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_第1页
【含答案】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_第2页
【含答案】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_第3页
【含答案】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_第4页
【含答案】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合作交流、评估”等。某课外学习小组的张勤同学交流了下面的疑问:如图所示,如果将两个一次性纸杯的杯口向上轻轻叠套起来,用手轻握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气,里面纸杯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丁强同学回答:“可能向上跳出,可能压得更紧,也可能静止不动”。丁强同学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要素。其他同学将张勤的疑问进行实际操作,发现“里面纸杯向上跳出”,这又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要素(以上两空均选填题中给定的要素番号)。2.我们在媒体上常常可以看到“两地车程1小时”之类的说法,学了物理之后你认为这样的说法对吗?.“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成功对接后,“神舟十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3.舰载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的。舰载机起飞时和航空母舰运动的方向相同。为保证顺利起飞,风向也起到关键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沿正确的风向起飞可以增大飞机相对(选填“空气”或“航空母舰”)的速度。4.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1=18.82cm、L2=18.83cm、L3=17.28cm、L4=18.81cm、L5=18.80cm、L6=18.805cm。(1)其中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写错,该数据是;(2)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该数据是;(3)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5.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s内通过的路程.从v-t图象中可看出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能利用这一点很方便的计算出路程.小明同学在笔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从出发到20s这段时间内他通过的路程是m,在120s这一时刻他距出发点m.6.人们交谈时,传播声音的介质是;“土电话”传播声音的介质是;水中的鱼能听到岸上人的脚步声,是由传播的。(以上填“固体”、“液体”或“气体”)7.(1)小明和同学们用鼓来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他们在鼓面上撒了一些泡沫颗粒,先用鼓槌轻轻敲击,发现泡沫颗粒跳起的高度比较(选填“高”或“低”),同时听到的鼓声比较弱;接着重重敲击鼓面,听到的鼓声变强了。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有关,该因素越大,响度。接着他们又换用锣、音叉、橡皮筋等重复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换用不同的声源多次实验的好处是。(2)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50s内振动了35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因为这种声音是(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8.小李同学身高170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cm。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9.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的位置(填甲或乙).10.如图,这是英国物理学家利用三棱镜做的光的实验,实验说明太阳光是由色光混合而成的。二、单选题1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词句优美,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B.“我自仰头朝天望,天高月色照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月羞躲云中”是以云为参照物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的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轴为参照物12.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A.日晷 B.沙漏 C.电子手表 D.铯原子钟三、多选题13.探究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往往先确定一个时间间隔,再分别测量在每段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下图是探究天鹅飞行时的速度,由图可知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3~6s时,天鹅飞行75m B.天鹅通过30m标杆处的速度一定为10m/sC.0~9s的平均速度是15m/s D.前6s天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四、单选题14.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过程中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在做加速运动B.乙车运动得比甲快C.在0~2min区间,甲车通过的路程长D.在0~4min区间,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15.题为《亚丁湾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最好用一层()A.半导体网 B.真空网 C.磁性物质网 D.金属物质网16.一艘探测船在经过某个海域距离相等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1.2秒、0.8秒、1.2秒、0.6秒、1.2秒,再求出海底与海平面间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 B.C. D.17.如图所示,小猫没有捉到鱼感到很困惑,这是()A.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B.由于光的反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深了C.由于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D.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18.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在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五、多选题19.如图是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所显示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乙和丙声音的响度不相同C.丙声音的音调最低D.丁声音属于噪声20.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整体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比铅笔还小的平面镜,铅笔在平面镜里仍成完整的像D.用一块木板放置在平面镜后的虚线处时,铅笔依然能在平面镜中成像六、作图题21.小明同学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小明同学的运动轨迹图像。七、填空题22.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与水面倾斜放置,一束光从水中垂直射到空气中,经平面镜反射后,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请将光路补充完整。()平镜面与水面的夹角。八、实验题23.小明做“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的过程如图甲所示.(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2)若秒表每格为1s,则在该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cm/s(3)该实验中,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v2.(填“”、“<”、“=”)(4)若在实验过程中,小明从小车开始运动时测量时间,他测量小车通过上半段的路程s1和通过全程的路程s2的方法如图乙所示,你认为小明测出的全程的平均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九、填空题24.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噪声的控制进行了探究。他们从发现到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走访等途径来收集数据,发现控制噪声污染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市区的主要干道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控制噪声方面已经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①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们戴上耳罩、耳塞等;②未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③在市区内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④积极搞好城市绿化;⑤采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1)由上述兴趣小组提供的材料分析论证,可以得出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其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填序号);(2)如图所示的设备反映了声音特征,显示数字的单位是;(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提出两条减少学校噪声干扰的合理化建议:①②。十、实验题25.小文同学通过以下的实验过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设计与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作光屏)竖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2)当一束光贴着左侧纸板沿AO方向射到O点时,在右侧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在纸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反射;(3)让光线逆着从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性.由(2)、(3)能发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5)再如图乙所示,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则右侧纸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提到新的问题】(4)、(5)中反射光线存在吗?若存在,射向哪个方向呢?是否还是与入射光线共面呢?【继续实验】在图乙中过O点垂直于镜面立一根铅笔OM,仍以(5)中那条入射光线为入射光线,将纸板再竖立起来旋转纸板,使入射光线与OM共面,再移开铅笔,此时在纸板同一平面上呈现出反射光线.【分析与论证】(1)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过入射点作与镜面垂直的一条直线(用虚线表示),我们物理学中把这根线叫做法线;(2)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评估与交流】探究出上述光的反射规律以后,小文同学在如图甲所示中作出了法线,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都是40°,于是继续补充光的反射规律,得出结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现请你对他这样得出的结论及正确性作出评价:(1);(2).十一、计算题26.宜昌礼让行人蔚然成风,礼让行人的规则是:如图的①②③是同宽度、同方向的三条车道,行人刚上车道①时,车道②内的机动车应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只有在行人通过车道②后,机动车方可从行人后方通行.(1)酒后驾驶会大大增加司机的反应时间(司机从看到行人到采取刹车措施前的时间),非常危险.某次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假设司机反应时间为0.5s,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m?(2)如图所示,行人正准备通过路口,步行速度为1.2m/s.一个车道宽3m,汽车距离斑马线15m,如果汽车不改变车道,车速不超过多少无需刹车礼让?27.如图,A是一辆装有超声测速装置的警车,正匀速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执勤,某时刻向前方360m处静止在路边的大卡车发射第一个超声波信号时,经过2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求:(1)从警车发射到接收到信号,声波通过的距离;(2)警车的速度;(3)某时刻有一辆速度为30m/s的小车刚好超越警车,行驶一段时间后警车距小车62m发出第二个信号,求警车从发射到接收到信号所用的时间。(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设警车和小汽车的速度都保持不变,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②④【详解】[1]“可能向上跳出,可能压得更紧,也可能静止不动”,这种说法是对杯子可能出现的现象作出猜测,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2]其他同学将张勤的疑问进行实际操作,发现“里面纸杯向上跳出”,是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进行实验环节。2.不对神舟十号【分析】(2)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详解】(1)由v=可知,在两地之间行驶所需时间与路程和速度都有关,不知道车辆的速度不能直接判断所需时间,故该说法错误;(2)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位置相对于“天宫一号”不变的“神舟十号”.3.静止空气【详解】[1]“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飞机上的座椅和飞行员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2]顺风时,飞机相对于空气的位置变化的慢些;逆风时,飞机相对于空气的位置变化的快些,所以沿正确的风向起飞可以增大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4.17.28cm18.805cm18.82cm【详解】(1)[1]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从六个测量结果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为17.8cm,L3=17.28cm与其它测量结果偏差太大,且末位为8,所以此数据是由于写错误造成的,应该舍去。(2)[2]从18.82cm、18.83cm、18.81cm、18.80cm四个数据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L6=18.805cm估读到了分度值的后二位,多估读的一位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个测量数据不合理。(3)[3]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正确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即这本作业本的长度为5.22080【详解】解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在数值上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即物体在2s内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知:0∼20s人做加速运动,他通过的路程为:s1=×20s×2m/s=20m;20s∼60s人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为:s2=vt=40s×2m/s=80m;60s∼80s人做减速运动,通过的路程为:s3=×20s×2m/s=20m;80s∼100s人向反方向做加速运动,通过的路程为:s4=−×20s×2m/s=−20m;100s∼120s人向反方向做减速运动,通过的路程为:s5=−×20s×2m/s=−20m.故在120s这一时刻他距出发点的距离:s=s1+s2+s3+s4+s5=20m+80m+20m−20m−20m=80m.6.气体固体液体【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1]人们交谈时,传播声音的介质是气体。[2]“土电话”传播声音的介质是固体。[3]水中的鱼能听到岸上人的脚步声,是由液体传播的。7.低振幅越大获得普遍规律7不能次声波【详解】(1)[1][2][3][4]在鼓面上撒了一些泡沫颗粒,先用鼓槌轻轻敲击,鼓的振幅小,泡沫颗粒跳起的高度比较低;接着重重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幅大,听到的鼓声变强了,这表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泡沫颗粒跳起的高度越高,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多次实验能防止偶然性的发生,获得普遍的规律。(2)[5][6][7]昆虫的翅膀在50s内振动了350次,翅膀振动的频率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7Hz不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这种声音是次声波,所以人不能听到。8.1707:20【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和像大小相等;小李同学的身高是170cm,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也是170cm。[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挂钟指针的实际情况,如下图可以看到挂钟的实际时间是7:20。9.折射乙【详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海市蜃楼和太阳的位置都是光的折射现象,太阳的实际位置比我们看到的太阳的像要低,所以实际位置是乙.10.牛顿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详解】[1][2][3]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实验说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11.A【详解】A.“轻舟”行驶过程中,船上的乘客随船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轻舟”是静止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月羞躲云中”意思是月亮是运动的,因为以云为参照物,月亮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是运动的,是相对于船来说的,是以船为参照物,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在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在地球上的人们也在“巡天”,以地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2.D【详解】ABCD.日晷

、沙漏属于古代的时间测量工具,测量比较粗略。电子手表属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测量工具。原子钟精准准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3.C【详解】A.3-6s时,天鹅飞行的距离为75m-30m=45m.故A错误;B.天鹅通过30m标杆处的平均速度v===10m/s,但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不一定是10m/s,故B错误;C.0~9s的平均速度===15m/s.故C正确;D.0~3s和3~6s内天鹅运动的时间相同,路程不同,所以前6s天鹅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14.D【详解】A.由图像可知,甲的图像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说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速度为对于乙,0~1min,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1~2min,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2~4min,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所以乙车在三个时间段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速度不同,故A错误;B.由A选项可知,0~1min和2~4min,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1~2min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B错误;C.由图像可知,0~2min甲的路程约为150m,乙的路程为200m,所以乙的路程长,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0~4min甲的平均速度为乙的平均速度为所以甲和乙在0~4min内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D。15.B【详解】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半导体、金属物质和磁性物质都是固体,都能传播声音;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应使用的是真空网。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6.B【详解】由“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1.2秒、0.8秒、1.2秒、0.6秒、1.2秒”可知,A、C、E三个位置超声波传播的时间相等且最长,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不变,由s=vt可得,超声波传播的距离相等且最远,故A、C、E三个位置所处深度相同,且最深;D点超声波传播的时间最短,只有0.6秒,所以D点所处深度最浅,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A【详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小猫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8.C【详解】科学结论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过程是对病毒株存活率影响因素的实际验证过程,所以属于科学探究的进行实验环节。故选C。19.AD【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甲和乙音调相同,故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和丙振幅相同,故乙和丙响度相同,故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图振动频率明显大于甲和乙振动的频率,因此丙声音的音调最高,故C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出,丁图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则振动,所以丁声音属于噪声,故D正确。故选AD。20.CD【详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所以当铅笔水平向右移动远离平面镜时,铅笔的像不变,故A错误;B.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的位置不变,故B错误;C.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不变,仍成完整的像,故C正确;D.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平面镜成虚像,故用一块木板放置在平面镜后的虚线处时,铅笔依然能在平面镜中成像,故D正确。故选CD。21.【详解】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可得可知,时间为t1=1s时,通过的路程为时间为t2=2s时,通过的路程为在图中描出这两点,作出图像如下: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它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平等于横轴的直线,在纵轴的3m/s处作横轴的平行线可可,如下图所示:22.45°【分析】光现象角度计算,光现象作图。【详解】[1][2]反射光线水平射出,即与入射光线垂直,由反射规律可知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则:。光路如图:【点睛】容易题.失分原因是:(1)作图不规范,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光线未标箭头;(2)不能根据题图确定出入射角的大小。23.小15.00<偏大【详解】(1)[1]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2)[2]由图知,通过上半段路程的时间t1=3s,上半段路程s1=45cm,则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15cm/s;(3)[3]下半段路程s2=45cm,则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22.5cm/s;所以,v1<v2,则在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4)[4]由于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需要利用全程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由图可知:全程的路程测量时将车的长度测量在内了,所以小车的路程测量值比实际路程大,根据v=可知测出的全程的平均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24.②③④⑤①响度dB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详解】(1)[1][2][3]①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们戴上耳罩、耳塞等,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②未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③在市区内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④积极搞好城市绿化,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⑤采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4][5]这种设备(噪声检测仪)反映了声音的强弱,即响度;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3)[6][7]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应设法减弱噪声,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等;关闭门窗,拉上窗帘。25.漫可逆在不能不能同一平面内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应描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应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避免结论具有偶然性【详解】(2)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