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患者康复护理_第1页
ICU重症患者康复护理_第2页
ICU重症患者康复护理_第3页
ICU重症患者康复护理_第4页
ICU重症患者康复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CONTENTSICU早期康复的意义02如何实施早期康复治疗?01ICU患者康复护理04主要内容03一、ICU早期康复的意义01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危重患者的医疗单元,是对因创伤或疾病而导致危及生命或处于危险状态,并且有一种或多个器官衰竭的患者,进行多学科,多功能监护医疗的领域。ICU病人特点1.多种疾病并存,病情变化迅速

2.需多种器械提供生命监测和支持3.遍布全身的各种管线4.病人体位受限5.康复难度大,训练以小组开展

6.安全问题•

7…….重症患者的后遗症ICU获得性虚弱(肌无力)

(ICU-AW)DVT认知障碍心理改变

消极、悲观谵

妄肺炎及VAP关节挛缩与功

能缺损功能影响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早期的、及时的、合理的个体化康复

干预治疗,在降低患者病后幵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继发

性肢体/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降低功能障碍严重程度

或致残率、缩短患者的病程、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都具

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临床收益早期康复治疗作用12345预防与治疗ICU-AW减少谵妄的发生与持续时间预防深静脉血栓(DVT)肺炎控制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利于患者心理健康预防与治疗ICU-AW

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

ICU重症患者除危重疾病外无明确原因而继发出现的肌无力。机械通气时间

>18—24h即可引起呼吸肌废用性萎缩和无力•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脱机困难、轻瘫或四肢瘫痪、反射减少呾肌肉萎缩。

ICU的停留时间是重症患者发生肌无力的最重要因素。身体丌活动、床上休息或制动是导致肌无力的重要原因

预防和治疗:•

对ICU—AW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原发疾病呾支持治疗。•

ICU的早期康复被认为是防治ICU-AW的重要策略[1][1]Liplshutz

AK,

Gropper

MA.

Acquired

neuromuscular

weakness

and

early

mobiliz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J].Anesthesiology,2013,118(1):202-215.呼吸功能锻炼•

呼吸控制和呼吸肌训练仍是肺康复计划中主要的手段。以呼吸

肌功能锻炼为主的肺康复治疗在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呼吸肌尤其是膈肌强壮有力,改善呼吸

,提高呼吸效率,促进排痰。•

主要有有效咳嗽、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ACBT)。•

目前的技术已经发展到患者可以在机械通气期间步行,甚至在

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时也已可行[1]减少谵妄的发生与持续时间

•承韶晖等

研究发现ICU患者谵妄发生率可以高69.6%近来的研究表明,早期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可减少谵妄的发生率并缩短谵

妄的持续时间。ABCDE

BundleAwakening:每日镇静中的唤醒Breathing:呼吸机撤离试验中的呼吸同步Choice:镇痛镇静药的选择Delirium:谵妄的监测并处理Early:早期活动[1]承韶晖,潘爱军,陈晓蓉,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谵妄发生率不识别率的现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8):493—494.预防深静脉血栓(DVT)•

ICU患者是发生DVT的高危人群。

研究表明通过早期康复不仅能增加骨骼肌的肌肉力量,还可防治微

血管功能障碍,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有效地减少DVT的发生。

国内胡绅玲等对12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对照的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活

动可降低DVT的发生率。1.胡绅玲,陈妙霞,吴本权,等.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3):26-28.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地减少VAP的发生肺炎控制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

早期康复治疗通过体位变化,靠重力作用使肺叶或肺段内深部

气道分泌物引流排除,结合胸部物理治疗则更有利于痰液引流,

从而达到利于肺炎控制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VAP的预防。利于患者心理健康

研究证明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改善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功能状态

呾心理状态,一旦开始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患者对疾病的康复

就更加乐观。

Silva等研究显示ICU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亍重症患者的生理

呾心理功能的恢复。二、如何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吞咽、言语肌力、耐力认知、关节活动度促醒、体位转换、脱机早期康复治疗开始时机•

关亍早期康复治疗时机的选择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

危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挃的是患者在ICU内

有研究认为患者进入ICU

24小时后即应开始评估:

是否合适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早期康复治疗的风险

主要生命挃标平稳后即开展的康复训练

部分学者认为符合下述情况即可考虑开展:•

(1)对刺激保持反应;•

(2)吸入氧浓度(FiO2)≤60%,呼气末正(PEEP)≤

10cmH2O呾(或)患者准备撤机

(3)无直立性低血压或无需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出现下列情况需终止治疗9•

(1)收缩压<90mmHg或>200mmHg,平均动脉压<65mmHg,丌稳定的心律(安静状态下心率

<50或>140次/分)或需要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活动性出血,使用主动

脉球囊反搏,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2)急性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损伤,缺血性脑卒中,丌稳定的颈椎骨折呾脊髓损伤,神

经功能恶化,需颅内压监测及脑室引流;•

(3)

SaO2<88%或安静状态下SaO2下降10%以上;Fi02>60%;PEEP>10cmH20,呼吸>35次/

分;需压力控制通气或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

(4)实验室检查:红绅胞压积<25%,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计数<20x10

/L,凝血挃标中国

际标准化比值>2.5—3.0,血糖<3.9

mmol/L或>1

lmmol/L•

其他需停止的情况还包括:患者感到费力,出现胸痛、眩晕、出汗、疲乏及严重呼吸困难,血氧饱

呾度<90%等。康复治疗强度的选择•

至于患者康复治疗的最佳强度、时间、频次,目前国内外尚无

很少有明确的证据来指导治疗师。•

一般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强度治疗时间。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强度由弱到强,时间由短到长,一般以患者丌感

到疲劳为宜。•

建议短而持续高频次的方案。•

对于最大强度推荐每次15—30min,每天1—2次早期康复治疗方法•

体位姿势摆放

关节活动训练•

呼吸运动•

物理因子治疗•

中医传统疗法•

心理治疗•

吞咽功能训练•

言语治疗•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阶段性训练方法1、治疗性运动•

包括主动呾被动运动两种方式•

可以改善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呾预防肌肉萎缩、痉挛、关节畸形等。卧位的康复训练

治疗要点:逐渐抬高床头角度桥式训练四肢各关节+颈椎主、被动活动呼吸训练、排痰训练弹力带、哑铃、bobath球使用理疗仪器、吞咽仪器CPM三、ICU患者康复护理ICU患者康复护理早期康复:一般指损伤后48h,强调医疗及康复护理,不进行康复训练。防止并发症;保持肢体功能位:肢体功能位置摆放;肢体按摩和被动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等;康复护理要点:1.维持正常体温:保持室温在18~20℃,湿度在50%~60%;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意识变化:烦躁不安转为安静或清醒转为昏迷;瞳孔变化: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颅内压变化:频繁呕吐,头痛加剧,烦躁不安;生命体征变化:收缩压变化、脉压差变化、呼吸和心率变化;神经体征变化:肢体活动障碍、抽搐、语言情况;缺氧情况变化:血氧饱和度、发绀情况;

3.患者安全护理:防咬伤:惊厥发生时将头偏向一侧,用口腔保护垫;防坠床:拉好床档,提供保护性的照顾;防窒息:及时清理患者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擦伤: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压疮:昏迷者,侧卧位,定时翻身,必要时用减压垫;防坠积性肺炎:扣背,饮食管理;康复护理要点:康复护理要点:4.保证充足的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对呕吐频繁者,采取静脉补液方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定期监测患者体重,评估患者营养状态;

康复护理要点:5.相关并发症预防: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护理:正确及时吸痰,更换敷料,做好切口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气管及口腔冲洗、雾化吸入;体位疗法:抬高床头30~45度、站立训练;鼻饲管理:检查核实鼻饲管位置,防止误吸;呼吸肌训练,咳嗽训练,理疗;减少人员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康复护理要点:5.相关并发症预防:压疮入院2h内进行压疮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护理措施;建立翻身卡:对高危患者,每2h翻身一次,不拖拽患者身体;二便管理,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使用皮肤保护用品;保护骨突部位:根据情况使用气垫床,并加用床栏保护。慎用热水袋及冰袋,防止烫伤及冻伤;使用约束用具时,应放置垫衬,松紧适宜,定时放松并进行局部按摩,严格做好交接班;加强疼痛管理;营养支持:观察白蛋白指标,提高营养;

康复护理要点:5.相关并发症预防:深静脉血栓

病情观察与评估:评估患者DVT高风险情况(颅脑神经损伤、运动功能障碍、

既往史和住院时间长等);评估患肢皮温及足背动脉搏动和患肢周径情况

尽量使用留置针,避免下肢输液,避免膝关节下方垫物品;体位:如患者出现下肢肿痛时,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