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手册TOC\o"1-2"\h\u9050第1章现代农业种植概述 4132131.1农业种植发展简史 4165281.2现代农业种植的特点与趋势 4300001.3我国现代农业种植现状与展望 518137第2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5157312.1土壤类型与特性 5103252.1.1土壤分类 518732.1.2土壤特性 5103422.2土壤管理与改良技术 5297582.2.1土壤改良技术 620182.2.2土壤管理技术 666862.3土壤养分监测与调控 691822.3.1土壤养分监测 634412.3.2土壤养分调控 69135第3章播种与种植技术 6291233.1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6307393.1.1土壤准备 6273093.1.2种子处理 7155333.1.3农资准备 7230303.2播种技术 7220583.2.1播种时间 7316313.2.2播种方法 7150553.2.3播种深度 7139413.3种植模式与密度 7663.3.1种植模式 7291333.3.2种植密度 7247773.4间作、套作与轮作 8306403.4.1间作 8151913.4.2套作 8316173.4.3轮作 827928第4章灌溉与水分管理 8183704.1灌溉水源与水质 862454.1.1水源选择 8306604.1.2水质要求 8195224.1.3水质监测与处理 89344.2灌溉方式与设备 8227364.2.1灌溉方式 8229114.2.2灌溉设备 8164794.3水分需求与灌溉制度 8216724.3.1作物水分需求 9291874.3.2灌溉制度 9113904.4节水灌溉技术 986644.4.1节水灌溉原则 9322814.4.2节水灌溉技术 9297834.4.3水肥一体化技术 9288704.4.4智能灌溉系统 97535第5章肥料种类与施用技术 9131275.1肥料分类与特性 9228395.1.1有机肥料 9164255.1.2无机肥料 949915.1.3微量元素肥料 1024775.2肥料施用原则与方法 10318755.2.1施用原则 10292075.2.2施用方法 10318775.3有机肥料的施用 10233985.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017713第6章病虫害防治技术 11127276.1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监测 11304326.1.1病虫害发生规律 11117526.1.2病虫害监测 11166986.2农业防治技术 11149026.2.1抗病虫害品种选择 11250456.2.2田园清洁 11289106.2.3轮作 11145166.2.4优化施肥 11116166.3生物防治技术 11107106.3.1天敌生物防治 11106786.3.2生物农药防治 11318036.3.3性信息素诱杀 11144456.4化学防治技术 12107566.4.1农药选择 12241736.4.2施药技术 12293346.4.3施药时期 12315176.4.4农药安全使用 1218162第7章农田杂草防除技术 12219927.1农田杂草种类与危害 12106487.1.1禾本科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等,其生长速度快,与作物竞争水分、养分和光照资源。 12258637.1.2莎草科杂草:如香附子、碎米莎草等,根系发达,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1299007.1.3菊科杂草:如野艾蒿、小飞蓬等,繁殖能力强,容易形成优势种群。 12326607.1.4蔓性杂草:如马蹄金、牵牛花等,攀附在作物上,影响光合作用和通风。 12282277.2农田杂草防除方法 12320457.2.1农业防除:通过轮作、深翻、休闲、覆盖等方式,破坏杂草的生长环境,降低杂草的发生。 12107447.2.2人工防除:利用人工拔除、割除等方法,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杂草对作物的危害。 1360647.2.3机械防除:运用机械除草机具,如除草耙、除草刀等,进行浅耕除草或行间除草。 13123407.2.4生物防除:利用天敌、病原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控制杂草的生长和繁殖。 13183897.3化学除草剂的应用 1327797.3.1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根据作物种类、杂草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除草剂。 13234817.3.2正确使用除草剂: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方法和时间使用,避免产生药害。 13133717.3.3轮换使用除草剂: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除草剂,降低杂草抗药性风险。 13160207.3.4混用除草剂: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除草剂,提高防除效果,降低抗药性风险。 13175037.4生物除草技术 13253827.4.1天敌除草:引入或繁殖天敌昆虫、病原菌等,控制杂草的生长和繁殖。 13231137.4.2微生物除草:利用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抑制杂草的生长。 1337567.4.3植物源除草剂:研究开发植物源除草剂,降低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 13101327.4.4生物工程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杂草的转基因作物,降低杂草的危害。 1328758第8章收获与储藏技术 13313758.1收获时期与设备 1345048.1.1确定收获时期 13168538.1.2收获设备 14199118.2收获后的处理与储藏 1476528.2.1清理与分级 14132848.2.2预处理 14307968.2.3包装 1429528.3储藏设施与条件 1454798.3.1储藏设施 14159388.3.2储藏条件 14319298.4储藏期病虫害防治 14125298.4.1物理防治 14136708.4.2化学防治 15135318.4.3生物防治 15326228.4.4综合防治 1513969第9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15142079.1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15166119.2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 15170549.3农业自动化与信息化 16236569.4智能农业技术与发展趋势 162053第10章农业种植技术与案例分析 162264010.1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162940010.1.1水稻种植技术 161237410.1.2小麦种植技术 1667810.2经济作物种植技术 17628410.2.1棉花种植技术 172683110.2.2油菜种植技术 172274010.3特色作物种植技术 172516210.3.1蔬菜种植技术 17141610.3.2果树种植技术 171442810.4现代农业种植案例分析与发展建议 183069010.4.1案例分析 182668510.4.2发展建议 18第1章现代农业种植概述1.1农业种植发展简史农业种植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从最早期的原始农业,人们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逐渐开始学会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开始系统地耕种土地,种植作物,这标志着农业种植的诞生。此后,人类对作物生长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农业种植技术逐步发展,形成了以水利、肥料、农具等为核心的农业技术体系。1.2现代农业种植的特点与趋势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为核心,推动农业发展。(2)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3)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4)标准化、规范化:制定一系列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产品质量。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发展趋势:(1)精准农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环境、生物等信息的实时监测、精准调控。(2)绿色农业:推广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环保型农业投入品,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环境污染。(3)设施农业: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条件,突破地域和季节限制。1.3我国现代农业种植现状与展望我国现代农业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果:(1)种植面积和产量: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前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2)种植结构优化:逐步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3)科技创新与应用: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不断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成为科技创新和应用的主力军。我国现代农业种植展望:(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力度。(2)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4)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竞争力。第2章土壤管理与改良2.1土壤类型与特性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了解土壤类型及其特性,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土壤管理与改良措施。2.1.1土壤分类根据土壤颗粒组成、质地、结构、颜色等特征,我国土壤分为以下几类:(1)砂土:颗粒较粗,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差。(2)壤土:颗粒适中,排水保水功能较好,肥力较高。(3)黏土:颗粒较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排水功能差。(4)砾质土:石砾含量高,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2.1.2土壤特性(1)物理性质:土壤质地、结构、孔隙度、容重等。(2)化学性质:土壤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性等。(3)生物性质:土壤微生物、有机质含量、酶活性等。2.2土壤管理与改良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采取相应的管理与改良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生长。2.2.1土壤改良技术(1)物理改良:深翻松土、旋耕、镇压、中耕等。(2)化学改良:施用有机肥、石灰、石膏等,调整土壤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等。(3)生物改良:种植绿肥、菌肥、有机肥等,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微生物活性。2.2.2土壤管理技术(1)轮作与间作:合理轮作与间作,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2)灌溉与排水: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排水,防止土壤渍水。(3)水土保持: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结构。2.3土壤养分监测与调控土壤养分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合理监测与调控土壤养分,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2.3.1土壤养分监测(1)土壤采样:按照一定规律,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2)土壤养分分析: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2.3.2土壤养分调控(1)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微量元素肥料等。(2)土壤调理:通过调整土壤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等,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3)生物调控:利用微生物、有机质等,提高土壤养分活性,促进作物吸收。第3章播种与种植技术3.1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作物生长良好、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以下是播种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3.1.1土壤准备(1)深翻:对土壤进行深翻,以利于根系的伸展和深入土壤,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2)整地:将土壤进行平整,去除杂草、石块等杂物,为播种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3)改良土壤: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采用施用有机肥、化肥、石灰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3.1.2种子处理(1)选种: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种子,保证种子纯度和发芽率。(2)消毒: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适量的农药或消毒剂,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3)浸种:根据作物种类和气候条件,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提高发芽速度和发芽率。3.1.3农资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农资,如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并保证质量合格。3.2播种技术3.2.1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作物种类和生长发育需求,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3.2.2播种方法(1)直播:将种子直接播入土壤中,适用于大多数作物。(2)育苗移栽:先在育苗床上育苗,待幼苗达到一定生长阶段后,再移栽到大田中。(3)点播:在规定株距和行距的位置点播种子,适用于部分作物。3.2.3播种深度根据种子大小、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确定合适的播种深度。3.3种植模式与密度3.3.1种植模式根据作物种类、土壤条件和生产目的,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如单作、间作、套作等。3.3.2种植密度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生产目标,确定合适的种植密度。3.4间作、套作与轮作3.4.1间作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期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独立的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和改善土壤结构。3.4.2套作在同一块土地上,先种植一种作物,待其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再种植另一种作物,两种作物在同一生长期内共同生长。3.4.3轮作在连续几年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顺序,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和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第4章灌溉与水分管理4.1灌溉水源与水质4.1.1水源选择灌溉水源的选择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等因素,合理选择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水源。4.1.2水质要求灌溉水质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应保证水源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病原微生物等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免对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4.1.3水质监测与处理定期对灌溉水质进行监测,对不合格的水质进行处理,保证灌溉水质量。4.2灌溉方式与设备4.2.1灌溉方式常见灌溉方式包括地面灌溉、喷灌、微灌、滴灌等。根据作物需水量、生长周期和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4.2.2灌溉设备灌溉设备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灌溉机械等。应根据灌溉方式、地形地貌、作物需求等选择合适的设备。4.3水分需求与灌溉制度4.3.1作物水分需求作物水分需求受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影响。应掌握作物水分需求规律,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4.3.2灌溉制度灌溉制度包括灌溉时期、灌溉次数、灌溉量等。应根据作物水分需求、土壤湿度、天气预报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4.4节水灌溉技术4.4.1节水灌溉原则节水灌溉应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为核心,遵循适量、适时、适地的原则。4.4.2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4.4.3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实现水肥同步供应,提高水肥利用效率。4.4.4智能灌溉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灌溉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第5章肥料种类与施用技术5.1肥料分类与特性肥料是现代农业种植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肥料的主要成分和性质,可将肥料分为以下几类:5.1.1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主要包括动植物残体、废弃物及微生物等有机物质。其主要特性如下:(1)含有机质丰富,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2)养分全面,肥效持久。(3)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5.1.2无机肥料无机肥料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单一元素肥料和复合肥料。其主要特性如下:(1)养分含量高,肥效快。(2)施用方便,易于控制。(3)部分无机肥料可能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土壤结构。5.1.3微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是指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肥料,如硼、锌、铁、锰等。其主要特性如下:(1)用量少,作用大。(2)能纠正土壤微量元素缺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3)施用不当易造成作物中毒。5.2肥料施用原则与方法5.2.1施用原则(1)因土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作物需求和肥料特性,合理选用肥料。(2)平衡施肥:保证作物所需各类营养元素的比例适宜,避免单一元素过量或不足。(3)分期施肥: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需肥特点,分阶段施用肥料。(4)适量施肥:控制肥料用量,防止过量施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5.2.2施用方法(1)基肥:在播种前施入土壤,以有机肥料为主。(2)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施用,以补充作物生长所需营养。(3)叶面肥:通过叶面喷施,快速补充作物营养。5.3有机肥料的施用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手段。施用有机肥料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发酵:有机肥料需经过充分发酵,减少病虫害传播。(2)施用时期:以作物生长前期为主,有利于有机质分解和作物吸收。(3)施用量: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求和有机肥料种类确定。(4)施用方法:可采用撒施、条施、穴施等。5.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具有以下应用:(1)促进种子发芽:使用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提高种子发芽率。(2)调控作物生长:根据作物生长需求,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作物生长速度和形态。(3)提高抗逆能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增强作物抗寒、抗旱、抗病等能力。(4)改善品质: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助于提高作物品质。第6章病虫害防治技术6.1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监测6.1.1病虫害发生规律病虫害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有助于提前采取防治措施。病虫害发生受气候、土壤、作物种类及生育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常见病虫害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虫害等。6.1.2病虫害监测病虫害监测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调查和监测,了解病虫害的发生动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方法包括田间调查、诱捕器监测、遥感技术监测等。6.2农业防治技术6.2.1抗病虫害品种选择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可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6.2.2田园清洁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杂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场所。6.2.3轮作合理轮作,可降低土壤中病虫害的种群密度。6.2.4优化施肥合理施肥,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6.3生物防治技术6.3.1天敌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防治。6.3.2生物农药防治使用生物农药,如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等,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6.3.3性信息素诱杀利用性信息素诱杀害虫,降低虫口密度。6.4化学防治技术6.4.1农药选择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6.4.2施药技术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如喷雾、喷粉、拌种等,保证防治效果。6.4.3施药时期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时期,适时施药,提高防治效果。6.4.4农药安全使用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防止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第7章农田杂草防除技术7.1农田杂草种类与危害农田杂草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一大因素,了解其种类及危害,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防除措施。农田杂草主要包括以下几类:7.1.1禾本科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等,其生长速度快,与作物竞争水分、养分和光照资源。7.1.2莎草科杂草:如香附子、碎米莎草等,根系发达,严重影响作物生长。7.1.3菊科杂草:如野艾蒿、小飞蓬等,繁殖能力强,容易形成优势种群。7.1.4蔓性杂草:如马蹄金、牵牛花等,攀附在作物上,影响光合作用和通风。农田杂草的危害主要包括:(1)竞争水分、养分和光照资源,影响作物生长。(2)提供病虫害滋生场所,增加病虫害发生风险。(3)降低农产品品质,影响销售和收益。(4)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业效益。7.2农田杂草防除方法针对农田杂草的危害,采取以下防除方法:7.2.1农业防除:通过轮作、深翻、休闲、覆盖等方式,破坏杂草的生长环境,降低杂草的发生。7.2.2人工防除:利用人工拔除、割除等方法,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杂草对作物的危害。7.2.3机械防除:运用机械除草机具,如除草耙、除草刀等,进行浅耕除草或行间除草。7.2.4生物防除:利用天敌、病原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控制杂草的生长和繁殖。7.3化学除草剂的应用化学除草剂是农田杂草防除的重要手段,合理使用可提高防除效果。7.3.1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根据作物种类、杂草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除草剂。7.3.2正确使用除草剂: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方法和时间使用,避免产生药害。7.3.3轮换使用除草剂: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除草剂,降低杂草抗药性风险。7.3.4混用除草剂: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除草剂,提高防除效果,降低抗药性风险。7.4生物除草技术生物除草技术利用生物因素控制杂草,具有环保、安全等优点。7.4.1天敌除草:引入或繁殖天敌昆虫、病原菌等,控制杂草的生长和繁殖。7.4.2微生物除草:利用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抑制杂草的生长。7.4.3植物源除草剂:研究开发植物源除草剂,降低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7.4.4生物工程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杂草的转基因作物,降低杂草的危害。第8章收获与储藏技术8.1收获时期与设备8.1.1确定收获时期收获时期的确定对作物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应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成熟度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适时收获不仅能保证作物品质,还能提高产量。8.1.2收获设备选择合适的收获设备可以提高收获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常用的收获设备有收割机、脱粒机、摘果机等。应根据作物种类和种植规模选择合适的设备。8.2收获后的处理与储藏8.2.1清理与分级收获后的作物应及时进行清理,去除杂质和病虫害部分。同时根据作物品质进行分级,保证储藏过程中品质的一致性。8.2.2预处理部分作物在储藏前需进行预处理,如晾晒、烘干、涂膜等,以降低作物水分,延长储藏期限。8.2.3包装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法,可以降低作物在储藏过程中的损耗。应根据作物特性和储藏时间选择适当的包装方式。8.3储藏设施与条件8.3.1储藏设施常见的储藏设施有仓库、冷库、气调库等。应根据作物种类、储藏需求和投资预算选择合适的设施。8.3.2储藏条件合理的储藏条件有利于保持作物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温度:应根据作物种类和储藏期限设定合适的温度。(2)湿度:控制储藏环境的湿度,防止作物受潮发霉。(3)气体成分:通过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抑制作物的呼吸作用,延长储藏期。(4)通风:保持储藏环境的通风,降低温度和湿度,防止病虫害发生。8.4储藏期病虫害防治8.4.1物理防治利用低温、干燥、辐照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如冷库储藏、晾晒、紫外线照射等。8.4.2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储藏期病虫害。应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范,保证作物安全。8.4.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防治储藏期病虫害。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的优点。8.4.4综合防治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制定储藏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保证作物品质和安全。第9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9.1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阶段,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机械体系。农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经济作物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业增产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9.2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农业机械与设备主要包括耕作机械、播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等。这些机械与设备在农业生产各环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耕作机械:包括拖拉机、旋耕机、深松机等,用于土壤的翻耕、松土、平整等工作。(2)播种机械:包括播种机、穴播机、直播机等,实现播种的精准、高效。(3)植保机械:包括喷雾器、喷粉机、植保无人机等,用于作物病虫害防治。(4)收获机械:包括联合收割机、割晒机、脱粒机等,提高收获效率,减少损失。(5)农产品加工机械:包括磨粉机、榨油机、饲料加工设备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9.3农业自动化与信息化农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引入传感器、控制系统、计算机技术等,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1)农业自动化:包括设施农业自动化、大田作物生产自动化、畜牧水产养殖自动化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2)农业信息化: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9.4智能农业技术与发展趋势智能农业技术是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的高级阶段,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为基础,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智能、绿色。(1)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向智能化、大型化、精准化、环保化方向发展。(2)关键技术:包括农业、智能感知与识别、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3)应用场景:智能农田、智能温室、智能养殖、农产品质量追溯等。通过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10章农业种植技术与案例分析10.1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技术10.1.1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设计素描技巧指导方案
- 铝模机电预留施工方案
- 2025年度航空航天发动机维修保养及试验外包合同2篇
- 2025年度雪糕产品创新研发与技术引进合同3篇
- 2025年教育机构学生无偿车辆租赁服务合同3篇
- 2025-2030年中国饲料防霉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风能原动设备制造市场发展前景调研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静力水准仪市场运行动态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铁道用钢材行业运行动态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矿采选产业运行动态与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工程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融媒体中心招聘全媒体采编播专业技术人员1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宜宾人才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KAT1-2023井下探放水技术规范
- 竣工验收程序流程图
- 清华经管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 口腔科诊断证明书模板
- 管沟挖槽土方计算公式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
- 烟花爆竹零售应急预案
- RNA介导的DNA甲基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