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ritedownyourtitleandplanningcontenthere.BUYUNAVIATION第三课时小麦主要病害及防治-1BUYUNAVIATION一、小麦主要病害及防治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二、小麦白粉病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症状小麦白粉病病部最初:出现1-2mm大小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层的厚度可达2mm左右后期:白粉状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至淡褐色,并散出许多黄褐色至黑褐色的小粒点,叶片发生褪绿、发黄乃至枯死病菌以分生孢子阶段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小麦上侵染繁殖或以潜育状态渡过夏季发病规律小麦白粉病夏季病菌通过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越夏以分生孢子形态越冬冬季以菌丝体潜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影响小麦白粉病小麦呼吸作用提高,蒸腾强度增加,光合效率降低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小麦叶片早枯,分蘖和成穗率降低,籽粒量下降防治措施小麦白粉病选用抗病丰产品种麦收后及时铲除各种场合的自生小麦,消灭初期侵染源应用药剂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小麦赤霉病症状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湿度大时,病部均可见粉红色霉层影响小麦赤霉病千综合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色泽灰暗,商品价值降低人畜食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导致怀孕母畜中毒后流产发病区域小麦赤霉病中国南方冬麦区,如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川滇冬麦区和华南冬麦区等地经常流行危害东北三江平原春麦区在多雨年份流行成灾以多雨潮湿的温带发生最为严重防治方法小麦赤霉病选用抗菌品种药剂拌种化学防治苗腐症状小麦赤霉病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的病菌侵染所致芽变褐,根冠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幼苗死亡茎基腐症状小麦赤霉病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致全株枯死秆腐小麦赤霉病多发于穗下第一、二节初期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穗腐小麦赤霉病初期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小的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扩大至整个小穗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病斑上密生子囊壳;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发病规律小麦赤霉病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病菌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4-28℃,最低8℃,最高32℃最适相对湿度8O%-100%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25℃分生孢子产生速度最快的气温为25℃防治措施小麦赤霉病深耕灭茬,追肥不宜过晚选用抗耐避病品种喷施内吸长效性杀菌剂,严格掌掘扬花前后的雨水情况BUYUNAVIATION步云登月智能创新咨询热线:0531-8889816318653167917公司地址:济南市高新区药谷1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04年智能物流系统研发与实施合同
- 2024年度艺术品采购与销售合同
- 2024年度医疗设备采购与使用合同协议(医疗器械)
- 2024年度版权购买合同:某音乐平台购买海量音乐版权3篇
- 2024年度保险合同:某企业为员工购买团体保险
- 《黄金实战宝典》课件
- 《铅笔淡彩画法》课件
- 2024年度建筑工程合同终止协议2篇
- 《钾素营养与钾肥》课件
- 2024年度电气设备租赁与运营承包合同2篇
- 煤矿复工复产培训课件
- 2023年6月新高考英语天津卷(第二次)基础词汇积累
- 高风险作业培训课件
- 幼儿音乐节奏培训课件
- 2024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限公司招聘88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飞飞自动打怪脚本
- 血栓风险评估及个体化干预(遗传性易栓症风险基因检测)
- 认知各个层次的内涵
- 华为OLT设备新开与相关操作手册
- 稀有气体行业发展趋势
- 关于夏商周法律性质的几点思考以曾宪义教授的《中国法制史》为主要参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