议案的行政机关。谋咨询机关具有业务独立的地位,其基本职能是研究咨询、参与决策、协调政策、培训人才。共六十二页四、行政(xíngzhèng)组织的类型(五)派出机关:指某一级政府组织根据政务管理需要,按管辖地区委派的代表(dàibiǎo)机关,并不构成一级政府行政机关,其权力是委派机关的延伸,因而以委派机关授权的性质、程序和范围为转移;也包括由政府职能部门派出的机构。(六)监督机关指对各种行政机关及其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执法性机关。如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等。它属于职能机关的一种,由于其极端重要性而单独列出。它是建立健全行政组织制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忠于职守的重要保障。共六十二页第二节行政(xíngzhèng)组织结构一、行政(xíngzhèng)组织结构的涵义二、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三、行政组织结构类型共六十二页一、行政组织(zǔzhī)结构的涵义结构是指组织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结构是组织的基本属性之一。组织的性质不仅取决于它的构成要素,而且也取决于它的结构方式。因为相同要素的不同结构决定功能输出不同,不同要素的相同结构决定功能相似(xiānɡsì)。行政组织结构是机关组织各部门和各层级之间依据法定规则所建立的一种正式的各种相互关系的体制。『是指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共六十二页二、行政组织(zǔzhī)结构的功能结构是功能的结构,没有一定的结构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功能;功能是结构的功能,是结构在其运动中的外在表现。因此,结构具有功能才有意义,功能离开结构就无法(wúfǎ)存在。结构产生组织静态的特性,功能产生组织动态的特性。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有利于稳定工作人员的情绪,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能使行政组织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关系;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实现行政职能、推行行政计划的物质基础。共六十二页三、行政组织结构(jiégòu)类型(一)行政组织结构基本形式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发展出来的纵向(zònɡxiànɡ)层级制和横向职能参谋制是行政组织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前者是对自上而下指挥命令链条延伸过程的解释;后者是对由职能分工所产生的部门间协调、协同关系的解释。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层级制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职能制
共六十二页1、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层级制层级制结构是行政组织内部纵向结构形式,它是上下级政府(zhèngfǔ)之间以及上下级政府(zhèngfǔ)所属部门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式。特点是分层负责和层级节制。在这种结构中,职位、职权、职责在合法基础上,从组织最高层向最低层垂直分配,形成不同的等级系列。每个层级拥有所管辖范围的决策、指挥全权。不同层级所管辖的业务性质大体相同,只是管辖的范围随层级的降低而缩小。共六十二页在层级制下,每个层级的业务性质相同,但业务范围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每一层级各对其上一层级负责(fùzé),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照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贯彻。它优点具有上下统属,事权集中、权责明确、指挥统一、便于控制等。其缺点是组织内没有专业化的管理分工,各级行政首长管理过多,陷入事务堆里,责重事繁,容易顾此失彼。层级之间难以逾越,抑制下层机构的活力。共六十二页2、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职能制行政组织横行结构的职能制是以行政组织内部各功能单元之间以协同与制约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形式,即在层级制的统一系统外,按专业化原则设置的职能系统,它是组织横向专业化分工的结果。横向职能部门直接对上级行政首长负责。一方面,对行政首长提出工作建议,履行参谋职能,另一方面,对下级职能部门进行管理(guǎnlǐ)。职能制结构的产生较早也较为常见,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内部各个职能部、委、办、局、处、科、股,均属职能结构的典型形式。共六十二页优点在于有助于发挥组织的技术专长。其一,在职能化结构中,专业分工、业务相似,往往伴随着作业者专业技能的迅速提高,易于提高效率。其二,组织与环境之间输入输出人流、物流、信息流较为有序,使组织运行获得许多缓解外部和内部冲击力的支撑点(职能部门)。其三,使行政首长摆脱日常具体业务,集中精力筹划全局的决策领导。缺陷,第一,如果分职不当,分工过细,容易造成机构臃肿、部门林立、管理失控,容易出现扯皮和推诿的现象。第二,易导致官僚主义,各自为政,增加领导的协调难度。第三,职能部门之间通常是平行协商关系,当职能部门间缺乏主动协调时,上级不得不陷于没完没了的协调中,易于降低决策质量。第四,由职能部门形成组织多支撑点的稳定结构的优点,也可能变为阻碍一个(yīɡè)组织创新、发展的保守因素。共六十二页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层级制和职能制带来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问题。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问题是影响行政组织结构形态的两个决定性因素。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一个层级的行政机构或一位行政首长直接控制的下级机构或人员的数目。它是对行政组织横向结构进行裁量(cáiliànɡ)的问题,如同挂钟的摆幅一样,管理幅度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大或多小都将影响管理效能。共六十二页管理层次(céngcì)也称管理层级,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层级,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纵向层次的设置必须适中适宜。层次过多,工作线路长,拉大了领导层与实施层的行政距离,给上下沟通带来不便,造成程序复杂、手续繁多、官僚主义丛生,不利于信息沟通和传递,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层次过少,事务集中于几个领导者或单位,也可能使行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组织结构中呈反比关系。如果组织规模一定,那么层次越少,跨度则越大,即每个层次所包容的基本单位和人员就越多。反之,每个层次所包容的基本单位和人员越少,则层次就越多。共六十二页行政组织中客观存在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间的制约关系。这种制约关系使组织形态及其功能有明显差异:第一,幅度小而层次多,行政组织的外部形态呈“尖三角形”,这种结构集权优势比较突出,由于下属层次幅度较小,指挥控制的难度也较小,决策、行动、指挥较为迅速。然而这是以层次的增多为代价(dàijià)的,因为每个增加的层次,都起着信息集结点的作用,这不仅延长了组织信息的传递线路,而且容易使信息失真,对整个组织的活动不一定有利。实践中,尖三角组织形态多用于军事性、程序性组织类别。第二,幅度大而层次少,行政组织的外部形态呈“扁三角形”。这种结构分权优势比较明显,由于幅度宽,控制较松,有利于发挥各单位及成员的积极性;组织信息流转快、失真度小,但由于下层幅度的扩大而使上层发出指令的难度增加,不易准确指挥控制。共六十二页影响管理(guǎnlǐ)幅度与管理(guǎnlǐ)层次关系的因素:工作性质及难易程度;领导者的能力和水平被管理者素质;组织体制计划的确定性程度;空间距离远近;信息沟通方式;组织变革速度共六十二页4、行政组织纵向、横向结构的统一在社会分工、分化复杂的现代社会,行政组织不可能采取单纯的纵向型或横向型结构,实际上它们也不可能单独使用,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各国政府组织的“级职综合制”。其特点是行政领导者的统一指挥与职能专业部门相结合,它吸收了层级制与职能制的优点,扬弃了部分缺点,使其相互补充、制约(zhìyuē)。“级职综合制”结构设置的具体程序是,先按管理范围划分组织层级体系,然后再对每一层级按管理性质划分部门。共六十二页(二)几种典型的组织模式根据权力或职能的分配方式,行政组织结构主要有直线式结构、职能式结构、直线—职能式结构和矩阵式结构等类型。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四种类型很少以一种形式(xíngshì)单独存在。1、直线集权制2、直线参谋制3、直线职能制4、直线综合制5、直线分权制6、多维结构共六十二页第三节行政(xíngzhèng)体制一、行政体制的涵义(hányì)和作用二、行政体制的相关领域共六十二页一、行政体制的涵义(hányì)和作用(一)行政体制的涵义“体制”一词的涵义很广,一般而言,是指某一组织的权限划分,以及按照这种划分所设置的机构和所形成的组织制度与体系。行政体制指行政组织结构中各层级、各部门之间行政关系制度化的法制形态,具体可以说是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从国家层面上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权力划分。它通常(tōngcháng)与国家的立法体制、司法体制相对应,包括了广泛的内容,比如政府组织机构、行政权力结构、行政区划体制、行政规范等等。核心内容是行政权的划分和行政机构的设置。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国家政治体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所决定,受经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共六十二页
(二)行政体制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行政体制有助于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增强行政管理(guǎnlǐ)的生机和活力;有助于造就更多的行政管理人才,锻炼出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的长期稳定,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昌盛。共六十二页二、行政体制(tǐzhì)的相关领域(一)行政权力结构类型指一个国家的行政机关与该国的其他国家机关、政党组织、群众团体等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及其制度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内容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该国政治体制中所拥有的职权范围、所占有的权力地位。通常应由宪法和法律作出明确的规定,以利于各司其职。按照(ànzhào)世界上不同的政体模式以及各种政体模式对行政权力体系的影响,行政权力结构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三权分立制、议行合一制、军政合一制、政教合一制。现代国家主要有三权分立制和议行合一制。共六十二页三权分立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同时又相互制衡的权力体制(tǐzhì)。议行合一立法权与行政权属于同一个最高权力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从属于立法机关,仅是立法机关的执行部门的政体形式和政权活动原则。共六十二页
(二)中央政府组织结构类型是指一个国家代表统治阶级统一领导全国和地方(dìfāng)行政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的职权划分、活动方式和组织结构形式。世界上现代国家的中央政府组织结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内阁制、总统制、委员会制、国务院制。
共六十二页内阁制(1)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单独或联合组阁。(2)内阁总理或首相是国家实际权力的中心。(3)内阁代表国家元首行使行政全权。(4)内阁是整个国家行政机关的枢纽和决策中心。总统制(1)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2)总统是国家实际权力的中心,行政权完全属于总统。(3)由总统组织和领导内阁。委员会制(1)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由联邦委员会集体执掌(zhízhǎng)。(2)联邦委员会是联邦议会的执行机关。(3)联邦委员会的出任由政党推荐。国务院制(1)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产生,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2)国务院组成人员主要包括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等。(3)实行总理负责制。共六十二页(四)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行政区划的原则:政治原则,有利于历史传统,有效管理,有利于发展,民族自治原则我国目前共有(ɡònɡyǒu)34个行政区,其中32个省级行政区,含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另加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划的类型:传统型,发展型,特殊型。※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的特点:
1.在纵向层次上,一般实行四级管理体制
2.城市管理体制非常复杂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特殊行政区划制度共六十二页第四节行政(xíngzhèng)组织变革一、组织变革的动力(dònglì)二、组织变革的阻力三、成功变革的一般条件
四、我国行政组织的改革与创新
共六十二页一、组织变革的动力环境的变化目标与价值观的改变(gǎibiàn)技术的发展结构调整社会心理因素专家群体的推动二、组织变革的阻力利益差别:个体与群体两类习惯思维:思维惰性认知差距:角度的不同,宣传因素共六十二页三、成功变革的一般条件(tiáojiàn)压力达到临界点变革的计划性、系统性有明确的责任承担者小范围试点广泛参与,发扬民主充分了解各种阻力共六十二页四、我国行政(xíngzhèng)组织的改革与创新(一)行政组织改革的必要性1.行政组织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行政组织改革是消除行政组织自身的种种弊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就我国的情况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与传统计划(jìhuà)经济体制相对应的政府行政组织,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共六十二页(二)解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的改革前30年机构改革在循环圈中运动新中国(zhōnɡɡuó)成立以来前30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合并———分开———再合并———再分开,权力上收———下放———再上收———再下放的循环圈中运动。共六十二页中央机构扩大的改革。1949年,中央政府机构总数只有35个。1952年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了第一次以加强中央集权为核心的机构扩大的改革。1954年,为加强中央集中统一,减少中间层次,中央决定撤销6个大区委员会。1956年,中央政府机构扩大到81个,其中管理经济部门就有50个。1958年到1959年,中央实行(shíxíng)了以放权为中心的精减机构的改革,第二次机构改革把原来由中央管理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下放给了地方,中央撤销了很多部门和直属机构,政府机构从81个减为60个,其中管理经济的部门从50个减为36个。【中央向地方放权的机构改革。由于第一次机构扩大,中央高度集权,使地方失去了自主权,地方抱怨太多,反映强烈,要求放权呼声很高。】共六十二页1960年到1965年进行了以收权为核心的机构扩充改革,再次将原来中央的60个部门扩大到79个部门,特别增加了管理经济的部门,由原来的36个部门增加到53个部门。【中央再次进行以收权为核心的机构扩充改革。在第二次机构改革放权之后,中国“大跃进”严重失误,宏观经济发展严重失控,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挫折,中央认为权力下放太多,需要收回地方的权力。】1967年,中国进入十年“文革”,政府部门受到冲击,很多部委被砍掉,只剩下32个工作部门。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经济建设又提到了议事日程,中央机构又开始增加,再次出现机构膨胀。1981年,国务院所属(suǒshǔ)机构达到120个,机构的数量和行政人员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峰。共六十二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进行了五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温故而知新。回顾这些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17大之后的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1982年——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干部年轻化,其历史性进步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jiégòu),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本次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没有转变。共六十二页2、1988年——“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转变职能,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其历史性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由于后来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yuányīn),这一命题在实践中没有及时“破题”,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国务院在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方面取得了进展。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共六十二页3、1993年——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首次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1993年我国进行了第三次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但一直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其历史性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但从学术(xuéshù)观察的角度,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目的清楚、目标不明确”。1993年。改革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59个,人员减少20%。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共六十二页4、1998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shìchǎng)经济体制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我国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行政组织改革。这是解放以来的第七次改革,也是历次改革中规模最大、力度最大、机构变化和人员调整最大的一次。(1)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2)改革的原则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权责一致;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共六十二页这次改革首先对国务院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国务院由原来的40个组成部门减少为29个,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分别由13个、5个、12个调整为17个、5个、10个。国务院各部门机关干部编制总数精简了一半。目前,正在进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的改革。当然,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这次改革仍是过渡性的,它主要着力于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tiáojiàn).1998年改革历史性的进步是,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其突出体现是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共10个: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纺织总会。这样,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在享受这个成果。共六十二页5、2003年—目标: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网络主机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渠道管理软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法医产品和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机场行李处理解决方案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在线航班预订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合同
- 买卖运输合同模板
- 北京市装修工程软装合同
- 建筑模板运输合同模板
- 农业用地居间合同协议书
- 11.9消防宣传日关注消防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期中达标检测卷(试题)-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 盘扣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材料力学内部习习题集及问题详解
- 电控柜箱体设计规范
- 增城各用途土地级别价格及范围表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共1页)
- (完整版)软件维护明细
- 梯形螺纹基本尺寸
- LTE学习总结-后台操作-LMT的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