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会理县第一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会理县第一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会理县第一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会理县第一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会理县第一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会理县第一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一般可以通过取样调查的方法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地下部分分层会影响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B.可以确定数量多的物种就是群落中的优势种C.目测估计法用于个体较大、数量有限的物种的统计D.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热的特性设计诱虫器2.某精原细胞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如图中所示的染色体易位,则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异常精细胞所占比例可能为()A.1/4或3/4B.1/2或1C.1/4或1/2D.1/4或13.建设绿色“一路一带”,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上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因为叶片无法合成生长素,故而可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C.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同时还受基因组控制和环境影响D.掐尖留芽可使侧芽合成生长素运输到根尖、促进根生长,从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4.细胞内生物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B.内质网通过折叠成网状并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C.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来增大膜面积D.高尔基体通过分泌小泡来增大膜面积5.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乳酸菌发酵的初期,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助B.进入乳酸菌发酵的中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C.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D.进入发酵中期,泡菜坛内各种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6.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分别是A.糖类、水 B.脂质、无机盐 C.蛋白质、水 D.蛋白质、纤维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请根据回答下列问题。(1)A过程是__________的________作用。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____________过程(用图中字母代号表示)。(2)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3)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与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进行。(4)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是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的。8.(10分)下图是人体中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④代表不同的调节过程,A--G代表不同的细胞或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天气寒冷时D可分泌_______通过作用于E再促进F分泌甲状腺激素,使机体产热增加,此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_______调节。通常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甲状腺激素,以维持甲状腺激素的动态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构C在反射弧中是_______。A、B两种细胞中,_______细胞是G(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的靶细胞。(3)人在寒冷环境下比在炎热环境下更容易集中精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更高。从寒冷条件下机体神经与激素调节的联系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D还能分泌_______激素调节水盐平衡,该激素能促进______________重吸收水。9.(10分)绿萝是较好的室内装饰植物之一,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影响绿萝生根的因素,他们以某一正常生长的绿萝枝条(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材料分别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营养素b及二者的混合液处理枝条进行了A、B、C三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组B组C组无叶枝条3330有叶枝条29331(1)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处理枝条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写出两种)等。(3)A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量差别很大,而C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基本一致,最可能的原因推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绿萝的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细胞分裂素,而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10.(10分)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牧场类型,分布于此的高原鼢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数量过多对草地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1)研究人员采用多种措施对高原鼢鼠进行防治,效果如表。人工捕杀措施主要是通过提高种群的________控制高原鼢鼠的种群数量;造林整地是通过降低________实现降低种群密度的目的。为使防治效果达到最佳,往往采用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根据下表,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组合方案是________。不同防治措施对高原鼢鼠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单位:只/hm2)造林整地药物治理人工捕杀整地方式整治前整治后药物种类整治前整治后捕杀月份整治前整治后块状7060药物A62245月53.3336.67鱼鳞状6755药物B57348月6148.33水平沟7254药物C5837对照69174对照54141(2)高原鼢鼠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图1为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及植物组成。高原鼢鼠所属的群落类型为________,群落恢复过程中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演替。在第3~6年阶段,群落内“其它一年生植物”的生物量占比呈现________的趋势,说明在演替的过程中________。(3)为研究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者对某地区进行了区域划分,图2中CK(对照)、A、B、C、D表示不同土丘密度的区域,“点”表示土丘。图3表示演替至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结果显示________,表明高原鼢鼠对群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4)基于上述研究及种间关系等,写出两点高原鼢鼠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________。11.(15分)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是目的基因获取的常用方法之一。现有目的基因“X基因”,它是DNA分子上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若要用PCR技术特异性地拷贝“X基因”,需在PCR反应中加入两种引物,两种引物及其与模板链的结合位置如图1所示。经4轮循环后产物中有五种不同的DNA分子,如图2所示。(1)目的基因的获取除利用PCR技术扩增外,还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其中从________文库获取的目的基因中不含有启动子。(2)PCR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PCR扩增的过程一般是: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________,该过程在细胞内也可利用________酶实现。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________完成。(3)经4轮循环后,图2中⑤所示的DNA分子数分别占DNA分子总数的比例为________。(4)研究者利用4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酶切后的产物连接时,目的基因上SalⅠ切割产生的末端应与质粒上________切割产生的末端相连接。连接完成后,该连接点________(能/不能)被这两种限制酶中的某一种切割。(5)与使用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相比,同时用两种限制酶切割(黏性末端不同),其优点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一般不适合直接采用样方法,身体微小,也不适合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因此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其统计方法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详解】A、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会为动物创造不同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从而导致动物也出现分层现,A正确;B、一般而言,群落中常有一个或几个生物种群大量控制能流,其数量、大小以及在食物链中的地位强烈影响着其他物种的栖境,这样的物种称为群落的优势种,B错误;C、个体较大、数量有限的物种的统计一般采用记名计算法,C错误;D、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热的特性设计诱虫器,D错误。故选A。2、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2与3移向一极,则产生的异常配子占1/2,若2与4移向一极,则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详解】图中2号和3号染色体发生了易位,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有两种组合情况,即1和3、2和4或1和4、2和3。(1)若1和3、2和4自由组合,则产生的四个精子均异常,即异常精细胞所占比例1;(2)若1和4、2和3自由组合,则1和4所在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细胞正常,而2和3所在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细胞均异常,即异常精细胞所占比例为1/2。综上所述,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异常精细胞所占比例可能为1/2或1,B正确。故选B。【点睛】该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能根据题中信息判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类型,再判断异常精子所占的比例。3、A【解析】对沙柳掐尖留芽,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所以顶芽部位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其生长,而侧芽部位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侧芽的生长,可见,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成熟叶片产生的生长素极少,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消耗,有利于沙柳的成活,B错误;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C错误;掐尖留芽可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的生长,但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能运输到茎的接近根的基部,不能运输到根尖,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形态学上端),运往“根近茎端”(形态学下端),D错误。4、D【解析】生物膜主要有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导致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正是由于丰富的生物膜系统上附着着多种多样的酶,各种化学反应得以有序而高效的进行。在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方面,生物膜系统也发挥重要作用。【详解】A、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A正确;B、内质网通过折叠成网状并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增大膜面积,B正确;C、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C正确;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小泡而减少了高尔基体的膜面积,产生的小泡通过与细胞膜融合增大了细胞膜的面积,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生物膜系统的意义,对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生物膜系统的意义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5、D【解析】在发酵初期,乳酸菌较少,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泡菜坛内微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表现为种间斗争,A正确;进入乳酸菌发酵的中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B正确;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C正确;在发酵中期几乎都是乳酸菌,其他微生物的含量很少,而乳酸菌分泌的乳酸等物质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存,所以其他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D错误。6、C【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详解】细胞内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无机物是水,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分解者②.分解③.B、C④.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绿色植物⑤.CO2⑥.CO2⑦.能量流动⑧.物质循环⑨.能量流动【解析】图示为碳循环过程,生物群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无机环境中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10%~20%。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详解】(1)A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A过程的本质是呼吸作用,BC过程也是呼吸作用,故本质相同的有动物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2)图中身缺少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绿色植物的箭头。(3)碳在无机环境中以CO2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一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物质循环始终与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进行。(4)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这四种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个整体。【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考查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分级③.甲状腺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与受体结合后被分解)④.感受器⑤.B⑥.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较高,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⑦.抗利尿(激素)⑧.肾小管和集合管【解析】题图分析,表示人体中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AB表示两种靶细胞,C表示感受器,D表示下丘脑,E表示垂体,F表示腺体,G表示内分泌细胞。【详解】(1)寒冷环境下,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E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F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使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由于甲状腺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甲状腺激素,以维持甲状腺激素的动态平衡。(2)结构C在反射弧中是感受器。A、B两种细胞中,B细胞是G(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A、B两种细胞中只有B上存在与该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3)人在寒冷环境下比在炎热环境下更容易集中精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更高,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4)在水盐平衡调节中,图中的D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维持机体水盐平衡。【点睛】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9、①.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人工合成,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②.处理枝条的试剂、枝条是否有叶(或枝条种类③.浸泡法、沾蘸法④.有叶枝条可能会产生与营养素b有类似作用的物质⑤.细胞的伸长⑥.细胞的分裂【解析】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影响绿萝生根的因素,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及实验中对枝条的处理可知,本实验中处理枝条的试剂和枝条是否有叶是该实验的自变量。2、分析表格,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处理的A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量差别很大,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a对无叶枝条作用效果较差;营养素b处理的B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都为3,说明单独使用营养素b处理枝条,对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效果都一样;而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和营养素b混合液处理的C组中,无叶枝条的生根数达到30,与有叶枝条的生根数基本一致;且有叶枝条的生根数量在植物生长调节剂a处理的A组与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和营养素b混合液处理的C组中数量相差不大,说明有叶枝条可能会产生与营养素b类似作用的物质,使得有叶枝条在A、C两组不同处理条件下生根数量相当。【详解】(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可以发挥和植物激素类似作用的化合物,而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自身合成的。(2)根据题意可以得知,本实验中处理枝条的试剂和枝条是否有叶是该实验的自变量。实验中分别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营养素b及二者的混合液处理枝条,可由浸泡法或沾蘸法处理枝条。(3)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处理的A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量差别很大;而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和营养素b混合液处理的C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基本一致;且有叶枝条的生根数量在植物生长调节剂a处理的A组与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和营养素b混合液处理的C组中数量相差不大,说明有叶枝条可能会产生与营养素b类似作用的物质,使得有叶枝条在A、C两组不同处理条件下生根数量相当。(4)绿萝的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细胞分裂素,而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而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说明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伸长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实现的。【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运用所学的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等知识,分析题目信息,准确作答。10、①.死亡率②.环境容纳量③.在每年五月进行人工捕杀的同时,采用水平沟的整地方式并施加药物A④.草原生物群落⑤.次生⑥.逐年减少⑦.其它一年生植物在竞争中不占优势⑧.随着土丘密度的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群落的丰富度也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⑨.①为某些高原肉食动物提供食物;②有利于增加群落的物种丰富度;③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使土壤中营养物质被充分利用【解析】1、分析图表可知,在造林整地方式中,水平沟整地效果最明显,在药物治理中,药物A的治理效果最好,而人工捕杀的最适日期也是5月,故综合起来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组合方案是在每年五月进行人工捕杀的同时,采用水平沟的整地方式并施加药物A。2、由图1分析可知,在第3~6年阶段,群落内“其它一年生植物”的生物量占比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说明在演替的过程中其它一年生植物在竞争中不占优势。3、分析图2、图3可知,随着土丘密度的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群落的丰富度也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表明高原鼢鼠对群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详解】(1)人工捕杀一般都是提高种群的死亡率,进而控制种群数量;而造林整地是减少其生存区域,也就是减少了环境容纳量;由图表可知,在造林整地方式中,水平沟整地效果最明显,在药物治理中,药物A的治理效果最好,而人工捕杀的最适日期也是5月,故综合起来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组合方案是在每年五月进行人工捕杀的同时,采用水平沟的整地方式并施加药物A。(2)高原鼢鼠所属的群落类型为草原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成为群落的演替,该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由柱形图分析可知,在第3~6年阶段,群落内“其它一年生植物”的生物量占比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说明在演替的过程中其它一年生植物在竞争中不占优势。(3)分析图2、图3可知,随着土丘密度的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群落的丰富度也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表明高原鼢鼠对群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4)由上述分析可知,高原鼢鼠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有:①为某些高原肉食动物提供食物;②有利于增加群落的物种丰富度;③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使土壤中营养物质被充分利用。【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结合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的有关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相关知识,认真分析题干信息,规范作答。11、①.cDNA文库(或部分基因组文库)②.DNA双链复制③.氢键④.解旋⑤.碱基互补配对⑥.1/2⑦.XhoⅠ⑧.不能⑨.可防止自身环化和任意链接(保证定向连接)【解析】1、基因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