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山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柏山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柏山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柏山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案_第4页
柏山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面的旋转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了解点的移动可以得到线,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柱的基本特2、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讨论等活动,初步体会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课件展示1、点动成线如果把这个小球看成是一点,则它运动的轨迹形成了什么?(平移成直线,旋转成曲线)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吗?板书:点动成线2、线动成面如果把这枝笔看成是一条线,则它运线动成面3、面动成体如果把这本数学书看成是一个长方形,则它是怎么运动的呢?(旋转)板书。旋转大家能举出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P2第1、2题)小结:看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与面动成体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的旋转。1、以前我们学习过则平面图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2、这些平面图形旋转后会形成什么立体图形呢?3、大家刚才说得对不对呢?现在我们来动手做一做。每组拿出准备好的平面图形,请大家选择好以哪条线为轴旋转后装在棒子上,然后旋转,最后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出示成果汇报卡)4、小组活动,操作记录5、同学们,我们就做到这,谁来汇报一下。学生哪个小组还有补充?根据刚才这些同学的汇报,你又想说些什么?A、不同的平面图形,旋转的立体图形是不一样的。B、不同的平面图形,也能旋转出同样的立体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圆和半圆、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C、同一个平面图形,按照不用的边为轴,旋转出的立体图形也是不一样的。6、小结:看!同一个长方形以不同的轴旋转可以形成圆柱体。象三角形和梯形以不同的边为轴可以旋转出不同的立体图形。7、在这些立体图形里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现在请大家拿出盒子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它们的特征。圆柱的特征:(2)认识圆柱的高,并会测量圆柱的高。如果没有学生探究这个问题,教师要示范两个底面大小差不多的圆柱,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高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的距离叫做高)。问: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测量圆柱的高吗?圆柱有多少条高?(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的长度相等。)量一量你带来的圆柱的高是多少?(1)由一个底面(圆)、一个侧面(曲面)组导学调整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你能说一说你现在知道了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特征吗?4、说一说,认一认。课本第3页,让学生再次系统地看一看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拿一个你准备好的圆柱和圆锥,同桌互相说一说它们各部分的名称。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的直观图,为什么会画成这样?看来同学们对圆柱体和圆锥体已经很熟悉了,那接下来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1、实物判断:是不是圆柱体?说明理由.四、总结同学们,看!我们的数学世界多么丰富多彩啊!简单今后让我们继续多观察、多操作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吧!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则大家说说侧面是怎样做成的?(说出自己的做法)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研究圆柱侧面积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2.观察对比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黑板上)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十底面积×2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IIr×h 的圆柱纸盒用此法展开)研究圆柱表面积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纸盒用料多少。2、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十底面积×23、演示: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4、算一算尝试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圆柱的侧面面积要知道哪两个条件?A、分组讨论,合作完成。B、交流评价,比一比。C、教师评价小结。5、试一试。师:同学们已经研究出求圆柱的表面积的方法啦,那能不能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呢?几部分组成?②学生讨论交流,自主探究。自己试做一下。③找两位不同结果(75和76)的同学板演。④评价小结:概括“进一法”。三、实际应用1、填空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高第二种情况是因为(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宽就是圆柱的()长方形的面积=()×面周长)底面周长)2、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一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高(图中的单位:厘米)底面周长导学调整48求出圆柱的表面积四、回顾全课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与其计算方2、能够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的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的问题教学难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1、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有什么关系?2、侧面积怎样计算?3、表面积怎样计算?4、一个圆柱,底面周长94。2厘米,高25厘米,求1、如图,压路机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请看着书上的图,说说压路机前面的圆柱,底面在哪?高在哪?求压路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师:是指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3、制作一个底面直径20厘米,长50厘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铁皮?通风管有什么特征?计算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圆柱的的什么?导学调整漆一个油桐大约需要多少防锈油漆?(结果保留两位油漆)求需要多少油漆就是求圆柱形油桐的什么?注意: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一般都采用进一法进行保留。薯片盒的侧面包装?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先求侧面积)再求什么?(再求1平方米里面包含了几个侧面积)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教学目标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教学难点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一、复习导入:1、老师这里有几个立体图形,你们能求出它们的体积吗?<出示长方体>这是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宽×高),还可以是(底面积*高)。<出示正方体>这是一个(立方体),立方体的体积公式是(棱长的三次方),还可以是(底面积×高)。<出示圆柱体>这是一个(圆柱体),它的体积?2、好,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的体积”<这个课题“圆柱的体积”,能不能也根据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注意你在说猜1、学生合作验证猜想。2、交流汇报3、教师利用教具演示讲解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方(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①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②长方体的底面积、高分别与圆柱的底面积、高有什么关系?×高=(半径×π)×半径×高=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板书:V=Sh四、巩固练习:1、我们虽然找到了圆柱的体积公式,但还不是真正的成功。我们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会用知识,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学过的各种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才是我们读书的根本。下面我们就来利用所学来解决一些问题,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2、基本练习:根据公式思考需要哪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r和h,d和h,C和h。根据学生提出的要求,给出相应的量,学生试做,板演,学生自己讲解解题思路。3、比较练习:先计算,再找不同一根圆柱形钢材长4米,横截面的直径是2厘米,每立方厘米钢重7.8克。导学调整这根钢材重是多少克?学生先试做,然后比较这道题与前面的题有什么不同?(1)单位问题(2)所求问题(3)用词问题将一个棱长为8厘米的立方体圆柱的体积是多少?(学生试做后,出示对应图,帮助理解)5、综合知识练习:请用不同的方法来做做看一个长80厘米的圆柱形外直径10厘米。求这个空心钢管的体积是多少?即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学生齐读公式)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练习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理解物体容积的概念教学难点能灵活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1、长、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什么公式进行计算?(课件演示)2、一个底面直径是14厘米,高是20厘米的杯能装下3000毫升的牛奶多少杯?要求能装多少杯牛奶,必须先求什么?3、一个装满稻谷的圆柱形粮屯,底面面积为2平方米,高为80厘米。每立方米稻谷约重600千克,这个粮屯存放的稻谷约重多少千克?通过读题,你发现了什么?(要换算单位)要求这个粮屯能存放多少稻谷,必须先求什么?(先求体积)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4分米,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2分米,高4分米。这两个立体图哪个面积大?为什么?5、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把一块铁块放入这个容器中,水面上升2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导学调整这个铁块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系?求铁块的体积就是求什么?6、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4米。1)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3)如果把它截成三段小圆柱,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分米?7、一个圆柱形水桶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底面积是7。5平方分米,装了3/4桶水。水面高多少分米?要求水面的高,必须先求什么?教后反思教学内容圆柱体积变式练习课教学目标不是很理解,设计题组练习,用实验直观方法让学生理解变式求圆柱体积、逆向求高、等体积转换的运用。教学重点进行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等体积转换计算,逆教学难点理解求物体的体积即求圆柱的体积,利用等体积写出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设计时导学调整引入:在平时的作业和测验中发现同学对变式求圆柱体积和不同立体图形的等体积转换不是很理解,出现的错误也比较多,为了突破这些知识难点,今天特意上一节圆柱体积变式练习课。一、复习:形应用题应该注意什么?(板书)1、在一个底面面积是78.5cm的圆柱形容器,放入一个马铃薯后水面上升了2cm,这个马铃薯的体积是多少?2、在一个底面直径是10cm的圆柱形容器装有7cm高的水,放入一个马铃薯后水面上升到9cm,这个马铃薯的体积是多少?(想一想:如果把马铃薯拿出水面会怎样?)3、在一个底面直径是10cm,高10cm的圆柱形容器内放入水,水面高8cm。把一个马铃薯浸没在水中,水满后还溢出50毫升的水。马铃薯的体积是多少?4、在一个底面直径是8cm,高12cm的圆柱形容器里放着一铁块,拿出后水面降低了5cm,这铁块的体积是多少?导学调整积,用容器的底面积乘水升高的高度。三、即时练习(1)一个底面边长是10cm,高10cm的正方形容器内放入6cm的水,把水全部倒入一个底面直径是10cm,高10cm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多少cm?(得数保留整数。)(2)用一个底面直径是5cm,高6cm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满水,全部倒入一个底面直径是10cm,高10cm的圆柱形容器内,水面高多少cm?等体积情况下求高的方法:用等体积的等量关系,设高为未知数,列出方程解答四、检测:一个底面直径是10cm,高10cm的圆柱形容器内放入8cm的水,把这些水全部倒入一个长是2.5dm,宽4cm的长方体容器中,水面高多少cm?(用方程解)通过这节练习课,你对圆柱的体积有关计算和应用意的地方可以与同学分享吗?联系实际生活,编2个题组:变式求圆柱体积的解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泉州市柏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教学内容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0北二田左n口名刀油左学顺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体积、容积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表面积和圆柱体积计算,运用这些知识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将这部分知识进行综合练习。(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10厘米,高20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选择正确答案(1)一只铁皮水桶能装水多少升是求水桶的()A.侧面积B.表面积C.容积D.体积桶的()A.侧面积B.表面积C.容积D.体积(3)做一节圆柱形铁皮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是求通风管的()A.侧面积B.表面积C.容积D.体积(4)求一段圆柱形钢条有多少立方米是求它的A.侧面积B.表面积C.容积D.体积三、综合练习1.判断题:(4)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都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42、选择①一个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后,()A表面积不变,体积不变;B表面积变大,体积不变;C表面积变大,体积变大。4、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8米,池深3米,如果在方米?水池修好后能盛水多少升?三、拓展延伸五、达标检测1、填一填①圆柱的表面有()个面,它的底面是有()个,侧面是()面,有()个。②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后有可能得到()③圆柱的体积跟它的()有关,计算公式用字立方米,问水池有多深?3、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3分米,高5分米,它的侧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4、一个长6分米的圆柱形钢材,切割成2节小圆柱体后,表面积增加了20平方厘米。每立方厘米钢重7.8克,这两节钢材共重多少克?六、课堂总结六、布置作业把一张长16cm、宽8cm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纸筒,这个圆柱形纸筒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导学调整1、做一个圆柱形金鱼缸,底面半径是3dm、高5dm①做这个金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得数保留整数)②这个鱼缸能装水多少千克?(1L水重1kg)2、两块同样的铁皮,长3米,宽1.8米,小王以长为高、小张以宽为高分别做成两个圆柱形,加上底,就做成了两个不同的油桶,请问两个油桶装油一样多吗?如果不一样,哪个油桶装油多一些?(π取3)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泉州市柏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识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新能教学重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一)联系生活,激趣设疑1.激趣引入师:同学们,去年夏天我和杜晶莹到西湖公园,那里的风景可真美,就是天气有点热,我们决定买冰柱形的,2元一支;一种圆锥形的0.5元一支。杜晶莹想了很久,不知买哪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冰淇淋,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她吗?2.引入新知(这时学生争论不休)生1:他应该买圆柱形的,圆柱形容量多些。生2:他应该买圆锥形的那种,因为那种经济些。生3:我们不能盲目下决定,不要看其外形,圆柱形哪种虽然多些,但它比较贵,圆锥形那种少一些,但它生4: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对,我们应该算出圆柱形那种和圆锥形那种的容量各是多少,也就是要算出它们体积是多少才能决定。圆柱形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呢?(这位学生不停地摸头脑)师:同学们都很棒,为了帮助杜晶莹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好吗?(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猜想。师:根据自己学习的内容,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生:不可能,因为圆柱的体积是“底面积×高”,而圆锥的形状与圆柱的形状虽然有相同的地方(底面是圆形,也有一定的高度),但圆锥的上部是尖尖的,而圆柱上部也是一个圆形。生:我认为“圆锥的体积肯定与圆柱的体积”有一定2.实验验证猜想。师:好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全班一齐:想)现在老师请你们拿出各自准备的学具,每4一、实验目的:研究圆锥的体积公式二、实验步骤(1)比较圆锥、圆柱的底和高;(2)在圆锥里装满沙,再倒入圆柱内,倒几次才能正好把圆柱倒满;圆锥、圆柱的特性次数师:能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生1:我们用圆锥盛满沙子往与它等底等高圆锥里倒了三次才倒完,这说明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的三分之一。生2:我们用圆锥盛沙子往与它等底不等高圆柱里倒5生3:我们用圆锥盛沙子往与它等高不等底圆柱里倒7(1)师:根据实验,你们一定有办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生1:我们把圆锥体积用字母“V”表示,所以V=1/3sh生2:这个公式中有两个字母“V”不能正确表示出由于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V=1/3sh(教师板书)。师:这位同学真棒,下面还有同学看着这个公式用一句话叙述一遍吗?(2)提问“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句话对吗?生2:不对,因为圆柱和圆锥不是等底等高(全班鼓掌表示赞同)师:我们知道了怎样求圆锥的体积,则假如圆柱形冰淇淋和圆锥形的冰淇淋是等底等高,你们说大头儿子买哪种合算呢?(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答案师:所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3)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三)巩固练习求出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或圆柱)的体积。师:根据已知圆柱的体积,乘以1/3就可求出与它等底也就是可以利用圆柱体积公式“V柱=S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V锥=1/3Sh”。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师: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底面积不是直接已知,还会求圆锥的体积吗?1、求下列圆锥的体积:(板演订正)2.填空:导学调整(1)圆柱圆锥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是87立方厘米,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若圆锥的体积是34立(2)一个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高6分米的圆柱,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如果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削去部分的体积是立方米,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是()。数保留整数)。(四)评价体验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能告诉老师吗?(五)探究延伸如何测量一个鸡蛋的体积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泉州市柏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复习课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能应用圆锥体积解决一些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一、复习:(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2)底面积4平方米,高1.5米。2.提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圆锥体积V=二、新授(一)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关系1、理解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的关系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1个圆柱体积等于3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等底等高时,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比是3:1等底等高时,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比是1:3练习:(1)等底等高的圆锥比圆柱少()(2)等底等高的圆柱比圆锥多()(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掉的部分是(4)一个圆柱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5)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6)一个圆柱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和是144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7)一个圆柱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差是144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8)一个圆柱的体积是6立方分米,比与它等底等高(9)一个圆柱体的体积和底面积与一个圆锥体分别相等,圆锥体的高是圆柱体高的()(10)一个圆柱体的体积和高与一个圆锥体分别相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圆锥体底面积的()在建筑工地上,有一个近似圆锥形的沙堆,测得底面直径是6米,高是1.8米,每立方米沙约重1.7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1.已知什么?要求什么?2.要想求出这堆沙约重多少吨?必须先求什么?3.根据已知条件,你会求圆锥形沙堆的体积吗?4.请学生4人小组先商量一下解题的步骤,试练在随堂5.讲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沙堆的底面积(2)沙堆的体积(3)沙的重量6.小结:要求圆锥形物体的重量,我们是怎样去想的?已知直径和高,怎样求圆锥的体积?练习:P14第5题米,圆锥的高是多少米表示出计算黄沙体积的算式,再将圆柱里面的黄沙全部倒入长方体内,同样要求学生用算式表示这时黄沙的体积(不知道的数据用X表示),最后让学生求出长用黄沙表示稻谷,长方体内铺一层黄沙,让学生用算式表示出计算黄沙体积的算式,再将长方体里面的黄沙全部倒入圆锥,同样要求学生用算式表示这时黄沙的体积(不知道的数据用X表示),最后让学生求出圆锥里面黄沙的高度。三、巩固练习:1、在一个直径是20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放入一个底面半径3里米的圆锥形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这是水面上升0.3厘米。圆锥形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在一个底面半径是1米圆柱形粮囤中,粮囤中稻谷的高是多少米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4.一个圆锥形碎石堆,底面直径是2米,高是1.2米。(1)每立方米碎石约重2吨,这堆碎石约重多少吨?(2)如果把这堆碎石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5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长?5.判断下面的圆锥与哪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单位:cm)寸6.一个近似圆锥形的麦堆,底面周长12.56米,高1.2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750千克,这堆小麦重多少千克?导学调整7.一个长方体容器,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装满水后将水全部倒入一个高6厘米的圆锥形的容器内刚好装满。这个圆锥形容器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半径是1.4分米,高5分米,做这样一个油桶需要多少铁皮?这个圆柱形油桶可以盛汽油多少升?(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整理复习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圆柱圆锥的特点,求圆柱圆锥的体积教学难点形成表象,建立空间观念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一、整理(1)圆柱圆柱的特点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圆柱表面积圆柱的体积V=Sh圆锥的体积V=1/3Sh二、板书设计:特征圆柱侧面积各部分名称体积V=1/3Sh整理和复习各部分名称表面积=两个底面积十一个体积V=Sh特征导学调整三、练习。1、快速抢答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2分米,高6分米。给这个水桶加个盖,是求()给这个水桶加个箍,是求()给这个水桶的外面涂上油漆,是求()这个水桶能装多少水,是求()2、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31.4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3、一个高为5厘米的圆柱,如果它的高增加3厘米,它的表面积增加18.84平方厘米,原圆柱的体积是多少?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变化的量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活动一:观察并回答。 年龄出生时6个月周岁2周岁6周岁10周岁观察表中所反映的内容,搞清楚表中所涉与的量是哪两个量?观察后请回答。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3、说一说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小结:小明的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2—6岁和6---10岁是体重的增长高峰。说明这两个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4、体重一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吗?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体重和年龄是一组相关联的量。但体重的增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适当控制自己的体重。活动二: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圈中25时表示次日凌暴1时)导学调整图中所反映的两个变化的量是哪两个?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同桌两人观察并思考,得出结论后,记录在书上,然后再在全一天中,骆驼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骆驼的体温有什么变化变化的规律吗?活动三:某地的一位学生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有如下的近似关系。成发理蝉样成发理蝉样十弟用承材神时的载障中分之数,人子0仿地道与计肆气,幼地人子1、全班展示,交流。2、你还发现生活中有哪两个量之间具有变化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四人小组交流你收集到的信息,选派代表请举例说明3、你还发现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中有哪些量之间具有变化的关系?全课小结:今天我们研究的两个量都是相关联它们之间在变化的时候都具有一定的关系。下一节课我们将深入研究具有相关联的两个量,在变化时有相同的变化特征,这样的知识在数学上的应用。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正比例教学目标1.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教学重点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教学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活动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一)情境一:1、观察图,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填入表格中。请根据你的观察,把数据填在表中。2、填完表以后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是否有关系?它们的变化分别有怎样的规律?规律相同吗?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积一边长的比是边长,是一个不确定的值。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时间/时I2345678路程/干米902、请把下表填写完整。说说你发现的规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质量1十克9876543虚付的钱数7元3、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也就是单价)相同。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则我们说路程和时间(2)购买苹果应付的钱数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四)想一想:呢?为什么?小明的年龄/6789岁爸爸的年龄/岁(2)父子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3)爸爸的年龄=小明的年龄+26。虽然小明岁数增加,爸爸岁数也增加,但是小明岁数与爸爸岁数的比值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父导学调整与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在老师的小结中感受并总结正比例关系的特征活动二:练一练。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2)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3)宽不变,长方形的周长与长。2、根据下表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值,判断当底是6厘米的时候,它们是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平行四边影的面积/cm612824303、买邮票的枚数与应付的钱数成正比例吗?填写表格。先填写表格,再说明理由买几秋?买面值8角的邮票买几秋?买面值8角的邮票买邮票的应付的枚数!杖钱数/元 4 4、找一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例子。5、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说理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泉州市柏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教学内容正比例练习教学目标1、会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教学重点会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教学难点会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二、目标导学,出示学习目标1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1)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2)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3)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4)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2、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2)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自己思考,再同桌交流,然后电脑出示.1.判断x和y是否成正比例2.判断m和n是否成正比例如果7a=8b,则a和b()。导学调整如果m+8=n,则m和n()3.选择A.把一根铁丝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截成的段数和每段(1)成正比例(2)不成比例B.修一幢楼房,参加修建的工人数与所修天数()。(1)成正比例(2)不成比例C.长方体底面积一定,它的高和体积()(1)成正比例(2)不成比例(3).房间地面面积一定,房间里的人数和每人所占(4).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体重。课时优化设计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画一画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2.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教学重点能画表示成正比例关系的图教学难点发现正比例关系图的特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做正比例关系?请举例说明。2、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键是什么?3、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1)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2)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1、画图。(1)请大家把课本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学生独立完成)(2)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两个量成正比例)(3)能否用图来表示它们这种关系呢?先观察下你准备怎样观察?(指导学生观纵轴、横轴各表示什么?每一个小格代表的数量是多少……)(4)下面我们分小组来观察,并完成第(1)~(3)题,要求:(A)先自己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交流;(B)有困难的话可以举手寻求帮助;(小组活动开始,教师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同时有针对性地帮助有困难的小组。)(5)请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导学调整(6)根据表格请说说其他各点的意思?(7)问:刚才大家发现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什么会在同一条直线上呢?(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8)思考:既然绘出的是一条直线,是不是找出两点就可以画图像了?2、活动二:试一试。大家学得都很起劲,接下去我要检验一下,大家有没(1)在教材图中描点表示两个表格中的数量关系。(学生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中描点)(2)然后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3、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三)巩固练习试着在教材P22第(1)题的图中描点表示上表中的数量关系,并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反比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认识反比例教学难点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一、复习1、什么是正比例的量?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二、导入新课利用反义词来导入今天研究的课题。今天研究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三、进行新课情境(一)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与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法表中和是12,一个加数随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乘法表中积是12,一个乘数随另一个乘数的变化而变化。情境(二)让学生把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的表填完整,当速度发生变化时,时间怎样变化?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独立观察,思考,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写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一定)导学调整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乘积(路程)一定情境(三)先观察25页第3题的表格多少?你有什么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写出关系式:每杯果汁量×杯数=果汗总量(一定)5、以上两个情境中有什么共同点?反比例意义。活动四:想一想P26页第1、2、3题关系式:X×Y=K(一定)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泉州市柏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教学内容反比例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反会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学难点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1.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今天,我们进行练习(板书:2.你知道哪些有关反比例的知识板书:意义、字母表示:xy=k(一定)二、基本练习1.观察下面三个表(1)表1中的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哪种量是一定的?每天烧煤量和烧的天数成什么比例?为什么?每天烧煤量(kg)204050100(2)表2中的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哪种量是一定的?用去的煤和剩下煤的吨数成比例吗?为什么?(3)表3中的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哪种量是一定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成什么比例?为什么?2.判断成什么比例?三、解决问题1.巩固练习如果要4时到达,每时需要行驶多少千米?(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会列式解答吗?试试看。还可以怎么解?(引导学生用反比例知识解答)2.用比例知识解答(1)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2)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m2要用618块砖。如果铺24m2,要用多少块砖?导学调整反比例是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四、变式提高练习五、全课小结哪些疑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正、反比例综合练习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二、目标导学:出示目标,学生默读三、学法指导(一)提问: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2、正、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二)练习1、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在变化过程中,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就()。A.扩大B.缩小C.不变化(2)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在变化时的规律是它们的(3)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A.成正比例B.不成正比例(4)一堆煤,已烧的吨数和剩下的吨数()。A.成正比例B.不成正比例A.随着扩大B.随着缩小C.不变(6)成反比例的两种量变化的规律是它们的()一定。A.和B.差C.积D.商A.成反比例B.不成反比例A.成反比例B.不成反比例(3)总人数一定,每行的人数和行数(4)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5)一个人的体重和他的身高.(7)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8)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C一定,A和B成()比例B一定,A和C成()比例A一定,B和C成()比例AB=k+2(k一定)导学调整四、目标检测1、三角形的底一定,面积和高2、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3、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平方4、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和油的重量(二)在单价、数量和总价中()一定,()和()成()比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泉州市柏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教学内容观察与探究教学目标2、渗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初步教学重点动手操作,用图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利用图进一步认识反比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长方形面积一定,长与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二、新课呈现27页情境表用x、y表示面积为24cm²的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长,3、长和宽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长扩大,宽关系式:长×宽=长方形面积(一定)4、图上的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吗三、小结:谈收获四、课堂练习(一)、填空底面周长一定时,导学调整()和()成()比例;当()一定时,()和()成()比例;当()一定时,()和()成()比例。2.在被除数、除数、商这三种量中,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当()一定时,()当()一定时,()和()成()比例;当()一定时,()和()成()比例;当()一定时,()和()成()比例。(二)、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1.每袋大米的重量一定,袋数与总重量。2.用同一规格的地砖铺地,铺地的面积和地砖的块数。3.班级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4.在同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6.人的体重与他的饮食量。7.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泉州市柏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教学内容图形的放缩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教学难点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1、笑笑:图中的长与实际的长的比量多少?图中的宽与实际的宽的比是多少?2、淘气:图中的长与宽的比是多少?小结3、他们都是按相同的比来画,所以都画得二、画一画探究活动P28引导学生把原来的长和宽按3:2扩大。小组交流后,独立操作,教师指导导学调整三、练习设计完成教材29页:探究活动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比例尺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教学重点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二、思考、讨论我家的房屋平面图1、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导学调整4、P30页第4题,怎样求窗户的图上距离?P31页第2题,自己尝试独立完成。教师对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比例尺练习教学目标1、是学生对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进一步明确。2、对比例尺的应用在复习的基础上达到巩固和提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意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数值比例尺举例说明1:20000(又可写成分数形式)比例尺分类线段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应用二、比例尺的应用三种基本类型练习1、在平面图上量得小明家离学校3米。小明家到学校实际距离60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2、在一幅比例尺为1:2000的平面图上量得小明家3、明家离学校60米,在一幅比例尺为1:2000的平面图上,量得小明家离学校多少厘米?一。2的教学,学生汇报多种方法,有列比例,有根据倍导学调整又根据比例迟求法的变形式列出除法算式……交流哪种方法最为保险?突出求比例尺的关系式。哪种方法最为方便快捷?突出根据倍数关系列式方小结:只要记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在1、填空(略)2、选择(略)3、解决问题1、先要量出图上距离,根据图上提供的比例尺求出相应的实际距离。2、学校花卉基地是一块长1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地,请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把示意图画在纸上,并标出图上面积的四分之一用来摆放班级花卉。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泉州市柏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练习二教学目标能根据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教学重点弄清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判断成正、反比例的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说明:这节二、基本知识练习1.回忆正、反比例意义,比例尺的意义。提问:什么叫做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做反比例关系例关系:=k(一定)反比例关系:x×y=k(一定)分别板书:比值一定成正比例乘积一定成反比例)2练习二第2题先写出下表数量的数量关系式,再判断各成什么比指名学生口答数量关系式并板书,再回答成什么比三、综合练习1.做练习二第1题。先让学生写出三个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式,再在课本上写出。小导学调整黑板出示第1题,让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指出:像这样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有一种量一定,另两2.做练习二第3题。的关系式,你能找出哪几种比例关系,找出来后再告3.做练习二第4题。四、延伸练习下面数量成什么关系你能列出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1)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200千米。每小时行50千米,4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0千米,2.5小时到达。(2)某工厂3小时织布1800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织布x米。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这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2.能根据这两个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这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教学难点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活动一、请你对你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并与同学交流。1.将前两个单元所涉与的重要概念和公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整理并与同学交流。2.根据已学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3.汇报,全班展示。活动二、根据学到的知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尝试解决,逼供与同伴交流。1.学生提出问题。3.教师做讲解。活动三、练一练1.完成37页第1题:(2)汇报,集体订正。2.完成37页第2题:(2)汇报,说想法。3.完成37页第3题:4.完成37页第4题:(2)独立列式解答。5.用铁皮制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与底面半径的比是2:1,制这个油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桶的容积是多少升?(1)理解题意(2)根据高与底面半径的比可以求出高(3)独立计算(4)汇报,集体交流。6.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是15.7米,高是1.8米。这个麦堆的体积是多少?(1)读题,说说从题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7.你能求出这个透明胶带的体积吗?8.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哪些成正比例,哪些成反比例?(1)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2)圆锥的高一定,它的体积和第面积。(3)做20道计算题,做对的题数与做错的题独立判断,汇报并说想法。9.完成38页第9题:比例?(2)独立计算解决问题。导学调整(3)汇报,交流。10.完成39页第10题:(1)独立填表。(2)观察表。11.完成39页11题:流。12.完成39页第12题:(3)汇报得出:现价与原价成正比例。13.完成39页13题:(1)先计算(2)尝试画图(3)汇报交流(4)展示课后小结:通过整理与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那些问题?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泉州市柏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复习内容数的认识复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扩充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党生活中的作田会田数来表示重物并进行六流复习重点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复习难点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六年的数学学习即将结束,同学们学习得怎么样?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同学们在2分的时间内完成,看哪些同学能圆满地完成。试卷,然后答卷)附:测试题目1、请你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请在试卷左上角2、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成为了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3、5千克煤发电12度,每度电需要()千克煤,每千克煤能发电()度。4、按要求,填一填。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用百分鼓表示是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用百分鼓表示是用百分数表示是5、当a是()时,分数a/9是真分数,当a6、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时,30分钟可以走全程的几分之几?(详细写出你的思考过程)7、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以上6道题目,只完成第1题。完成的同学请不要出声,静静地等待2分钟的到来,好吗?点儿!时间到!现在我了解一下,谁按要求完成的请举手!(没人举手)啊?不会吧,怎么一个同学也没有做完?谁能说一说现在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从“小测试”活动中我们再次感受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希望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大家能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二)创设情境,自主整理。刚才我们进行了一个测试,看来审清题目的确很重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图,比一比看谁最细心?这个图片熟悉吗?这个图片是我们五年级数学课本上的一幅图,请你认真再观察这幅图,图中有哪些数?枪于卖枪于卖毯子5.8元你能把这些数分分类吗?百分数”。分类后,教师追问:除了黑板上的这些数,回顾一下这些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自己独立想一想,你会如何整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给4分钟的时间,每个小组整理出一份你们满意的“知识树”。学生展示汇报。调研时学生现场整理的“知识树”:有限小数有限小数小数循环小数(带分数)真分数自然数百分数自然数负整数真分数假分数无限小数0循环小数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强调:(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最大)。远古时代,人们在狩猎、捕鱼和采集果实的劳动选古我,力了记下措物的事少,人叶用4子成精阅记执选古我,力了记下措物的事少,人叶用4子成精阅记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横式:请你认真阅读课本41的内容,说一说现在你有什么收获?通过刚才的展示,我发现我们班的确是很棒的!现在请大家完成第2—6题,时间为2分钟。你认为哪个题目需要老师帮助?一、填空。导学调整1、十五万九千零四十写作(),改写成用“万”做单2、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合数是3、小数点左边第五位是()位,小数点右边第二4、将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3、负6摄氏度写作-6摄氏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又有什么收获与体会?板书设计复习内容整数复习目标2、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了解3、回顾有关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巩固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复习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意义复习难点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呈现学生熟悉、生动、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帮助学生对整数意义、表示、比较大小、实际应用等有个全面认识,使学生学到知识更加系统化,并能综合运用这些信息不仅体现了数的应用,也体现了正整数的不中有哪些数,你知道他们的具体意义吗?”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数的具体意义。鼓励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表示1234这个数,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过的表示正整数的各种方式,从多角度再次理解十进制计数导学调整在学生举例时,教师应注意引导举例的普遍性。引信息4:0的妙用。“O”进行全面再认识。信息5:关于倍数和因数,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你整理一下。整理倍数和因数的内容。信息6: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同学解释1万有多大、二、全课总结帮助学生感受达数的含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复习内容整数复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应用上节所归纳的知识,巩固所学内2、在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复习重点应用上节所归纳的知识复习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审视生活课前准备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一、可以利用小组竞赛形式展开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二、关于各个习题的说明第2题:对于比较大小,学生可能选择不同的策略;第3题:借助“小红家5月份收支情况”这一具体情境复习正负数的意义。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结余虽然是问号题,但教师应鼓励学生借助经验尝试第4题:本题复习了公因数、公倍数等内容。在3和5的公倍数的时候,注意是有范围的。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设定范围,体会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以将要估计的东西导学调整分成基本相等的几份,通过数一份的数量从而对总数进行估计。教师应鼓励学生交流这种方法,并应用这种方法从事其他的一些估计活动,方法只要合理,数三、布置作业让学生了解一些其他记数系统,并进一步认识到十进制的优越性,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泉州市柏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复习内容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复习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认识百分2、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转4、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ム复习重点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认识百分数;能认、读、写小复习难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生成知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的的测量一步体会引入分数和小数的必要性,沟通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再次经历分数、小数产生的过程,感受其产生的必要性,同时进一步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实际动手量一量,并二、把抽象的分数生活化、具体化。除法、比的关系联系起来。的经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全班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分数、除法和比的意义与联系。)导学调整(2)我喝了一杯饮料的。结合具体的例子说一说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比、除法之间的关系。四、复习十进制计数法体验数位顺序表的逐步扩充过程;在整理了数位顺序表以后,通过对整数和小数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回教后反思复习内容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复习目标2、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在观察、对比、交流复习重点学生用数学语言讲解思路和过程复习难点学生用数学语言讲解思路和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师生共同回顾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的相关知识二、巩固与应用第1题目的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再次复习分数、小第2题:课前布置为好,课中找学生汇报,课后展示第3题:复习分数的意义第4题进一步复习分数的意义,学生的答案正确都应鼓励。教师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习题。导学调整注意学生思路、语言表达能力。复习比的意义,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比的意义。第7题: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是如三、全课总结1、学情总结2、知识总结板书设计复习内容常见的量复习目标复习重点在实际生活中体验量的作用复习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识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一、回顾与交流习兴趣,然后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能在实际问题中,回顾这些量与其单位,举例说明1时意义,有助于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和时间单位的(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单位现实情境,注重亲自体验单位的实际意义。)二、巩固与应用呈现课本三道练习题考导学调整第3题:复习有关时间的计算,只要用离开起点站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想法?板书设计复习内容运算的意义复习目标2、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复习重点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复习难点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第一题:这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四则预算的意义。在第一场景中,学生可以提出“两位同学一共折了多少用加法和减法加以解决。在第二场景中,学生可以提出“一共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并用乘法加以解决。在第三场景中,学生可以提出“扎礼品盒、蝴蝶结分在第四场景中,学生可以提出“每个小组有多少人”第二题导学调整第三题这是对于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互逆关系的回顾、教材引领学生通过举例来说明的。教学时,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回顾,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第四题二、课堂小结:我们学过哪些运算?每一种运算有什么含义?教后反思复习内容运算的意义复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习重点运用所学知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说明复习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准备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一、巩固与应用完成课本“巩固与应用”1、2、3、4题第1题2006年第15届亚运会奖牌榜单位:枚排名代表团金牌银牌铜牌总数1中国2韩国3日本(1)请将上表补充完整。(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尝试解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第2题打计费问题生活中学生常常在用。创设这样一个导学调整第3题为支援灾区的学生学习,实验小学开展了捐书活动。四年级捐120本,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捐60本,六年级捐的本数是五年级的3倍。(1)五、六年级各捐多少本?(2)五年级捐书的本数是四年级的几倍?(3)六年级捐书的本数正好是二年级的5北,二年级捐书多少本?(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与前面的问题正好相反,此题是鼓励学生根据算式,目的是鼓励学生找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加深理解各种运算的意义。教学时,由于有前面学习的基础,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就可以了,再交流时应注意尽可能全面地提出运用各种运算的例子。二、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泉州市柏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复习内容估算复习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结识估算的过程。复习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难点养成估算习惯,发展估算“直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一、回顾与交流情境一:在生活中、学习中那些时候要用到估算呢?请总结一下。学生1:买东西的时候要估算带的钱购买几件商以有利于人们对运算结果有大致了解,计算之后的估(减少学生运算中的错误,培养学生对运算结果负责的态度)学校组织六年级同学看电影。班级六一班六二班六三班六四班六五班六六班人数/人希望影院能容纳300人。东方影院能容纳235人。(1)估一估应该去哪个影院看电影。(2)估一估六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并与同伴交流估算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引导学生通过说明估算的过程为自己的结论作出合理的问题需要讨论应该去哪个影院,对于东方影院,可以将6个班的学生数去尾,都看成40,40×6=240是六年级的学生数超过了240,因此不能去东方影院;对于希望影院,可以将6个班的学生数进一(看成50),50×6=300,也就是六年级学生数不够300,因此应该二、巩固与应用第1题对于大约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估算策略,如:168+288=170+290=460(元)。学生的估对于“1000元够吗”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实际问第2题这是一道乘法或除法估算的题目,目的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学生可能有不同的估算策略,如:49×30<50×30=1500<1528,所以打不完。第3题第4题利用估算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巩固估算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时,学生有可能习惯第5题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同时进一步体会数之间的关系。淘气将被除数估大,除数估小,所以估算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大;笑笑奖被除数估小,除数估三、课堂小结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用过估算,你是怎么估算的?五、数学万花筒出示课本“数学万花筒”则估算结果是导学调整否有一个标准,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在数学中,估算出结果的数量级是重要的,因此。教材安排了有关数量级的阅读材料。教学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泉州市柏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复习内容计算与应用复习目标1、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与混合运算。2、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合理性进行判断。复习重点提高计算能力复习难点在交流和反思中改掉计算毛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一、回顾与交流第1、2题数、分数的加、减、乘、除法是怎样算的,交流各种行计算的基础,教学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鼓励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第3题引导学生对自己以往学习中经常出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和回顾,说说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课前整理,课上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错误,并整理出错误类型,最后在全班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和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第4题导学调整第5题二、课堂小结学生整理自己经常错的题目,说一说计算中应该注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复习内容计算与应用复习目标1、加强计算基本功,养成自觉检查的好习惯。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比例尺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尝试名刀出日五复习重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复习难点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导学调整一、巩固与应用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下面的3个问题,其中第(2)题计算用电量是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可以把第(1)题答案中的5第4题: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路程长所用时间必然也要多。第5题买7本《儿童歌谣》还剩下钱,但买8本不够,所以只能买7本。第6题第7题:要求学生利用小数乘、除法解决问第8题如果有的学生直接想到的只要付2千克茶叶的0.2千克茶叶是赠送的,直接用9×84=392(元),也是可以的。第9题(1)要考虑到每个年级的师生人数,平均每批去229人。(2)关于每批人数怎样安排的问题,鼓励学生设计安排的策略,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用以下的策略:将各年级的师生人数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最多人数的年纪与最少人数的年级安排在一起,即五年级与一年级一起去;把次多的与次少的安排在一起,即六年级与二年级一起去;最后三、四年级安排在一起,可以一次搭配成功。(3)五年级与一年级:(130+88)×2.5+(4+6)×5=595(元)六年级与二年级:(124+95)×2.5+(4+6)×5=597.5(元)三年级与四年级:(106+114)×2.5+(4+6)×5=600(元)(4)设计派车方案时,可以按照第(2)题的安学生的答案只要合理都应鼓励。67×2=134(元);480÷3×2=320(元)第12题第13题:关于国债利息的计算不计利息税,3000×3.14%×3+3000=3282.6(元)导学调整第14题6+7=13,小(1)班得到195×(6/13)=90(个),大(1)班得到195×(7/13)=105(个)第15题第16题(1)2400米长的马路在图上应画40cm(2)计算实际面积时可以先分别计算出长方形实际的长和宽,再求出实际面积,结果为1800平方二、课堂小结通过练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教后反思复习内容运算律复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并能够用字母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发展思维的灵活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复习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复习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2课时导学调整一、复习导入。1、我们学过了哪些有关整数的运算律?(用提问的方式复习)1、回顾和总结学过的整数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3)乘法交换律(4)乘法结合律(5)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c+bc2、用多种方式验证这些运算律。(完成58页第1题的第2小题,由学生自告奋勇回答书上的题目,由其他全体学生判断正确与否),3、认识到整数运算律在小数、分数运算中仍然成立。(完成58页导学调整第2题,四人小组合作,互相举例说明,然后推选代表到讲台上展示)4、感受在数系的扩充过程中,人们总是希望在新的数系中运算律能尽量地成立。(1)出示58页第3题(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自己通过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