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1-T 806-2022_第1页
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1-T 806-2022_第2页
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1-T 806-2022_第3页
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1-T 806-2022_第4页
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1-T 806-20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16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806—2022

代替DB41/T806—2013

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22-04-07发布2022-07-05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80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41/T806-2013《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本文件与DB41/T806-2013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见1,见2013年版的1);

b)删除了部分引用文献(见2013年版的2);

c)增加了部分引用文献(见2);

d)更改了苹果轮纹病的定义(见3.1,见2013年版的3.1);

e)删除了综合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果实套袋防治的定义(见2013年版的3.2、3.3、3.4、

3.5);

f)增加了为害症状和发病规律(见4);

g)增加了防治原则(见5.1);

h)更改了农业防治(见5.2,见2013版的4.1);

i)增加了物理防治(见5.3);

j)增加了生物防治(见5.4);

k)更改了化学防治(见5.5,2013版的4.2);

l)化学防治方法由原来的文字表述更改为表格形式(见表1);

m)删除了果实贮藏期的防治(见2013版的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濮阳市林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俊芳、吉洪坤、吴亚冉、张严凡、赵宁宁、成濮生、侯珂芬、王磊、肖宝如、

李应华、姚彦平、李艳、魏鸿利、王保国、乔趁峰、张万东、常聚普、薛新权、景向方、李波、于利强、

张凯、杜霄霞、王继敏、刘建豪。

本文件所替代的历次版权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DB41/T806-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41/T806—2022

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防治技术和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苹果轮纹病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505水果套袋技术规程苹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苹果轮纹病

苹果轮纹病俗称粗皮病、轮纹烂果病,是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Moug.ExFr.)

Ces.EtdeNot.和粗皮葡萄座腔菌B.kuwatsukai(Hara)G.Y.Sun&E.Tanaka两种病原真菌侵染引

起的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并且在果实贮藏期可继续发病。

4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4.1为害症状

4.1.1果实

多在近成熟期和贮藏期发病。发病初期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褐色或红褐色水渍状小斑,渐扩大,呈

暗红褐色,具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其外缘有明显的淡色水渍圈,界线不清晰。后期果实变软、腐烂,

发出酸腐气味,并溢出茶褐色粘液。

4.1.2枝条

1

DB41/T806—2022

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褐色水渍状斑,渐扩大,形成圆形或扁圆形病瘤。病瘤质地坚硬,后期外

围病斑凹陷、龟裂、中间凸起,呈青灰至黑褐色,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器,出现黑色点粒。随树皮愈伤组

织的形成,病健交界处发生裂缝,病斑边缘翘起如马鞍状。

4.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果园内或果园周围带菌寄主病组织或病残体上越冬。病菌主

要通过雨水和空气传播,经气孔、皮孔、伤口侵入果实和枝条。越冬病菌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

在枝干病组织中可存活4a~5a。翌年春季,气温达到10℃以上时,病菌缓慢扩展。一般从4月中旬~

9月中旬病菌均可释放孢子侵染果实和枝条。在近成熟期(一般在7月中旬以后)果实开始发病,成熟期

达到田间发病高峰期,至贮藏1个月内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降低;4月下旬~8月是苹果轮纹病菌侵染

当年新梢的时期,其中4月下旬~5月下旬是侵染的高峰期,8月~9月降低。

轮纹病的发生与流行与气候、树势、栽培等密切相关,其中降雨与侵染、发病流行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般高温、多雨、多露、多雾的年份和地区发病重,冷凉、干旱年份和地区发病轻;土壤有机质偏少,

营养元素不平衡,土壤瘠薄发病重;不合理的连续环割、环剥,栽培过密,负载量过大等引起的营养不

良、树势弱,发病重。

5防治技术和方法

5.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本着安全、有效、经济、

简便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选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手段,实现减

药控害。

5.2农业防治

5.2.1清园

休眠期,结合修剪,清除果园的枯枝、病枝、落叶、病果,刮治枝干上的病瘤及老粗翘皮,收集后

科学处置,减少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源。冬季对果园进行20㎝~25㎝深耕,消灭越冬病原菌。

5.2.2树势调控

科学修剪,刻芽、环剥、拉枝要适度。合理疏果,控制适宜的负载量,保持稳定的树体营养水平,

提高抗病力。

5.2.3土肥水管理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施肥后及时浇水;雨季及时排水。

宜采用果园生草制,在果园内树行间种植毛叶苕子、箭舌豌豆、紫花苜蓿等。

施肥应按NY/T496的规定执行。如生产绿色果品应同时按NY/T394的规定执行。

5.3物理防治

5.3.1树干涂白

越冬前树干涂白。涂白剂配比为:生石灰﹕硫磺﹕动物油﹕食盐﹕水=1﹕0.5﹕0.5﹕0.5﹕8~10。

2

DB41/T806—2022

5.3.2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应按NY/T1505的规定执行。

5.4生物防治

防治枝干轮纹病,用0.6%苦·小檗碱杀菌剂3倍~7倍主干病斑涂抹或新梢喷雾防治。生长季节用0.4%

低聚糖素800倍液,或活菌数≧200亿/克的绿康威(内生芽孢杆菌)稀释700倍~750倍液,或3%中生菌

素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在花后7d~10d开始防治,每隔10d左右喷1次,共喷3~5次,与波尔

多液交替使用。

5.5化学防治

5.5.1药剂选择原则

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按GB/T8321(所有部分)、NY/T1276的规定执行。如生产绿色果品应同时按

NY/T393的规定执行。

5.5.2药剂选择和使用方法

化学防治推荐药剂和使用方法见表1。

表1化学防治推荐药剂和使用方法

防治时间推荐药剂和使用浓度使用间隔期使用方法

3波美度~5波美度石硫合剂对刮后的伤口、剪锯口涂抹

休眠期—

1.8%辛菌胺水剂30倍~50倍液喷淋,只使用1次

3波美度~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淋,只使用1次

1.8%辛菌胺水剂300~500倍液喷雾,只使用1次

萌芽前期—

25%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4000倍液

2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3000倍~4000倍液

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200倍液

幼果期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800倍液

7d~10d喷雾

(轻病果园)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

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800倍~1000倍液

42%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0倍~1200倍液

幼果期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300倍~700倍液

10d~15d花后3d~7d开始,喷雾

(重病果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0%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700倍

80%甲硫·腈菌唑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

果实膨大期至50%甲硫·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2000倍液

近成熟期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倍~2000倍液15d~20d喷雾,3次~5次

(套袋果园)86%波尔多液水分散粒剂400倍~600倍

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

3

DB41/T806—2022

表1化学防治推荐药剂和使用方法(续)

防治时间推荐药剂和使用浓度使用间隔期使用方法

80%甲硫·腈菌唑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

果实膨大期50%甲硫·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2000倍液

至近成熟期35%丙唑·多菌灵悬乳剂600倍~800倍10d~15d喷雾,5次~7次

(非套袋果园)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

86%波尔多液水分散粒剂400倍~600倍

注:1、严格按照使用浓度、使用方法等施药;2、杀菌剂要轮换使用;3、果实膨大后期,杀菌剂和波尔多液应交

替使用,全年喷波尔多液一般不超过3次;4、持续干旱条件下可适当延长喷药间隔期,中、大雨或连续降雨后

需要补喷药剂;5、喷药时,做到均匀、细致、周到,雨季喷药应加入助剂。

4

DB41/T80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41/T806-2013《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本文件与DB41/T806-2013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见1,见2013年版的1);

b)删除了部分引用文献(见2013年版的2);

c)增加了部分引用文献(见2);

d)更改了苹果轮纹病的定义(见3.1,见2013年版的3.1);

e)删除了综合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果实套袋防治的定义(见2013年版的3.2、3.3、3.4、

3.5);

f)增加了为害症状和发病规律(见4);

g)增加了防治原则(见5.1);

h)更改了农业防治(见5.2,见2013版的4.1);

i)增加了物理防治(见5.3);

j)增加了生物防治(见5.4);

k)更改了化学防治(见5.5,2013版的4.2);

l)化学防治方法由原来的文字表述更改为表格形式(见表1);

m)删除了果实贮藏期的防治(见2013版的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濮阳市林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俊芳、吉洪坤、吴亚冉、张严凡、赵宁宁、成濮生、侯珂芬、王磊、肖宝如、

李应华、姚彦平、李艳、魏鸿利、王保国、乔趁峰、张万东、常聚普、薛新权、景向方、李波、于利强、

张凯、杜霄霞、王继敏、刘建豪。

本文件所替代的历次版权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DB41/T806-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41/T806—20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