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生物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1.通常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接种微生物,其原因主要是A.酒精灯火焰附近的局部高温使得微生物不能存活B.较高的环境温度可以使细菌的代谢更加旺盛C.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可以保持培养基的液体状态D.火焰灭菌与高压灭菌锅的灭菌原理完全相同2.下列关于斜面接种目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菌种转移 B.扩大培养菌种C.保存纯净菌种 D.获得单个菌落3.在一种培养基上接种多种微生物,有些微生物能生长,有些微生物不会生长。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每种培养基都只适合一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求B.该培养基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各种微生物的需要C.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群落一般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D.该培养基一定添加了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物质4.在无氮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的微生物是A.土壤中的某些固氮菌 B.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C.能利用葡萄糖的酵母菌 D.能分解尿素的细菌5.采用涂布平板法分离培养微生物时,需要用到的接种工具是A.接种环 B.玻璃涂布器 C.接种针 D.放大镜6.采用涂布平板菌落计数法时,将待测土壤样品1g溶于水,经过反复稀释至10-8g/mL,取1mL稀释液涂布并选择培养分离,计数菌落平均数为50个,那么1gA.5×109B.5×108 C.5×108 D.5×107.用化学成分不清楚或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配成的培养基称为A.天然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 C.合成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8.琼脂在培养基中作为A.碳源 B.氮源 C.凝固剂 D.生长调节剂9.各种培养基配制完成后一般都需要灭菌。下列关于灭菌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杀灭物体上绝大多数的细菌 B.杀灭物体内外所有的有害细菌C.杀灭物体上绝大多数的微生物 D.杀灭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10.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常常需要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这种培养基具有营养丰富、配制方便等优点,它属于A.选择培养基 B.天然培养基 C.合成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11.关于利用葡萄为原料制作果酒的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不添加酵母菌不可能制作出葡萄酒 B.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不能大量繁殖C.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D.12.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A.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在制作果醋的过程中需要通气B.醋酸菌分布很广,生长温度要求一般在50℃以上C.醋酸菌能够将果酒中的酒精转变成醋酸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为醋酸13.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C.制作果酒时瓶口要密闭,而制作果醋时需要通气D.果酒制作后须将其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作果醋14.在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汁要装满广口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将瓶盖旋松一次,放出二氧化碳气体C.果酒发酵时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时温度控制在20℃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通气充分不利于醋酸菌的发酵作用15.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 B.乳酸菌 C.毛霉 D.曲霉16.葡萄酒所含酒精浓度通常不会超过14%,原因是A.葡萄酒是人为配制的低度酒 B.原料中用于发酵的葡萄糖含量偏低C.此浓度的酒精妨碍了酵母菌的存活 D.发酵产热造成了酵母菌的死亡17.洗涤剂中,不能直接去除污垢,但能增强洗涤效果的成分是A.脂肪酶 B.淀粉酶 C.蛋白酶 D.纤维素酶18.下列对加酶洗衣粉活性影响较小的因素是A.温度 B.酸碱度 C.激活剂 D.水的含量19.为使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果更好,下列清洗衣物方法正确的是A.衣物先用冷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清洗 C.衣物先用温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清洗 20.下列关于固定化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能利用物理学的方法进行酶的固定 B.固定酶的载体一般为液相的C.利用固定化酶时需设置适宜条件 D.固定化酶只能利用一次,不能重复利用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21.下列关于细菌菌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每个菌落由大量的同种的细菌组成 B.细菌在液体培养基才能形成菌落C.菌落的特征可以作为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22.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配制固体培养基时一般要加适量的琼脂B.分装到试管中的液体培养基的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1/2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搁置斜面D.搁置斜面时,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1/223.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错误的操作是A.发酵装置必须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酒精发酵时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24.在探讨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影响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择水温无需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B.设置水温和污渍不同的白布作对照C.选择水温范围应主要考虑在洗涤剂标识的范围内D.水温应设置等梯度变化的温度25.在洗衣粉中一般添加的酶是A.脂肪酶 B.淀粉酶 C.蛋白酶 D.果胶酶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26.(9分)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填“高盐”或“低盐”)环境采集,培养厌氧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环境采集。(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应于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的环境条件,使待分离微生物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达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目的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对嗜盐菌富集培养的培养基应是________培养基;对含耐高温淀粉酶的微生物富集培养应选择以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并在________条件下培养。(3)实验室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利用高温处理达到杀菌的效果。高温灭菌的原理是高温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发生________。________灭菌法是微生物研究和教学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湿热灭菌法。(4)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8分)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都是非常经典的抗绿脓杆菌的药物。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该病人体内的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1)获取绿脓杆菌单菌落:配制适于绿脓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一般含有、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调节pH至7,灭菌处理,待培养基冷却至50℃时,在(2)检测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等剂量的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相同大小的小滤纸圆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适宜条件培养一段时间,结果是含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均出现透明圈(如上图),这说明绿脓杆菌对上述抗生素(填“敏感”或“不敏感”);含头孢菌素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美罗培南的小,这说明绿脓杆菌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比美罗培南(填“强”或“弱”);含比阿培南、碳青霉烯类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美罗培南的小,且比阿培南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请推测此菌落产生的可能原因:一是,二是。(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绿脓杆菌的目的,对于该患者来说最好应选用抗生素。28.(8分)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2)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
。(3)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4)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发酵时连接充气泵。(5)排气口在酒精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______。(6)若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8分)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eq\x(淀粉类原料)eq\o(→,\s\up7(糖化))eq\x(葡萄糖)eq\o(→,\s\up7(酒精),\s\do5(发酵))eq\x(成熟酒醅)eq\o(→,\s\up7(醋酸),\s\do5(发酵))eq\x(成熟醋醅)eq\o(→,\s\up7(处理))eq\x(成品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___________________。(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工艺如下: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影响醋酸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____________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__________,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30.(9分)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面是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eq\x(让豆腐上长出毛霉)⇒eq\x(加盐腌制)⇒eq\x(加卤汤装瓶)⇒eq\x(密封腌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腐乳制作的原理是毛霉能产生淀粉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多种酶,使腐乳胚中的蛋白质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2)传统的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__________;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__________。(3)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__________________。31.(9分)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和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课题一]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实验方法及步骤:(1)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2)取两个100mL洁净的烧杯,编号为1、2,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把下表中未填写的内容填上。操作顺序项目烧杯12①在烧杯中加入苹果泥20mL20mL②A.______________2mL/③注入蒸馏水/B.______④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10min10min(3)取两个大烧杯,同时进行过滤。观察比较相同时间内滤出的果汁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结果。(4)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如果相同时间内________号烧杯中滤出的果汁体积大,且澄清度高,则说明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课题二]探究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的最适pH本课题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7、8、9、10。方法二: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7、8、9、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5)请问上述哪种方法更科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该实验步骤中也有用玻璃棒搅拌的操作,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果用曲线图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可用横坐标表示pH,则纵坐标表示________(果汁体积/试管体积)。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下列最可能表示实验结果的曲线是________。32.(7分)研究酶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并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甲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2)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细胞技术实质上固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一系列酶”或“一种酶”)。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上图2中[]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及名称)。(3)在生活实践中,酶制剂在洗衣粉中被广泛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品牌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曲线图A、B表示(如图3和图4)。图3图4①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②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恢复到(4)在现代生物工程中,可用酶在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以获得包裹在蛋白质中的DNA片段信息,过程如图5所示。图5a、b过程中,酶作用的部位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7分)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Ⅰ.某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载体来包埋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的活性和酶的数量)(1)从图1可以看出:固定化小麦酯酶比游离的小麦酯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2)从图2可以看出:海藻酸钠浓度为时的小麦酯酶活力最强。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的原因是。Ⅱ.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如下:①活化酵母细胞:称取定量干酵母与定量蒸馏水混合并搅拌,使酵母细胞活化;②配制饱和氯化钙溶液:将氯化钙溶解在定量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饱和氯化钙溶液;③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在定量的海藻酸钠中加入定量的蒸馏水,用大火加热,使其迅速溶解,配制成溶液;④海藻酸钠溶液和酵母细胞混合:将活化的酵母细胞迅速加入到刚配制成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⑤固定化酵母细胞:用注射器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海藻酸钠和酵母细胞混合液滴加到配制好的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观察凝胶珠形成。(1)请你改正其中两处错误的操作:第一处是;第二处是。(2)刚形成的凝胶珠要在饱和氯化钙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目的是。(3)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则说明海藻酸钠浓度(过低/过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生物参考答案15ADBAB610AACDB1115DBABC1620CDD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抗老年痴呆药物市场发展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一年级道法课堂纪律与管理计划
- 2025-2030工程管理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与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妇幼保健食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5-2030夏凉被产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圣诞树玩具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国内通信电缆连接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国内电筒灯笔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国内机械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国内家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XX化工企业停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节《评价文创作品》教学设计
- 急诊科护理创新管理
- 临边防护安全培训课件
- 专题04-完形填空2023年高考英语三模试题分项汇编(新高考八省专用)-(原卷版)
- 物理治疗学(人卫三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海报
- 湖北省黄冈八模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道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方案及保障措施
- 花粉购销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