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时空坐标单元概览]方面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内容学造器物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民主义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仿行制度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新时期理论成果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主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本质上是吸收、融合工业文明的发展史,体现出由浅入深、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点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1|西学东渐(对应学生用书第227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同时,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2.目的: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3.概况(1)林则徐:设立译馆,组织人员翻译外文报刊和《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2)魏源:编写成《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4.影响(1)研究与介绍世界在知识界中蔚然成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2)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索,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二、体用之争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在解决内忧外患的争论中出现了“体用之争”。2.表现(1)洋务派的主张: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实现“自强”、“求富”。(2)顽固派的主张:坚守“夷夏”的精神堤防,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3.评价: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但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概念阐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能混为一谈。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三、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出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2.代表人物: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3.思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4.评价: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付诸实践。四、维新思想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西学知识的增长。2.代表人物(1)康有为:在广州设万木草堂;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2)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3)谭嗣同: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4)严复: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3.影响:它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易混辨析]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1)联系: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和进步的。(2)区别: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付诸行动,而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且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eq\a\vs4\al([教材补遗])1.顽固派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就如何解决内外矛盾问题产生意见分歧,从而形成了洋务派与顽固派。顽固派是一批对世界发展形势一无所知的极端腐朽的贵族、官僚,他们因循守旧,愚昧无知,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国事物,幻想恢复“闭关锁国”的局面。2.托古改制戊戌变法前,康有为为了否定封建经典,否定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变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3.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一千两百名举人于北京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理解—史料研习归纳]“中体西用”思想史料一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类别命题者试题①格致(自然科学)类龚照瑗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教育类刘坤一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治术类周馥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史料二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②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劝学篇》[史料解读]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体现的新思想①→体现了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方面的近代化特点史料二:张之洞的“体用”观点②→主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在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史料应用](1)史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提示: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体现:坚持纲常政教。(2)根据史料二,指出张之洞是如何看待“中学”与“西学”的;其目的是什么?提示:看待:中学为立国之本,西学为应对现实变化的权宜手段。目的:实现国家富强。[史论归纳]运用多种史学范式评价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1)从文明史范式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抗拒的矛盾心理,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2)从现代化史范式看,它冲击了“重农抑商”的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从整体史范式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从阶级斗争史(革命史)范式看,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是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史料一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①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②透露出叛逆色彩。——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史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③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史料三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④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史料解读]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①→康有为借助传统儒学宣传西学;②→康有为借助儒学否定君主专制史料二: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③→康有为借助儒家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改制等思想史料三:康有为宣传变法的特点和原因④→反映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借助“先王”是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提示:特点: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体现: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来宣扬变法”的目的和原因。提示:目的:减少变法的阻力。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儒家思想处于正统地位,运用它可以减少变法阻力。[史论归纳]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1.特点(1)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2)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3)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2.成因(1)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不能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2)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具有局限性。[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魏源则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表明()A.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B.“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C.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D.华夷观念被打破B[材料分别描述了林则徐和魏源两人的观点,不是表明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故A项错误;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仍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但魏源在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反映出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的长处,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故B项正确;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与魏源主张不符,故C项错误;魏源仍称西方为“夷”,可见没有打破华夷观念,故D项错误。]2.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这表明王韬()A.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B.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C.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D.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B[“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说明王韬没有认识到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的本质,即法在王上、议会是权力的中心,故A、C两项错误;王韬认为“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体现了古代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王韬主张保留君主,与卢梭的思想主张不同,故D项错误。]3.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关注西方科技C.坚持“中体西用” D.普遍接受西式教育B[根据材料中“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平弧三角”“64种化学物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人关注西方科技,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故A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没有体现,排除。]4.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指出:“自道咸以来,已稍知变法,然收效莫睹……不知全变之道。”这里康有为批评的是()【导学号:75740176】A.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A[根据材料叙述可知,此种思想开始于道光咸丰年间,且其不知全变之道,由此推测该思想为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中体西用”思想,故A项正确;君主立宪思想是康有为一派的主张,故B项错误;民主共和思想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实业救国主张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2|新文化运动(对应学生用书第230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1)政治: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实行黑暗统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2)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3)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主张进行思想革命。2.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3)指导思想: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4)主要阵地:《新青年》。(5)活动基地:蔡元培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表现与对其的评价内容表现评价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民主包括民主思想和民主理念;科学指科学思想、精神、科学技术与知识等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崇尚科学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革的主张;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推动了文学革命;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典范为新文化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文化载体,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文化平民化出现平民教育思潮,推广白话文推动了近代思想文化发展[轻巧识记]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积极性(1)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2)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3)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2.局限性(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2)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易误辨析]对新文化运动的性质认识不清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来讲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前期都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他们才演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成为无产阶级的代表。不能因为陈独秀、李大钊都是无产阶级的代表,就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教材补遗]__尊孔复古尊孔复古是指袁世凯为了称帝,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一场逆流运动。辛亥革命失败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并且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却做着皇帝美梦,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在思想领域大做文章。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国民政府临时大总统,文化领域的复古主义抬头。1914年,袁世凯为配合复辟帝制,加紧进行尊孔活动,大造社会舆论,这就是“尊孔复古”运动。1916年元旦,袁世凯正式称帝,改号洪宪。袁世凯机关算尽,在全国人们的反对声中,取消帝制。尊孔复古的逆流还直接引发了新文化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理解—史料研习归纳]维新派“尊孔”与新文化运动“排孔”史料一维新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1858-1927)和梁启超(1873-1929),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①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康有为和梁启超追求的并不是保持中国的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史料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②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史料解读]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康、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作用、目的①→维新运动领导人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史料二: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②→新文化运动中有人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代表人物陈独秀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概括说明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作用及变法的目的。提示: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作用:通过宣传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古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奠定了思想基础。目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变法是为了使中国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化社会。(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提示: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史论归纳]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命运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全面否定儒家的传统道德原因①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为减少变法的阻力。②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③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①北洋军阀企图利用孔子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③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目的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了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不足之处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全盘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实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史料一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①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陈独秀《复辟与尊孔》史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②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史料解读]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陈独秀对孔教的认识①→陈独秀认为孔教是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史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②→陈独秀以民主和科学作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史料应用](1)史料一反映出陈独秀对孔教的态度如何?真正目的是什么?提示:态度:认为孔教是阻碍中国实现真正民主政治的最大障碍。目的:必须排除孔教,解放思想,方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政治。(2)从史料二来看,新文化运动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具有怎样的作用?提示:变化: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作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史论归纳]新文化运动“新”的内涵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新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新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与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与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新成果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唯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这段话表明他()A.主张通过改良手段实现救亡图存B.鼓动青年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造C.致力于发动中心城市的工人暴动D.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B[材料中未体现陈独秀实现救亡图存的手段,故A项错误;“唯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说明陈独秀积极号召青年起来改造社会,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发动工人暴动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侧重发动青年,并未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故D项错误。]2.“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导学号:75740177】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樊篱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C.对推动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D.主张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转型D[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儒家文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不是政治方面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显然是批判辛亥革命,故C项错误;材料中“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的信息说明作者主张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以促进社会转型,故D项正确。]3.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承认人类有相爱互助之谊,却不主张这种情感以父兄、亲恩为基础,反对“自由平等只用之社会,而不能行之于家庭”。这说明陈独秀()A.否定儒家学说的现实价值B.强调个人自由平等与独立C.忽视父兄、亲恩等情感D.区别对待社会与家庭伦理B[材料未提及儒家学说的价值,故A项错误;材料中陈独秀强调自由平等观念在社会和家庭中同等适用,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出忽视父兄等情感,故C项错误;材料中陈独秀认为家庭和社会伦理应同等对待,故D项错误。]4.胡适将《新潮》与文艺复兴并称,显然是把新文化运动等同于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A.倡导个性解放与独立自主观念B.是一场彻底地反封建运动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A[题干中比较了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个性,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不是一场彻底地反封建运动,故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没有奠定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故D项错误。](对应学生用书第232页)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卷别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全国卷Ⅰ2013·维新思想与现代化;2015·康有为的儒学认识————全国卷Ⅱ2014·维新思想与服饰改革;2015·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2013·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全国卷Ⅲ2016·梁启超的“诗界革命”;2016·张之洞维护传统思想————全国卷2010·西学东渐;2010·教育的近代化;2012·“冲击—反应”模式考情分析在全国卷命题中,维新思想是高频考点,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涉及。试题强调能力立意,不拘泥于教材表述和教材结论,学科特色突出。加强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考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内涵、呼应现实热点问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等学科素养在试题中均有体现。因此,除了在备考中把握维新思想主干的同时,更要注意拓展知识,多角度的分析问题,提升学科素养。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主干知识迁移考1.(2015·全国卷Ⅱ)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康有为写作《新学伪经考》的目的。《新学伪经考》倡导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因此才会遭到清政府禁毁,故A项错误,C项正确。康有为把西方民主思想与儒家思想相融合,托古改制,利用孔子学说宣传变法,主要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故B、D两项错误。]西学东渐在全国卷高考命题中出现率较高,尤其是维新思想,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命题。试题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灵活性的取向,注重通过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考查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能力方法灵活考2.(2010·全国卷)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C[本题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本题题干体现了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日本新词”的变化,由来自中国到影响中国,这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日本自身的发展并为亚洲邻国提供启迪和经验。]3.(2010·全国卷)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D[本题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史料佐证”。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变法时期创办的近代新式学堂,但学生中却有大量的科举士人,这说明近代中国教育仍然保留了大量传统因素,更体现了近代中国教育的转型特征。]全国卷在本讲中的命题,注重采用“提供新材料,设定新情境,考查新问题”的方式进行命制,材料的选择、情境的设置和问题的设定主要依据历史学的发展趋势、新的科研成果、高校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结合,从能力目标出发确定立意。历史价值观引领考4.(2016·全国卷Ⅲ)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C[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时代背景认识“诗界革命”的作用。“诗界革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梁启超等人发起的诗歌改良运动。题干中这首诗创作的背景是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诗歌中蕴涵着振兴中华民族、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说明“诗界革命”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故选C项;倡导民主革命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A项;推动白话文运动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B项;在甲午战争以前,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已经出现,排除D项。]5.(2016·全国卷Ⅲ)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D[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末新政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题干中这些新名词蕴含着革命思想,张之洞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禁止使用这些新名词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故D项符合题意;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只是表象,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B两项;反对向西方学习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西学东渐更是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情感。高考历史试题以全新的视角来认识西学东渐,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对应学生用书第233页)思想解放彰显社会进步[学术前沿][热点关注]每次重大社会变革都会有思想解放先行,或者说社会变革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如果没有思想解放或不解放思想,社会变革是不会成功和彻底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今天的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做到解放思想、怎样实现思想解放,这是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低利率借款合同范本大全
- 2024年代理贴牌代加工合同范本
- 2024年冲床来料加工厂合同范本
- 山东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传染病病禽的治疗和扑杀
- 违规募捐行为分类及法律问题分析报告 2024年11月修订
- 基础护理疼痛护理
- 中医科鼻炎治疗方案
- 三基基础护理基础知识
- 医疗文件的书写要求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精美课件
- 第五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金融科技概论(第二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金属材料名称常用基础术语
- 题目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数形结合思想
- 交叉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 压裂工程技术及安全环保措施
- 125碘粒子知情同意书
- 英语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共4页)
- 幕墙工程量自动计算结果表格
- 海湾控制器CAN总线联网调试说明(共26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