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谊会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谊会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谊会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谊会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谊会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谊会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调查和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B.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晚婚晚育和进行产前诊断等C.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只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D.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仍有可能患遗传病2.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 B.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C.O2与血红蛋白结合 D.溶菌酶的合成与加工3.生命系统的最宏观和最微观的层次分别是()A.生态系统、个体 B.生物圈、细胞C.种群、个体 D.生物圈、分子4.下列各种成分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A.血液 B.组织液 C.淋巴液 D.脑脊液5.下列选项不能说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是()A.指尖采血时,针刺指尖不能引起缩手反射B.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C.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等候D.婴儿膀胱充盈时,引起膀胱排尿6.在晴朗的夏季,将一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室外继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0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0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水平虚线: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A.FG段表明气孔关闭,不进行光合作用B.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点时多C.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H点光合作用消失D.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增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农场为防治鼠害做了一些调查:甲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组成,并以体重作为划分田鼠年龄的标准,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结果如下表所示;乙组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体重(g)<1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10数量(只)32571027261717968102112859531(1)甲组研究人员选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的田鼠种群密度,是因为田鼠的_________。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_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2)甲组认为若要控制该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应捕杀体重大于90g的个体,乙组认为这样做不正确,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你认为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控制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时所采取的减少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乙组图示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8.(10分)人体部分生命活动调节过程如图1、图2、图3所示(A、B、C、D表示激素),请分析回答:(1)图1中,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升高血糖来缓解“饥寒”之感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参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_。(2)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时,会使图2中A图所示的生理活动______________,A图体现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图3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图中①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______________,血糖浓度升高。图中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图中③所示的抗体Y3与______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属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的是______________。9.(10分)下图表示通过核移植等技术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二倍体)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正常细胞核,染色体数为2n,则其性染色体的组成可为______。过程①表示去除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去核时常采用___的方法。②代表的过程是_______。(2)经过多次传代后,供体细胞中________的稳定性会降低。因此,选材时必须关注传代次数。(3)若获得的克隆动物与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4)与克隆羊“多莉(利)”培育成功一样,其他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__。10.(10分)抗体可分为中和性表面抗体和非中和性表面抗体,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非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介导免疫细胞吞噬、清除病毒。下图表示新冠病毒侵染人体肺部上皮细胞的过程,请同答下列问题。(1)新冠病毒入侵人体时,首先起抵抗作用是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这属于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2)由图可知,抗体1可与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进入细胞,这种抗体属于________抗体;ACE2是一种跨膜蛋白,据图分析其作用是________。(3)已知新冠病毒可被某活性荧光染料(可进入活细胞)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发出红色荧光的新冠病毒。现要验证新冠病毒需通过与ACE2结合来感染细胞,请根据所给材料,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材料:表达ACE2的HeLa细胞(科研上常用的一种可在体外大量培养的细胞),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新冠病毒,荧光染料,荧光显微镜等。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11.(15分)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在细胞分裂分化,细胞程序性死亡,抗逆中具有重要作用。某科研人员以大豆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EBR)预处理对大豆的耐高温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时间/d大豆产量组别111519232731正常对照组22.019.215.312.11018.9高温处理组22.910.38.16.54.43.2EBR预喷施后高温处理组22.421.123.424.124.224.8EBR预喷施后常温处理组22.314.616.217.218.317.1(1)BR在植物体内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较低”或“较高”),植物体内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分泌BR的腺体。经观察发现,EBR处理过的大豆茎秆高度增加,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果说明EBR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了大豆植株对高温的耐受性。(3)BR作为信息分子,会与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影响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从而产生效应。(4)EBR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等优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1、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3)禁止近亲婚配:可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详解】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而不是多基因遗传病,A错误;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诊断等,而不是晚婚晚育,B错误;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需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调查遗传方式则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错误;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调查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对象及调查范围;识记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B【解析】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详解】A、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发生在消化道,不发生在内环境中,A错误;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正确;C、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O2与血红蛋白结合不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D、溶菌酶的合成与加工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B。3、B【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详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最大是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因此生命系统的最宏观和最微观的层次分别是生物圈、细胞。故选B。4、A【解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详解】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组成内环境,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的一种成分,血液并不全是体液,内含大量的血细胞,血浆才是血细胞的内环境,A错误,BCD正确。故选A。5、D【解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详解】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神经活动,指尖采血时,针刺指尖不能引起缩手反射,说明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故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A正确;B.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属于条件反射,需大脑皮层和脊髓等中枢的参与,故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正确;C.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等候,属于条件反射,需大脑皮层和脊髓等中枢的参与,故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C正确;D.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膀胱充盈时,引起膀胱排尿,说明大脑皮层不能抑制脊髓的低级中枢,故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D错误。6、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入了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因此玻璃罩内CO2浓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当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中D点和H点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详解】A、FG段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导致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多,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略有下降,但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E点时,透明玻璃罩内的CO2浓度与A点时相等,所以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与A点时一样多,B错误;C、D点和H点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错误;D、K点与A点相比,璃罩内CO2浓度有所降低,说明有一定的有机物积累,因此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增加,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②.稳定型③.出生率和死亡率(2)①.捕杀体重大于90g的田鼠,会导致种群的年龄结构部变为增长型,导致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种群数量易恢复②.降低田鼠的环境容纳量(K值)(3)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食物增加【解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分析曲线图,与曲线Ⅱ相比,曲线I体现树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可以为田鼠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为猛禽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猛禽的密度会更大,捕食更多田鼠。【小问1详解】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种群密度的方法可采用标记重捕法;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根据表格中数据,幼龄鼠的数量为32+57+102+72+61=324只,中龄鼠的数量为71+79+68+102-320只,老龄鼠的数量为112+85+95+31=323只,各个年龄段数量差不多,说明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小问2详解】若捕杀体重大于90g的田鼠,中龄鼠和幼龄鼠的种内斗争减弱,会导致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使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出生率升高,种群数量易恢复;控制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时所采取的减少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都是为了增加环境阻力,淘汰更多的田鼠,其目的是降低环境容纳量。【小问3详解】由图示可知,b点以后株冠形成,一方面为田鼠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另一方面由于株冠的掩护,有利于躲避敌害。【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特征并理解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8、(1)神经递质和激素(2)①.增强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3)①.减少②.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4)①.自身免疫病②.①②【解析】分析图1可知,A是促甲状腺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C是肾上腺素,D是胰岛素。分析图2,,A图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肝细胞上相应的受体,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图B中,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据图3分析,图中抗体Y.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从而使血糖升高;图中抗体Y能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影响胰岛B细胞的分泌,导致胰岛素减少,从而血糖升高;图中r.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升高。【小问1详解】神经调节通过神经递质完成信息传递,体液调节依靠的是激素。【小问2详解】血糖浓度升高,会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故使图2中A图所示生理活动加强。A图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并只作用于肝细胞,所以体现了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和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小问3详解】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图3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图中①由产生的抗体丫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图中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图中③所示的抗体Y3与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小问4详解】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三种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但①②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造成的,故注射胰岛素有效;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足够多,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与③是因Yg与胰岛素受体结合相类似。【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和特点,难度较小,重点在于分析图片获取信息。9、①.XX或XY②.显微操作③.胚胎移植④.遗传物质⑤.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会对克隆动物的性状产生影响⑥.动物已分化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解析】分析题图:①表示去除细胞核;②代表胚胎移植,是指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详解】(1)因未知供体的性别,所以该动物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XY,过程①表示去除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去核时常采用显微操作去核法。②过程是将早期胚胎移入代孕个体,所以代表的过程是胚胎移植。(2)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经过多次传代培养,细胞的二倍体核型会发生改变,则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会降低,故选材时必须关注传代次数。(3)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少量存在于细胞质中。由于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会对克隆动物的性状产生影响,所以克隆动物与供体性状不完全相同。(4)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证明了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移植及胚胎移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0、(1)①.一②.非特异性(2)①.中和性表面②.与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内(3)①.实验思路:先用荧光染料对病毒进行染色,之后用染色后的病毒分别感染表达ACE2和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一段时间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荧光情况②.预期结果: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中能观察到红色荧光,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中观察不到红色荧光【解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2)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2、分析题图信息可知,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非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介导免疫细胞吞噬、清除病毒。图中抗体1可与新型冠状病毒颗粒表面的S蛋白结合,而阻断病毒进入细胞,这种抗体属于中和性表面抗体。【小问1详解】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当新冠病毒入侵人体时,首先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第一道防线起抵抗作用,由于第一道防线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抗体1可与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进入细胞,据题干信息“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故可知这种抗体属于中和性表面抗体;据图分析ACE2作用是与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内。【小问3详解】要验证新型冠状病毒需要通过与ACE2结合来感染细胞,根据实验目的可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