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后限时集训(十)承古萌新与西学东渐——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和传统科技文化旺盛(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成都检测)明代以前,关庙主要集中在“燕赵荆楚”之间,但在作为关羽“敌国”的原吴国地区,关羽信仰较为淡漠。明万历年间,关羽被朝廷加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成为司科举之命的“武曲星”。由此,江南文士主动修建关庙。关羽信仰逐步在民间普及。这反映出()A.北方经济影响力增加 B.南北文化格局发生剧变C.伦教纲常走向社会化 D.政府引导社会文化整合D[材料表明通过朝廷对关羽的加封,才使得关羽信仰逐步在“敌国”的原吴国和其他江南地区普及,南北地区对关羽的认同才趋于一体,表明政府在引导社会文化整合,故选D项;南宋以后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除A项;文化格局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各种文化形态的构成状况及其地位和作用,而材料只涉及“关羽信仰”,解除B项;关羽信仰与三纲五常无关,解除C项。]2.(2024·岳阳质检)王夫之论史,气概恢宏,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随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概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材料表明王夫之()A.精通西域地区历史B.评史侧重历史事务之间的差异C.擅长品评历史事务D.具有朴实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D[依据材料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概而论,表明王夫之具有朴实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故选D项;材料只是以西域举例,解除A项;王夫之评史侧重历史背景的差异,解除B项;材料探讨王夫之论史的原则,解除C项。]3.(2024·呼和浩特调研)两宋时期,宗法家族制度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的形式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正式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材料中的改变体现了()A.生产方式的变革 B.宗法伦理的淡化C.社会发展的需求 D.君主专制的强化C[依据材料两宋到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正式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体现出社会发展的需求,故选C项;乡约的发展与完善不能干脆指向生产方式的变革,解除A项;乡约的规定强化了宗法伦理,解除B项;乡约属于基层治理,解除D项。]4.(2024·怀化模拟)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夫之提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者,理之依也”。上述思想()A.受到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B.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C.体现了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D.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B[题干中黄宗羲的民主思想、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对传统宋明理学进行了反思和改造,有利于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故选B项;明清思想家早于启蒙运动,解除A项;宋明理学是唯心主义,而王夫之为唯物主义者,解除C项;黄宗羲、王夫之为古代儒家思想家,解除D项。]5.(2024·乐山调研)明清时期,朝廷面对传染病流行会减免税粮赋役、发帑赈济以减缓灾情;一些深怀济世思想的医生也不避疫气施医送药,践行“不为将相,便为良医”的美德;不少学问分子和有识之士更是主动出资出力,救民济困。这在肯定程度上反映出()A.救灾防灾成为社会共识B.疫情有助于消解阶级对立C.儒家思想影响国民行为D.明清的防疫体系趋于完善C[依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明清时期,面对灾情,政府、医生、学问分子和有识之士都会依据自身实际状况开展各种形式的救灾活动,据此可知,正是由于受到仁政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影响,社会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救灾活动,故选C项;题干内容主要涉及灾情发生之后,社会实行各种形式进行主动救灾活动,没有涉及“防灾”的相关内容,解除A项;主动救灾会缓解疫情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但是这与消解阶级对立无关,并且在古代中国,阶级对立会始终存在,解除B项;题干内容仅是涉及明清时期疫情发生以后,社会各阶层都进行主动救灾,没有涉及社会防疫体系是否完善,解除D项。]6.(2024·淄博模拟)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生前并无画像传世,也未留存任何与容貌有关的资料,但后世依照个人想象为张仲景绘像者颇多。下列两幅画像()eq\a\vs4\al(明代木刻《伤寒论》,中的张仲景像)乾隆年间余浚明绘张仲景像,原载(日)木村博昭著《伤寒论讲义》(1933年版)A.源于想象并不具有史料价值B.表明白雕版印刷术技艺超群C.体现文人画注意形似的特点D.反映了中医学的传播与发展D[张仲景生活在汉代,在明代有他的木刻画像,在日本医学著作上也有他的画像出现,说明中医学得到传播与发展,故选D项;两幅画像对于探讨张仲景的有关内容有肯定的史料价值,解除A项;题干中的两幅画像都不属于雕版印刷品,解除B项;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以形写神,注意写意,C项说法错误,解除。]7.(2024·南昌模拟)明朝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和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这充分说明()A.中国古代科技积淀深厚B.明朝科技已落后于西方C.科技发展依靠国家制度D.理论探讨甚于技术独创A[依据材料“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可知中国古代科技奠基于传统,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积淀深厚,故选A项;材料主要论述中国传统科技,没有涉及中西对比,解除B项;材料“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都是个人不是国家制度,解除C项;材料“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说明著作探讨技术而不是理论,解除D项。]8.明清时期数学发展出现了一些改变,如明代吴敬所著《九章算法比类大全》新增题目中有“就物抽分”“合伙经营”等内容;程大位著《算法统宗》中运算全部采纳珠算法,包括开平方、立方,这表明()A.数学探讨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须要B.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C.明清科技重总结而缺乏内容创新D.“西学东渐”促进了数学的新发展A[材料中“就物抽分”“合伙经营”“全部采纳珠算法,包括开平方、立方”可知古代数学在发展中,会运用商业行为中出现的状况进行实践应用探讨,故选A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古代数学除算数外的其他方面,解除B项;明清科技的确重总结而缺乏内容创新,但材料中没有体现科技在总结方面的发展,主要侧重其好用性,也没有点明在缺乏创新上存在的问题,解除C项;材料中的“就物抽分”“合伙经营”“全部采纳珠算法,包括开平方、立方”等内容与西方的文化或技术无关,解除D项。]9.(2024·韶关调研)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叙》中指出,小说可以“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妇,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钟离睿水指出李渔的《十二楼》的创作目的是“今是编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人情啼笑,接引顽痴。”由此可推知明清小说()A.有利于强化社会政治功能B.是封建儒学世俗化的产物C.使人们普遍受到文化熏育D.深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A[小说可以使人为忠臣孝子,说明其具有肯定的社会教化功能,故选A项;儒学世俗化对小说内容有肯定影响,但“小说是世俗化的产物”说法欠妥,解除B项;“普遍”说法欠妥,解除C项;D项符合史实,但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解除。]10.(2024·临沂质检)“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材料反映了()A.郑板桥愤世嫉俗不拘礼法B.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C.清代艺术家社会地位低下D.统治者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依据材料“文必切于日用”“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可知,郑板桥的诗画作品具有生活化、世俗化的特点,故选B项;材料主旨为郑板桥画风,无法体现其生活看法“愤世嫉俗”,解除A项;材料仅涉及郑板桥个人职业状况,无法体现清代艺术家社会地位,解除C项;明清时期统治者仍旧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解除D项。]11.(2024·甘肃诊断)明末清初,男性文人笔下出现了一大批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渴望爱情大胆追求,或山河巨变誓死守节。同时,女性作家亦显露出不同以往的同等意识、自我关怀乃至优于男性的家国情怀。这一现象()A.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B.体现了男女平权的发展C.得益于女性经济的独立D.反映出自我意识的觉醒A[由材料“男性文人笔下出现了一大批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渴望爱情大胆追求,或山河巨变誓死守节。同时,女性作家亦显露出不同以往的同等意识、自我关怀乃至优于男性的家国情怀”可知随着明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冲破理学束缚追求女性同等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转型的趋势,故选A项;“男女平权”的表述不符合中国封建时代的特征,解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女性经济状况,不能得出女性经济独立的结论,解除C项;材料强调的只是女性同等意识的觉醒,解除D项。]12.(2024·兰州诊断)有学者指出,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在史书中并未记载,异姓兄弟结义也不是两汉时期流行的习俗。但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对桃园结义的故事却描写的生动而翔实,而同时期民间的很多水陆码头也修建了“结义庙”。这反映出当时()A.市民文学得到快速发展B.理学思想日益束缚人性C.大同思想受到时人推崇D.商品经济发展重视信义D[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明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时人对商业诚信较为重视,而桃园结义恰好成为重视信义的典型象征,而水陆码头过往行人较多,在这些地方修建“结义庙”有利于营造重视信义的社会氛围,故选D项;仅凭《三国演义》一部小说无法得出市民文学快速发展的结论,解除A项;修建“结义庙”说明时人对信义的重视,并非束缚人性,解除B项;“大同”是中国古代对志向社会的一种称谓,刘关张结义与大同思想无关,解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学术界对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存在不同的相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宗羲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志向,表现了思想创新的理论志气。特殊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二是天下大事应由人民当家作主,而不应由君王一人垄断;三是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需不遗余力为民服务。——摘编自吴光《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材料二黄宗羲虽然将民本推到了极致,但其政治哲学思想仍旧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思路和范畴。民本是一种“定对目标选错道路”的空想,恒久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因为其一旦进入实践,必定被君主改造成外儒内法的伪民本。假如把民本当成民主,就会让一种“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的东西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其结果将是不但不能实现民主的目标,而且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但民本不是民主并不意味着民本思想没有价值。这种“反法之儒”给走出“秦制”的近代中国供应了不行忽视的思想动力,并为接轨“西学”供应了本土资源。——摘编自丁新宇、郭强《民本非民主——定性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现实影响》(1)依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社会批判精神”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11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否定黄宗羲“民本”思想的详细表现及其理由。并概括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理论价值。(1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得出批判君主专制;依据材料一可知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一政治命题;依据材料一中“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志向”得出提倡社会变革。其次小问,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民本是一种‘定对目标选错道路’的空想”得出黄宗羲民本思想是一种空想;依据材料二中“名为民主实为专制”得出其本质不属于民主思想。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仍旧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思路和范畴”得出未超越孔孟民本思想范畴;依据材料二中“恒久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得出无法实现“利民”目的;依据材料二中“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得出败坏民主的名声。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给走出‘秦制’的近代中国供应了不行忽视的思想动力”得出为近代中国反专制斗争供应了思想动力;依据材料二中“为接轨‘西学’供应了本土资源”得出为近代学习西方供应了本土资源。[答案](1)内容: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命题;提倡社会变革。社会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君主专制强化与社会冲突激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2)表现:黄宗羲民本思想是一种空想,其本质不属于民主思想。理由:未超越孔孟民本思想范畴;无法实现“利民”目的;败坏民主的名声。价值:为近代中国反专制斗争供应思想动力;为近代学习西方供应本土资源。14.(2024·湛江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范进中举》是清朝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篇,其中很多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在广州,有个54岁的老童生范进,被广东学道周进录用为秀才。范进中了秀才,丈人胡屠户到贺,并教训了他一顿。范进向丈人借旅费应考乡试,被他痛骂及讽刺,后范进瞒着丈人去考试。出榜当日,范进因家中没有粮食,只得拿母鸡到市场去卖。同时间,报录的人到达范家报喜,贺范进中学举人。邻居到市集向范进报喜,但他未敢置信。范进亲眼看到喜报后,因高兴过度而发了疯。众人协商治理范进的方法,最终建议由胡屠户掌掴范进以治其疯。胡氏在无可奈何之下答应治理范进,但他惧怕报应,不敢下手,于是饮酒壮胆。胡氏大着胆子下手,掌掴范进,使他醒悟过来。范进复原正常,丈人及邻居们向他阿谀奉承,极尽恭维,丑态毕露。后来范进参与会试中了进士,出任山东学道。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学问,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要说明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说明精确、全面)(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题目要求,首先从材料中提取情节并进行概括,如依据材料中“有个54岁的老童生范进,被广东学道周进录用为秀才。范进中了秀才……范进向丈人借旅费应考乡试……后范进瞒着丈人去考试……后来范进参与会试中了进士,出任山东学道”等信息,可概括出情节老童生范进54岁还在参与科举考试,或范进参与乡试中举,参与会试中进士,出任山东学道;然后依据概括出的情节,结合与科举制相关的所学学问,提炼出历史现象,从老童生范进54岁还在参与科举考试可知,在科举制成为选官主要途径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福州古厝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科技助力早期筛查的现代医学进展
- 水果抵押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动送料仓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线上线下融合营业场所租赁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汽车置换二手车交易税费减免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耐热高强灌浆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度砂石料运输与运输人员培训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变压器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合同
- 2025年度金融行业人员派遣合作协议
- 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 环氧乙烷固定床反应器课程设计
- 班、团、队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 如何建构结构性思维 课后测试
- 最全的人教初中数学常用概念、公式和定理
- 桥面结构现浇部分施工方案
- 开网店全部流程PPT课件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PPT小学优秀公开课
-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概述
- 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