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7-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经典不会过时,英雄永不褪色。大浪淘沙,英雄名留史册。在过去的年头里,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世人,感动了历史。他们或用自己的鲜血,诠释着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应当担当起的责任,以坚韧的民族精神挺起汉人的民族脊梁;他们或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应当怎样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品德,随时代的巨轮前行,且熠熠生辉……【图说·画中有话】【概说·单元内容】《廉颇蔺相如列传》成功地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一文一武的历史人物。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历史故事,呈现了秦赵冲突和廉蔺冲突。《苏武传》是《汉书》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成功地塑造了苏武这一坚决爱国者的形象。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的高尚品质。《张衡传》记叙了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精彩的文学、政治才能,以及杰出的科学成就。,【师说·单元所学】本单元均为古代人物传记。在历年高考中,古代人物传记是最受青睐的一种文言文阅读材料。《新课标》关于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留意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确定数量的名篇。”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它们可以说是文言文的典范,其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常见的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在文言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人物传记。传记中的人物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以科学和文学成就享誉后世,正因如此,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始终是多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通过作品体会古人的不朽风采与壮志豪情,从而有所感悟,这三篇传记在写作技巧上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1.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过程中,首先通过对课文字词的学习,驾驭一些文言字词和句式方面的学问,接着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人物刻画、艺术特色及写作手法的分析方面,对这些应专心体会。课文故事性强,可分角色朗读。2.《苏武传》的注解特别具体,可在诵读之后就课文注释没有提到而无法解答的问题质疑,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出答案,学习重点要放在人物刻画、艺术特色的鉴赏方面。3.《张衡传》记述全面,重点突出,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详略得当,在把握课文内容后,依据老师重点串讲的张衡的科学成就,加深对其成就的了解。另外,本文语言凝练简洁,剪裁详略得当,和多年来高考考查的人物传记相像。因此,可在课堂上强化人物传记类的文言阅读训练,培育文言语感,强化文言答题技能。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代史学巨擘,挥洒出汹涌澎湃的历史风云;一把丹青竹简,勾画出荡气回肠的世态人情。一次“廷对”,演绎出士子的凛然情怀;一番觥筹交织,体会到的何止美酒佳肴;一次通衢邂逅,彰显出的不只襟怀坦荡;一瞥之下,望见的不仅是历史;走近廉颇蔺相如,感受到的是将相冰释、相忍为国的境界。就让我们走近廉蔺二人,走进一种人生境界!1.走近作者2.背景解读战国后期(前403—前221),秦、楚、赵、魏、燕、韩、齐“七雄”并峙,秦国的力气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实行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连横”策略。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气正应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眈眈,但还抽不出主要力气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成功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灵英勇地进行斗争也是特别重要的。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国国内将相之间的冲突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绽开的。3.相关学问(1)关于《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闻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共52万余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更,“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既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于纪传体纪传体是一种史书的体裁,它最重要的特点是突出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大量的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把记言和记事进一步结合起来。从体裁形式和结构上看,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不行缺少的形式,故通称纪传体。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4.文化常识【赵惠文王十六年】年次纪年法,以王公(赵惠文王)在位年数来纪年。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例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上卿】古代官名。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即上卿、中卿、下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宰相)的位置。例如:拜为上卿,以志气闻于诸侯。【宦者】也称太监、公公、阉人、内官、内侍、中官、中涓、内竖、中贵人,是指古代专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宦官是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加国家政务,但因与皇室朝夕相处,遂能博取信任或有可乘之机,故在一些朝代中存在着宦官驾驭国家政务大权的状况。中国早期宦官不确定都是阉人,在东汉之后才完全运用阉人做宦官。例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官吏为“有司”。例如: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汤镬】古代死刑的一种,也作“烹”,是把人放入大鼎或大镬,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例如: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咸阳】在今陕西咸阳东北。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咸阳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是中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例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例如: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起先,特地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始终持续到清朝。例如:相如顾召赵御史书。【刎颈之交】刎颈,割颈项;交,交情,友情。比方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挚友。例如:为刎颈之交。古人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多种称法,下面是不同的挚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挚友叫“贫贱之交”;情意契合、亲如兄弟的挚友叫“金兰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挚友叫“患难之交”;志同道合、友情深厚的挚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挚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挚友叫“布衣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挚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挚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更而变更深厚友情的挚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挚友叫“君子交”;心愿相投、相知很深的挚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挚友)。字音识记蔺相如(lìn)缪贤(miào)肉袒(tǎn)瑕疵(xiá)甚倨(jù)睥睨(nì)汤镬(huò)渑池(miǎn)击缶(fǒu)皆靡(mǐ)不怿(yì)刎颈之交(jǐng)(一)阅读课文第1~13段,完成题目。1.拜为上卿,以志气闻于诸侯拜:用确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2.秦城恐不行得,徒见欺徒:白白地3.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忧4.可予不不:通“否”5.而君幸于赵王幸:被……宠幸6.大王亦幸赦臣幸:幸好,侥幸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均:权衡、比较许:答应负:使动用法,使……担负、担当曲:理屈8.臣愿奉璧往使奉:双手捧着9.臣请完璧归赵完:使动用法,使……完好无缺10.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古今异义词,指妃嫔 左右:古今异义词,指侍从11.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古今异义词,指出给……看12.相如因持璧却立因:趁机 却:退,这里指后退几步13.怒发上冲冠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上14.秦贪,负其强负:凭借,倚仗15.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布衣:平民16.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17.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18.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谢:致歉有司:官吏的通称案:通“按”,审察、察看19.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用作动词,安置住宿20.决负约不偿城负:违反21.乃使其从者衣褐使:派遣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22.乃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傧者23.引赵使者蔺相如引:延请24.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古今异义词,遵守约定2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负:辜负,对不起26.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名词用作状语,从小路27.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使臣2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细致29.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引:牵、拉30.毕礼而归之归:使动用法,使……归31.(1)以志气闻于诸侯以:凭(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以:用,拿(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以:连词,来32.翻译下列句子。(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文:廉颇是赵国的杰出将领。(推断句)(2)秦城恐不行得,徒见欺。译文:秦国的(十五座)城唯恐不能得到,白白地受骗。(被动句)(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文:对策没有定下来,(准备)找一个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定语后置句)(4)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译文:于是赵王就斋戒了五天,命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状语后置句)(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译文:我的确怕被大王欺瞒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已从小路返回赵国了。(被动句)(二)阅读课文第14~16段,完成题目。1.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攻下2.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今异义词,其次年3.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诀:告辞,有准备不再相见的意味度:估计4.秦御史前书曰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书:名词用作动词,写5.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今异义词,走上前进献6.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以:介词,拿、用7.左右欲刃相如刃:名词用作动词,杀8.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顾:回头9.翻译下列句子。(1)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译文:大王出访,估计路上行程以及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2)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译文:于是秦王很不兴奋,为(赵王)敲了一下缶。(省略句)(3)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译文:秦王酒筵完毕,始终不能占赵国的上风。(状语后置句)(三)阅读课文第17~21段部分,完成题目。1.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只、不过以:凭2.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素:始终、原来羞:意动用法,以……为羞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今异义词,扬言4.相如引车避匿引:掉转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所以:……的缘由亲戚:古今异义词,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事:侍奉6.且庸人尚羞之庸人:古今异义词,平常的人羞:意动用法,以……为羞7.而相如廷叱之廷:名词用作动词,在廷堂上8.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意动用法,以……为先后:意动用法,以……为后9.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来宾至蔺相如门谢罪负:背因:通过、经由10.翻译下列句子。(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译文: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缘由,不过是仰慕您高尚的品德。(推断句)(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文:诸位认为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省略句)(3)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译文:我虽然无能,莫非就胆怯 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用惟妙惟肖的笔触勾画了蔺相如的“智勇”形象,尤其是他精彩地完璧归赵一节。但是对于蔺相如为何能够完璧归赵,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理解。你是怎样理解的呢?[他人之见]观点一:我们可以看到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社会大背景,此时赵国正好处在秦国“远交”的诸侯之列,也恰恰是秦国准备开动南方战线时须要拉拢的北方强邻,虽说秦对赵觊觎已久,但此时不是动手的时候,况还有平原君、廉颇这帮人健在,赵武灵王时积下的余威还在,在这种状况下,作为秦国历史上称得上有见识、有胆略的一代雄主,秦昭王自不会盲目行事,以一璧之故而影响整个战略大局,所以,蔺相如得以完璧归赵。观点二: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赞扬他。但我对这一看法不敢苟同。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裂开,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吾之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主旨归纳《廉颇蔺相如列传》围围着蔺相如记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智勇双全、能言善辩、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美德,以及廉颇粗豪坦荡、知错必改的珍贵品质,歌颂了文臣武将竭忠尽智,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精神。2.结构图示3.写法赏析(1)选择典型事务表现人物性格。课文以写蔺相如为主,廉颇为辅。写蔺相如,没有写他一生的事迹,只选择他一生中的三个片段来写,突出他的性格特征。“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写他对敌斗争的智勇双全,“负荆请罪”写他对内的顾全大局。三个典型事务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蔺相如的思想品质,取得了集中、凝练、显明的艺术效果。写廉颇,主要从“负荆请罪”这个典型事务中反映他的思想变更和性格特征,同时也在前两个事务中给读者以示意。(2)在冲突冲突中刻画人物。司马迁擅长在尖锐、激烈的冲突中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得到显明、突出的表现。蔺相如这个人物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手足无措、左右犯难的冲突中出场的,他的性格特点在秦廷上与秦王面对面惊慌而尖锐的斗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他处理与廉颇的冲突,是那样的谦让,好像是在躲避,却正是他的高超之处。对待不同的冲突实行不同的处理方法,从中我们能清晰、全面地相识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3)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在三个事务的描述中,对话占了很大的篇幅。很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如蔺相如劝缪贤不要逃亡,蔺相如建议赵王答应秦王以璧易城的对话,分析利害,提出对策,不由人不信服。蔺相如在秦廷向秦王说的话,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有时怒不行遏,以死抗争。词锋犀利,刚柔相济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出他是一个酷爱祖国、不畏强暴、有勇有智、能言善辩的外交家。廉颇的对话在课文中只有三处,他在渑池会前与赵王分别的一段话,表现出他很有政治头脑。在“负荆请罪”事务中,他从前说的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正是由于廉颇的这一性格,到后来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就更突出了他的坦率真诚。“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多么坦诚可爱。4.课文全译eq\f(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杰出的将领。)[……者……也:推断句的标记。“者”和“也”都是语气词。“者”用在主语后,表示提起和停顿;“也”用在名词性谓语后,帮助推断,表示确定语气。翻译时要加上推断词“是”。]eq\f(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任赵国的大将,)eq\f(伐齐,大破之,取阳晋,,领兵去攻打齐国,彻底战胜了齐军,攻占了齐国的阳晋,)eq\f(拜为上卿,以志气闻于诸侯。,于是被赵王封为上卿,靠着志气而著名于各诸侯国。)[赵惠文王:战国后期赵国的国君。赵惠文王十六年,即公元前283年。为:在文中是担当的意思。大:程度副词,文中是彻底的意思。之:代词,指齐军。阳晋:在今山东郓城西。拜:用确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闻:著名,出名。]eq\f(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为:表推断。宦(huàn)者令:官名。宦者,即宦官、太监。令,本义为吩咐,引申为发吩咐的人。宦者令,即宦官的头目。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eq\f(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和氏璧:传闻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拿去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认为璞是石,砍掉了卞和的左脚。楚武王即位后,卞和又拿去献给武王,武王也认为他欺君,就砍掉了他的右脚。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脚下哭泣。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他说自己并不是因为被砍掉双脚而感到哀思。他是因为先王把宝玉当石头,把忠贞的人当骗子而感到哀思。文王叫玉工雕琢那块璞玉,果真得到一块璧,遂命名为和氏璧。]eq\f(秦昭王闻之,,秦昭王知道这件事)eq\f(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后,派人送给赵惠文王一封信,表示情愿拿出十五座城来与)eq\f(易璧。,赵国换和氏璧。)[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之:代词,代赵王得和氏璧一事。遗(wèi):送。请:表敬副词,作状语。易:交换。全句为复句,其次个分句为兼语式,“遗”带双宾语。]eq\f(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赵王和大将军廉颇等各位大臣协商:)eq\f(欲予秦,秦城恐不行得,徒见,想把璧交给秦国,秦国的十五座城唯恐不能得到,白白地)eq\f(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受骗;想不给,则担忧秦军会打来。)[与:介词,和。诸:各位,众。予:赐予。徒:白白地。见: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即:则,就。之:结构助词,无实义,起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的作用。]eq\f(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对策没有定下来,准备找一个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eq\f(未得。,也没有找到。)[报:答复、回复。者:结构助词,与动宾词组“报秦”组成名词性词组。有人把这种句式理解为定语后置,即“……者”修饰“人”,亦可。]eq\f(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访。”赵王问道:)eq\f(“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你凭什么知道他能出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过)eq\f(罪,窃计欲亡走燕。,罪,私下准备逃奔燕国。)[窃计:私下准备。窃,谦词,私自、私下。]eq\f(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说:‘您是凭什么了解燕王的?’)[君:对人的敬称。]eq\f(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我便告知他说,我曾跟着大王在赵国边)eq\f(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境与燕王会过面,当时燕王暗中握着我的手说,‘我愿)eq\f(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跟你交个挚友’,我因此了解了燕王,所以想到他那里去。)[语(yù):动词,告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相如)。会境上:即“会于境上”。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愿结友:对象状语“与君”省略。之:代燕王。往:到……去。“往”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代燕王处)。]eq\f(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相如对我说:‘赵国强大,燕国弱小,)eq\f(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而您又被赵王宠幸,因而燕王希望同您结交。)[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幸:宠幸,在文中表被动。于:介词,第一个“于”译作“被”,引出“幸”的施动者“赵王”;其次个“于”表示“结”这个动作的归属,可译作“和”。结于君:同您结交。]eq\f(今君,现在您却)eq\f(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要逃离赵国投奔燕国,燕国畏惧赵国,照此看来,燕王确定不)eq\f(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敢收留您,而且还会将您捆起来遣送回赵国。)[亡、走:后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其势:燕畏赵的形势。这个偏正词组可译作插入语“照此看来”。]eq\f(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您不如赤身伏在斧质上恳求治罪,)eq\f(则幸得脱矣。’,这样侥幸能够免罪。’)[不如:即“与其……不如……”的“不如”,表取舍的连词。“与其”表舍弃,承上省略;“不如”表选取。全句的意思是,与其亡赵走燕,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肉袒(tǎn):把上身袒露出来。斧:刑具。质: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则:顺承连词,就,可译为“这样”。幸:侥幸,偶然有所得益或意外免去灾患。得:能够。]eq\f(臣从其计,大王,我听从了他的看法,大王)eq\f(亦幸赦臣。,也就宽恕了我。)[幸:表敬副词,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依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可不译。赦(shè):免罪,宽恕。]eq\f(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个勇士,又有智谋,应当能够出访。”)[窃:谦词,私下。其:近指代词,这。宜:应当,表示情理上的必定性。可:能够。“宜”“可”连用,表示毫无疑问的确定语气。]eq\f(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于是赵王召见了蔺相如,问蔺相如说:“秦王恳求用)eq\f(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十五座城换我的和氏璧,你看能不能换给他?”)[于是:顺承连词,语气紧承上段。请:恳求,赵王自尊之辞。寡人:古代君主自称,谦词,即寡德之人。之:结构助词,的。]eq\f(相如曰:“秦,相如说:“秦国)eq\f(强而赵弱,不行不许。”,强大,赵国弱小,我们不能不答应秦国的要求。”)[而:并列连词,不必译出。]eq\f(王曰:“取吾璧,不予,赵王说:“假如秦国得了我的和氏璧,不给)eq\f(我城,奈何?”,我城,那该怎么办呢?”)[吾:充当定语。我:作近宾语。城:作远宾语。奈何:怎么办。]eq\f(相如曰:“秦以城求,相如说:“秦国用城交换我们赵国的和)eq\f(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氏璧,假如赵国不答应,理屈的罪名就在赵国一边;赵国给了和)eq\f(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氏璧,假如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屈的罪名就在秦国一边。)[而:两个“而”都意同“如”,假设连词,假如。许:答应,同意。曲:理屈。]eq\f(均之二策,宁许以负,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担当理)eq\f(秦曲。”,亏的罪名。”)[均:权衡、比较。之:这。二策:赵予秦璧而秦不予赵城和赵不予秦璧二策。许:后边省略宾语“之”(代秦)。以:目的连词,同“而”。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担负、担当。]eq\f(王曰:“谁可使者?”,赵王问道:“谁是能出访秦国的人呢?”)[谁可使者:“谁”是主语,偏正词组“可使者”(“可使”为定语,“者”是中心词)作谓语。]eq\f(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相如回答说:“大王假如实在没有人可派,我情愿捧)eq\f(璧往使。,着和氏璧去出访。)[必:(假如)实在。奉:双手捧着。使:出访。]eq\f(城入赵而璧留秦;,假如秦国的城池移交给赵国,那么和氏璧就留在秦国;假如)eq\f(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城池没有移交给赵国,请让我把璧完好无缺地带回赵国。”)[留、归:后均省略了介词“于”。留于,留在;归于,还到、还给。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好无缺。]eq\f(赵王于是遂遣相如,赵王于是就派相如)eq\f(奉璧西入秦。,捧着和氏璧西行到秦国。)[于是:承接连词。遂:副词,可译为“就”。西:方位名词作状语,表方向,向西。]eq\f(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相如。相如捧起和氏璧进献给秦王。)[坐:后边省略了介词“于”。章台:秦宫名,旧址在今陕西长安故城西南角。奏:呈献,进献。]eq\f(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秦王特别兴奋,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和)eq\f(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侍从看,侍从都喊着“万岁”。)[左右:侍从。]eq\f(相如视秦王无意,相如看出秦王不想)eq\f(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把城交给赵国,于是上前说:“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给大王看。”)[偿:赔偿,这里译作“交给”。乃:副词,于是。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瑕(xiá):玉上的斑点、疵病。请:表敬副词。指示:指给……看。]eq\f(王授璧。,秦王把璧交给相如。)[王授璧:授,交、给。这句是省略句。]eq\f(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相如于是捧着璧后退几步站立着,背靠着柱子,)eq\f(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因生气而使头发竖起,冲动了帽子,接着,他对秦王说:“大王想)eq\f(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得到这块璧,曾派人送信给我们赵王,赵王召集齐各位大臣)eq\f(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协商,群臣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着自己的强大,用口头上)eq\f(求璧,偿城恐不行得。’议不欲,说的话求取和氏璧,偿付给赵国的城池唯恐得不到了。’确定不打)eq\f(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算给秦国和氏璧。我觉得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瞒,)eq\f(况大国乎?,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布衣:平民。用所穿的衣服代指平民。古代平民只能穿麻布或葛布。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尚……况:尚且……何况,表递进,连词。]eq\f(且以一,再说因为一)eq\f(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行。,块璧的原因触伤强大的秦国对我们的感情,也是不值得的。)[且:句首提起连词,再说。逆:违反、触犯。欢:欢心,即秦对赵的友好感情,此系外交辞令,实为反语。]eq\f(于是赵王乃斋戒,于是赵王就斋戒了)eq\f(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五天,命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斋(zhāi)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拜送书于庭:“拜”是方式状语,“送”是谓语,“书”是宾语,“于庭”是介宾词组作补语,翻译时作状语。庭,通“廷”,朝廷,即君王听政的地方。]eq\f( 何者?,为了什么呢?)[者:句尾语气助词。]eq\f(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是要敬重大国的威望,整饰礼仪表示敬意呀。)[以:连词,可不译。修:整饰。]eq\f(今臣至,大王见,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eq\f(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殿接见我,礼节上很高傲,得到了璧,把它传给妃嫔们欣赏,)eq\f(以戏弄臣。,来戏弄我。)[列:众,文中是一般、一般之意。观(guàn):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列观:一般的宫殿,这里指章台。章台只是秦王离宫(行宫,君王出巡时休息的地方,不是正殿)的一座台,所以说“列观”。“列观”是补语,前面省略了介词“于”。倨(jù):高傲。之:代璧。“之”与“美人”都是宾语。以:目的连词,同现代汉语的“来”。]eq\f(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我看出大王不想把城交给赵王,所以我又把璧拿了回来。)[邑(yì):城镇。]eq\f(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大王假如要逼迫我交出璧,我的头现在就和)eq\f(璧俱碎于柱矣!”,这块璧一起撞碎在这根柱子上!”)[必:假如。急:这里是逼迫的意思。俱:副词,一起。碎:形容词用作动词,撞碎。矣:句末语气词,表示将要这样。]eq\f(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相如拿着那块璧,斜着眼看柱子,就要拿璧向柱子撞击。)[其:代词,那。睨(nì):斜着眼看。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璧)。]eq\f(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秦王怕他撞破了璧,于是婉言致歉,坚决恳求蔺相如不要以)eq\f(召有司案图,指从今以往十五,璧击柱,马上召来官员察看地图,指明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eq\f(都予赵。,座城移交赵国。)[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撞破。有司:官吏的通称。案:通“按”,察看、审察。从:介词,自。都:城。]eq\f(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相如估计秦王不过用这种欺瞒的手段装作给赵国城池,)eq\f(实不行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而事实上城不能到手,于是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eq\f(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珍宝。赵王畏惧秦国,不敢不献给大王。)[度(duó):估计。特:副词,只,不过。以:介词,与“诈”构成介宾词组作方式状语。诈:欺瞒,这里用作名词,欺瞒的手段。佯(yáng)为:装作。“秦王……不行得”作谓语“度”的宾语。所: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在这里指代璧,起复指作用。因为“所+动词”一般不能作推断句的谓语,中心词就必需出现;而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中心词的宾语,习惯上是在它的前面加一个“所”字来构成复指。共传:共同传播,即公认的意思。]eq\f(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赵王送璧时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您也应斋戒五天,并在)eq\f(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朝堂上安设“九宾”大礼,我才敢献上和氏璧。”)[设:设置,在这里是“实行”之意。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来宾上殿。廷:朝堂。]eq\f(秦王度之,,秦王估计了一下状况,)eq\f(终不行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终归不能强夺和氏璧,就同意斋戒五天,让相如住在广成宾)eq\f(传。,馆等待献璧。)[之:代上述状况。舍:名词用作动词,安置住宿。广成传:前面省略了介词“于”。广成,宾馆的名字。传,款待来宾的馆舍。]eq\f(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相如估计秦王虽然斋戒了,但确定会背弃前约不愿交城,)eq\f(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就打发他的一个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便道逃走,)eq\f(归璧于赵。,把璧送还到赵国去了。)[约:约定的事,即秦王致赵王信中的内容。其:代词。第一个“其”代相如,译作“他的”;其次个“其”为远指代词,那。从者:跟随的人。“者”用在动词“从”(跟随)之后,指代发出这个动作的人。衣(yì):动词,穿。褐(hè):粗布衣服。“衣褐”是老百姓的装扮。径道:便道,小路。于:介词,表示动作的趋向,译为“到”。]eq\f(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秦王斋戒了五天以后,就在朝堂上实行九宾大礼,迎请赵)eq\f(使者蔺相如。,国使者蔺相如上殿献璧。)[引:延请。这里指九宾排列在殿中,依次传呼,接蔺相如上殿觐见本国君王。]eq\f(相如至,,相如来到大殿,)eq\f(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对秦王说:“秦国从缪公以来二十几位君主,不曾有一个坚)eq\f(约束者也。,守契约的。)[缪公:秦穆公,春秋时的五个霸主之一。缪,通“穆”。未尝有:不曾有。坚明:坚决明确地。约束:遵守约定。]eq\f(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我的确怕被大王欺瞒而对不起赵国,因此派人拿着璧回去,)eq\f(间至赵矣。,已从小路返回赵国了。)[于:介词,引出“欺”的施动者“王”。而:结果连词,表示“负赵”是“见欺于王”的结果,可译作“以致”。间(jiàn):这里作“至”的状语,“从小路”的意思。]eq\f(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再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只要派一个使臣到赵国去,)eq\f(赵立奉璧来。,赵国就马上捧璧来献。)[且:句首提起连词。而:并列连词。一介:译作“一个一般的”。这是外交辞令,含有赵王敬畏秦王之意。介,个,兼有微贱之义。]eq\f(今以秦之强而,而现在靠着秦国的强大,大王)eq\f(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和氏璧来得罪大王呢?)[以:介词,凭借。而:连词。第一个“而”表示“秦之强”是“先割十五都予赵”的条件;其次个“而”表顺承,即“得罪于大王”是“留璧”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eq\f(臣知欺,我知道依据欺瞒)eq\f(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大王的罪过理当处死,我恳求受汤镬之刑。望大王与各位大)eq\f(臣孰计议之。”,臣细致商讨我的恳求。”)[欺大王之罪:在句中作“当诛”的状语,在译时加上介词“依据”以构成介宾词组。就:动词,接近。这里是受、接受的意思。汤镬(huò):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的一种大锅。唯:通常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的语气。孰:通“熟”,在这里用作副词,细致。之:代相如“就汤镬”的恳求。]eq\f(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秦王与各位大臣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而:并列连词,并且。嘻(xī):象声词,用作动词,这里指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eq\f(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侍从们有的要拉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秦王)eq\f(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于是说道:“现在就是杀了相如,也还是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eq\f(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倒不如趁此机会好好款待他,让)eq\f(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他返回赵国。赵王莫非会因为一块璧的原因欺瞒我们)eq\f(秦邪?”,秦国吗?”)[或:不定代词,有的(人)。去:离开。与今义不同。因:第一个“因”是副词,就、于是;其次个“因”是介词,其后省略宾语“之”。终:终归,语气副词。这里译为“也还是”。而:连词,第一个“而”表转折,反而;其次个“而”表承接,连接状语“因(之)”和谓语“遇”。厚:优厚。遇:款待、款待。使:后面省略了兼语“之”(代相如)。岂:莫非。表反问。邪:相当于“耶”,反问语气词,吗。]eq\f(卒廷见相如,,秦王最终在朝堂上设九宾之礼接见相如,)eq\f(毕礼而归之。,完成接见大礼之后便让他回去了。)[卒:副词,最终。也可译为“究竟”。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毕:使动用法,使……毕(结束),可译作“完成”。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第一部分:写“完璧归赵”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的智勇双全。eq\f(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相如已经回国,赵王认为他是德才兼备的大夫,出访到)eq\f(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诸侯国,能不辱使命,就封相如为上大夫。)[既:副词,已经。以为:即“以之为”的省略。“以”是介词,把;之,代相如。辱于诸侯:是文言中常见的被动句式。于,被。上大夫:大夫中最高的官阶。]eq\f(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秦国既然不把城给赵国,赵国也终归不给秦国和氏璧。)[亦……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既……也……”。]eq\f(其后秦伐赵,拔石城。,不久,秦国攻打赵国,攻下了石城。)[其后:公元前281年,即赵惠文王十八年。其,代上文相如使秦,完璧归赵一事。石城:赵国地名,故址在今河南林州西南。]eq\f(明年复攻,其次年,秦国又攻)eq\f(赵,杀二万人。,打赵国,杀了赵国两万人。)[明年:其次年,即公元前280年。]eq\f(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秦王派使者告知赵王,准备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的渑池会见。)[使使者:两个“使”字都是动词。前一个“使”的意思是“派遣”;后一个“使”的意思是“出访”(“使”与“者”构成名词性词组,意为“出访的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为兼语句式。为:动词,这里作“和好”解。好:形容词用作名词,这里指友好关系。会:会见。西河:秦晋之间的一段黄河,古称“西河”。“河”在上古一般指黄河。渑池在西河以东,所以称为“西河外”。渑(miǎn)池:故址在今河南渑池西。“渑池会”发生在赵惠文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79年。]eq\f(赵王畏秦,欲毋行。廉,赵王胆怯 秦王,想不去。廉颇)eq\f(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蔺相如协商说:“大王要是不去,就显示出赵国懦弱而又怯懦。”)eq\f(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赵王于是就去了。相如随行。廉颇送赵王一行到国界上,跟)eq\f(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赵王告辞说:“大王出访,估计路上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eq\f(还,不过三十日。,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遂:于是,就。从:随行。与:介词,跟。诀(jué):告辞,有准备不再相见的意味。道里:路上的行程。]eq\f(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假如大王过了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eq\f(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的念头。”)[立:在这里是扶助别人继承王位的意思。太子:诸侯的嫡子中被指定为继承王位的人。望:念头。这里指秦国可能扣留赵王作人质来进行要挟的准备。]eq\f(王许之。遂与秦王,赵王同意了廉颇的建议。赵王于是和秦王在)eq\f(会渑池。,渑池会见。)[之:代“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的建议。与:介词,和。会渑池:即“会于渑池”。主语承前省略。]eq\f(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秦王喝酒喝得正尽兴,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宠爱音乐,请)eq\f(奏瑟。”,赵王弹瑟吧。”)[酣(hān):酒喝得尽兴。“酣”在句中作补语。好(hào):宠爱。瑟(sè):乐器名,形态像琴。]eq\f(赵王鼓瑟。,赵王就弹起瑟来。)eq\f(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秦国史官走上前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喝酒,)eq\f(令赵王鼓瑟。”,吩咐赵王弹瑟。”)[鼓:动词,弹奏。御史:官名,战国时的御史掌管图籍,记录国家大事。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会饮:秦赵君王在会盟时饮酒。]eq\f(蔺相如前曰:“赵,蔺相如这时也走上前去说:“赵)eq\f(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王私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地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eq\f(以相消遣。”,来相互消遣消遣吧。”)[善:会,擅长。为:在这里是演奏之意。缶(fǒu):盛酒浆的瓦器。秦人习惯击缶为节歌颂。后面省略介词“于”。以:目的连词,同现代汉语的“来”。]eq\f(秦王怒,不,秦王发怒,不)eq\f(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肯敲缶。在这个时候,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盆缶,趁机跪下来)eq\f(请秦王。,恳求秦王敲缶。)[于是:介宾词组,在这个时候,即秦王发怒之时。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去。进:动词,献。因:介词,表顺承,依顺着,译作“趁机”。秦王:作兼语,后面省略“奏”。]eq\f(秦王不愿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秦王不愿敲盆缶。相如说:“在五步距离以内,相如能)eq\f(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够拿自己头颈的血溅在大王身上!”)[请:表敬副词。得:能够。]eq\f(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秦王身边的侍从要用刀斧杀死相如,相如睁大双眼)eq\f(叱之,左右皆靡。,呵斥他们,侍从们都退却了。) [刃:名词用作动词,(用刀斧)杀。叱(chì):大声呵斥。之:代“左右”。靡(mǐ):退却。]eq\f(于是秦王,于是秦王)eq\f(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于是秦王很不兴奋,为赵王敲了一下缶。)[怿(yì):兴奋,喜悦。为:介词,替。“为”后省略宾语“之”(代赵王)。一:数词作状语。]eq\f(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相如回头叫赵国御史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给)eq\f(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赵王敲盆缶。”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eq\f(为秦王寿。”,城给秦王献礼。”)[请:后面省略兼语“赵王”。寿:名词用作动词,向人进酒或献礼。]eq\f(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蔺相如也说:“请秦王用秦国的咸阳给)eq\f(赵王寿。”,赵王献礼。”)[咸阳:秦国的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eq\f(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秦王酒筵完毕,始终不能占赵国的上风。)[终:副词,始终。加胜:加,动词。胜,在这里用作名词。于:介词,表动作的归属,可不译。]eq\f(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赵国也多多部署军队防卫秦国入侵,秦国不敢)eq\f(敢动。,轻举妄动。)[盛:形容词作状语,多。设:陈,部署。以:目的连词,可译作“来”,也可直译。待:本是“等待”之意,引申为“防卫”。]其次部分:写“渑池之会”,接着写相如用自己的智勇双全,再一次挫败了秦王的阴谋。eq\f(既罢,归国,以相如功,渑池之会结束以后,赵王一行回到赵国,因为相如功)eq\f(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劳大,赵王封他为上卿,位次在廉颇之上。)[罢:动词,结束。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译为“上”。]eq\f(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廉颇说:“我是赵国大将,有攻城野战的显赫功劳,可是)eq\f(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蔺相如不过凭言词立下功劳,位次却在我之上。)[为:是。“……为……”是文言推断句的一种格式。野战:在旷野作战。而:两个均为转折连词,前者译为“可是”,后者语气略轻,译为“却”。徒:副词,只、不过。]eq\f(且相如素贱人,,再说相如原来是卑贱的人,)eq\f(吾羞,不忍为之下!”,所以我感到羞愧,不甘心位居其下!”)[且:句首提起连词。忍:容忍,甘心。为:动词,处在。之:他。]eq\f(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于是廉颇扬言说:“我要是见到蔺相如,确定要羞辱他。”)[宣言:扬言。与现代汉语的“宣言”意思不同。]eq\f(相如闻,,相如听到这些话,)eq\f(不愿与会。,不愿跟他见面。)[闻:听到,后面省略宾语“之”,代廉颇的话。与:介词,跟,后面省略宾语“之”(代廉颇)。]eq\f(相如每朝时,,相如每逢上朝时,)eq\f(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常声称生病,不想跟廉颇争位次。)[朝(cháo):朝见,古时臣子在早上朝见君王。称:动词,声称。与:介词,跟。]eq\f(已而,过了些时候,)eq\f(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相如有一次外出时,远远望见了廉颇,相如就掉转车子)eq\f(避匿。,回避他。)[已而:过了些时候。“而”是副词词尾。望:向远处看。见:看到,强调结果。引车避匿(nì):避道,意同“引避、引退”。匿,躲藏。]eq\f(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在这种状况下,门客一齐劝相如说:“我们离开父母兄)eq\f(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弟来侍奉您,不过是仰慕您高尚的品德。)[于是:介宾词组,在这时、在这种状况下。谏:动词,这里指规劝尊长并使之变更主见或做法。所以:……的缘由,“所以”与现在的用法不同。“所”是特别指示代词,代“缘由”;“以”是介词,由于。亲戚:上古一般指父母兄弟,与今义不同。而:顺承连词。者:语气词,表示提示和停顿。高义:高尚的品德。]eq\f(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现在您与廉颇同居高位,廉将军散布恶言,可您怕他,躲着他,)eq\f(恐惊殊甚。,胆怯 得太过分。)[列:位次。而:表示稍微的转折。畏匿之:即“畏之匿之”。殊:很、极。甚:过分。]eq\f(且庸人,就是一般人对这种状况)eq\f(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也感到羞愧,更何况对于像您这样的将相呢?)[且:句首提起连词。尚……况: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羞之:以之为羞。羞,意动用法,以……为羞。之,代“畏匿”“恐惊殊甚”的行为。]eq\f(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我们不才,请让我们离开。”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诸位认)eq\f(廉将军孰与秦王?”,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挽留。之:第一个“之”是代词,代舍人;其次个“之”是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义。公:对舍人的尊称。视:本义是看,引申为“认为”。孰与:比……怎么样。在这里,“孰”是疑问代词,“与”是介词。]eq\f(曰:“不若也。”,门客说:“廉将军不如秦王。”)[若:动词,如。]eq\f(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相如说:“按秦王那样的威严,廉将军当然比不)eq\f(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上,但我敢在秦国朝廷上呵斥秦王,羞辱他的臣子们。)[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义。以:介词,按,表示立言的标准。此句紧承上句“不若也”而来,先重复上句之意。“夫以秦王之威”后隐没了“不若也”之文,否则下文的“而”字及下面的“独畏廉将军哉”就与全句在意思上失去照应,语气就不能连贯。因此“以”应当译作“按”,不能译作“凭”。而:转折连词,但是。相如:对人自称用名,是谦恭的说法。今译作“我”。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其:代秦王。]eq\f(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我虽然无能,莫非就胆怯 廉将军吗?)[驽(nú):本义为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比方义)。独:副词,莫非。]eq\f(顾吾念,不过我想)eq\f(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到这样一个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随意侵扰,)eq\f(徒以吾两人在也。,只是因为赵国有我们两人存在啊。)[顾:只是,不过。念之:念,想到。之,代下文。……之所以……,以……:是表示因果复句的关联词。以,连词,因为。兵:指军队。于:介词,对。者:语气词,表停顿。徒:只。]eq\f(今两虎共斗,其势,假如两只老虎彼此争斗,那结果)eq\f(不俱生。,当然是不共存。)[今:假设连词,假如。共:共同,这里意译作“彼此”。其:远指代词,那。势:情势,意译为“结果”。]eq\f(吾所,我之所)eq\f(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以做这样的退让,是因为要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个)eq\f(后私仇也。”,人的仇怨放在次要的位置啊。”)[为:动词,作。此:代前面说的退让之事。先、后: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前)、以……为后。“前”“后”均是意译。急:形容词用作名词,紧急,引申为“利益”。而:顺承连词,可不译。]eq\f(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来宾,廉颇听到这番话,就脱去上衣,背着荆条,由来宾做引导)eq\f(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到蔺相如门前认罪致歉,说:“我这个浅陋卑贱的人,不知)eq\f(将军宽之至此也!”,道将军您宽宏大量竟到了这个地步啊!”)[之:代相如上边的话。肉袒、负荆:都是古代请罪的方式。荆:灌木,古代常用它的枝条做成刑杖。来宾:门客。鄙(bǐ):浅陋。将军:蔺相如。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因此卿统称“将军”。战国时“将军”起先作为武官名,而卿仍有“将军”之称。宽:宽宏大量。]eq\f(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二人最终彼此和好,结成生死与共的挚友。)[卒:前面省略了主语。相与:一齐,彼此。为:动词,结成。刎(wěn)颈之交:挚友之间以性命相许,发誓同生共死,刎颈不悔。刎,割。]第三部分:写“将相和”,既表现了相如以国事为重的高尚情操和精诚团结的宽广胸怀,同时也表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文言文断句“4妙招”一、学问讲解1.先易后难,去同辨异“先易后难”即在大体了解文段语意的基础上,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去同辨异”是指搁置各选项断句相同之处,只辨析不同之处,以聚焦重点,简便快捷,事半功倍。2.找动名词,分析语法无论古今汉语,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语、谓语和宾语,而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因此,找出了动词(形容词)和名词(代词),就能区分独立的句子,也就明确了句意,从而正确断句。3.抓标记词,认定位置标记词一是指常见虚词,如常用于句首的“夫、盖、今夫、若夫”等前面要断开,常用于句末的“者、也、矣、哉、乎、焉、耳、耶、欤”等后面要断开,关联词“遂、虽、苟、向使、是以、所以、于是、然则、至于、至若”等前面要断开;二是指句式的标记词或固定结构,如“……者,……也”“为……所……”“不亦……乎”“何……之有”等;三是指表对话的字词,如“云”“曰”“言”等后面要断开。4.明确特色,借助结构文言文中常有对偶、排比、对比、顶真等修辞手法,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整齐划一的句式等,抓住特色,利用结构断句,经常断开一处就能断开几处。二、实战演练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也。以明经絜行著闻,征为博士,凉州刺史,病去官。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禹曰:“冠壹免,安复可冠也!”遂去官。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数虚己问以政事。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天子善其忠,乃下诏,迁禹为光禄大夫。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慧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天子报曰:“朕以生有伯夷之廉、史鱼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故亲近生,几参国政。今未得久闻生之奇论也,而云欲退,意岂有所恨与?”后月余,以禹为长信少府。会御史大夫陈万年卒,禹代为御史大夫,列于三公。(节选自《汉书·贡禹传》)A.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慧/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B.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慧/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C.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慧/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D.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慧/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解析:本题须要留意的地方有两处:第一处,“有”通“又”,连词,加在整数和零数之间,据此可以解除答案A和C;其次处,“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为使骸骨得归家乡,因此不能和后面的“及身”连在一起,可以解除答案D。参考译文:贡禹,字少翁,是琅琊人。(他)以精通经义、品德端正而著称,被征召为博士,任凉州刺史,因病辞官。后来又被推举为贤良,任河南令,在任一年多,因公事被府官指责,被迫脱帽谢罪。贡禹说:“帽子一旦摘下,岂能再戴!”于是辞官而去。汉元帝即位不久,征召贡禹为谏大夫,多次虚心地向他询问政事。当时,年成不好,农业歉收,各郡县封地境况困难。贡禹上奏说:“现今大夫僭越诸侯,诸侯僭越天子,天子超越天道的状况由来已久了。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复原古代的教化,(这一切都)希望陛下您了。”元帝很欣赏贡禹的忠诚,就下令,升任贡禹为光禄大夫。不久,贡禹上书说:“我八十一岁了,耳朵听不清,眼睛也看不准了,不能再对国家对朝廷有所贡献了,我就是所说的有损朝廷形象的人了。希望能辞去官职,返回故里,若能如愿,便死而无憾了。”元帝批示说:“朕因为先生有伯夷的廉洁、史鱼的刚直,遵循经义据守古道,不盲目屈从世风,孜孜不倦为民请命,是当今俗世少见(的高尚贤良)的人,因而亲近先生,希望先生参加国政。如今还没来得及多听听先生的高论,(先生)却说要隐退,莫非是先生有什么缺憾不顺心的事吗?”此后一个多月,任贡禹为长信少府。正赶上御史大夫陈万年去世,贡禹便接替他担当御史大夫,列于三公之位。【素材提炼】廉颇卸职与三个村名赵王误中秦国反间计,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替代廉颇。廉颇告知赵括“秦军千里奔袭,利在速战,应以守为主”,并以《守势图》相托。不料赵括冷眼相待,廉颇大怒之下,交出帅印,离开大营,骑马驰奔,要回邯郸。路过一村,百姓跪拜,这才发觉自己仍旧头戴帅盔,身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藏抽风罩施工方案
- 空调挂机清洗施工方案
- 金华学校球场护栏施工方案
- 裂缝修补环氧树脂施工方案
- 肇事肇祸整改方案
- 箱体喷漆手绘施工方案
- 丁二酸酐工业化试验装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建议书
- 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成果展示工作报告
- 2025年中国蜜蜂养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创意产业园土地出让
- 语文-山东省2025年1月济南市高三期末学习质量检测济南期末试题和答案
- 2025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主要知识点
- 亚马逊项目合伙合同
- 兰溪市排水防涝提升雨污管网修复改造初步设计文本
- 即兴表演(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4解析: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练(解析版)
-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车辆火灾应急处置
- 快递进港客服培训课件
- 给志愿者培训
- 2023年贵州黔东南州州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