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区县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区县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区县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区县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区县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区县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不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是()A.统计麋鹿保护区内雌雄麋鹿的比例 B.研究大黄鱼性早熟对出生率的影响C.调查繁殖季节某条河流中鱼类的迁入量 D.估算一片草地中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数量2.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有关“媒介”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媒介”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B.该“媒介”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该“媒介”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细胞的代谢产物不参与该“媒介”的形成和维持3.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树/平米)2018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A.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它两个草原B.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表中数据C.表中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4.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股四头肌的肌梭,受刺激的神经末梢会发生神经冲动,从而导致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完成膝跳反射,该反射的反射弧如下图所示。该反射发生的过程中需要中间神经元的参与,依据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中间神经元可分为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刺激A点与刺激肌梭都能产生相同的效应但不全是膝跳反射B.做过膝跳反射测试的同学,可通过大脑皮层抑制反射的发生C.刺激A引起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下一神经元的膜电位不变D.刺激A点后,B点膜外电位由正变负再变正5.下列关于动物行为产生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在动物行为的形成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同等重要的B.在动物行为的形成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有一定的作用,而以激素调节为主C.在动物行为的形成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有一定的作用,而以神经调节为主D.在动物行为的形成中,神经调节有重要作用而激素调节没有影响6.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 B.都需要供给ATPC.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8.(10分)探究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表。测定项目生长素浓度(10﹣6mol/L)050100150200主根长度(相对值)10.90.70.50.3侧根数目(个)46863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__(极性/非极性)运输。(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时,_______(促进/抑制)生长侧根,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会_____(促进/抑制)主根伸长。(3)某同学由于操作疏忽,未对某浓度生长素溶液做标记,用该生长素溶液作用于菊花幼苗后侧根的数目是6,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生长素溶液______(处理)后作用于插条,若_____,则生长素浓度为150×l0﹣6mol/L;反之则生长素浓度为50×10﹣6mol/L。9.(10分)如图甲是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睾丸酮(雄性激素)的调节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可知,在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细胞间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种)等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2)睾丸酮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图乙中abcd过程体现了雄性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调节。(3)研究表明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吸毒者进行了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作了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组别平均年龄吸毒史吸毒量LH(mlu/mL)FSH(mlu/mL)睾丸酮(mlu/mL)吸毒者23岁4年1.4g/d1.452.874.09健康人23岁——4.666.66.69据表可知,吸毒者会减弱的过程是图乙中的_________(请填图中字母)。为了确定吸毒者睾丸酮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引起的,可对其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定其睾丸酮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10.(10分)研究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有助于了解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下图甲和乙是人体内与胰岛素分泌相关的两种调节过程,其中①~④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GIP是一种葡萄糖依赖信号分子。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的信号分子除胰高血糖素外,还有_____。(2)除图乙所示外,胰岛素还可通过促进_____,使血糖浓度进一步降低。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浆中胰岛素水平会更高,原因是_____。(3)研究表明,CIP在高血糖水平下可显著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在低血糖水平下不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请用以下材料验证GIP的上述作用,完善实验设计思路。实验材料及用具:CIP溶液、饥饿的健康小鼠若干、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必需的检测设备。实验设计思路:①取饥饿的健康小鼠若干均分为3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测定胰岛素浓度并作记录;②分别向甲、乙、丙组小鼠静脉注射等量的_____;③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丙组小鼠的_____。11.(1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而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试管底物和试剂实验条件甲1cm3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37℃水浴乙1cm3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70℃水浴丙1cm3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0℃水浴(1)与胃蛋白酶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2)该实验中,pH属于_____变量,所以三支试管的pH应_____。(3)甲乙丙三只试管中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试管。如将实验的材料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4)若某同学直接选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其中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详解】A、统计麋鹿保护区内雌雄麋鹿的比例属于种群特征:性别比例,A错误;B、研究大黄鱼性早熟对出生率的影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问题,B错误;C、调查繁殖季节某条河流中鱼类的迁入量,鱼类不是同一种群,所以这不是研究种群水平上的问题,C正确;D、估算一片草地中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数量属于种群密度的问题,D错误。故选C。2、C【解析】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3、内环境稳态的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该“媒介”指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A错误;B、该“媒介”指内环境,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正确;D、CO2是机体代谢产物,参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且CO2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D错误。故选C。3、C【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荒漠草原的旱生植物种数比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多,故C正确,A和D中无法比较,样方法需要随机取样,故B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4、C【解析】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点位于传入神经元上,B点位于传出神经元上。【详解】A、刺激A处,会导致伸肌收缩,屈肌舒张,但由于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正确;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也受大脑皮层控制,B正确;C、刺激A引起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下一神经元的膜电位会发生相应改变,C错误;D、刺激A点后,兴奋通过突触传递到B(传出神经),使B兴奋,B点膜外电位由正变负再变正,D正确。故选C。5、C【解析】【详解】在动物行为的调节中,神经调节一般占主导地位,激素调节一般是生命活动调节的辅助方式,很多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的受神经系统的调控,而某些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A、B、D错误。故选C,6、C【解析】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属于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A错误;协助扩散不需要ATP,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B错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的共同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正确;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有毛(2).黄肉(3).DDff,ddFf,ddFF(4).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5).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6).ddFF,ddFf【解析】(1)由实验1: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可判断有毛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皮无毛的遗传因子均为纯合的;由实验3:白肉A与黄肉C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可判断黄肉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肉白色的遗传因子均为纯合的。(2)依据实验1中的白肉A与黄肉B杂交,子一代黄肉与白肉的比为1:1,可判断亲本B关于果肉颜色的遗传因子为杂合的。结合(1)的分析可推知: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遗传因子组合分别为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B的遗传因子组合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遗传因子组合及比例为ddFF:ddFf:ddff=1:2:1,所以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综上分析可推知:实验3中的子代的遗传因子组合均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D_F_):有毛白肉(D_ff):无毛黄肉(ddF_):无毛白肉(ddff)=9:3:3:1。(5)实验2中的无毛黄肉B(ddFf)和无毛黄肉C(ddFF)杂交,子代的遗传因子组合为ddFf和ddFF两种,均表现为无毛黄肉。8、①.非极性②.促进③.抑制④.适当稀释⑤.生根数目大于6【解析】根据不同浓度下主根长度、侧根数目与生长素浓度为0时的比较,可判断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还是抑制。据表可知,促进侧根生成的最适浓度在50×l0-6mol/L~150×l0-6mol/L之间。【详解】(1)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它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据表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50×l0-6mol/L时,与生长素浓度为0时相比,侧根数目增加,但主根长度减小,说明该浓度促进侧根生成,但抑制主根伸长。(3)若某同学由于操作疏忽,未对某浓度生长素溶液做标记,用该生长素溶液作用于菊花幼苗后侧根的数目是6,据表可知该溶液的浓度为150×l0-6mol/L或50×l0-6mol/L,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生长素溶液适当稀释后作用于插条,根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若生根数目大于6,则该生长素溶液原浓度为150×l0-6mol/L;若生根数目小于6,则该生长素溶液原浓度为50×l0-6mol/L。【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考查对生长素作用、运输、作用特点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生长素的作用:是调节生命活动,而不是催化生化反应。(2)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当生长素溶液浓度超过最适浓度时,促进作用减弱,但稀释该溶液后,浓度更接近最适浓度,促进作用会增强。9、①.激素、神经递质、免疫活性物质②.固醇类(脂质)③.分级和(负)反馈④.bcd⑤.补充LH和FSH到健康人(正常)水平【解析】1、析图甲:血液运输激素作用于免疫细胞,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2、分析图乙:图乙表示下丘脑、垂体、睾丸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详解】(1)分析图甲可知:图中的有关信息分子有随血液运输的激素、神经细胞产生的神经递质、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等。(2)睾丸酮是由睾丸分泌的,为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图乙中的abc过程体现了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LH和FSH作用于睾丸分泌睾丸酮,故睾丸酮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d过程体现了雄性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下丘脑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3)分析表中各种数据可以推知,吸毒者与正常人相比,LH、FSH、睾丸酮的含量都会下降,这几种物质的产生过程为图乙中的b、c过程,d过程为负反馈调节,也会减弱;为了确定吸毒者睾丸酮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引起的,可将体内LH和FSH补充至正常人水平:如果睾丸受损,则睾丸酮分泌仍然不足,如果睾丸正常,睾丸酮的分泌正常,因此可以根据睾丸酮的分泌量来判断。【点睛】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并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0、(1)葡萄糖、神经递质(2)①.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进入肝和肌肉并合成糖原②.口服葡萄糖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的GIP还能促进胰岛素分泌(3)①.GIP溶液、高浓度葡萄糖溶液、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和GIP溶液②.胰岛素平均浓度【解析】1、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枢纽,其主要功能有:感受兴奋、传导兴奋、作为血糖、体温、水盐平衡的中枢及内分泌功能。2、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3、据图乙分析: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使该细胞分泌胰岛素,GIP和胰岛素通过结构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图中结构1~4是细胞膜上与不同的信息分子结合的受体.【小问1详解】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图中作用于胰岛B细胞并影响其分泌活动的物质有葡萄糖、神经递质(A传出神经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小问2详解】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据图可知,胰岛素可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进入肝脏和骨骼肌细胞并合成糖原。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高,原因是口服葡萄糖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的GIP还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小问3详解】设计实验验证GIP在高血糖水平下可显著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在低血糖水平下不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该实验自变量为给大鼠注射物质是否含有GIP和是否高血糖条件,因变量为胰岛素浓度。据此可得出实验思路:①取饥饿的健康小鼠若干均分为3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测定胰岛素浓度并作记录;②甲组静脉注射适量GIP溶液,乙组静脉注射等量高浓度葡萄糖溶液,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